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吉林省马铃薯增产十大措施 被引量:1
1
作者 黄金亮 崔龙 袁均臣 《吉林蔬菜》 2013年第6期28-28,共1页
我省2011年和2012年农户种植马铃薯大多数效益不够理想,但是有一部分农户却效益特别好,因为价格低产量高商品率高,相对于低迷的价格得到相当不错的效益,其中合理科学的栽培技术是主要原因。现结合这两年的生产实际情况,提出十项栽培技... 我省2011年和2012年农户种植马铃薯大多数效益不够理想,但是有一部分农户却效益特别好,因为价格低产量高商品率高,相对于低迷的价格得到相当不错的效益,其中合理科学的栽培技术是主要原因。现结合这两年的生产实际情况,提出十项栽培技术措施,具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吉林省 效益 商品率 产量高 农户 价格 技术
下载PDF
苦荞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抗霜霉病种质筛选 被引量:5
2
作者 李春花 陈蕤坤 +6 位作者 黄金亮 孙道旺 卢文洁 王艳青 尹桂芳 任长忠 王莉花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40-747,共8页
【目的】分析132份苦荞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并筛选出抗霜霉病种质,为苦荞的抗霜霉病品种选育及遗传改良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对来自山西和云南的132份苦荞种质材料进行主要农艺性状测定及霜霉病抗性鉴定,分析其遗传多样性,并对其进... 【目的】分析132份苦荞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并筛选出抗霜霉病种质,为苦荞的抗霜霉病品种选育及遗传改良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对来自山西和云南的132份苦荞种质材料进行主要农艺性状测定及霜霉病抗性鉴定,分析其遗传多样性,并对其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筛选出抗霜霉病种质。【结果】132份苦荞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较丰富。在8个主要农艺性状中,生育日数、主茎节数和千粒重的变异系数均小于10.0%,表明这3个性状遗传差异较小,而株粒数和株粒重的变异系数均大于30.0%,表明这2个性状的遗传差异较大。132份苦荞种质材料在遗传距离7.936处聚为四大类群。四大类群的农艺性状存在明显差异,第I类是千粒重较高的材料,第Ⅱ类是一级分枝数较多的材料,第Ⅲ类是株粒数和株粒重较高的材料,第Ⅳ类是株高、主茎节数和茎粗较高的材料。主成分分析的前4个主成分能反映出所测农艺性状的主要信息,累积贡献率为79.593%。132份苦荞种质材料的霜霉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高抗材料35份,中抗材料22份,中感材料26份,高感材料49份。其中,发病叶率<50.00%、病情指数<10.00%的高抗材料共7份(SZ-1、SZ-37、SZ-61、SZ-84、SZ-86、SZ-89和SZ-90)。【结论】132份苦荞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筛选出的7份高抗种质材料可用作高抗霜霉病苦荞新品种选育的亲本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荞 种质资源 农艺性状 霜霉病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苦荞株型相关性状的遗传分析及其对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春花 尹桂芳 +9 位作者 黄金亮 王艳青 卢文洁 孙道旺 王春龙 郭来春 魏黎明 加央多拉 任长忠 王莉花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81-887,共7页
【目的】明确苦荞株型的遗传机制为苦荞高产新品种培育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株高差异较大的两个苦荞品种的杂交后代开展了株型相关性状以及产量的遗传规律及其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株高、分枝数、主茎节数和单株粒质量在F2群... 【目的】明确苦荞株型的遗传机制为苦荞高产新品种培育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株高差异较大的两个苦荞品种的杂交后代开展了株型相关性状以及产量的遗传规律及其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株高、分枝数、主茎节数和单株粒质量在F2群体和F3群体中都出现超亲分离,并且除了分枝数以外,株高、主茎节数和单株粒质量的显性方差大于加性方差,平均显性度大于1。4个性状在F2代和F3代中的广义遗传率为0.62~0.78,在狭义遗传率中单株粒质量为0.26和0.31为最小,分枝数为0.65和0.68最大,株高和主茎节数在其之间。株型性状以及产量间的相关分析发现,株型性状都与产量性状存在显著的表现型正相关,株高与产量性状间的遗传相关系数较大。【结论】遗传率较高的分枝数可以在早期世代进行选择,与产量密切相关的株高可以后期世代进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荞 株型 遗传规律 遗传相关 表现型相关 杂交育种
下载PDF
精异丙甲草胺不同剂量和苦荞不同种植密度的除草和产量效应 被引量:5
4
作者 李春花 黄金亮 +5 位作者 王艳青 卢文洁 尹桂芳 孙道旺 任长忠 王莉花 《杂草学报》 2019年第4期37-44,共8页
为了筛选苦荞田中适宜的96%精异丙甲草胺乳油剂量和种植密度的配置,以云荞1号为材料,设置人工除草(CK1)、不除草(CK2)以及96%精异丙甲草胺乳油剂量[分别为750 mL/hm^2(C1)、1050 mL/hm^2(C2)、1350 mL/hm^2(C3)、1650 mL/hm^2(C4)]和种... 为了筛选苦荞田中适宜的96%精异丙甲草胺乳油剂量和种植密度的配置,以云荞1号为材料,设置人工除草(CK1)、不除草(CK2)以及96%精异丙甲草胺乳油剂量[分别为750 mL/hm^2(C1)、1050 mL/hm^2(C2)、1350 mL/hm^2(C3)、1650 mL/hm^2(C4)]和种植密度[95万株/hm^2(A1)、145万株/hm^2(A2)、195万株/hm^2(A3)]配置处理,研究96%精异丙甲草胺乳油不同剂量和种植密度对苦荞田中的除草效应及苦荞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96%精异丙甲草胺乳油剂量的增加,禾本科草和阔叶草的株数防效和鲜重防效表现值增大,并且对禾本科草的防效大于阔叶草。当96%精异丙甲草胺乳油剂量为C3和C4时,各种植密度下禾本科草的株数防效和鲜重防效大于50%,能抑制苦荞出苗并影响其产量。当种植密度达到A3时,96%精异丙甲草胺乳油剂量为C3和C4下的苦荞产量很高,并且显著高于人工除草对照处理;但考虑到大量使用化学除草剂会导致农药残留,建议使用96%精异丙甲草胺乳油C3剂量。由于96%精异丙甲草胺乳油用量与土壤条件有密切的关系,因此不同地区要选好适合当地土壤的96%精异丙甲草胺乳油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荞 精异丙甲草胺 剂量 种植密度 产量 杂草防效
下载PDF
荞麦不同播种方式和种植密度对田间杂草及荞麦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李春花 张艳军 +7 位作者 黄金亮 王艳青 胡选江 卢文洁 孙道旺 尹桂芳 任长忠 王莉花 《杂草学报》 2019年第3期36-41,共6页
通过荞麦的播种方式和种植密度来进行杂草管理。结果表明,在同一播种方式下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杂草株数和鲜重减少,荞麦产量增加,但荞麦各农艺性状的表现值在不同播种方式和种植密度下没有显著差异;另外,撒播的荞麦抑制杂草能力及产量... 通过荞麦的播种方式和种植密度来进行杂草管理。结果表明,在同一播种方式下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杂草株数和鲜重减少,荞麦产量增加,但荞麦各农艺性状的表现值在不同播种方式和种植密度下没有显著差异;另外,撒播的荞麦抑制杂草能力及产量都大于条播和塘播。可见,在粗放管理条件下撒播可抑制杂草提高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荞麦 播种方式 种植密度 杂草 荞麦产量
下载PDF
北方黑木耳袋料栽培技术 被引量:10
6
作者 吕树尧 《中国食用菌》 2008年第5期59-60,共2页
黑木耳是我国栽培主要菌类之一,它不仅含有多种营养成分,而且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深受人们喜爱。目前黑木耳栽培方式主要有2种。即段木栽培和袋料栽培,由于木材资源的减少,段木栽培方式受到了严重的制约。袋料栽培已经成为主要的... 黑木耳是我国栽培主要菌类之一,它不仅含有多种营养成分,而且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深受人们喜爱。目前黑木耳栽培方式主要有2种。即段木栽培和袋料栽培,由于木材资源的减少,段木栽培方式受到了严重的制约。袋料栽培已经成为主要的栽培方法。笔者根据多年的生产经验。将黑木耳袋料栽培技术总结如下,供黑木耳生产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袋料栽培技术 黑木耳 北方 栽培方式 段木栽培 营养成分 药用价值 木材资源
下载PDF
北方黑木耳袋料栽培三级菌快速生产技术 被引量:1
7
作者 吕树尧 黄金亮 刘丹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09年第2期43-43,共1页
北方黑木耳袋料栽培是利用三级菌直接出耳的模式进行生产的。为了提高三级菌的生产效率,我们经过几年的试验和探索,逐渐形成了一套技术上成熟的三级菌决速发菌办法,发菌时间由原来的50~60天缩短到30~40天。现介绍这一技术,供生产... 北方黑木耳袋料栽培是利用三级菌直接出耳的模式进行生产的。为了提高三级菌的生产效率,我们经过几年的试验和探索,逐渐形成了一套技术上成熟的三级菌决速发菌办法,发菌时间由原来的50~60天缩短到30~40天。现介绍这一技术,供生产者和同仁认识和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技术 袋料栽培 黑木耳 北方 生产效率 生产者 发菌 出耳
下载PDF
苦荞粒形相关性状的遗传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李春花 黄金亮 +8 位作者 尹桂芳 王艳青 卢文洁 孙道旺 王春龙 郭来春 洪波 任长忠 王莉花 《作物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2-46,共5页
利用籽粒大小差异较大的2个苦荞品种的杂交后代开展了与产量具有密切关系的粒形相关性状的遗传规律及其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F2和F3群体的粒长、粒宽、长宽比和千粒重表现值范围都超过亲本的表现值,并且粒长、粒宽和长宽比的... 利用籽粒大小差异较大的2个苦荞品种的杂交后代开展了与产量具有密切关系的粒形相关性状的遗传规律及其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F2和F3群体的粒长、粒宽、长宽比和千粒重表现值范围都超过亲本的表现值,并且粒长、粒宽和长宽比的变异系数均小于10%,千粒重的变异系数大于10%。另外,粒长、粒宽、长宽比和千粒重的加性方差均大于显性方差,广义遗传率在F2和F3代中分别为0.77~0.82和0.82~0.85,固定遗传率都达到0.80以上。粒形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粒长、粒宽和千粒重相互间都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粒宽和千粒重,粒长和长宽比的遗传相关系数较大。以上结果表明,具有较高遗传率的粒形相关性状可以在后代早期进行选择,但由于这些性状是数量性状而且受多个基因的控制,因此建议继续繁殖后代到基因型稳定,同时考虑性状间的相关性选拔最为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荞 粒形 遗传规律 遗传相关 表现型相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