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介入技术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问题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杨涛 侯西彬 +2 位作者 詹申 王新玲 王玉柱 《北京医学》 CAS 2015年第1期26-28,共3页
目的总结介入技术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问题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肾内科82例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介入诊断、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导管置入、导管位置调整及单纯诊断性造影,总结导管纤维鞘的诊断和介入... 目的总结介入技术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问题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肾内科82例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介入诊断、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导管置入、导管位置调整及单纯诊断性造影,总结导管纤维鞘的诊断和介入处理方法。结果本组中伴有糖尿病者33例(40.2%),既往平均置管次数(3.2±1.7)次;介入下置管共55例次,导管位置调整24例次。置管的患者中,造影提示38例患者存在中心静脉狭窄或闭塞;导管调整的患者均为颈内静脉置管,13例为左侧颈内静脉置管,导管调整的原因多为导管末端不能达到适当的位置;经造影诊断纤维鞘13例次。结论 X线介入下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操作可实时明确中心静脉情况,确保导管置入适当位置,并可对病变的中心静脉治疗后置入导管,也是导管纤维鞘的诊断和处理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中心静脉导管 介入治疗
下载PDF
血液透析通路问题X线下介入诊断治疗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杨涛 詹申 +2 位作者 王新玲 王仲朴 王玉柱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3年第8期713-715,共3页
目的:探讨X线下介入技术对血液透析通路相关性疾病诊断治疗的意义。方法:海淀医院肾内科263例次因血管通路问题而行介入检查治疗的患者,根据不同病变采用不同的穿刺和造影方式,造影了解血管病变或导管位置,依病情需要行球囊扩张或植入... 目的:探讨X线下介入技术对血液透析通路相关性疾病诊断治疗的意义。方法:海淀医院肾内科263例次因血管通路问题而行介入检查治疗的患者,根据不同病变采用不同的穿刺和造影方式,造影了解血管病变或导管位置,依病情需要行球囊扩张或植入支架治疗。结果:共有119例次的肿胀手综合征患者、56例次动静脉内瘘相关问题、82例次导管相关性问题以及6例患者行术前相关性检查行介入诊断或治疗,其中13例次因导丝无法通过等原因操作治疗失败,多为肿胀手综合征病例;1例术后出现穿刺点血肿并发症而再次介入下栓塞止血;共136例次的球囊和支架植入治疗,肿胀手综合征患者96例次,占70.6%。结论:运用X线下介入技术对血液透析通路行检查和治疗精准性高,保护了透析患者有限的血管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通路动静脉内瘘 中心静脉狭窄 中心静脉导管介入治疗
下载PDF
肿胀手综合征介入治疗及复发分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杨涛 詹申 +2 位作者 王新玲 王仲朴 王玉柱 《中国血液净化》 2013年第11期598-601,共4页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肿胀手综合征的发病特点、介入治疗方法和肿胀手复发影响因素。方法 88位肿胀手患者,按肿胀手在治疗后于观察期限内是否复发分为未复发组和复发组。采用介入下造影方式明确中心静脉病变位置,球囊扩张或植入支架治...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肿胀手综合征的发病特点、介入治疗方法和肿胀手复发影响因素。方法 88位肿胀手患者,按肿胀手在治疗后于观察期限内是否复发分为未复发组和复发组。采用介入下造影方式明确中心静脉病变位置,球囊扩张或植入支架治疗。考察透析患者置管史与中心静脉病变的关系,观察治疗方式和治疗后复发情况。结果 88位患者共行116例次介入检查治疗,15人因导丝无法通过或采用其他手术方式,3人未见中心静脉异常,其余70人中心静脉经过球囊扩张或支架植入后即刻开放;50位患者有同侧颈内静脉置管史,肿胀手症状出现距离内瘘手术时长26.4±32.5月,中心静脉病变的位置多位于锁骨下静脉和头臂静脉。经介入治疗后,观察期内23例患者35次肿胀手复发,再次复发距离上次治疗时间6.9±4.9月,复发组与未复发组一般资料上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虽然治疗上选择球囊扩张还是支架植入差别亦无统计学意义,但复发组支架植入的比例相对更高。结论血液透析患者由于中心静脉置管、动静脉内瘘术后血流动力学改变等原因,导致中心静脉狭窄或闭塞,引起肿胀手综合征。球囊或支架植入治疗后,肿胀手综合征仍有较高的复发率,支架植入治疗者复发率可能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肿胀手综合征 中心静脉狭窄 介入治疗
下载PDF
中心静脉狭窄或闭塞与透析用中心静脉置管的关系 被引量:15
4
作者 杨涛 詹申 +2 位作者 王仲朴 王新玲 王玉柱 《中华肾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22-223,共2页
中心静脉狭窄或闭塞是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术后常见的并发症,表现为上肢肢体和(或)胸壁及颈面部肿胀,内瘘穿刺困难,指端缺血、破溃,该种病变称为肿胀手综合征。以往研究提示其发生多与中心静脉置管所致中心静脉病变有关,但临... 中心静脉狭窄或闭塞是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术后常见的并发症,表现为上肢肢体和(或)胸壁及颈面部肿胀,内瘘穿刺困难,指端缺血、破溃,该种病变称为肿胀手综合征。以往研究提示其发生多与中心静脉置管所致中心静脉病变有关,但临床上无置管史的患者也会出现肿胀手综合征。进一步分析该种疾病的特征及其与中心静脉置管的关系,有助于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置管 血液透析患者 静脉狭窄 闭塞 肿胀手综合征 动静脉内瘘 静脉病变 临床诊治
原文传递
透析用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介入治疗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15
5
作者 杨涛 詹申 +2 位作者 王新玲 王仲朴 王玉柱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08-310,共3页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AVF)狭窄X线引导下介入治疗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搜集自体AVF狭窄的患者24例,通过经皮穿刺血管内介入造影和治疗,观察狭窄段数目、位置及相应的治疗方式,应用K-M曲线分析AVF介入治疗后的半年开放率.结...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AVF)狭窄X线引导下介入治疗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搜集自体AVF狭窄的患者24例,通过经皮穿刺血管内介入造影和治疗,观察狭窄段数目、位置及相应的治疗方式,应用K-M曲线分析AVF介入治疗后的半年开放率.结果 入组24例患者中,12例AVF存在2处狭窄,2例存在3处狭窄,其余患者内瘘有1处狭窄,共40处狭窄.狭窄多位于吻合口附近及内瘘静脉透析用穿刺段,占狭窄总个数的95.0% (38/40).1例患者因导丝无法通过近乎闭塞的内瘘而接受其他手术方式,21例患者采用了单纯球囊扩张,2例患者球囊扩张后植入支架.介入治疗后即刻狭窄开放22例,治疗后6个月时有17例内瘘保持畅通,总体开放率的95%可信区间为(4.410,5.940).结论 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经介入下血管腔内治疗后,狭窄即刻开通率高,但治疗后半年内部分患者会再次出现内瘘狭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析 动静脉瘘 狭窄 放射学 介入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