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草地放牧饲养要素分析
1
作者 周道玮 刘钟龄 +3 位作者 赵成振 欧阳滔滔 李强 黄迎新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0,共10页
饲养牲畜是草地放牧的目标,放牧饲养牲畜是草地饲草资源利用的最有效途径。放牧饲养要素包括草地生产率、适宜载畜率、饲草质量、牲畜生长需要和采食量及放牧方式。本文对这些要素进行了归纳分析,目的在于推进发展草地放牧饲养理论并推... 饲养牲畜是草地放牧的目标,放牧饲养牲畜是草地饲草资源利用的最有效途径。放牧饲养要素包括草地生产率、适宜载畜率、饲草质量、牲畜生长需要和采食量及放牧方式。本文对这些要素进行了归纳分析,目的在于推进发展草地放牧饲养理论并推导草地生产和保护性利用的关键技术。本文介绍了草地生产率研究方法、适宜载畜率确定标准、划区轮牧区块数计算方法及间歇休牧期和放牧期确定方法。草地放牧饲养理论:基于土壤和气候,改善草地生产和饲草质量,制定适宜载畜率,确定合理放牧方式,满足放牧牲畜最佳生长需要,并维持草地健康,实现“双赢”或“三赢”。草地保护性利用关键技术:放牧场或割草场施肥,调整适宜的载畜率,延迟放牧及间歇休牧,确切的划区轮牧体系,放牧场和割草场等量配置,二时段饲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生产率 饲草质量 载畜率 放牧方式
下载PDF
高寒草地不同刈割期栽培燕麦草的营养价值评定
2
作者 徐云祥 刘毅 +5 位作者 拜彬强 赵鑫盛 苟钰姣 钟荣珍 乔赛毛措 郝力壮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99-105,共7页
试验旨在系统评价高寒地区禾本科一年生牧草不同时期的营养价值。以高原地区常见的4种燕麦草(白燕麦、青燕麦、科纳燕麦和林纳燕麦)为研究对象,采用概略养分分析法、体外产气法并结合不同时期单位面积产量综合评定。结果表明,4种燕麦草... 试验旨在系统评价高寒地区禾本科一年生牧草不同时期的营养价值。以高原地区常见的4种燕麦草(白燕麦、青燕麦、科纳燕麦和林纳燕麦)为研究对象,采用概略养分分析法、体外产气法并结合不同时期单位面积产量综合评定。结果表明,4种燕麦草的鲜草产量均在乳熟期达到峰值,干草产量在成熟期最盛。随着刈割时间的推移,4种燕麦草的鲜干比、粗蛋白(CP)含量和粗脂肪(EE)含量降低;而酸性洗涤纤维(ADF)和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增加,能量变化不大。4种燕麦草72 h发酵液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浓度随刈割期的推移而下降,乙酸、丙酸、异丁酸和丁酸含量均在抽穗期最高。研究表明,燕麦草在成熟期刈割干草产量最高,在抽穗期刈割品质最好,在乳熟期刈割单位面积营养物质输出量、可消化干物质和有机物产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草 产草量 营养价值 刈割期
下载PDF
豆-禾混播草地中紫花苜蓿比例对其固氮效率的影响及潜在生理机制 被引量:25
3
作者 李强 黄迎新 +2 位作者 钟荣珍 孙海霞 周道玮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2647-2656,共10页
【目的】通过研究豆草比例对紫花苜蓿-羊草混播草地豆科植物生物固氮的影响及其生理生态机制,深化对混播群落结构和生物固氮功能关系的理解,辅助豆-禾混播草地的科学建植和管理,提高混播草地生物固氮和土壤肥力,提升草地资源生产和生态... 【目的】通过研究豆草比例对紫花苜蓿-羊草混播草地豆科植物生物固氮的影响及其生理生态机制,深化对混播群落结构和生物固氮功能关系的理解,辅助豆-禾混播草地的科学建植和管理,提高混播草地生物固氮和土壤肥力,提升草地资源生产和生态保障能力。【方法】2017年5月,利用紫花苜蓿和羊草为试验材料,采取随机区组设计,于中国科学院长岭草地农牧生态研究站内建植不同豆草比例(紫花苜蓿占比为25%、50%、75%、100%)的紫花苜蓿-羊草混播草地,4次重复。建植一年后,通过样方取样法调查混播草地群落结构变化,测定紫花苜蓿叶片、枝条和根系生长发育、光合和水分等生理代谢特征,在测定根系结瘤特征基础上,采取15N同位素自然丰度法评估紫花苜蓿固氮效率,结合土壤水分动态监测,分析豆草比例对紫花苜蓿生物固氮的影响及其生理生态机制。【结果】(1)混播草地建植一年后,对应25%、50%、75%和100%设计的豆草混播比例,混播草地实际紫花苜蓿占比分别为11%、27%、53%和100%。(2)对比25%、75%和100%的初始豆草种植比例,50%的初始豆草比例下,生长季平均土壤水分含量分别增加了21.4%、36.4%和51.7%。(3)50%豆草种植比例下,紫花苜蓿植株有更大的枝条和根系生物量、叶片数量、叶片面积、叶片厚度和叶片生物量,上述指标最小值出现在100%的豆草播种比例。(4)50%豆草种植比例下,紫花苜蓿具有最大的光合速率,枝条和根系中淀粉含量最高,但枝条和根系中可溶性糖含量最低。(5)50%的初始豆草混播比例下,紫花苜蓿根瘤发育更完善,其生物固氮率较25%、75%和100%的豆草混播比例分别提高了13.5%、44.6%和79.2%。回归分析表明,随豆草比例变化,紫花苜蓿生物固氮效率与土壤含水量呈正相关。【结论】紫花苜蓿-羊草混播草地中,紫花苜蓿生物固氮能力与豆草比例间存在非直线型变化关系。当初始豆草种植比例为50%时,紫花苜蓿生物固氮率最大。豆草比例驱动土壤水分变化,进而通过调控叶片发育和光合等途径改变了紫花苜蓿植株和根瘤发育,是其影响生物固氮的潜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羊草 混播草地 生物固氮 土壤含水量 光合作用
下载PDF
长期施氮和刈割对松嫩平原羊草草甸植物磷吸收的影响
4
作者 傅浩然 胡明欣 +4 位作者 李萌 连小晴 刘涵姿 田雨 李强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462-3471,共10页
氮增加背景下刈割可能进一步加剧草地磷限制的进程,然而刈割管理如何改变草地植物磷利用特征仍有待深入研究。据此,本研究以松嫩草地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长期定位观测实验,研究了氮增加和刈割交互作用对植物磷吸收及其相关特征的影响。... 氮增加背景下刈割可能进一步加剧草地磷限制的进程,然而刈割管理如何改变草地植物磷利用特征仍有待深入研究。据此,本研究以松嫩草地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长期定位观测实验,研究了氮增加和刈割交互作用对植物磷吸收及其相关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的增加降低了土壤中速效磷的含量,提高了氮磷比。同时,刈割加剧了速效磷含量的降低和氮磷比的提升。在氮增加下,植物体内磷浓度降低;而刈割则进一步加剧了植物磷浓度的下降。此外,氮增加还改善了根系形态指标,降低了根际中的无机磷含量,刈割对根系形态的适应性调整也表现出上调作用。这表明在长期施氮导致土壤速效磷减少和氮磷比增加下,植物通过降低磷浓度和调整氮磷比,以及改变根系结构和功能来适应磷的相对限制,而刈割则强化了这种适应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草草甸 氮添加 刈割 磷吸收
下载PDF
青海高寒地区6种多年生禾本科牧草产量及营养价值比较分析
5
作者 刘金平 张楠楠 +7 位作者 赵鑫盛 黄亚宇 杨英魁 周学丽 钟荣珍 赵国君 拜彬强 郝力壮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794-3806,共13页
【目的】试验旨在对青海高寒地区人工栽培禾本科多年生牧草进行营养价值评价,以期为高原畜牧业的发展和家畜饲草需求提供参考。【方法】以高寒地区常见的冰草、黑麦草、小黑麦、麦宾草、冷地早熟禾和草地早熟禾为研究对象,选用3头成年... 【目的】试验旨在对青海高寒地区人工栽培禾本科多年生牧草进行营养价值评价,以期为高原畜牧业的发展和家畜饲草需求提供参考。【方法】以高寒地区常见的冰草、黑麦草、小黑麦、麦宾草、冷地早熟禾和草地早熟禾为研究对象,选用3头成年公牦牛作为瘤胃液供体动物,通过体外产气法结合牧草产草量评定牧草的营养价值。【结果】①小黑麦的鲜草产量和干草产量均显著高于其他牧草(P<0.05)。小黑麦和麦宾草的干鲜比较低,显著低于其他牧草(P<0.05)。②小黑麦的干物质(DM)和粗蛋白质(CP)含量均显著高于冷地早熟禾和草地早熟禾(P<0.05)。草地早熟禾的粗灰分(Ash)、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均最高。冰草的粗脂肪(EE)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牧草(P<0.05)。小黑麦的钙(Ca)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牧草(P<0.05),而磷(P)含量与冰草相同。③小黑麦在24、48和72 h的体外产气量(GP)均显著高于其他牧草(P<0.05),且随时间的推移,各牧草间的产气量呈现上升趋势。④6种栽培牧草体外发酵液的pH范围为6.76~6.98。小黑麦和麦宾草的总挥发性脂肪酸(VFA)、乙酸和丙酸含量与其他牧草间差异显著(P<0.05),小黑麦的丁酸和戊酸含量最高,草地早熟禾的乙丙比显著高于其他牧草(P<0.05)。6种栽培牧草氨态氮(NH 3-N)浓度范围为84.70~112.60 mg/L。冷地早熟禾的体外干物质消化率(IVDMD)显著高于其他牧草(P<0.05)。⑤小黑麦各单位面积营养成分产量最高,均显著高于其他牧草(P<0.05)。【结论】小黑麦的综合生产性能最优,营养价值较高,可以作为青海高寒地区适宜栽培牧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地区 体外产气 禾本科牧草 产草量 营养价值
下载PDF
FecB基因突变对绵羊超排处理效果的影响
6
作者 郭晓飞 钟荣珍 +5 位作者 张效生 张金龙 王翔宇 贺小云 储明星 房义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3-47,共5页
为了探究FecB基因突变对绵羊同期发情-超数排卵效果的影响,基于同期发情、超数排卵等技术处理,对3种FecB基因型小尾寒羊进行了处理前后的发情时间和卵泡数量统计研究,分析其外周血清激素和氧化应激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相比于同期非超... 为了探究FecB基因突变对绵羊同期发情-超数排卵效果的影响,基于同期发情、超数排卵等技术处理,对3种FecB基因型小尾寒羊进行了处理前后的发情时间和卵泡数量统计研究,分析其外周血清激素和氧化应激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相比于同期非超排试验处理,超排组绵羊群体的发情时间更为集中;且携带FecB基因突变的BB和+B型绵羊群体,在超排激素作用下所形成的排卵前卵泡数显著高于++野生型(P<0.05)。在发情后6 h超排处理的BB型绵羊外周血清FSH浓度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预示着绵羊发情早期的FSH浓度可能决定着随后的卵泡形成数量。超排处理后的3种FecB基因型绵羊群体之间的外周血清氧化应激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而非超排处理的BB型较高的血清MDA水平,反应了正常生理水平下BB型绵羊较高的卵泡形成数量可能引起了机体的相当程度的高氧化应激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CB基因 超数排卵 发情 生殖激素 氧化应激
下载PDF
不同培养时间金针菇栽培基质的饲用营养价值评定
7
作者 王菲 韩宇杰 +3 位作者 房义 向海 常潇 钟荣珍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5-83,共9页
为评定培养时间对金针菇(Flammulina filiformis)栽培基质饲用营养价值的影响,在金针菇栽培的第0、9、14、18、22、29、36、51天收集金针菇栽培基质,测定基质中的营养成分含量与氨基酸组成,并采用尼龙袋法测定在瘤胃中进行体内消化0、2... 为评定培养时间对金针菇(Flammulina filiformis)栽培基质饲用营养价值的影响,在金针菇栽培的第0、9、14、18、22、29、36、51天收集金针菇栽培基质,测定基质中的营养成分含量与氨基酸组成,并采用尼龙袋法测定在瘤胃中进行体内消化0、2、4、8、12、24、48、72 h后样品的干物质消失率,及24 h和48 h的营养物质降解率。结果表明,与处理前相比,培养29 d的基质中,粗蛋白含量显著(P<0.05)提升至8.96%,必需氨基酸和总氨基酸含量分别显著提升至0.47%和1.01%,酸性洗涤木质素含量显著降至试验条件下的最低水平(7.72%)。培养51 d的基质中,半纤维素含量达31.37%,是各处理中最高的,且有较高的干物质消失率。综上,金针菇栽培基质可作为反刍动物的饲料资源,最适利用时间为培养29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针菇 营养价值 干物质消失率 栽培基质
下载PDF
农田氮肥残留效应及其影响因素
8
作者 马若男 李强 周道玮 《土壤与作物》 2024年第2期201-214,共14页
氮肥利用效率的科学评估对指导农业生产至关重要。传统氮肥评估方案仅能反映当季肥料的利用效率,而忽视了氮肥的残留效应。本文综述了肥料氮的转运、氮肥残留数量、分布、利用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当前研究进展提出未来研究方向及相关研究... 氮肥利用效率的科学评估对指导农业生产至关重要。传统氮肥评估方案仅能反映当季肥料的利用效率,而忽视了氮肥的残留效应。本文综述了肥料氮的转运、氮肥残留数量、分布、利用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当前研究进展提出未来研究方向及相关研究对农业管理实践的启示。农田输入的肥料氮,除了可以被当季作物吸收利用外,残留在土壤中的氮也可以继续被后续作物吸收利用,即评估肥效时,应该考虑氮肥的后效,而残留氮肥的回收利用受自身迁移和转化、作物种类、地力条件、气候环境、耕作管理等多个因素耦合影响。生产实践中,对决定残留氮肥回收效率的外部因素进行优化调控,诸如在长期浅根系/氮吸收低效作物种植后,轮作深根系/氮高效吸收型作物,合理密植,在干旱区适时灌溉保墒。针对作物氮肥喜好合理定制肥料类型,结合水肥一体化技术实施分次施肥,施氮同时配施微生物氮转化联合抑制剂均可有效提高氮肥总体利用率。利用15N同位素示踪技术,整合残留肥效和土壤氮素矿化等动态监测数据,配合作物类型、预期管理、目标产量等多要素数据,建立一套氮肥残留肥效的预测评估及氮肥减施的决策支持模型,对于指导未来的氮肥精准减施和提升农业生产效益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 氮肥利用效率 氮肥残留 残留氮肥回收 施肥管理
下载PDF
中国草地农业气候分区及其饲草栽培适宜性 被引量:3
9
作者 周道玮 王婷 +2 位作者 王智颖 李强 黄迎新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731-1741,共11页
为了草地农业区域优化发展,依W Koppen世界气候分类途径,进行了中国气候分类及草地农业气候分区,依据相应途径,制作了中国饲草寒冷度分区图和中国饲草炎热度分区图,分析了各饲草气候区适宜的饲草作物种类及管理对策。中国气候及草地农... 为了草地农业区域优化发展,依W Koppen世界气候分类途径,进行了中国气候分类及草地农业气候分区,依据相应途径,制作了中国饲草寒冷度分区图和中国饲草炎热度分区图,分析了各饲草气候区适宜的饲草作物种类及管理对策。中国气候及草地农业气候有17个类型,归并为6个饲草气候系统,中国饲草寒冷度分11个区,中国饲草炎热度分8个区。每个气候系统及寒冷度分区和炎热度分区内,分别有适宜的饲草作物,其评价标准为:生态适应、生长状态正常、发挥潜在遗传产量、有经济效益。干旱饲草气候系统发展低密度放牧饲养,湿润饲草气候系统发展规模化集约饲养,为中国草地畜牧业生产模式的基本理论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分类 草地农业 饲草气候系统 寒冷度分区 炎热度分区 草地畜牧业
下载PDF
白血病抑制因子对牛卵母细胞体外发育能力的影响
10
作者 莫显红 陶庆华 +4 位作者 房义 梁婧 张佳音 梁小航 徐振军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62-469,共8页
[目的]探究白血病抑制因子(leukemia inhibitory factor, LIF)对牛卵母细胞和早期胚胎发育能力及多潜能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牛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umulus oocyte complexes, COCs)分为4组,对照组:在卵母细胞体外成熟(in vitro ma... [目的]探究白血病抑制因子(leukemia inhibitory factor, LIF)对牛卵母细胞和早期胚胎发育能力及多潜能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牛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umulus oocyte complexes, COCs)分为4组,对照组:在卵母细胞体外成熟(in vitro maturation, IVM)和胚胎体外培养(in vitro culture, IVC)过程中均不添加LIF溶液;处理组1(T1组):IVM过程添加25 ng/mL LIF,IVC过程不添加LIF;处理组2(T2组):IVM过程不添加LIF,IVC过程添加25 ng/mL LIF;处理组3(T3组):IVM和IVC全过程均添加25 ng/mL LIF。用Fluo-3荧光指示剂检测卵母细胞胞内游离钙离子([Ca2+]i)浓度;挑选有第一极体排出的卵母细胞进行孤雌激活,统计各组卵母细胞卵裂率和囊胚率;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囊胚中多潜能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培养8 h后,T1组牛卵母细胞胞内[Ca2+]i浓度极显著下降(P<0.01);培养24 h后,T1组牛卵母细胞胞内[Ca2+]i浓度极显著升高(P<0.01)。T1和T3组孤雌激活后卵裂率和囊胚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T3组囊胚率显著高于T1和T2组(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T3组囊胚中POU结构域5类转录因子1(POU5F1)和同源框蛋白(NANOG)基因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尾型同源盒转录因子2(CDX2)基因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IVM过程中添加LIF可提高卵母细胞的发育能力,在IVM+IVC全过程添加LIF对早期胚胎发育和多潜能基因的表达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抑制因子 多潜能基因 钙离子 胚胎发育
下载PDF
光照强度对六种草地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6
11
作者 赵明 张红香 +1 位作者 颜宏 邱璐 《生态科学》 CSCD 2018年第2期25-34,共10页
光是影响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环境因素之一,光照强度具有日动态和季节动态,对植物出土和光合物质积累有重要影响。通过室内控制实验,研究松嫩草地六种植物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对光照强度的响应,对深入理解松嫩草地植物生活史早期阶段的... 光是影响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环境因素之一,光照强度具有日动态和季节动态,对植物出土和光合物质积累有重要影响。通过室内控制实验,研究松嫩草地六种植物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对光照强度的响应,对深入理解松嫩草地植物生活史早期阶段的适应策略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表明:防风(Saposhnikovia divaricate)、角蒿(Incarvillea sinensis)和黄金菊(Hypochaeris grandiflora)种子萌发率不受光照强度影响,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大果琉璃草(Cynoglossum divaricatum)和紫菀(Aster tataricus)在弱光或中等光照下种子萌发率最高。六种种子的萌发指数在中等光强下最大,且与无光处理间差异显著。除大果琉璃草和反枝苋在中等光强或弱光下胚根生物量最大外,角蒿、防风、黄金菊、紫菀均在较强光下胚根生物量最大,无光下最小;大果琉璃草、黄金菊、防风、反枝苋的地上生物量不受光照强度影响,而角蒿、紫菀在较强光下地上生物量最大;角蒿和大果琉璃草在弱光或中等光强下根冠比最大,防风、黄金菊、紫菀、反枝苋均在较强光下根冠比最大;萌发率和萌发指数与种子大小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幼苗地上和胚根生物量与种子重量成显著正相关关系。光照强度对萌发率和种子大小之间的关系无显著影响,但胚根生物量与种子大小之间关系的斜率受到光照强度影响,中等光强下斜率最大。因此,中等光照条件有利于松嫩草地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建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植物 光照强度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种子大小
下载PDF
中国北方草地生产力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鹤琪 范高华 +1 位作者 黄迎新 周道玮 《生态科学》 CSCD 2022年第5期219-229,共11页
中国的北方草地资源十分丰富,研究影响草地生产力变化的因素对于合理利用草地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系统综述了环境因素、生物因素以及人为管理因素等对中国北方草地生产力变化的影响。通过对近年来北方草地生产力变化的分析表明,环... 中国的北方草地资源十分丰富,研究影响草地生产力变化的因素对于合理利用草地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系统综述了环境因素、生物因素以及人为管理因素等对中国北方草地生产力变化的影响。通过对近年来北方草地生产力变化的分析表明,环境因素是影响草地生产力变化的主要因素,生物因素亦会对草地生产力造成影响。放牧、刈割、施肥、草原开垦等人为因素会对草地生产力产生巨大的影响,并且通过有计划火烧、灌溉、围栏封育及混播等措施能潜在的提高草地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北方草地 生物量 增温 围栏封育 火烧
下载PDF
吉林西部一年两茬种植模式的作物产量及经济效益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陶冬雪 胡娟 +1 位作者 高英志 周道玮 《土壤与作物》 2021年第2期221-229,共9页
本文以吉林省西部地区长岭县和通榆县为研究区域,探讨了半干旱地区小麦、燕麦与白菜、芥菜型油菜一年两茬种植模式的作物产量及经济效益,以期为适合当地的高效农作物栽培模式提供理论指导。研究以当地常规“玉米一年一茬”种植模式为对... 本文以吉林省西部地区长岭县和通榆县为研究区域,探讨了半干旱地区小麦、燕麦与白菜、芥菜型油菜一年两茬种植模式的作物产量及经济效益,以期为适合当地的高效农作物栽培模式提供理论指导。研究以当地常规“玉米一年一茬”种植模式为对照,以小麦/白菜、小麦/芥菜型油菜和燕麦/芥菜型油菜一年两茬种植模式为试验处理,第一茬种植前青小麦、小冰麦、澳麦和加燕2号,第二茬种植白菜、芥辣菜和黑芥末。结果表明,一年两茬种植模式较玉米一年一茬种植模式作物总生长期延长了25~49 d,总产值提高了42.4%~94.0%。其中,加燕2号/芥辣菜和加燕2号/黑芥末种植模式的产值较高,分别达51092元·hm^(-2)和50042元·hm^(-2),是一年一茬玉米种植模式的1.94倍和1.90倍。加燕2号的最佳种植密度为245株·m^(-2),芥菜型油菜的最佳灌水量为4.52×10^(4) mm·hm^(-2)。因此,加燕2号/芥菜型油菜一年两茬种植模式适宜在吉林西部半干旱地区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年两茬 小麦 燕麦 芥菜型油菜 生育期 产量和产值
下载PDF
98 cm大垄双行种植方式对吉林西部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胡娟 陶冬雪 周道玮 《土壤与作物》 2020年第2期159-165,共7页
为提高玉米单产,本研究以65 cm单垄常规种植方式为对照,研究98 cm大垄双行种植方式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与65 cm单垄种植方式相比,98 cm大垄双行种植方式玉米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和群体干物质量分别显著增加28.8%和13.6%,而产... 为提高玉米单产,本研究以65 cm单垄常规种植方式为对照,研究98 cm大垄双行种植方式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与65 cm单垄种植方式相比,98 cm大垄双行种植方式玉米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和群体干物质量分别显著增加28.8%和13.6%,而产量仅增加3.6%。大垄双行处理玉米植株全N、全P和全K的养分积累量较对照处理分别增加9.9%、7.6%和11.9%。大垄双行处理显著影响玉米根系构型,较对照处理总根长、根表面积、平均直径、根体积及分叉数显著增加。此外,大垄双行处理顶层叶面积指数较对照处理增加20.6%,顶层透光率降低15.3%。98 cm大垄双行种植方式的优势,有待于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98 cm大垄双行种植方式 产量 群体生物量 叶面积指数 透光率
下载PDF
松嫩草地主要豆科牧草的适应性与种植利用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侯宇 郭荫杰 +9 位作者 张金伟 付悦 孙海明 赵桂云 王鹤琪 范高华 张俊捷 余顾杭 王婷 禹朴家 《生态科学》 CSCD 2019年第4期56-62,共7页
通过比较松嫩草地主要豆科牧草种子萌发期耐盐碱性的差异,苗期出苗情况和病虫害及种植牧草后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对该6种豆科牧草进行综合评价,并选出适宜在松嫩盐碱化草地种植的豆科牧草。结果表明,在萌发期,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 通过比较松嫩草地主要豆科牧草种子萌发期耐盐碱性的差异,苗期出苗情况和病虫害及种植牧草后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对该6种豆科牧草进行综合评价,并选出适宜在松嫩盐碱化草地种植的豆科牧草。结果表明,在萌发期,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扁蓿豆(Medicago ruthenica)、兴安胡枝子(Lespedeza davurica)、细叶胡枝子(Lespedeza hedusaroides)和黄花草木樨(Melilotus officinalis) 5种小粒种子耐盐碱性好于大粒种子广布野豌豆(Vicia cracca),尤其是紫花苜蓿(M. sativa L.),其发芽率和活力指数在低盐浓度(≤0.4%NaCl)环境中高于对照条件;苗期小粒种子出苗较快(3-4 d),大粒种子广布野豌豆(V. cracca)出苗时间较长(9 d);细叶胡枝子(L.edusaroides)、兴安胡枝子(L. davurica)和黄花草木樨(M. officinalis)不易遭病虫害,其余3种易受蚜虫和七星瓢虫危害。种植6种豆科牧草后土壤氮含量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尤其是兴安胡枝子(L. davurica);土壤pH也有了一定程度的降低,尤其是紫花苜蓿(M. sativa L.)。综合比较发现松嫩草地6种豆科牧草以种植小粒种子紫花苜蓿(M. sativa L.)和兴安胡枝子(L. davurica)牧草为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科牧草 种子萌发 耐盐碱性 土壤含氮量
下载PDF
“粮改饲”产能及其产肉效率研究
16
作者 周道玮 黄迎新 +3 位作者 钟荣珍 孙海霞 王菲 王雨琼 《土壤与作物》 2023年第1期61-68,共8页
“粮改饲养殖”发展草食牲畜畜牧业具有保护生态意义。本文研究了其产肉潜力、保障粮食安全及增收富民作用。结果表明,专用青贮玉米在长春地区的干物质产量为37.9 t·hm^(−2),本地籽食用玉米产量平均为12.5 t·hm^(−2),秸秆和... “粮改饲养殖”发展草食牲畜畜牧业具有保护生态意义。本文研究了其产肉潜力、保障粮食安全及增收富民作用。结果表明,专用青贮玉米在长春地区的干物质产量为37.9 t·hm^(−2),本地籽食用玉米产量平均为12.5 t·hm^(−2),秸秆和叶及鞘的平均产量为12.8 t·hm^(−2);生产青贮总热能产量高,对牛的消化能比生产籽粒对猪及其剩余秸秆和鞘叶对牛的消化能高74%,籽食用玉米适宜青贮期收获做青贮的消化能比其收获籽粒和秸秆及鞘叶所产消化能高33%。全生长过程,生产玉米籽粒养猪比改种青贮玉米生产青贮养牛,其单位面积产肉多50%,青贮产量∶籽粒产量=6∶1时,二者胴体肉产量持平。现行价格体系下,生产青贮养牛比生产籽粒养猪收益高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改饲 青贮 籽粒 草地畜牧
下载PDF
湖羊STAT5a基因第10内含子多态性及其与泌乳性状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玉 张林林 +7 位作者 房义 张金龙 李义海 钟荣珍 盛加海 贺永祥 郭晓飞 张效生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680-3687,共8页
【目的】探究绵羊信号传感器和转录激活器5A(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5A,STAT5a)基因第10内含子多态位点及其与泌乳性状的相关性,为湖羊分子标记选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集71只湖羊母羊血液,通过PCR扩增... 【目的】探究绵羊信号传感器和转录激活器5A(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5A,STAT5a)基因第10内含子多态位点及其与泌乳性状的相关性,为湖羊分子标记选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集71只湖羊母羊血液,通过PCR扩增和Sanger测序法检测湖羊STAT5a基因第10内含子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并利用SAS 9.4软件分析STAT5a基因SNP位点多态性与7~56 d湖羊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体细胞数等性状的相关性。【结果】湖羊STAT5a基因第10内含子检测出1个SNP位点:g.41838147 A>G,在该位点发现AA、AG和GG 3种基因型。卡方适合性检验表明,g.41838147 A>G突变位点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多态信息含量(PIC)计算显示,g.41838147 A>G位点为中度多态(0.25G位点的GG基因型个体7~56 d总产奶量极显著或显著高于AA、AG基因型(P<0.01;P<0.05),平均乳糖率显著高于AA基因型(P<0.05);AG、GG基因型个体的平均体细胞数显著低于AA基因型(P<0.05)。【结论】STAT5a基因第10内含子存在1个多态性位点,与湖羊总产奶量、平均乳糖率和平均体细胞数均有显著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羊 STAT5a基因 第10内含子 泌乳性状 关联分析
下载PDF
秸秆木质素降解细菌的筛选及其降解条件优化 被引量:3
18
作者 韩宇杰 常潇 +2 位作者 向海 高劲松 钟荣珍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4740-4751,共12页
本试验旨在分离和筛选靶向降解木质素能力强的细菌菌株,并优化其培养条件,应用于秸秆生物质中木质素的降解。利用碱性木质素为唯一碳源的无机盐培养基进行菌株初筛,通过苯胺蓝法进行复筛,对筛选出的菌株进行细菌形态学观察和16S rDNA序... 本试验旨在分离和筛选靶向降解木质素能力强的细菌菌株,并优化其培养条件,应用于秸秆生物质中木质素的降解。利用碱性木质素为唯一碳源的无机盐培养基进行菌株初筛,通过苯胺蓝法进行复筛,对筛选出的菌株进行细菌形态学观察和16S rDNA序列测定,然后以碱性木质素降解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法进行培养条件优化及产酶能力的研究。结果显示:1)筛选出的3株木质素降解细菌BH5、BH8和BJ5经鉴定分别为吉洛氏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guillouiae)、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和变栖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variicola)。2)菌株BH5在初始pH 6.8、培养温度30.3℃、接种量6.3%时木质素降解能力最佳,木质素降解率达到16.72%,所产漆酶(Lac)、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p)和锰过氧化物酶(Mnp)活性分别为1.53、15.65和43.85 U/mL;菌株BH8在初始pH 6.3、培养温度28.4℃、接种量4.7%时木质素降解能力最佳,木质素降解率达到18.01%,所产Lac、Lip和Mnp活性分别为4.17、21.66和72.26 U/mL;菌株BJ5在初始pH 6.4、培养温度29.7℃、接种量4.1%时木质素降解能力最佳,木质素降解率达到21.65%,所产Lac、Lip和Mnp活性分别为5.94、34.44和90.81 U/mL。综上所述,本试验筛选出的3株木质素降解细菌具有较高的木质素降解能力,这不仅丰富了木质素降解微生物库,同时也为后续应用微生物菌剂发酵秸秆,促进秸秆饲料化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 木质素 产酶能力 降解条件优化
下载PDF
松嫩平原盐碱地改良治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世睿 黄迎新 《土壤与作物》 2023年第2期206-217,共12页
松嫩平原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农牧业基地,其西部是我国盐碱地主要分布区之一,属于典型内陆苏打盐碱地类型。由于土壤中含有大量可溶性盐,导致土壤理化性质恶化,抑制植物生长发育,严重影响农业生态环境和生产效益,有必要进行治理改良。盐碱... 松嫩平原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农牧业基地,其西部是我国盐碱地主要分布区之一,属于典型内陆苏打盐碱地类型。由于土壤中含有大量可溶性盐,导致土壤理化性质恶化,抑制植物生长发育,严重影响农业生态环境和生产效益,有必要进行治理改良。盐碱地作为最重要的后备耕地资源,在转化为农业用地过程中具有潜力大的独特优势。采用物理、化学、水利工程和生物措施等针对盐碱地进行治理,可以将盐碱地转换为农业用地,由此扩大农业用地资源,从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改善区域农业生态环境。本文通过综述松嫩平原西部地区盐碱地治理研究,为我国盐碱地综合治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对于改善盐碱地区域生态环境,促进区域农业经济、社会和生态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嫩平原 盐碱地 治理措施
下载PDF
秸秆低温降解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韩宇杰 常潇 +1 位作者 向海 钟荣珍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528-3536,共9页
低温会显著降低秸秆的降解和转化效率,其主要原因是低温下常规微生物活性下降。本文对几类秸秆耐低温降解微生物及其产生的冷活性酶进行归纳和总结,以期为后续筛选和开发适应低温的木质纤维素降解菌株提供参考,并促进低温下秸秆高效降... 低温会显著降低秸秆的降解和转化效率,其主要原因是低温下常规微生物活性下降。本文对几类秸秆耐低温降解微生物及其产生的冷活性酶进行归纳和总结,以期为后续筛选和开发适应低温的木质纤维素降解菌株提供参考,并促进低温下秸秆高效降解技术开发和寒区秸秆资源化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 低温降解 冷活性酶 嗜冷微生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