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介入治疗周围动脉疾病致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初探 被引量:3
1
作者 陈永建 王慧英 +1 位作者 曾庆春 赵艳红 《当代医学》 2010年第17期256-258,共3页
目的探讨周围动脉疾病(PAD)介入治疗发生血管迷走神经反射(VVRs)的情况。方法回顾我院PAD介入治疗528例病人临床治疗,对12例发生VVRs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2例VVRs患者均为混合型,发生在术中2例,术后10例。治疗后症状均缓解,未发生... 目的探讨周围动脉疾病(PAD)介入治疗发生血管迷走神经反射(VVRs)的情况。方法回顾我院PAD介入治疗528例病人临床治疗,对12例发生VVRs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2例VVRs患者均为混合型,发生在术中2例,术后10例。治疗后症状均缓解,未发生不良后果。结论 PAD介入治疗中应重视VVRs,一但发生应及时发现、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 迷走神经反射 周围动脉病变
下载PDF
急诊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肾外伤出血 被引量:4
2
作者 周永财 林炜 +1 位作者 陈永健 孟令波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第23期116-117,共2页
目的探讨急诊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在肾外伤出血治疗中的疗效和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1例于入院后6h内行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的肾外伤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表现、栓塞方法、临床疗效及随访结果。结果本组41例患者均一次栓塞成功,... 目的探讨急诊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在肾外伤出血治疗中的疗效和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1例于入院后6h内行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的肾外伤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表现、栓塞方法、临床疗效及随访结果。结果本组41例患者均一次栓塞成功,成功率为100%,于术后12h内肉眼血尿颜色明显变清,术后1~3d肉眼血尿消失,1例肾癌外伤后破裂出血栓塞止血后手术切除,余均保肾治疗成功,术后随访3个月~1年,失访2例,肾周血肿吸收良好,肾分泌功能正常,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肾外伤出血是一种安全、可靠、损伤小的方法,能有效的保护肾功能,尽早实施栓塞治疗对减少肾出血量和更好地保护肾功能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外伤出血 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 急诊
下载PDF
双能量减影骨窗图像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2
3
作者 陈永健 王慧英 +1 位作者 赵艳红 曾庆春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0年第6期92-93,共2页
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术(direct digital radiography,DR)的应用有利于提高医疗诊断质量,促进医院现代化管理水平的提高。近年来开发的DR高级临床应用软件双能量减影技术,使DR的应用和发展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肋骨骨折在影像学检查中以... 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术(direct digital radiography,DR)的应用有利于提高医疗诊断质量,促进医院现代化管理水平的提高。近年来开发的DR高级临床应用软件双能量减影技术,使DR的应用和发展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肋骨骨折在影像学检查中以X线摄影最为普遍,我院常规使用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对患者进行检查。本研究应用DR技术与双能量减影(Dual—EnergySubraction)技术,针对171例临床怀疑骨折的患者进行胸部检查并分析总结,旨在探讨双能量减影技术在肋骨骨折检查中的应用和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能量减影技术 临床应用软件 肋骨骨折 诊断质量 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 数字化X线摄影术 影像学检查 医院现代化管理
下载PDF
应用覆膜支架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 被引量:2
4
作者 林炜 周永财 +2 位作者 黄桂华 赵艳红 曾庆春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第4期50-51,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覆膜支架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安全性及防止胆道支架再狭窄的效果。方法对30例应用FLUENCY覆膜支架治疗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技术成功率、安全性及预后进行随访分析。结果接受FLUENCY覆膜支架治疗的30例患者,技术成功29例... 目的探讨应用覆膜支架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安全性及防止胆道支架再狭窄的效果。方法对30例应用FLUENCY覆膜支架治疗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技术成功率、安全性及预后进行随访分析。结果接受FLUENCY覆膜支架治疗的30例患者,技术成功29例,成功率为96.7%。2例患者术后出现胆道出血,经药物治疗后出血停止;5例患者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胆系感染。2例患者失访,28例患者接受3~18个月随访,其中出现支架再狭窄的有2例,为肿瘤向支架两端生长所致;1例患者术后3周支架脱落入肠管;3例减黄效果不佳(肝门区病变),出现反复胆系感染;1例患者术后支架成角闭塞,再次置入裸支架。结论 FLUENCY覆膜支架针对非肝门区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治疗是安全可靠的,可防止肿瘤向支架网眼内生长,提高支架远期通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梗阻 覆膜支架 介入放射学
下载PDF
心血管病介入治疗致反射性低血压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5
5
作者 曾庆春 王慧英 +2 位作者 赵艳红 周佳 陈永健 《求医问药(下半月刊)》 2012年第4期104-104,共1页
目的:探讨心血管病介入治疗致反射性低血压病人的护理模式。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心血管病介入治疗致反射性低血压患者12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2例患者经积极抢救,心率在发生低血压19min后恢复... 目的:探讨心血管病介入治疗致反射性低血压病人的护理模式。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心血管病介入治疗致反射性低血压患者12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2例患者经积极抢救,心率在发生低血压19min后恢复正常,40min后血压升至正常范围,生命体征恢复稳定,无其它后遗症及并发症发生。结论:有针对性的护理,可明显提高心血管病介入治疗致反射性低血压病人的抢救成功率,并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 介入治疗 反射性低血压 护理干预
下载PDF
医用设备上电脑重启的分析与对策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春阳 王慧英 +2 位作者 赵艳红 曾庆春 陈永健 《医疗装备》 2014年第4期97-99,共3页
由于数字化设备的日益发展,计算机在医疗设备中的应用已经是现代医疗设备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先就设备计算机的重启故障做如下分析与解决办法。分析计算机在多种情况下的重启故障分析和解决办法。
关键词 病毒破坏 系统文件损坏 定时软件和计划任务 电压不稳定 接触不良 硬件损坏 CPU问题 散热 非法操作
下载PDF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1例报告
7
作者 陈永建 王慧英 +2 位作者 周佳 赵艳红 曾庆春 《当代医学》 2010年第23期498-499,共2页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us thrombosis,CVT)是一种不常见的脑血管病变,没有特定的临床症状,比起一般动脉堵塞引起的脑中风,其发生率较低,是很容易被忽略的一种脑血管病变。现将已经明确诊断CVT的报告如下:
关键词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 脑血管病变 临床症状 动脉堵塞 脑中风 发生率 CVT
下载PDF
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X线和CT诊断探析 被引量:2
8
作者 蔡军 王慧英 +1 位作者 周佳 陈永建 《求医问药(下半月刊)》 2012年第9期74-75,共2页
目的:探讨X线和CT扫描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上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2010年5月笔者所在骨科门诊收治的48例AS骶髂关节病变患者临床资料,参照骶髂关节病变标准对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结果:早期病变(0级~Ⅱ级)CT... 目的:探讨X线和CT扫描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上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2010年5月笔者所在骨科门诊收治的48例AS骶髂关节病变患者临床资料,参照骶髂关节病变标准对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结果:早期病变(0级~Ⅱ级)CT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检查。在病变征象检出率上,关节面狭窄、关节面侵蚀和关节强直的检查率,CT分别为25.0%、31.2%和20.8%,高于X线检查的11.8%、22.9%和14.6%,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扫描对早期骶髂关节病变相较X线,更能清晰地显示局部细微病变情况,且对病变部位的检出率更高,诊断更为精确,可作为临床AS骶髂关节性病变诊断的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 骶髂关节 X线和CT 诊断
下载PDF
动脉瘤样骨囊肿影像学表现特点 被引量:1
9
作者 孙玉红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第15期35-36,共2页
目的通过观察动脉瘤样骨囊肿的X线、CT及磁共振成像(MRI)影像学表现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病理证实动脉瘤样骨囊肿患者的影像学特点,患者均行X线、CT及MRI检查。结果发生在四肢长骨者6例,跟骨、颅顶骨、髂... 目的通过观察动脉瘤样骨囊肿的X线、CT及磁共振成像(MRI)影像学表现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病理证实动脉瘤样骨囊肿患者的影像学特点,患者均行X线、CT及MRI检查。结果发生在四肢长骨者6例,跟骨、颅顶骨、髂骨、下颌骨、锁骨各1例。X线平片和CT表现为单房或多房偏心性膨胀性囊状骨破坏,其内并见骨性分隔影。CT显示1例患者病灶囊内见液-液平面。MRI表现信号不一,病变大部分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略高信号,8例可见液-液平面。结论 X线、CT和MRI三种检查方式各有优势,最好综合观察,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样骨囊肿 影像学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乳腺X线和超声检查对乳腺导管原位癌术前病变范围评估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玉红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第9期172-173,共2页
目的探讨乳腺X线与超声检查对乳腺导管原位癌患者术前病变范围评估的准确性。方法抽选乳腺导管原位癌患者85例且本组患者均给予乳腺X线检查及超声检查,测定两种方法所得的病变组织最大直径并与病理检查结果相对比。结果患者乳腺X线检查... 目的探讨乳腺X线与超声检查对乳腺导管原位癌患者术前病变范围评估的准确性。方法抽选乳腺导管原位癌患者85例且本组患者均给予乳腺X线检查及超声检查,测定两种方法所得的病变组织最大直径并与病理检查结果相对比。结果患者乳腺X线检查病变组织最大直径为0.8~7.0 cm,平均(2.5±1.2)cm。X线检查结果与超声检查结果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手术病理学检查结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X线检查乳腺导管原位癌患者术前病变范围,相较于超声检查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X线 超声检查 乳腺导管原位癌 病变范围评估
下载PDF
颈间盘突出及椎动脉狭窄对颈神经根损害的临床价值
11
作者 蔡军 姜万忠 冯婷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36期36-37,共2页
目的探讨颈间盘突出、椎动脉狭窄对颈神经根损害的临床价值,分析研究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与CDFI检测及MRI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本组35例经肌电图检测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男26例,女9例,年龄,34~68岁。其中有22例经CDFI检... 目的探讨颈间盘突出、椎动脉狭窄对颈神经根损害的临床价值,分析研究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与CDFI检测及MRI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本组35例经肌电图检测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男26例,女9例,年龄,34~68岁。其中有22例经CDFI检测。结果 24例肌电图检测有神经根根性损害,男18例,女6例,男:女约3︰1。MRI 22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颈间盘突出及硬膜囊受压,CDFI检测有椎动脉狭窄的10例,占41.67%。结论椎动脉狭窄及颈间盘突出是颈神经根性损害的主要因素,也是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诊断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 CDFI MRI 神经根 临床症状
下载PDF
肺部弥漫性病变的影像学诊断及鉴别 被引量:2
12
作者 孙玉红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6年第9期80-81,共2页
目的:通过学习两肺弥漫性病变的影像学表现特点,讨论其诊断及鉴别方法。方法:对58例确诊的肺部弥漫性病变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进行胸部DR和HRCT检查。结果:胸部DR片是前后重叠的影像,小的病变往往不能显示,或显示不... 目的:通过学习两肺弥漫性病变的影像学表现特点,讨论其诊断及鉴别方法。方法:对58例确诊的肺部弥漫性病变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进行胸部DR和HRCT检查。结果:胸部DR片是前后重叠的影像,小的病变往往不能显示,或显示不满意。而HRCT更具有优越性,可显示小叶间隔增厚、微小结节影以及细网织影,而且显示毛玻璃样密度影更清晰。结论:肺部弥漫性病变种类较多,影像学表现复杂,准确诊断较困难,HRCT对诊断肺弥漫性病变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弥漫性病变 影像学诊断 鉴别
下载PDF
主-髂动脉闭塞的介入治疗 被引量:11
13
作者 张曦彤 徐克 +5 位作者 林炜 钟红姗 赵钟春 冯博 肖亮 姜宏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41-345,共5页
目的 评价腹主动脉 髂动脉闭塞介入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9例腹主动脉及髂动脉闭塞患者 ,男 6例 ,女 3例 ,年龄 36~ 6 8岁 ,平均 4 7 5岁。均为腹主动脉及双侧髂动脉受累 ,Ⅰ型病变 3例 ,Ⅱ型 6例 ,其中 2例共三支肾动脉受累。... 目的 评价腹主动脉 髂动脉闭塞介入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9例腹主动脉及髂动脉闭塞患者 ,男 6例 ,女 3例 ,年龄 36~ 6 8岁 ,平均 4 7 5岁。均为腹主动脉及双侧髂动脉受累 ,Ⅰ型病变 3例 ,Ⅱ型 6例 ,其中 2例共三支肾动脉受累。腹主动脉及髂股动脉造影后 ,经股动脉或肱动脉路径采用导丝开通、溶栓、PTA和内支架置入等多种介入方法综合治疗。 8例采用尿激酶 6 0~ 16 5万单位 (平均 110万单位 )溶栓 ,7例行PTA治疗 ,5例 (9支动脉 )行内支架治疗。结果 除 1例主、髂动脉和另 2例各一条髂动脉未获开通外 ,共计 8条腹主动脉 ,14条髂股动脉和 1条肾动脉均得以开通。 3例症状及体征部分好转 ,5例明显改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 11 3d。 8例随访 4~ 4 6个月 (平均 15 5个月 )症状无加重或再发。结论 多种介入方法综合应用是解决腹主 髂动脉病变的一项有效治疗手段 ,可使大部分血管闭塞得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髂动脉闭塞 介入治疗 疗效 血管成形术 内支架置入 尿激酶
原文传递
肝门部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减黄术预后多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林炜 张春阳 +5 位作者 黄桂华 周永财 徐宪文 赵艳红 曾庆春 张曦彤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929-932,共4页
目的探讨肝门部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减黄术后影响患者预后生存的因素。方法对34例行介入减黄术的肝门部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应用单因素分析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 目的探讨肝门部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减黄术后影响患者预后生存的因素。方法对34例行介入减黄术的肝门部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应用单因素分析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影响预后的可能因素有肿瘤诊断,Bismuth分型,减黄术式,后续治疗与否,远处转移与否和术前KPS评分。多因素分析显示显著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有肿瘤的诊断、Bismuth分型、是否存在远处转移及是否行后续治疗。结论显著影响肝门部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减黄术预后的因素包括肿瘤的诊断,Bismuth分型,是否存在远处转移及是否行后续治疗;针对原发疾病的系统后续治疗是提高其预后生存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疸 阻塞性/治疗 介入治疗 回归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