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吉林省辽金考古综述 被引量:10
1
作者 陈相伟 《北方文物》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40-47,共8页
本文拟就新中国成立以来吉林省辽金考古的主要收获综述于下,敬祈诸师友和同行指正。 一 在辽代,吉林省西部地区属上京道统辖,东部地区则隶属东京道。在此地区发现辽代文化遗存有城址、墓葬、塔址、界壕、烽台和堡寨等。 (一)塔址 农安... 本文拟就新中国成立以来吉林省辽金考古的主要收获综述于下,敬祈诸师友和同行指正。 一 在辽代,吉林省西部地区属上京道统辖,东部地区则隶属东京道。在此地区发现辽代文化遗存有城址、墓葬、塔址、界壕、烽台和堡寨等。 (一)塔址 农安古塔是现存最北的一座辽塔,位于农安县城西门外百余米处。新中国成立以前,此塔已濒临颓坍,1952年国家拨款修复了10层,1982~1983年再度维修。塔系砖筑八角13层实心密檐式建筑,由塔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省西部地区 辽代 神道碑 随葬品 文物 考古研究所 女真字 砖室墓 辽金 博物馆
原文传递
1985年吉林东丰县考古调查 被引量:7
2
作者 金旭东 王国范 周传波 《考古》 1988年第7期584-591,共8页
东丰县地处长白山西缘,北接伊通县,南靠海龙县,西南绵延着辉发河、浑河分水岭。
关键词 东丰县 龙头山遗址 石棺墓 陶器纹饰 泥条 吉林省 文化类型 三角形 口径 相对高度
原文传递
有清一代中华服饰经由黑龙江及库页岛地区东传北海道溢彩
3
作者 杨旸 柳岚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1年第6期43-46,共4页
清继明,对黑龙江下游及库页岛地区实行噶珊制度,这是清朝用以代替明代卫所制度对这一地区进行辖治的一项重要措施。噶珊制度其一重要内容是“贡貂与赏乌林制”,致使内地蟒袍、锦缎、面料丝绸诸品,通过黑龙江下游及库页岛地区少数民族传... 清继明,对黑龙江下游及库页岛地区实行噶珊制度,这是清朝用以代替明代卫所制度对这一地区进行辖治的一项重要措施。噶珊制度其一重要内容是“贡貂与赏乌林制”,致使内地蟒袍、锦缎、面料丝绸诸品,通过黑龙江下游及库页岛地区少数民族传入北海道,称之谓“虾夷锦”。噶珊制度是北海道虾夷锦来源和发展的主要缘由,经库页岛南端“中国式土城”白主土城“至西山国穿官”是中国诸品进入北海道的主要渠道。中国蟒袍等东传北海道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学术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噶珊制度 虾夷锦 白主土城 东北亚 清代 中华服饰
下载PDF
网络环境下参考咨询工作的新特点 被引量:2
4
作者 吴磊 马延萍 《图书馆学研究》 2002年第12期58-59,共2页
网络时代使图书馆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图书馆的参考咨询服务随之变革 ,文中概括阐述这种变革的五大特征 :个性化、特色化、增值化、伙伴化、营销化。同时 。
关键词 网络环境 参考咨询 特点
下载PDF
松花江名称的演变 被引量:7
5
作者 李健才 《学习与探索》 1982年第2期134-139,共6页
松花江发源于长白山天池,流经吉、黑两省,注入黑龙江,全长一千八百四十公里。宛若游龙,丽如素带,点缀在祖国东北土地之上,使祖国东北大地显得更加生气勃勃。松花江流域,不但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还给我们提供了舟楫和灌溉之利。在松... 松花江发源于长白山天池,流经吉、黑两省,注入黑龙江,全长一千八百四十公里。宛若游龙,丽如素带,点缀在祖国东北土地之上,使祖国东北大地显得更加生气勃勃。松花江流域,不但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还给我们提供了舟楫和灌溉之利。在松花江流域发现的许多古代文化遗址和古城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花江下游 黑龙江流域 鸭子河 松花江流域 嫩江下游 弱水 第二松花江 夫余 上京路 东北
下载PDF
渤海史识微 被引量:2
6
作者 刘振华 《学习与探索》 1982年第6期123-127,共5页
一、“许国公”和“震国公”《旧唐书·渤海传》谓大祚荣“圣历中,自立为振国王”(“振”,《新唐书》作“震”)。溯言“万岁通天年,契丹李尽忠反叛,祚荣与靺鞨乞四比羽各领亡命东奔,保阻以自固”,事不及乞乞仲象。如此,大祚荣何以... 一、“许国公”和“震国公”《旧唐书·渤海传》谓大祚荣“圣历中,自立为振国王”(“振”,《新唐书》作“震”)。溯言“万岁通天年,契丹李尽忠反叛,祚荣与靺鞨乞四比羽各领亡命东奔,保阻以自固”,事不及乞乞仲象。如此,大祚荣何以自称振国王之缘由不清,读者亦无从推知。而《新唐书·渤海传》记营州起事时,则首述乞乞仲象。谓“有舍利乞乞仲象者,与靺鞨酋乞四比羽及高丽余种东走,度辽水,保太白山之东北,阻奥娄河,树壁自固。武后封乞四比羽为许国公,乞乞仲象为震国公,赦其罪”。述及祚荣,则阐明其为乞乞仲象之子,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句丽 渤海郡王 渤海史 人名 震国王 新唐书 女真人 肃慎 旧唐书 太白山
下载PDF
好太王碑六年丙申、八年戊戌条考释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健群 《学习与探索》 1983年第4期131-135,共5页
好太王碑在吉林省集安县城东九华里太王公社的大碑街,是我国现存的最大石碑之一。此碑是高句丽第十九代王国冈上广开土境平安好太王(简称好太王)的墓碑,建于公元414年。碑高6.39米,是由一块方柱体角砾凝灰岩巨石略加修琢而成,四面刻字,... 好太王碑在吉林省集安县城东九华里太王公社的大碑街,是我国现存的最大石碑之一。此碑是高句丽第十九代王国冈上广开土境平安好太王(简称好太王)的墓碑,建于公元414年。碑高6.39米,是由一块方柱体角砾凝灰岩巨石略加修琢而成,四面刻字,总计1775字,分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记始祖邹牟王的建国传说和儒留王、大朱留王两代的王位继承;第二部分记述好太王的文治武功;第三部分记载好太王墓的守墓烟户和好太王有关守墓烟户的教令。武功部分起于五年乙未(公元395年),终于二十年庚戌(公元410年),按编年体记述着好太王十五年间南征北讨的事迹,是全部碑文中最重要的部分,其中尤以六年丙申的战功最为显赫。此碑自光绪初年发现以来,国内学者即进行著录研究。1884年碑文墨本传至日本,日本也开始进行研究。1907年,法国人沙畹到现场进行调查,又将此碑情况和碑文传至欧洲。遗憾的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句丽 百济 新罗 碑文 辛卯年 任那日本府 戊戌 考释 朝贡 编年体
下载PDF
集安高句丽考古的新收获 被引量:6
8
作者 方起东 林至德 《文物》 1984年第1期38-46,共9页
公元3年,高句丽(前37年—公元668年)由卒本川的纥升骨城迁都到了国内城(今吉林省集安县城),自此之后至公元427年,历四百二十四年的漫长岁月,高句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始终在集安。今天的集安县保存有丰富的高句丽遗存,这一地区是高... 公元3年,高句丽(前37年—公元668年)由卒本川的纥升骨城迁都到了国内城(今吉林省集安县城),自此之后至公元427年,历四百二十四年的漫长岁月,高句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始终在集安。今天的集安县保存有丰富的高句丽遗存,这一地区是高句丽考古最重要的宝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句丽 国内城 集安 考古工作 吉林省 新发现 墓葬 鸭绿江 壁画墓 出土文物
原文传递
金代东北主要交通路线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庞志国 刘红宇 《北方文物》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40-48,共9页
关键词 交通路线 古城 布纹 交通干线 遗物 长方形 角楼 陶器残片 建筑材料 金代
原文传递
东北地区先秦时期青铜镞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石岩 贾素娟 《北方文物》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8,共6页
青铜镞为青铜时代的一种重要兵器。本文根据东北地区考古出土的青铜镞资料,将东北地区青铜时代的青铜镞分为有铤与有銎两大类,对其形制特点作了具体分析,并对整个青铜时代青铜镞的时代特征、分布与分区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同时根据以... 青铜镞为青铜时代的一种重要兵器。本文根据东北地区考古出土的青铜镞资料,将东北地区青铜时代的青铜镞分为有铤与有銎两大类,对其形制特点作了具体分析,并对整个青铜时代青铜镞的时代特征、分布与分区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同时根据以上的分析对其所反映的文化内涵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地区 先秦时期 青铜镞 研究
原文传递
清代满族萨满教祭祀风俗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岚 任蕾 《东北史地》 2004年第11期57-61,共5页
满族人笃信萨满教,萨满教对满族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满族萨满教祭祀是由萨满主持,具有浓郁的民族特征和鲜明的北方地域特色。本文以民俗学为中心,对满族萨满教的祭祀风俗进行研究,从五个方面来探讨萨满教祭祀内容及特征。通... 满族人笃信萨满教,萨满教对满族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满族萨满教祭祀是由萨满主持,具有浓郁的民族特征和鲜明的北方地域特色。本文以民俗学为中心,对满族萨满教的祭祀风俗进行研究,从五个方面来探讨萨满教祭祀内容及特征。通过对满族萨满教祭祀风俗的分析研究,阐述萨满教渗入到满族人社会组织、社会生产、文化生活等各方面的原因,从而揭示清代满族萨满教祭祀活动已与人们的生产活动、社会活动、文化娱乐活动乃至民族风俗密切交融在一起,是满族民族信仰及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萨满 满族萨满教 祭祀风俗
原文传递
东北地区的元代遗迹遗物综述
12
作者 李健才 《东北史地》 2004年第5期3-9,共7页
本文对元代东北地区的城址及各类器物的考古情况做出综述,指出这些遗址与文物是研究元代社会经济文化和各族人民经济文化交流的珍贵资料。
关键词 东北地区 元代 遗迹遗物 综述
原文传递
集安高句丽墓壁画中的舞乐 被引量:10
13
作者 方起东 《文物》 1980年第7期33-38,104-105,共8页
高句丽是一个能歌善舞的古代民族。从汉唐以来,文献中举凡涉及高句丽的,几乎无不提到他们喜爱歌舞的美好风俗。五世纪时,高句丽乐舞传到南朝的刘宋,称为"高丽伎"或"高丽乐"。六世纪末叶,北周灭北齐,高句丽人还曾在... 高句丽是一个能歌善舞的古代民族。从汉唐以来,文献中举凡涉及高句丽的,几乎无不提到他们喜爱歌舞的美好风俗。五世纪时,高句丽乐舞传到南朝的刘宋,称为"高丽伎"或"高丽乐"。六世纪末叶,北周灭北齐,高句丽人还曾在北周宫廷中演出歌舞表示庆贺。自此之后,直到隋唐,在这两、三百年的时间内,高句丽乐舞成了我国宫廷中经常演出的节目。隋代统一以后,曾把南朝、北朝、中国、外国、宫廷、民间的各种音乐舞蹈集中起来进行剔选,整建起一整套"国伎"——"七部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句丽 壁画 舞蹈表演 高丽 舞蹈艺术 歌舞 世纪 舞乐 男子双人 双人舞
原文传递
苏联滨海边区石器时代的古生态学与多部门经济的形成
14
作者 Н.А.柯诺年科 姚凤 林树山 《北方文物》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90-92,共3页
近年在远东学术界,对于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时期的研究问题越来越引起学者们的重视。从时间上看,这一时期正处于更新世末期~全新世前半期,并同一系列复杂的历史方面和生态方面的问题联系在一起。我们打算在本文中探讨一下其中... 近年在远东学术界,对于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时期的研究问题越来越引起学者们的重视。从时间上看,这一时期正处于更新世末期~全新世前半期,并同一系列复杂的历史方面和生态方面的问题联系在一起。我们打算在本文中探讨一下其中的若干问题。应当指出,本篇之所以能够草属成文,多亏奥克拉德尼科夫、杰列维扬科、瓦西里耶夫斯基、安德列耶娃、加尔科维克等学者的多年研究成果。正是他们奠定了上述的基础,其中的许多论点至今仍然保留其学术意义。同时,新的考古发现以及分析和阐述考古学资料的方法与方法论的不断完善,则必然导致对现有考古学资料的反思并不断提出新问题。这些问题往往都是些争议性的有待于深入研究的问题。属于这方面的问题有:1.新石器时代文化源流及其同先陶遗存相互关系的阐释问题;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互关系 苏联 新石器时代文化 形成过程 旧石器时代 多部门经济 古生态学 全新世 考古学 研究问题
原文传递
赛加古城址——原苏联滨海边区境内的重要女真文化遗存 被引量:1
15
作者 林树山 Э.В.沙弗库诺夫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CSSCI 1992年第2期113-114,共2页
原苏联滨海边区境内的女真古城基本上分为三大类,即大型平原城、小型平原城和山城。山城在滨海边区是最为流行的一种女真设防居址,一般为单层遗存,分布在高陡的山崖之上.从那里,可以展望到数公里以外的河流谷地。这对即时发现敌军是大... 原苏联滨海边区境内的女真古城基本上分为三大类,即大型平原城、小型平原城和山城。山城在滨海边区是最为流行的一种女真设防居址,一般为单层遗存,分布在高陡的山崖之上.从那里,可以展望到数公里以外的河流谷地。这对即时发现敌军是大有益处的。城内均有充分的水源:泉水或者流经城区的溪水,有的古城还筑有蓄水池和水井。这样,当敌人围困时,城民们即可长期坚守在城内。城墙在很大程度上都是根据所在地形的特点构筑。至于城内的形制,则不仅跟所在地形有关,而且同城民的生业和社会地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真文化 古城址 原苏联 遗存 小城堡 考察者 滨海 游击队 社会地位 蓄水池
原文传递
日本海沿岸与渤海交流相关的遗迹
16
作者 小岛芳孝 王培新 《北方文物》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109-112,108,共5页
日本列岛呈南北向横贯于欧亚大陆和太平洋之间,列岛与大陆之间的海,称之为日本海。在日本海中,鄂霍次克海流的分支里曼海流,沿欧亚大陆东海岸南下,黑湖的分支对马海流,则由九州经山阴沿岸、能登半岛,沿日本西海岸北上,一直流向北海道。... 日本列岛呈南北向横贯于欧亚大陆和太平洋之间,列岛与大陆之间的海,称之为日本海。在日本海中,鄂霍次克海流的分支里曼海流,沿欧亚大陆东海岸南下,黑湖的分支对马海流,则由九州经山阴沿岸、能登半岛,沿日本西海岸北上,一直流向北海道。日本海中的海流和季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句丽 公元 渤海国 祭祀活动 十三年 日本海 渤海郡王 大型建筑群 事务 造船
原文传递
试论伪满洲国金融的特征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辉 于丽群 《大连近代史研究》 2007年第1期301-309,共9页
伪满洲国金融形态的形成、深化及其特征,是东北沦陷十四年史和近代东北经济史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从伪满洲国金融体系建立入手对伪满洲国金融的特征,做了具体的阐述,揭示了日本军国主义在东北实施经济侵略和掠夺政策的本质。
关键词 伪满洲国 金融 殖民 垄断 掠夺 特征
原文传递
《中国的东北社会》评介
18
作者 李健才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344-344,共1页
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到明朝时期,即14—17世纪,已经进入了封建社会的后期,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深入研究。特别是有关明代东北的历史和疆域的研究都是东北史研究中的应有课题,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杨主编的《中国的东北社会》(14—17世纪)一... 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到明朝时期,即14—17世纪,已经进入了封建社会的后期,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深入研究。特别是有关明代东北的历史和疆域的研究都是东北史研究中的应有课题,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杨主编的《中国的东北社会》(14—17世纪)一书,已于1991年10月,由辽宁人民社出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史 明代 三个时期 中国封建社会 重要贡献 系统研究 社会经济形态 研究领域 辽东地区 深入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