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TZ诱导的癫痫急性发作大鼠大脑神经元中F-actin、Calponin3和ROCK2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程春旭 李树蕾 +4 位作者 古小云 黄可欣 李艳超 张舒岩 杨立彬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99-303,I0004,共6页
目的:探讨戊四氮(PTZ)诱发的大鼠癫痫急性发作对大脑神经元中F-actin、Calponin3和ROCK2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阐明癫痫急性发作时阻断F-actin异常解聚、触发F-actin重构的可能机制。方法:3周龄Wistar幼鼠56只分为对照组(n=6)和癫痫组(n=... 目的:探讨戊四氮(PTZ)诱发的大鼠癫痫急性发作对大脑神经元中F-actin、Calponin3和ROCK2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阐明癫痫急性发作时阻断F-actin异常解聚、触发F-actin重构的可能机制。方法:3周龄Wistar幼鼠56只分为对照组(n=6)和癫痫组(n=50)。对照组大鼠给予腹腔注射生理盐水;癫痫组大鼠经腹腔注射60mg·kg-1 PTZ建立癫痫急性发作模型,造模成功的24只大鼠分别在癫痫急性发作后的相应时间点(1、2、3和7d时)随机处死6只用于取材。采用Alex-488标记的phalloidine进行荧光染色观察大鼠大脑海马组织中分子层的F-actin荧光强度;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大鼠大脑皮层和海马神经元中Calponin3和ROCK2的分布;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Calponin3、ROCK2和磷酸化ROCK2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癫痫急性发作1d后,癫痫组大鼠大脑树突棘密集的海马中分子层的F-actin荧光强度降低(P<0.05),点状聚集结构消失。免疫荧光染色,对照组大鼠Calponin3在神经元胞质中弥漫性分布,而癫痫急性发作7d后,癫痫组大鼠神经元中Calponin3则聚集在细胞皮质;对照组大鼠ROCK2仅在少量神经元突起中分布,而癫痫急性发作7d后,癫痫组大鼠大量神经元胞体和突起中均可见ROCK2分布。Western blotting检测,与对照组比较,癫痫组大鼠各时间点海马组织中Calponin3相对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但是随着时间延长,1周内逐渐升高并趋向正常水平。与对照组比较,癫痫组大鼠海马组织中ROCK2蛋白相对表达水平从癫痫急性发作后3d开始显著增加并持续至造模后7d(P<0.05);磷酸化ROCK2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则从癫痫急性发作后1d就开始显著增加并持续到7d(P<0.05),且随着时间延长逐渐降低。结论:PTZ诱导幼鼠癫痫急性发作导致F-actin异常解聚,同时激活RhoA/ROCK2信号途径,上调ROCK2和Calponin3蛋白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戊四氮 丝状肌动蛋白 钙调节蛋白3 ROCK2
下载PDF
艾滋病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耐药性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程春旭 《当代医学》 2014年第31期8-10,共3页
目的探讨艾滋病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出现耐药性的影响因素。方法对选取的70例艾滋病患者做问卷调查,并抽取患者血液,对采集的血液进行检测并提取含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HIV-1)RNA作为样本,利用PCR技术扩增基因,In-house方法对基因测序... 目的探讨艾滋病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出现耐药性的影响因素。方法对选取的70例艾滋病患者做问卷调查,并抽取患者血液,对采集的血液进行检测并提取含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HIV-1)RNA作为样本,利用PCR技术扩增基因,In-house方法对基因测序,分析扩增基因与HIV耐药数据库的对比结果,探讨耐药性的影响因素。结果采集到的70例患者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 pol序列中,呈现耐药性的有12例,总耐药率为17.14%。治疗时间≤1年的患者耐药性较治疗时间超过1年的患者低;服药依从性〉90%的患者较服药依从性介于50%-90%之间的患者耐药性低;用蛋白酶抑制剂治疗的患者较用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和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治疗的患者耐药性低。以上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耐药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治疗时间、服药依从性和抗病毒治疗药物种类。研究总结耐药性的影响因素有助于优化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耐药性 抗病毒
下载PDF
AIDS合并肺结核与单纯性肺结核的临床比较 被引量:4
3
作者 程春旭 《当代医学》 2014年第34期12-13,共2页
目的回顾性对照分析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合并肺结核与单纯性肺结核的临床特点。方法将2005-2013年长春市传染病医院确诊为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病患者作为A组(n=65),单纯性肺结核患者B组(n=65),2组均采... 目的回顾性对照分析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合并肺结核与单纯性肺结核的临床特点。方法将2005-2013年长春市传染病医院确诊为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病患者作为A组(n=65),单纯性肺结核患者B组(n=65),2组均采用痰涂片抗酸染色、结核分枝杆菌培养、胸部X线检查、PPD结核菌素试验、胸部CT检查方法和SPSS统计学方法。结果随机调查显示,A组发热、体质量下降较B组多见,盗汗较B组少见;A组痰抗酸杆菌阳性率(10.61%)较低于B组(21.06%);A组血清结核抗体检测、PPD结核菌素试验阳性率显著低于B组;另外A组的肺结核的X线、CT中弥漫性浸润阴影多于B组,但是B组影像学空洞率高于A组。结论 A组较B组临床表现无典型性特点,具体表现为痰结核菌及免疫学检测阳性率低,其中主要为肺结核的X线、CT无显著性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艾滋病 肺结核 结合分支杆菌
下载PDF
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孢子菌肺炎2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程春旭 《当代医学》 2014年第32期59-60,共2页
目的:对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合并卡氏肺孢子菌肺炎(pneumocystis carinii pneumonia,PCP)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总结分析,以提高临床上的治疗水平。方法选取2005年2月~2013年12月吉林省长春市传染... 目的:对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合并卡氏肺孢子菌肺炎(pneumocystis carinii pneumonia,PCP)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总结分析,以提高临床上的治疗水平。方法选取2005年2月~2013年12月吉林省长春市传染病医院传染科收治的AIDS合并PCP患者25例,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咳嗽、呼吸困难、部分患者肺部可闻及爆裂音或湿啰音,影像学检查可呈双肺弥漫性磨玻璃影。部分患者经支气管肺泡灌洗(branchoalveolar lavage,BAL),灌洗液作银染找到了肺孢子菌包囊,其余患者为临床诊断。均采用复方磺胺甲恶唑(复方新诺明)及肾上腺糖皮质激素药物进行治疗。在吉林省长春市传染病医院传染科临床治疗过程中共出现6例死亡,其余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结论 AIDS患者感染PCP的几率明显增加,易发生于AIDS晚期患者且以青年男性居多。由于患者患病初期症状不明显,无明显体征。如果患者出现发热、咳嗽、呼吸困难和双肺磨玻璃影等症状时应积极开展早期诊断,积极开展治疗,以降低患者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卡氏肺孢子菌肺炎 临床特点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