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22年吉林省男男性行为人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吴丹 范吉祥 +4 位作者 邱柏红 黄黎宁 李紫璇 李娜 胡彦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21期1625-1627,共3页
目的 调查吉林省男男同性性行为者(MSM)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制定艾滋病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非概率抽样方法,通过现场和网络招募等方式招募MSM人群1 200名,由专业人员开展面对面匿名问卷调查和HI... 目的 调查吉林省男男同性性行为者(MSM)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制定艾滋病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非概率抽样方法,通过现场和网络招募等方式招募MSM人群1 200名,由专业人员开展面对面匿名问卷调查和HIV检测,利用SPSS分析调查对象基本情况、相关行为特征、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和HIV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HIV阳性率为1.92%(23/1 200)。单因素分析发现样本来源、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寻找性伴方式、艾滋病知识知晓、自评感染艾滋病风险、近半年同性肛交、近半年安全套使用、最近1年被诊断过性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调查对象艾滋病知识知晓、近半年肛交安全套使用是HIV感染的保护因素(P<0.05),近一年被诊断过性病是HIV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加强有针对性的艾滋病知识宣传并推广安全套使用,有助于降低HIV感染危险,控制艾滋病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性恋 男性 HIV检测 性行为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吉林省2011-2015年流动人口艾滋病哨点监测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范吉祥 刘冰 +1 位作者 邓立权 姜雪敏 《中国卫生工程学》 CAS 2017年第5期631-633,636,共4页
目的通过对2011-2015年流动人口哨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了解吉林省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相关知识水平和、行为特征。方法对吉林省流动人口艾滋病监测哨点共4 000人进行问卷调查和血清学监测。结果2011-2015年吉林省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知识... 目的通过对2011-2015年流动人口哨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了解吉林省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相关知识水平和、行为特征。方法对吉林省流动人口艾滋病监测哨点共4 000人进行问卷调查和血清学监测。结果2011-2015年吉林省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分别为83.3%、83.4%、84.3%、74.1%、88.9%;职业、户籍所在地、文化程度是知晓率的影响因素;高危性行为时每次使用安全套比例较低;检出艾滋病病毒(HIV)抗体阳性1例,梅毒抗体阳性16例,丙肝病毒(HCV)抗体阳性14例。结论吉林省流动人口对艾滋病防治知识存在一定认识,但知识体系不完善,对艾滋病非传播途径认识率较低,且在安全套使用方面存在"知行不符"现象,应采取有效的针对性干预措施,提高流动人口艾滋病防病意识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人口 艾滋病 哨点监测
原文传递
2011-2020年吉林省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人群HIV及梅毒感染状况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李紫璇 范吉祥 +1 位作者 邱柏红 黄黎宁 《中国卫生工程学》 CAS 2021年第3期426-427,431,共3页
目的了解2011-2020年吉林省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人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lV)及梅毒感染状况,为更好地开展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门诊服务和艾滋病性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通过2011-2020年吉林省艾滋病自愿咨询检... 目的了解2011-2020年吉林省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人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lV)及梅毒感染状况,为更好地开展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门诊服务和艾滋病性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通过2011-2020年吉林省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门诊上报到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的《检测咨询个案登记表》收集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人群361 039例。采集艾滋病自愿咨询人群静脉血4 ml,离心收集血清,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HIV抗体初筛,对结果呈阳性的标本进行复检,结果仍为阳性的患者采用免疫蛋白印迹试验(WB)进行确证。采用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梅毒抗体水平。结果 2011-2020年在吉林省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门诊进行咨询和检测的361 039例中,累计检出HIV阳性6 524例(阳性率1.81%);在咨询检测门诊检测的360 604例梅毒中,累计检出梅毒阳性5 516例(阳性率1.53%)。HlV和梅毒检测阳性率在不同年度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2011年起HIV检测阳性率逐年上升,至2016年达到峰值,2017-2020年呈下降趋势。2011-2016年梅毒检测阳性率整体呈下降趋势,2017年出现小幅反弹,2018-2019年梅毒检测阳性率明显升高,2020年又开始下降。在2020年32 715例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者中,不同求询原因人群的HIV阳性率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求询原因为注射毒品史、配偶/固定性伴阳性、男男性行为史的人群中HIV阳性率较高。结论 2011-2020年吉林省HlV感染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与近几年国家委健卫提出的对艾滋病"扩大检测、扩大治疗"政策有关,吉林省艾滋病疫情控制水平良好;2019-2020年咨询检测门诊人群的梅毒阳性率出现明显升高,与近年梅毒的防控宣传和扩大筛查检测有关,高危人群主动检测的意识增强;应持续加强对高危人群艾滋病和性病的防控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愿咨询检测 艾滋病 梅毒
原文传递
吉林省艾滋病疫情估计与预测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璐 孟晓军 +5 位作者 郭伟 孟向东 郭巍 丁正伟 丁国伟 邱柏红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 CAS 2010年第6期361-364,共4页
目的 根据1995年以来吉林省艾滋病疫情情况,对2009年及未来几年该省艾滋病疫情的流行趋势进行估计和预测,为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以吉林省哨点监测、病例报告、专题调查及文献报道等数据为基础,利用疫情估计与预测软件包(EPP... 目的 根据1995年以来吉林省艾滋病疫情情况,对2009年及未来几年该省艾滋病疫情的流行趋势进行估计和预测,为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以吉林省哨点监测、病例报告、专题调查及文献报道等数据为基础,利用疫情估计与预测软件包(EPP)和工作簿方法,对吉林省艾滋病疫情进行估计和预测.结果 截止2009年底,估计吉林省现有HIV感染者及患者5438人,全人群感染率为0.02%;其中经异性传播2208人,占40.6%,经同性传播2012人,占37.0%,经血液传播924人,占17.0%,经吸毒传播162人,占3.0%,垂直传播22人,占0.4%.从2000年开始,吉林省艾滋病疫情以较快的速度上升,预计到2012年左右上升速度开始趋缓.结论 2009年吉林省艾滋病疫情仍然处于低流行水平,性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未来几年疫情将呈现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疫情估计 估计和预测软件包 工作簿
原文传递
吉林省临床医生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知识认知现况
5
作者 吴丹 范吉祥 +3 位作者 黄黎宁 李紫璇 李娜 胡彦 《医学动物防制》 2024年第12期1196-1200,共5页
目的了解吉林省临床医生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丙肝)防治知识知晓情况、专业知识现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加强相关培训、提升临床医生对丙肝的诊疗水平提供依据。方法2022年6—8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调查对象,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单因... 目的了解吉林省临床医生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丙肝)防治知识知晓情况、专业知识现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加强相关培训、提升临床医生对丙肝的诊疗水平提供依据。方法2022年6—8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调查对象,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收集有效问卷555份,临床医生对丙肝防治知识的总知晓率为55.3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文化程度、职称、部门、科室、工作年限、医院等级和医院类型的临床医生,对“丙肝诊断依据”(χ^(2)=9.211、7.622、6.042、4.582、2.341、12.029、12.243、8.027,均P<0.05)和“丙肝治疗方案”(χ^(2)=36.470、36.489、25.397、19.042、1.595、48.017、35.314、68.547,均P<0.05)的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40岁(OR=3.076,95%CI:1.303~6.815)、本科学历(OR=2.818,95%CI:1.162~6.835)、工作年限≥11年(OR=2.209,95%CI:1.148~4.253)、二级和三级医院(OR=11.648、6.484,95%CI:1.998~67.893、1.414~29.727)的临床医生,对“丙肝诊断依据”的知晓率更高;年龄≥40岁(OR=3.132,95%CI:1.340~7.320)、本科学历(OR=3.914,95%CI:1.408~7.163)、工作≥11年(OR=1.768,95%CI:1.078~2.900)、二级和三级医院(OR=12.521、5.668,95%CI:1.319~58.846、11.310~22.946)的临床医生,对“丙肝治疗方案”的知晓率更高。结论部分临床医生对丙肝认知不足,应有针对性地加强医护人员丙肝防治知识培训,提升医疗队伍丙肝诊疗和防治知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医生 丙肝 防治知识 知晓率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2013年吉林省成人超重和肥胖流行现状及与高血压的关系 被引量:13
6
作者 范吉祥 刘鑫 +3 位作者 张昭 王燕 逄颖鑫 姜雪敏 《中国卫生工程学》 CAS 2018年第5期678-681,共4页
目的了解吉林省成人超重肥胖流行现状,分析与高血压的关系,为预防或控制高血压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抽取的4 644名年龄≥18岁的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计算其超重率、肥胖率及中... 目的了解吉林省成人超重肥胖流行现状,分析与高血压的关系,为预防或控制高血压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抽取的4 644名年龄≥18岁的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计算其超重率、肥胖率及中心性肥胖率,并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超重、肥胖及中心性肥胖与高血压的关系。结果 2013年吉林省居民超重率、肥胖率及中心性肥胖率分别为37.7%、17.0%、39.7%,经性别、年龄校正后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超重者、肥胖者高血压的患病风险分别为非超重者的1.615倍(95%CI:1.370~1.902)、2.596倍(95%CI:2.055~3.280),中心型肥胖者高血压的患病风险为非中心型肥胖者的1.609倍(95%CI:1.357~1.908)。结论吉林省2013年超重肥胖流行状况不容忽视,超重、肥胖、中心性肥胖为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应结合重点人群展开有针对性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重 肥胖 高血压
原文传递
吉林省MSM行为特征及HIV感染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范吉祥 姜雪敏 《中国卫生工程学》 CAS 2015年第6期580-581,共2页
目的了解吉林省男男性行为人群(MSM)的行为特征、HIV的感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滚雪球、男男性行为人群活动场所招募、网络招募方式招募男男1 413名,开展问卷调查并采集血样,利用描述性和分析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1 41... 目的了解吉林省男男性行为人群(MSM)的行为特征、HIV的感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滚雪球、男男性行为人群活动场所招募、网络招募方式招募男男1 413名,开展问卷调查并采集血样,利用描述性和分析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1 413名调查对象中以≤35岁、未婚、高中以上学历为主,艾滋病知晓率达到98.4%。离异或丧偶、户籍不在本省是HIV感染的危险因素,高中及中专学历、每次同性性行为安全套使用是HIV的保护因素。结论青年、离异或丧偶、流动的MSM干预是当前工作的重点。应大力推广网络干预,提高MSM在性行为时安全套的使用率,可大大降低艾滋病传播隐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SM HIV感染
原文传递
2004-2019年吉林省梅毒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李紫璇 《中国卫生工程学》 CAS 2020年第5期691-693,共3页
目的分析吉林省梅毒的流行特征,探讨疫情流行趋势,为调整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吉林省梅毒病例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4-2011年吉林省梅毒年均报告发病率17.85/10万,发病率年均增长速度为7.63... 目的分析吉林省梅毒的流行特征,探讨疫情流行趋势,为调整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吉林省梅毒病例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4-2011年吉林省梅毒年均报告发病率17.85/10万,发病率年均增长速度为7.63%。2004-2011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2011年达到发病高峰(29.71/10万),2012年后呈下降趋势。年龄以20~49岁高发,职业以家务及待业为主。2012-2019年吉林省Ⅰ期梅毒和Ⅱ期梅毒发病均逐年下降,隐性梅毒的发病逐年上升。结论吉林省梅毒总体疫情处于低流行态势,但仍需规范梅毒的诊疗,提高检测技术和病例报告的准确性,扩大防治宣传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流行特征 流行趋势
原文传递
儿童孤独症围孕产期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祝丽玲 吴丹 周丽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9年第23期5442-5444,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孤独症围孕产期危险因素,为孤独症的病因预防和预后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已确诊的3~6周岁的101例孤独症儿童及202例对照儿童监护人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围孕产期危险因素与孤独症的关系。结果单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孤独症围孕产期危险因素,为孤独症的病因预防和预后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已确诊的3~6周岁的101例孤独症儿童及202例对照儿童监护人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围孕产期危险因素与孤独症的关系。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居住地、母亲育龄、父母关系、母亲孕期吸烟、孕期被动吸烟、孕早期睡眠、叶酸补充、严重恶心呕吐、严重情绪问题、感染、孕期体质量变化、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重症黄疸、产时孕周、喂养方式、出生头围、出生体质量、母亲孕期辐射接触、孕期手机携带位置是儿童孤独症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产时孕周、喂养方式、家庭居住地、叶酸补充、严重恶心呕吐、严重情绪问题、父母关系是儿童孤独症的危险因素。结论加强围孕产期保健,减少孕期危险因素接触可预防儿童孤独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孤独症 围孕产期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