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鳞状细胞乳头状瘤8例临床病理分析
1
作者 张依军 王帅 吕明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4年第10期1171-1175,共5页
1954 年支气管鳞状细胞乳头状瘤首次被报道[1],目前认为此种肿瘤是支气管黏膜上皮发生鳞状化生,从而形成良性的乳头状增生性肿瘤,比较罕见。临床上一般常发生在支气管主干开口,也有报道显示可以发生在叶及段支气管。通常成人常见,也可... 1954 年支气管鳞状细胞乳头状瘤首次被报道[1],目前认为此种肿瘤是支气管黏膜上皮发生鳞状化生,从而形成良性的乳头状增生性肿瘤,比较罕见。临床上一般常发生在支气管主干开口,也有报道显示可以发生在叶及段支气管。通常成人常见,也可以发生在儿童及青年人,1998年FLIEDER等[2]报道27 例鳞状细胞乳头状瘤中以男性多发。研究发现该肿瘤与HPV感染具有相关性,尤其是与HPV6、HPV11型感染密切相关[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状增生 鳞状细胞乳头状瘤 支气管黏膜 HPV感染 鳞状化生 临床病理分析 HPV6 FLI
下载PDF
吉非替尼联合化疗治疗老年中晚期肺腺癌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6
2
作者 李沛 王彦荣 +1 位作者 李宏宇 王强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2667-2668,共2页
目的观察吉非替尼联合化疗治疗老年中晚期肺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7例患者化疗同时均口服吉非替尼250 mg,直到疾病缓解时停药,同时选择性配合营养支持疗法、降低颅内压、抗骨转移治疗和止痛等治疗。观察症状变化、近期疗效、肿瘤... 目的观察吉非替尼联合化疗治疗老年中晚期肺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7例患者化疗同时均口服吉非替尼250 mg,直到疾病缓解时停药,同时选择性配合营养支持疗法、降低颅内压、抗骨转移治疗和止痛等治疗。观察症状变化、近期疗效、肿瘤进展时间、生存期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27例患者CR 3例(11.11%),PR 16例(59.26%),SD 5例(18.52%),PD 3例(11.11%)。有效率(RR)为70.4%,疾病控制率(DCR)88.9%。中位肿瘤进展时间(TTP)11.3个月。疗效以不吸烟者为好(P〈0.05);性别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例生存时间〉24个月,5例〉12个月,1年生存率29.6%,8例〉8个月,8例〉3个月。毒副作用主要为腹泻Ⅱ~Ⅲ度、胸面部丘疹、色素沉着等。结论中晚期肺腺癌应用吉非替尼联合化疗疗效较好且安全,患者的耐受性及顺从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唑啉类 药物疗法 肺肿瘤 腺癌
下载PDF
310例65岁以上老年人非小细胞肺癌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7
3
作者 孙少林 刘铁钦 +2 位作者 王启文 张立新 贾春祎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82-386,共5页
背景与目的:随着医疗健康条件的改善,人类预期寿命不断延长。2012年,全世界60岁以上的人口已达到8.1亿,占全世界总人口的11%。全球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将不可避免地导致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被诊断出肺癌,对这类人群的手术方式仍然存在... 背景与目的:随着医疗健康条件的改善,人类预期寿命不断延长。2012年,全世界60岁以上的人口已达到8.1亿,占全世界总人口的11%。全球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将不可避免地导致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被诊断出肺癌,对这类人群的手术方式仍然存在争议。本文通过研究老年肺癌的临床特点,了解不同手术方式对老年人肺癌预后的影响。方法:2006—2012年,共有310例年龄在65岁以上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及吉林省肿瘤医院胸部肿瘤外二科接受手术治疗。我们对患者的性别、疾病分期、组织学、吸烟状况、吸烟量、手术方法、多学科综合治疗和总生存期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结果:256例(82.6%)老年患者接受标准的肺叶切除术,54例(17.4%)患者接受姑息切除术。总体的5年生存率为52.9%。接受不同手术方式(肺叶切除术和姑息切除术)的患者5年生存率相似(60.5%vs 60.8%,P=0.381)。性别(P=0.024)、疾病分期(P=0.028)、吸烟状态(P=0.034)和吸烟量(P=0.028)显著地影响了患者的预后。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分析显示,吸烟状况是影响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相关的风险比为1.660(1.058~2.606,P=0.028)。结论:在老年NSCLC患者中,与肺叶切除术相比,姑息切除同样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吸烟状况与老年肺癌患者的生存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非小细胞肺癌 吸烟状况 手术切除
下载PDF
重建贲门、胃底、His角预防食管癌术后胸内吻合口瘘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4
作者 金新天 王强 +3 位作者 王俊荣 陈健 陈文庆 刘刚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3657-3659,共3页
目的探讨重建贲门、胃底、His角预防食管癌术后胸内吻合口瘘的应用效果。方法行食管癌手术患者80例按照不同方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行管胃,观察组行管胃+重建贲门、胃底、His角。比较两组术后1个月内吻合口瘘发生,术后1、6、12个月... 目的探讨重建贲门、胃底、His角预防食管癌术后胸内吻合口瘘的应用效果。方法行食管癌手术患者80例按照不同方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行管胃,观察组行管胃+重建贲门、胃底、His角。比较两组术后1个月内吻合口瘘发生,术后1、6、12个月反流症状、胃镜及消化道造影情况,随访记录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体生存期(OS)。结果观察组术后1个月吻合口瘘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个月反流症状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和12个月反流症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6、12个月黏膜溃疡和黏膜糜烂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PFS和OS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建贲门、胃底、His角可降低食管癌术后胸内吻合口瘘发生,降低反流症状发生,延长患者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建贲门 胃底 His角 食管癌 胸内吻合口瘘
下载PDF
重建贲门、胃底预防食管癌术后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金新天 王强 +5 位作者 张依军 李沛 陈文庆 蔡三立 张广鑫 刘刚 《癌症进展》 2016年第11期1094-1097,1107,共5页
目的通过在管胃的基础上重建贲门(人工贲门)、胃底(人工胃底)探讨手术方式对预防食管癌术后胃食管反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3例食管癌患者按手术方式不同分成单纯管胃组(37例)和管胃+抗反流组(36例),分别在术后的1、6、12个月对患者术后... 目的通过在管胃的基础上重建贲门(人工贲门)、胃底(人工胃底)探讨手术方式对预防食管癌术后胃食管反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3例食管癌患者按手术方式不同分成单纯管胃组(37例)和管胃+抗反流组(36例),分别在术后的1、6、12个月对患者术后的反流症状、上消化道造影、24 h p H值监测及胃镜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患者。术后反流症状、上消化道造影、胃镜等结果提示管胃+抗反流组与管胃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24 h p H值测定术后1个月、6个月的总反流数,术后1个月、6个月的反流﹥5 min数,术后6个月、1年的p H值﹤4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管胃+抗反流组抗反流效果总体优于单纯管胃组。其中管胃+抗反流组无吻合口瘘出现,但吻合口狭窄发生率要高于管胃组(19.4%vs 10.8%)。结论管胃+重建贲门、胃底术式较单纯管胃术式能更好地控制食管癌术后胃食管反流,且降低了术后出现吻合口瘘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胃食管反流 抗反流手术 重建贲门 重建胃底
下载PDF
氟比洛芬酯脂微球注射液对老年癌痛镇痛作用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金新天 陈文庆 刘刚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8期55-57,共3页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脂微球载体注射液(商品名凯纷)治疗老年癌痛的疗效和副作用。方法 47例不能耐受阿片类药物或阿片类药物效果不佳的癌性疼痛患在2周的时间内者每天静脉注射50~100 mg氟比洛芬酯脂微球载体注射液,分别就其疗效、生活...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脂微球载体注射液(商品名凯纷)治疗老年癌痛的疗效和副作用。方法 47例不能耐受阿片类药物或阿片类药物效果不佳的癌性疼痛患在2周的时间内者每天静脉注射50~100 mg氟比洛芬酯脂微球载体注射液,分别就其疗效、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结果氟比洛芬酯脂微球载体注射液治疗老年癌痛的有效率为87.23%(PR+CR),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未见一般非甾体类药物常见腹痛、消化道出血等副作用;也未见便秘、恶心、呕吐、嗜睡、血压下降等阿片类药物常见不良反应。结论氟比洛芬酩脂微球载体注射液治疗老年癌痛疗效可靠,生活质量可得到改善,氟比洛芬酯脂微球载体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为临床止痛药物的选择提供了一个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比洛芬酯 脂微球 老年癌痛 镇痛效果
下载PDF
常规全麻与联合麻醉对胃癌合并高血压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王怀武 郑雯雯 严京哲 《癌症进展》 2017年第10期1165-1167,1228,共4页
目的探讨常规全麻与联合麻醉对胃癌合并高血压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胃癌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术前接受常规全麻,治疗组患者术前接受... 目的探讨常规全麻与联合麻醉对胃癌合并高血压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胃癌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术前接受常规全麻,治疗组患者术前接受硬膜外麻醉联合常规全麻,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平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术中麻醉剂用量、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及肺部啰音、术中体动和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SBP、DBP及H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各时间点的SBP、DBP及H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麻醉诱导后、手术探查时、拔管时、拔管5 min的SBP、DBP及HR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术中麻醉剂的应用剂量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和拔管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患者术中体动、苏醒期躁动及肺部啰音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胃癌合并高血压的患者,联合麻醉相对于常规全麻可降低患者麻醉诱导后及术中的SBP、DBP及HR,降低麻醉剂的应用剂量,缩短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和拔管时间,降低患者术中体动、苏醒期躁动及肺部啰音的发生率,对术后患者肺部并发症的预防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常规全麻 联合麻醉 血压 心率
下载PDF
高频电刀在肺段切除术及肺楔形切除术中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2
8
作者 陈文庆 刘刚 +2 位作者 王作斌 卢卫平 王强 《吉林医学》 CAS 2008年第23期2225-2226,共2页
目的:观察高频电刀对肺良性肿瘤患者及不适合行肺叶切除术的肺癌患者行肺段切除术或肺楔形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4例肺良性肿瘤患者及8例肺癌患者应用高频电刀行肺段切除术或肺楔形切除术,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生存期及... 目的:观察高频电刀对肺良性肿瘤患者及不适合行肺叶切除术的肺癌患者行肺段切除术或肺楔形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4例肺良性肿瘤患者及8例肺癌患者应用高频电刀行肺段切除术或肺楔形切除术,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生存期及生活质量。结果:22例患者(良性肿瘤14例,肺癌8例)术后均顺利恢复,均未发生明显肺部及心脏并发症,8例肺癌患者(最早07年2月手术)术后至今病情稳定,无进展,KPS评分均为90分以上。结论:高频电刀在肺段切除术及肺楔形切除术中的应用可以最大限度保留正常肺组织,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费用,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电刀 肺段切除术 肺楔形切除术
下载PDF
12例食管、贲门癌术后胸内吻合口瘘诊断及治疗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金新天 陈文庆 刘刚 《吉林医学》 CAS 2011年第13期2646-2647,共2页
目的:探讨食管、贲门癌术后胸内吻合口瘘的治疗方法。方法:对12例食管、贲门癌术后3年内吻合口瘘患者采用积极的综合治疗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无一例死亡。结论:食管、贲门癌术后胸内吻合口瘘多发生在术后3~1... 目的:探讨食管、贲门癌术后胸内吻合口瘘的治疗方法。方法:对12例食管、贲门癌术后3年内吻合口瘘患者采用积极的综合治疗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无一例死亡。结论:食管、贲门癌术后胸内吻合口瘘多发生在术后3~14d,病情多较危重,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理包括积极手术介入可明显缩短病程,显著降低吻合口瘘的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贲门癌 胸内吻合口瘘 治疗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病灶大小及部位与胸腔淋巴结转移关系探讨 被引量:5
10
作者 贾春祎 王启文 +1 位作者 张立新 张晓凯 《吉林医学》 CAS 2013年第34期7145-7147,共3页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病灶大小、原发部位与发生胸腔内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进行手术的24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理报告,以IUCC/AJCC 2009(第7版)关于肺癌淋巴结的分期为标准,利用χ2检验方法,分析肿瘤大...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病灶大小、原发部位与发生胸腔内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进行手术的24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理报告,以IUCC/AJCC 2009(第7版)关于肺癌淋巴结的分期为标准,利用χ2检验方法,分析肿瘤大小及部位与胸腔内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单因素分析提示性别、年龄、部位与胸腔内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性(P>0.05);而病灶大小与发生胸腔内淋巴结转移存在相关性(P<0.01)。结论:非小细胞肺癌原发病灶最大径>3 cm者发生胸腔淋巴结转移(N1加N2)的几率高于病灶最大径≤3 cm者,而位于不同肺叶的肿瘤易发生N2转移的位置也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病灶大小 原发部位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安罗替尼在EP方案耐药的小细胞肺癌中的治疗疗效和不良反应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克剑 张明锐 张婷婷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23期58-60,115,共4页
目的探讨安罗替尼在EP方案耐药的小细胞肺癌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19年3月收治的小细胞肺癌患者共166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A组、观察B组和对照组。统计各组治疗的有效率、无进展生存期、重度不良反应发生率,通... 目的探讨安罗替尼在EP方案耐药的小细胞肺癌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19年3月收治的小细胞肺癌患者共166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A组、观察B组和对照组。统计各组治疗的有效率、无进展生存期、重度不良反应发生率,通过病例对照研究比较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组间差异。结果观察A组的有效率和无进展生存期均高于对照组(P <0.05),重度不良反应发生率除心血管事件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B组的有效率和无进展生存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B组与对照组相比,虽增加了重度心血管事件的发生(P> 0.05),但减少了重度骨髓抑制的发生(P <0.05)。结论安罗替尼联合IC方案化疗能够提高EP方案耐药的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安罗替尼单药可应用于体力状态较差的EP方案耐药的小细胞肺癌,其不良反应可控,且有效延长了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可考虑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罗替尼 耐药 小细胞肺癌 疗效 无进展生存期 不良反应
下载PDF
P53、CDC7蛋白在多原发肺腺癌中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克剑 杨金礼 +2 位作者 闫阳 姜慧 赵辉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第9期983-985,共3页
目的 本研究通过检测P53、CDC7蛋白在正常肺组织与多原发肺腺癌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多原发肺腺癌中蛋白表达特点,为多发肺腺癌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检测正常肺组织及56例多发肺腺癌组织中 P53蛋白、CDC... 目的 本研究通过检测P53、CDC7蛋白在正常肺组织与多原发肺腺癌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多原发肺腺癌中蛋白表达特点,为多发肺腺癌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检测正常肺组织及56例多发肺腺癌组织中 P53蛋白、CDC7蛋白的表达;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检测正常肺组织及多发肺腺癌组织中 P53蛋白、CDC7蛋白的表达量,分析 P53蛋白、CDC7蛋白在正常肺组织与多原发肺腺癌中表达水平的特点。结果 56例正常肺组织中P53、CDC7蛋白不表达或几乎不表达;在多原发肺癌组织中P53蛋白、CDC7蛋白表达水平增高,CDC7蛋白在中晚期多原发肺癌中的表达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多原发性肺癌中P53、CDC7的表达均有明显表达,说明在多原发性肺癌的发生过程中至少存在2种蛋白的参与,P53、CDC7蛋白的共同表达,说明这两种蛋白可能有协同致癌作用,在中晚期多原发肺癌中CDC7蛋白表达明显增高,提示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原发肺癌 P53蛋白 细胞分裂周期蛋白7
下载PDF
肺癌术中支气管结扎法加热处理的临床意义
13
作者 贾春祎 王宝 +3 位作者 孙少林 邹勤光 卢卫平 张立新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6978-6979,共2页
目的探讨肺癌根治术中支气管断端结扎法加局部热处理对围术期恢复的安全性及防止局部复发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40例诊断为肺癌,术前影像有肺门及(或)淋巴结肿大的病人,在肺癌根治术中支气管断端采用10号丝线结扎方法处理,结扎后形成的支... 目的探讨肺癌根治术中支气管断端结扎法加局部热处理对围术期恢复的安全性及防止局部复发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40例诊断为肺癌,术前影像有肺门及(或)淋巴结肿大的病人,在肺癌根治术中支气管断端采用10号丝线结扎方法处理,结扎后形成的支气管盲端为漏斗型,支气管膜部自然卷入管腔内,刚好填满被结扎支气管的中心区,不易成角。支气管切断后,切缘距结扎线0.5 cm左右为宜。为保证断端及支气管周围组织达到组织学的根治目的,对断端进行高频电刀热灼处理,并观察术中局部温度情况,对比观察支气管壁损伤情况,支气管断端恢复情况,局部形态,局部复发情况及预后情况。结果术中耗时明显短于常规的间断缝合断端方法。与使用支气管断端闭合器相比略缩短。140例病人无围术期死亡,2例术后病理证实断端癌残留,4例术后病理证实支气管周围组织断缘癌残留,无支气管胸膜瘘。术后2例1年后CT提示局部复发,连续随访3年,局部无变化排除,术中怀疑肉眼残留7例,术后3个月内加放疗。术后远处转移7例,术后3年生存率77.8%。结论肺癌原发病灶与叶支气管开口较近者,或淋巴结有转移者,术中局部残留问题是根治术能否成功的关键,此方法是对传统根治术的补充,有效降低了支气管断缘局部癌残留的风险,减少了由于局部淋巴结转移,清扫淋巴结时淋巴结破碎造成的癌残留和管外组织癌浸润造成的残留。热处理时的热传导作用可以跨过支气管结扎线,使残留的癌组织受热灭活,防止残端癌残留,从而达到防止局部复发,延长生存期的目的。高频电刀应用广泛,此方法操作简便安全,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电刀热处理 支气管残端
下载PDF
厄洛替尼与培美曲塞加顺铂方案新辅助治疗ⅢA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型肺腺癌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陈文庆 李沛 +7 位作者 王强 张依军 李宏宇 金新天 闫松 寇国锋 蔡三立 刘刚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3-137,共5页
目的评价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用于新辅助治疗的可行性、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6例ⅢA期EGFR突变型肺腺癌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新辅助靶向治疗组和新辅助化疗组各43例。新辅助靶向治疗组口服厄洛替尼,15... 目的评价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用于新辅助治疗的可行性、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6例ⅢA期EGFR突变型肺腺癌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新辅助靶向治疗组和新辅助化疗组各43例。新辅助靶向治疗组口服厄洛替尼,150 mg/次,1次/d,治疗9周。新辅助化疗组采用PP方案(培美曲塞+顺铂),化疗2周期后休息3周。两组患者根据影像学检查评价疗效后行手术治疗。结果新辅助靶向治疗组完全缓解(CR) 4例,部分缓解(PR) 25例,缓解率为67.4%。组织学有效性评价Ⅰ级8例,Ⅱ级20例,组织学有效率为65.1%。毒副反应主要为皮疹、腹泻。新辅助化疗组CR 2例,PR 17例,缓解率为44.2%。组织学有效性评价Ⅰ级3例,Ⅱ级15例,组织学有效率为41.9%。毒副反应主要为血液学毒性。两组在缓解率、组织学有效性及血液学毒性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新辅助靶向治疗组切除率为90.7%,术中失血(299.8±23.4)ml,拔除胸引管时间为(5.2±0.4)d,并发症发生率为9.3%;新辅助化疗组切除率为83.7%,术中失血(308.9±22.7)ml,拔除胸引流管时间为(5.4±0.6)d,并发症发生率为11.6%,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新辅助靶向治疗对ⅢA期EGFR突变型肺腺癌疗效确切,毒副反应轻,可作为ⅢA期EGFR突变型肺腺癌新辅助治疗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腺癌 新辅助治疗 分子靶向治疗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