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吉林省2007年孕产妇死亡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段春艳 郭枫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3期3245-3246,共2页
目的:了解孕产妇的死因、死因构成及其影响因素,探讨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干预措施。方法:统计吉林省2007年孕产妇死亡个案卡,分析孕产妇的死因构成、分娩地点构成、死亡地点构成、影响死亡的主要因素、评审和延误原因。结果:吉林省2... 目的:了解孕产妇的死因、死因构成及其影响因素,探讨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干预措施。方法:统计吉林省2007年孕产妇死亡个案卡,分析孕产妇的死因构成、分娩地点构成、死亡地点构成、影响死亡的主要因素、评审和延误原因。结果:吉林省2007年孕产妇死亡59例,其中直接产科原因死亡31例,间接产科原因死亡28例。产科出血占死因构成第1位。在省市级医院分娩者占29.03%,在县级医院分娩者占32.26%,在个体单位分娩者占3.23%。死亡地点在省(市)级医院占51.62%,在县(区)级医院占35.48%,乡(镇)级医院占3.23%,个体单位占1.61%,家中占6.45,途中占1.61%。可避免死亡占44.07%,不可避免死亡占55.93%。结论:要加大监管力度,加强机构建设,提高产科质量,提高高危筛查管理水平,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产妇死亡率 死因 干预措施
下载PDF
2005~2007年吉林省孕产妇死亡分析与干预措施 被引量:5
2
作者 段春艳 郭枫 麻亚晶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2764-2765,共2页
目的:分析吉林省孕产妇死亡的死因、死因构成、影响因素及其变化趋势,探讨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干预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吉林省2005~2007年孕产妇死亡个案卡进行统计,分析孕产妇死亡率、死因构成、分娩地点构成... 目的:分析吉林省孕产妇死亡的死因、死因构成、影响因素及其变化趋势,探讨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干预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吉林省2005~2007年孕产妇死亡个案卡进行统计,分析孕产妇死亡率、死因构成、分娩地点构成、死亡地点构成、影响死亡的主要因素、评审和延误及其变化趋势。结果:3年来吉林省孕产妇死亡率逐步下降,波动在29.92/10万-34.61/10万之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死亡构成农村高于城市;产后出血为首位死因,子宫破裂所占比例逐年升高;发生在县级以上医院的死亡比例逐年增加;影响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因素为个人、家庭、居民团体问题和各级医疗保健人员及机构问题。结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需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提高基层妇产科、妇幼保健人员的业务素质,增强群众自我保健意识;在加强机构建设,提高产科质量的同时,还应加强临床工作者与妇幼保健工作者的横向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产妇死亡率 死因分析 干预措施
原文传递
四平市2005~2007年孕产妇死亡情况分析及干预措施探讨
3
作者 段春艳 郭枫 麻亚晶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2948-2949,共2页
目的:分析四平市孕产妇的死因、死因构成、影响因素及其变化趋势,探讨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干预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四平市2005~2007年死亡孕产妇的个案卡进行统计,分析孕产妇死亡率、死因构成、分娩地点构成、死亡地点... 目的:分析四平市孕产妇的死因、死因构成、影响因素及其变化趋势,探讨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干预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四平市2005~2007年死亡孕产妇的个案卡进行统计,分析孕产妇死亡率、死因构成、分娩地点构成、死亡地点构成、影响死亡的主要因素及其变化趋势。结果:3年来四平市孕产妇死亡率逐步上升,波动在10.01/10万~42.34/10万之间,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死亡构成农村高于城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为首位死因,低收入、低文化水平、多胎是加大孕产妇死亡的危险因素;影响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因素为个人、家庭、居民团体问题和各级医疗保健人员及机构问题。结论:应加强农村孕产妇系统管理和计划外妊娠的管理,加强围产保健管理,提高高危筛查的管理水平;加强健康教育工作,提高个人及家庭的保健意识;提高基层妇产科、妇幼保健人员的业务素质,加强机构建设,提高产科质量;加强孕产妇急救工作的管理,保证孕产妇绿色通道的畅通和有效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产妇死亡率 死因分析 干预措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