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吉林省农科院1998年主推品种介绍(二)
1
作者 武克忠 《农村科学实验》 1998年第2期6-9,共4页
玉米吉单120 1983年吉林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育成。1987年吉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通过审定,准予推广。 1、产量和生育期。1984年—1986年院内产比试验,平均公顷产量8535公斤,比对照吉单101增产8.1%。1984—1986年参加生产试验,14点次平均... 玉米吉单120 1983年吉林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育成。1987年吉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通过审定,准予推广。 1、产量和生育期。1984年—1986年院内产比试验,平均公顷产量8535公斤,比对照吉单101增产8.1%。1984—1986年参加生产试验,14点次平均公顷产量8715公斤,比对照吉单101增产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品种 玉米 谷子 高梁 绿豆 吉林农科院
下载PDF
吉林省蓖麻生产现状和发展对策
2
作者 邓崇辉 孙强 《吉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4-7,共4页
蓖麻是现代工业中极为重要的植物油料。近十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蓖麻油产品的研究和开发越趋深入,对其需要量也越来越大。我国作为世界蓖麻子主要生产国仅次于印度和巴西,列第三位。目前,我国已能利用蓖麻油生产可塑剂、表面活... 蓖麻是现代工业中极为重要的植物油料。近十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蓖麻油产品的研究和开发越趋深入,对其需要量也越来越大。我国作为世界蓖麻子主要生产国仅次于印度和巴西,列第三位。目前,我国已能利用蓖麻油生产可塑剂、表面活性剂、尼龙、涂料、绝缘材料、合成香料、化妆品等三十多种系列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蓖麻 栽培 吉林
下载PDF
吉林省谷子品质性状的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刘晓辉 李秀芝 《吉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12-13,88,共3页
本文对吉林省谷子品种的13个品质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粗蛋白含量多为10.5%~14.0%,赖氨酸平均含量为0.39%,脂肪平均含量为4.9%,其中棕榈酸7.71%、硬脂酸2.92%、油酸13.25%、亚油酸72.15%、亚麻酸2.51%、花生酸1.56%。... 本文对吉林省谷子品种的13个品质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粗蛋白含量多为10.5%~14.0%,赖氨酸平均含量为0.39%,脂肪平均含量为4.9%,其中棕榈酸7.71%、硬脂酸2.92%、油酸13.25%、亚油酸72.15%、亚麻酸2.51%、花生酸1.56%。维生素中的硫胺素平均5.57μg/g、核黄素0.99μg/g、生育酚53.07μg/g。微量元素硒0.50μg/g。相关分析表明,亚油酸与棕榈酸、硬脂酸、花生酸呈极显著负相关;亚麻酸与花生酸、硬脂酸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油酸呈极显著负相关;生育酚与微量元素硒呈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品质性状 研究 吉林
全文增补中
吉林省谷子主要推广良种和优良品系的系谱分析
4
作者 刘宝泉 《吉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30-34,共5页
本文对吉林省育成的谷子主要品种进行了系谱分析,认为育成的品种可划分“花脸”、“大青苗”两个衍生系统。花脸的后裔品种在农业生产中起主要作用,两个衍生系的品种对粟瘟病生理小种的抗性差异较大,两个衍生系品种均不抗A57和F1生理小... 本文对吉林省育成的谷子主要品种进行了系谱分析,认为育成的品种可划分“花脸”、“大青苗”两个衍生系统。花脸的后裔品种在农业生产中起主要作用,两个衍生系的品种对粟瘟病生理小种的抗性差异较大,两个衍生系品种均不抗A57和F1生理小种,选育品种的抗病性与亲本有密切关系。在今后的育种工作中,应利用花脸谷的适应性,改造它的抗病性,或者利用它的后裔品种,公谷6号,公谷7号,要注意对A57和F1生理小种抗源的引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良种 品系 系谱分析
下载PDF
吉林省高粱研究成就回顾及今后研究的思路与对策
5
作者 闫鸿雁 胡国宏 曹晓晶 《吉林农业科学》 CSCD 2004年第4期16-18,共3页
从50年代末高粱育成品种的问世,到60年代末高粱杂交种的育成,吉林省高粱的研究和生产发生了质的飞跃。迄今为止,高粱研究已从高秆杂交种转入中矮秆杂交种和特用型杂交种上,并形成了应用于生产的主导体系,而适于间种的超矮高粱和便于机... 从50年代末高粱育成品种的问世,到60年代末高粱杂交种的育成,吉林省高粱的研究和生产发生了质的飞跃。迄今为止,高粱研究已从高秆杂交种转入中矮秆杂交种和特用型杂交种上,并形成了应用于生产的主导体系,而适于间种的超矮高粱和便于机械收割的长穗柄耐密矮高粱也即将问世,这些全依赖于高粱种质的创新和利用;更有赖于分子水平的育种方法和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杂交种 米粱间作 种质创新
下载PDF
对吉林省推广的高粱杂交种性状分析及高产育种的设想
6
作者 李伟 邓文生 石贵山 《农业与技术》 2007年第1期29-32,共4页
高粱优良杂交种选育是提高高粱产量的关键因素。而杂交种选育的关键在于杂交亲本的鉴定及性状评价,从中选出性状优良、基因互补的亲本进行组配以提高杂交种的选育进程,使杂交种尽快用于生产。本文对亲本的来源、杂交种的产量及其与亲本... 高粱优良杂交种选育是提高高粱产量的关键因素。而杂交种选育的关键在于杂交亲本的鉴定及性状评价,从中选出性状优良、基因互补的亲本进行组配以提高杂交种的选育进程,使杂交种尽快用于生产。本文对亲本的来源、杂交种的产量及其与亲本性状的关系以及今后高粱育种方向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亲本性状分析 杂交种选育
下载PDF
吉林省西部粒用高粱改良探索
7
作者 李伟 侯国春 李继洪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第17期243-243,共1页
针对粒用高粱的特点、生产现状,探索吉林省西部粒用高粱改善途径,认为高粱改良应以改善株型、增加密度、提高光能利用率为主,重视资源收集和提高抗性,培育适宜吉林省西部高粱产区的耐盐碱、抗旱性强的优良杂交种。
关键词 粒用高粱 杂交种 改良 吉林省西部
下载PDF
吉林省大麦生产现状及发展
8
作者 郭希坚 孙强 +1 位作者 左念国 艾东 《吉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83-86,共4页
大麦不仅是饲用作物,而且是现代工业中极为重要的工业酿酒原料。近十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啤酒需求量日增,啤酒工业得到飞速发展。吉林省因其优越的土地资源和自然环境条件,发展大麦生产拥有巨大潜力。
关键词 大麦 栽培 现状
下载PDF
吉林省大麦育种材料云南加代的选择问题
9
作者 矫树凯 邓崇辉 郭希坚 《东北农业科学》 1988年第3期12-14,共3页
吉林省大麦育种在当地试验田中每年只能进行一代。温室种植在时间上能满足增加一代的需要,但受空间的限制无法处理大量的材料,对某些材料(如F2代)也难以保证足够大的群体规模。北麦南育异地加代是加快育种进程,缩短育种年限的有效措... 吉林省大麦育种在当地试验田中每年只能进行一代。温室种植在时间上能满足增加一代的需要,但受空间的限制无法处理大量的材料,对某些材料(如F2代)也难以保证足够大的群体规模。北麦南育异地加代是加快育种进程,缩短育种年限的有效措施。我们在云南省元谍县农场连续南繁南育数年,得到了预期效果。但由于两地相距3000公里,纬度相差18度,种植季节又不同,大麦生育期间的生态条件差异甚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育种 加代 育种材料 缩短育种年限 种植季节 南繁 育种进程 生育期间 穗粒重 群体规模
下载PDF
吉林省西部地区低洼易涝地综合开发利用模式
10
作者 郭希坚 刘崇辉 《大麦与谷类科学》 1990年第1期35-37,共3页
一、因地制宜改种大麦现代农业是生态农业。它是自然生态系统和科学技术及社会经济系统有机联系的大系统工程。在该系统所包括的繁多子系统中,只有种植业能利用庞大的宇宙能源—太阳能,将低能物质CO<sub>2</sub>、水和其它... 一、因地制宜改种大麦现代农业是生态农业。它是自然生态系统和科学技术及社会经济系统有机联系的大系统工程。在该系统所包括的繁多子系统中,只有种植业能利用庞大的宇宙能源—太阳能,将低能物质CO<sub>2</sub>、水和其它矿物质元素逆着能量梯度转化成高能物质—有机物。只有在此基础上,其它各业才能沿着加开链和食物链,将种植业的初级产品分解、转化、富集、再生,进行多层次再生产。因此,必须把种植业做为这个大系统工程的龙头,进行良性循环的结合点。本文所涉及的土地资源是低肥力土壤,但新的模式仍要以此为出发点。问题是所种植的作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发利用模式 吉林省西部地区 能量梯度 低洼易涝地 土地资源 大麦品种 物质元素 良性循环 低肥力 生态农业
下载PDF
省农科院召开作物育种工作会议讨论如何革命化
11
《东北农业科学》 1966年第3期65-,共1页
这次会议是本着整风精神进行的,以虚带实,边学边议,虚实结合。这是一次政治统帅业务的会议,是省农科院作物育种工作实现革命化的一个良好开端。会议首先肯定了几年来在工作上取得的成绩。
关键词 整风精神 作物育种 虚实结合 脱离群众 关阴 重衬 运动相 育种目标 良种化 高产稳产
下载PDF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作物形态生理及育种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阳 高士杰 +1 位作者 李继洪 胡喜连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B08期126-130,共5页
大气CO2浓度升高使作物光合效率提高、生长速度加快、根系发达、株高增加、生育期缩短、产量提高、品质下降。因此,作物育种应培育相对晚熟品种,加强抗倒、抗病虫育种,注重品质改良。
关键词 CO2浓度 作物育种 形态性状 光合生理
下载PDF
作物株型育种研究与进展 被引量:30
13
作者 高士杰 李树强 +1 位作者 刁玉先 金晓飞 《吉林农业科学》 CSCD 1997年第2期21-24,共4页
本文叙述了株型育种的理论与成就,讨论了叶片性状和株高与高产有种问题,提出了株型育种要以叶片的直、立、厚为主,增加茎粗为重点,株型与大穗结合。玉米、高粱应以改良叶片的直立性为主,以便增加密度,提高单产;水稻和谷子更应注... 本文叙述了株型育种的理论与成就,讨论了叶片性状和株高与高产有种问题,提出了株型育种要以叶片的直、立、厚为主,增加茎粗为重点,株型与大穗结合。玉米、高粱应以改良叶片的直立性为主,以便增加密度,提高单产;水稻和谷子更应注重直立穗型的选择,有利于提高光能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 株型育种 直立叶片 直立穗型 光能利用
下载PDF
作物株型改良的增产效用 被引量:17
14
作者 高士杰 《吉林农业科学》 CSCD 1999年第2期23-24,共2页
作物株型改良是为了更好地适应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它的增产作用在于增强抗倒伏能力,增加密度,提高经济系数;降低消光系数,增加叶面积指数;改善群体生态环境,提高光能利用率。今后株型改良除注意形态与机能兼顾外,还应注重茎粗... 作物株型改良是为了更好地适应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它的增产作用在于增强抗倒伏能力,增加密度,提高经济系数;降低消光系数,增加叶面积指数;改善群体生态环境,提高光能利用率。今后株型改良除注意形态与机能兼顾外,还应注重茎粗的增加和穗、茎、鞘光合能力的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 增产效用 株型改良
下载PDF
作物杂种优势及其利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桂芳 高忠 胡喜连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4期192-192,194,共2页
作物杂种优势是重要的生物学现象,有很大的应用价值。介绍了杂种优势利用简史、利用途径及其固定方法。
关键词 杂种优势 遗传机理 预测方法
下载PDF
作物的抗旱性及抗旱品种选育 被引量:4
16
作者 高士杰 李继洪 +1 位作者 张岩 高敬伟 《安徽农学通报》 2007年第1期80-81,109,共3页
干旱缺水是限制作物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提高产量的途径有二,一是改善作物生长环境,二是培育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文中对作物形态与抗旱性、根系与抗旱性、肥料与抗旱性的关系进行了阐述。培育抗旱品种应重视抗旱性的鉴定、根系的选拔... 干旱缺水是限制作物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提高产量的途径有二,一是改善作物生长环境,二是培育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文中对作物形态与抗旱性、根系与抗旱性、肥料与抗旱性的关系进行了阐述。培育抗旱品种应重视抗旱性的鉴定、根系的选拔、早发性的选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 抗旱性 抗旱品种选育
下载PDF
高粱——大有发展潜力的饲料作物 被引量:3
17
作者 高士杰 李继洪 李玉发 《牧草与饲料》 2007年第1期23-24,共2页
高粱抗逆性强、产量高,是优良饲料。子粒作饲料,可预防畜禽肠道传染病,提高瘦肉率;甜高粱青贮饲料,营养成分高,消化率高,能够提高奶牛产奶量,可节约大量精饲料;草高粱可青饲、青贮,还可作干草。
关键词 高粱 子粒饲料 青贮饲料 干草饲料
下载PDF
复种不同饲料作物与大豆经济作物的对比研究
18
作者 张云影 赵岭乐 +4 位作者 刘浩 王浩 何中国 曲祥春 吕礼良 《农业与技术》 2008年第4期35-37,共3页
为了充分利用麦收后水、热、土地等资源,开辟农民增收新途径而开展此项研究。在2004年7月10日至9月末的82天里,复种玉米生物产量鲜重达4.4万kg/hm2,大麦、燕麦干草达6572kg/hm2和7738kg/hm2,"岭引1号"极早熟大豆完全成熟,子... 为了充分利用麦收后水、热、土地等资源,开辟农民增收新途径而开展此项研究。在2004年7月10日至9月末的82天里,复种玉米生物产量鲜重达4.4万kg/hm2,大麦、燕麦干草达6572kg/hm2和7738kg/hm2,"岭引1号"极早熟大豆完全成熟,子实产量达1415kg/hm2。大豆、玉米、燕麦、大麦扣除投入成本,纯收益分别达4184元/hm2、4226元/hm2、3567元/hm2和2743元/hm2,经济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复种 饲料作物
下载PDF
中国杂交高粱的种质基础及优势利用模式研究 被引量:27
19
作者 高士杰 刘晓辉 +1 位作者 郭中校 李继洪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5年第10期106-108,共3页
中国高粱生产中应用的细胞质有A1和A2两种类型。不育系的细胞核有南非高粱核体系、中国高粱核体系、倾向南非高粱核体系和印度高粱核体系。恢复系的种质主要是中国高粱和倾中国高粱类型。杂种优势利用模式主要是南非高粱×中国高粱... 中国高粱生产中应用的细胞质有A1和A2两种类型。不育系的细胞核有南非高粱核体系、中国高粱核体系、倾向南非高粱核体系和印度高粱核体系。恢复系的种质主要是中国高粱和倾中国高粱类型。杂种优势利用模式主要是南非高粱×中国高粱,中国高粱×中国高粱,倾南非高粱×倾中国高粱,印度高粱×倾中国高粱。植株高度由高秆改良成中秆,使产量大幅度提高。不育系改良应以印度高粱与南非高粱或印度高粱杂交为主,恢复系改良应以中国高粱与亨加利高粱或中国高粱杂交为主,这样可保持两亲间的遗传差异,以便配制出高产杂交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用高粱 种质基础 杂优利用模式 亲本改良 杂种优势利用模式 杂交高粱 中国高粱 种质基础 高产杂交种 植株高度 遗传差异 不育系 恢复系
下载PDF
甜高粱主要农艺性状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6
20
作者 杨伟光 杨福 +1 位作者 高春福 高士杰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1期29-31,45,共4页
选用中外甜高粱22份,研究了主要农艺性状间的相关性及对生物产量的作用。结果表明,分蘖数、抽穗期、株高、茎粗、节数及穗长与生物产量(鲜重)呈极显著的正相关,而含糖量与生物产量相关不显著;株高与其它性状均达到极显著正相关... 选用中外甜高粱22份,研究了主要农艺性状间的相关性及对生物产量的作用。结果表明,分蘖数、抽穗期、株高、茎粗、节数及穗长与生物产量(鲜重)呈极显著的正相关,而含糖量与生物产量相关不显著;株高与其它性状均达到极显著正相关;此外含糖量还与节数呈显著正相关,抽穗期与节数、分蘖数、茎粗有显著以上的正相关。通径分析表明,分蘖数对生物产量作用最大,其次株高,而茎粗、含糖量对其为负作用。抽穗期对生物产量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分蘖数、穗长、株高而起作用,所有性状通过含糖量对生物产量作用均为负值(茎粗除外),说明植株含糖量增加不利于生物产量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甜高粱 遗传 农艺性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