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吉林省玉米穗腐病致病镰孢菌的鉴定与部分菌株对杀菌剂的敏感性 被引量:5
1
作者 柴海燕 贾娇 +5 位作者 白雪 孟玲敏 张伟 金嵘 吴宏斌 苏前富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4-78,共15页
【目的】明确吉林省玉米穗腐病主要致病镰孢种群分布及杀菌剂对镰孢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为针对性地开展玉米镰孢穗腐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组织分离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2020年采自吉林省36个市(县)的149份玉米穗腐病样品进... 【目的】明确吉林省玉米穗腐病主要致病镰孢种群分布及杀菌剂对镰孢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为针对性地开展玉米镰孢穗腐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组织分离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2020年采自吉林省36个市(县)的149份玉米穗腐病样品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利用禾谷镰孢复合种(Fusarium graminearum species complex,FGSC)毒素合成相关基因特异性引物检测其产生毒素的化学型,对部分禾谷镰孢复合种进行致病力测定;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7种杀菌剂对禾谷镰孢复合种的抑制效果。【结果】分离获得233株镰孢菌,隶属4个镰孢复合种,含9种镰孢菌,包括拟轮枝镰孢(F.verticillioides)、布氏镰孢(F.boothii)、禾谷镰孢(F.graminearum)、层出镰孢(F.proliferatum)、亚洲镰孢(F.asiaticum)、厚垣镰孢(F.chlamydosporum)、藤仓镰孢(F.fujikuroi)、木贼镰孢(F.equiseti)和亚黏团镰孢(F.subglutinans),分离频率依次为33.05%、26.18%、25.32%、12.45%、0.86%、0.86%、0.43%、0.43%和0.43%,其中禾谷镰孢复合种分离频率最高,为52.36%,是吉林省玉米穗腐病的优势致病镰孢菌。布氏镰孢、禾谷镰孢和亚洲镰孢在禾谷镰孢复合种中的占比分别为50.00%、48.36%和1.46%。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禾谷镰孢复合种种间、种内遗传多样性均较为丰富。致病力测定结果表明52.73%的禾谷镰孢复合种为中致病型菌株,东部玉米主产区分离的禾谷镰孢致病力最强。毒素化学型检测表明,亚洲镰孢为雪腐镰刀烯醇(NIV)化学型,禾谷镰孢与布氏镰孢为15-乙酰基-脱氧雪腐镰刀烯醇(15-AcDON)化学型。7种杀菌剂抑制禾谷镰孢复合种菌丝生长的EC50介于0.02-19.45μg·mL^(-1),其中咯菌腈(FS)、抑霉唑(FS)、氟硅唑(EC)、戊唑醇(TC)和腈菌唑(EW)对禾谷镰孢复合种抑制效果较好且差异不大,EC50小于1.20μg·mL^(-1),EC90小于100μg·mL^(-1);30%吡唑醚菌酯抑制禾谷镰孢和布氏镰孢生长的EC50差异明显,抑制禾谷镰孢的EC50是布氏镰孢的10.24倍。【结论】吉林省不同玉米产区的玉米穗腐病的优势致病镰孢不同,东部和西部为禾谷镰孢和布氏镰孢,中部为拟轮枝镰孢。禾谷镰孢复合种种间、种内遗传多样性均较丰富。咯菌腈、抑霉唑、氟硅唑、戊唑醇和腈菌唑对禾谷镰孢复合种的抑菌效果较好且在禾谷镰孢复合种间的药剂敏感性差别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穗腐病 镰孢菌 禾谷镰孢复合种 杀菌剂
下载PDF
吉林省西辽河稻区二化螟种群动态及生防效果初步研究
2
作者 张强 朱晓敏 +3 位作者 周淑香 赫思聪 高悦 田志来 《农业与技术》 2022年第10期17-20,共4页
为了明确吉林省西辽河稻区水稻二化螟发生种群动态及白僵菌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本研究应用性诱剂监测水稻二化螟发生动态,并利用植保无人机喷施白僵菌可湿性粉剂防治水稻二化螟。结果表明,吉林省西辽河稻区水稻二化螟每年发生2代,... 为了明确吉林省西辽河稻区水稻二化螟发生种群动态及白僵菌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本研究应用性诱剂监测水稻二化螟发生动态,并利用植保无人机喷施白僵菌可湿性粉剂防治水稻二化螟。结果表明,吉林省西辽河稻区水稻二化螟每年发生2代,越冬代成虫盛发期在6月上旬,一代成虫盛发期在8月中旬;利用植保无人机喷施白僵菌可湿性粉剂田间防治效果可以达到75%以上,使水稻增产2.6%。本研究明确了吉林省西辽河稻区水稻二化螟发生时期及发生世代,并证实了白僵菌对水稻二化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二化螟 种群动态 白僵菌 植保无人机
下载PDF
球孢白僵菌病毒BbCV2的流行及其遗传多样性
3
作者 刘洪宇 牛昕泽 +5 位作者 孙旸 赵宇 路杨 隋丽 李启云 张正坤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92-599,共8页
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是一种重要的虫生真菌,广泛用于害虫生物防治,毒力退化一直是制约其应用的重要因素。真菌病毒能够影响寄主真菌毒力。为明确一株能够降低寄主毒力的产黄青霉科病毒Beauveria bassiana chrysovirus2(BbCV2)... 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是一种重要的虫生真菌,广泛用于害虫生物防治,毒力退化一直是制约其应用的重要因素。真菌病毒能够影响寄主真菌毒力。为明确一株能够降低寄主毒力的产黄青霉科病毒Beauveria bassiana chrysovirus2(BbCV2)真菌病毒在田间球孢白僵菌种群中流行性规律,本试验收集了来源于吉林省7个不同地点采集的寄主为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的球孢白僵菌菌株,通过dsRNA提取和PCR验证BbCV2的感染情况,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采集地的球孢白僵菌均检测到dsRNA病毒感染,尤其是BbCV2在吉林省内分布广泛,菌株带毒率为70%~100%。对BbCV2依赖RNA的RNA聚合酶基因(RdRp)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发现,该病毒不同分离物间RdRp的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高度保守,相似度高达99.78%和99.98%,该病毒遗传相对稳定,并且其分布和遗传进化与地理位置无关。由此可见,BbCV2的流行是自然发生的,可能是造成球孢白僵菌田间毒力退化的重要因素,并且球孢白僵菌对该病毒适应性较强,对病毒的遗传选择压力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孢白僵菌 真菌病毒 遗传进化 生物防治
下载PDF
斜纹夜蛾高致病力生防真菌的筛选与鉴定
4
作者 田艺帆 张正坤 +5 位作者 隋丽 赵宇 路杨 孟钊 石旺鹏 李启云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2-290,共9页
本研究从斜纹夜蛾幼虫僵虫中分离并纯化虫生真菌,得到6株昆虫病原真菌,利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上述真菌进行鉴定,采用浸渍法测定6株真菌对斜纹夜蛾2龄幼虫的毒力。结果表明,6株虫生真菌分别为2株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以... 本研究从斜纹夜蛾幼虫僵虫中分离并纯化虫生真菌,得到6株昆虫病原真菌,利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上述真菌进行鉴定,采用浸渍法测定6株真菌对斜纹夜蛾2龄幼虫的毒力。结果表明,6株虫生真菌分别为2株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以及莱氏绿僵菌Metarhizium rileyi,木贼镰刀菌Fusarium equiseti,曲霉菌Aspergillus nomiae和糙孢蓝状菌Talaromyces trachyspermus各1株。在1×10^(8)个孢子/m L浓度下,LT50分别为4.737 d,4.543 d,1.343 d,2.086 d,2.212 d和2.351 d,6株虫生真菌对斜纹夜蛾2龄幼虫均表现出较强致病力,其中莱氏绿僵菌表现最好。本研究首次报道了镰刀菌和曲霉菌能够感染斜纹夜蛾,并首次发现糙孢蓝状菌能够感染昆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纹夜蛾 虫生真菌 毒力
下载PDF
吉林省花生叶斑病发生调查及主栽品种抗性鉴定 被引量:1
5
作者 张伟 李洪来 +5 位作者 贾娇 付立范 吴宏斌 李慧 王义生 高明 《东北农业科学》 2022年第4期65-69,共5页
掌握吉林省花生主栽品种(系)对花生褐斑病和网斑病的抗性及叶斑病的田间发病概况,有利于花生叶斑病的防治和品种合理布局。2017~2018年对吉林省主要栽培区域7个县市的花生叶斑病进行了田间普查,并对吉林省17个主栽品种进行了褐斑病和网... 掌握吉林省花生主栽品种(系)对花生褐斑病和网斑病的抗性及叶斑病的田间发病概况,有利于花生叶斑病的防治和品种合理布局。2017~2018年对吉林省主要栽培区域7个县市的花生叶斑病进行了田间普查,并对吉林省17个主栽品种进行了褐斑病和网斑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吉林省花生叶斑病普遍发生,局部偏重发生、病情指数高,并有扩展趋势。抗性鉴定结果显示,主栽花生品种对褐斑病和网斑病抗性表现存在显著差异,抗网斑病品种5个,分别是吉花7号、花育23、吉花5号、双英2和99-1;抗褐斑病品种2个,吉花7号和花育23;其中吉花7号和花育23对两种叶斑病均表现出较好抗性。多数花生品种对两种叶斑病的抗性表现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省 花生叶斑病 发病调查 品种抗性
原文传递
4.23%种菌唑·甲霜灵FSC防治高粱丝黑穗病试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洪来 徐研 +3 位作者 孟玲敏 张伟 李继洪 苏前富 《东北农业科学》 2022年第4期57-59,共3页
为了明确种菌唑·甲霜灵FSC对高粱的安全性及对高粱丝黑穗病的防治效果,通过盆栽试验、田间防治药效试验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4.23%种菌唑·甲霜灵FSC提高出苗率,比空白对照高4%以上。利于苗期根系发育,根数、根长与空白对... 为了明确种菌唑·甲霜灵FSC对高粱的安全性及对高粱丝黑穗病的防治效果,通过盆栽试验、田间防治药效试验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4.23%种菌唑·甲霜灵FSC提高出苗率,比空白对照高4%以上。利于苗期根系发育,根数、根长与空白对照相比差异显著;田间对高粱丝黑穗病有较高防效,其防效幅度为72.0%~82.0%,比空白对照增产6.8%~10.2%。综合比较,4.23%种菌唑·甲霜灵FSC可用于高粱防治丝黑穗病,适宜剂量为药剂与种子的比例为400 mL/100 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菌唑 甲霜灵 高粱 丝黑穗病
原文传递
8种杀菌剂对水稻稻瘟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及苗期防治效果 被引量:2
7
作者 朱峰 王继春 +8 位作者 田成丽 苏前富 欧玉苹 祁山颜 王东元 姜兆远 刘晓梅 李莉 任金平 《东北农业科学》 2023年第5期81-83,101,共4页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8种杀菌剂对稻瘟病菌的室内毒力,并通过温室试验测定杀菌剂对稻瘟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咪鲜胺对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强,EC50为0.692 mg/L。稻瘟酰胺、多菌灵、肟菌·戊唑醇和碱式硫酸铜的EC50均小于3.0 mg...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8种杀菌剂对稻瘟病菌的室内毒力,并通过温室试验测定杀菌剂对稻瘟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咪鲜胺对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强,EC50为0.692 mg/L。稻瘟酰胺、多菌灵、肟菌·戊唑醇和碱式硫酸铜的EC50均小于3.0 mg/L,抑制作用较强。多菌灵的EC90最小,为1.929 mg/L。咪鲜胺、稻瘟酰胺、多菌灵和肟菌·戊唑醇对水稻叶瘟保护效果最高,防效达到73.3%~76.4%。该试验可为东北稻区筛选防治水稻稻瘟病的高效杀菌剂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病 杀菌剂 毒力测定 温室防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