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吉林省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程呈 祝国平 《吉林工商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67-71,共5页
本文选取1986—2011年吉林省的相关数据,在帕加诺模型的基础之上,通过建立VAR模型对吉林省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吉林省农村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之间存在内生关系,农村经济增长对农村金... 本文选取1986—2011年吉林省的相关数据,在帕加诺模型的基础之上,通过建立VAR模型对吉林省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吉林省农村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之间存在内生关系,农村经济增长对农村金融规模单方面产生促进作用,农村金融发展各个变量指标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并结合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农村经济 VAR模型 格兰杰检验
下载PDF
新时代农村金融的发展环境变化、市场功能修复与政策取向研究 被引量:21
2
作者 郭连强 祝国平 李新光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6-76,F0003,共12页
当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固有的供需失衡矛盾并没有得到根本化解,市场失灵和政策偏差问题依然并存。随着乡村振兴战略与新型城镇化战略协同推进、三次产业深度融合、金融科技快速迭代、农村金融需求主体结构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组织形式与... 当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固有的供需失衡矛盾并没有得到根本化解,市场失灵和政策偏差问题依然并存。随着乡村振兴战略与新型城镇化战略协同推进、三次产业深度融合、金融科技快速迭代、农村金融需求主体结构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组织形式与生产方式快速变革,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环境与功能定位发生了深刻变化。新时代新环境为农村金融市场功能的修复提供了全新条件,为破解供需失衡矛盾提供了新契机,但必要的制度与政策供给仍然十分重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的深刻变化决定农村金融研究视角不能再仅定位于供给端的重构、改进方面,也不能试图通过单纯体制机制改革、制度建设等举措破除所有矛盾,而应在准确把握新时代农村金融发展环境与形势变动趋势基础上,在市场自发功能修复与政府规制有机结合上寻求农村金融发展的战略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农业现代化 金融体系 功能修复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吉林农村金融改革 被引量:1
3
作者 祝国平 《吉林金融研究》 2021年第8期1-4,共4页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发展阶段农业农村工作的核心,新时期农村改革的战略方向。作为农村改革的一部分,农村金融改革应紧密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展开,体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特征。乡村振兴战略总目标中,产业兴旺是基础,只有产业兴旺,才能提...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发展阶段农业农村工作的核心,新时期农村改革的战略方向。作为农村改革的一部分,农村金融改革应紧密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展开,体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特征。乡村振兴战略总目标中,产业兴旺是基础,只有产业兴旺,才能提高农业收益,提高农民收入以实现生活富裕。产业兴旺与生活富裕是治理有序和乡风文明的基础,而生态宜居也是农业产业绿色发展的必然结果。农村产业兴旺的实现途径是农业现代化与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农业现代化聚焦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三大体系”建设。农村一二三产融合的空间载体在县域,但根基仍然是农业现代化。当前,我国农业仍处于资本驱动的发展阶段,以现代农业三大体系构建为抓手的农业现代化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撑,农村金融体系是资金供给的主要渠道。推动农村金融改革,健全金融市场功能,保障农业农村融资需求,是确保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关键条件,农村金融改革需要按照乡村振兴的要求设计推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农村金融改革 农业收益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新发展阶段 提高农民收入 资金供给 生态宜居
下载PDF
吉林省农村金融创新的特征与问题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强 《吉林金融研究》 2014年第1期51-54,共4页
在党中央一系列加强农村金融服务的政策下,近年来,吉林省涉农金融产品创新明显增加。吉林省金融创新的主要特征表现为:以规避风险为目的,以普惠制金融为创新取向,以创新带动涉农贷款的增加,以创新增加农户收益。本文通过介绍吉林省金融... 在党中央一系列加强农村金融服务的政策下,近年来,吉林省涉农金融产品创新明显增加。吉林省金融创新的主要特征表现为:以规避风险为目的,以普惠制金融为创新取向,以创新带动涉农贷款的增加,以创新增加农户收益。本文通过介绍吉林省金融创新的主要特征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吉林省农村金融创新的发展方向,应该以促进农业产业化为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金融 金融创新 特征
下载PDF
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非均衡发展制度性解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刘吉舫 李梅 《当代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75-81,共7页
近年来,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迅速发展,有力地支持了农村经济。但在发展过程中,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三类机构逐渐呈现出非均衡状态,主要表现为三类机构间的数量、规模及绩效非均衡,地域分布非均衡和金融服务能力非均衡。根据新制度经济... 近年来,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迅速发展,有力地支持了农村经济。但在发展过程中,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三类机构逐渐呈现出非均衡状态,主要表现为三类机构间的数量、规模及绩效非均衡,地域分布非均衡和金融服务能力非均衡。根据新制度经济学分析框架,分别从产权、交易成本和制度变迁三个角度对这种非均衡性进行深度解析后,可以发现,优化各类机构的产权结构,完善监管制度,增加西部地区金融供给,提升各类机构的金融服务能力,是促进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健康发展的政策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非均衡性 产权 交易成本 制度变迁
下载PDF
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作用 被引量:39
6
作者 祝国平 程呈 刘军君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5年第3期13-18,共6页
农村金融发展滞后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破解农村金融发展中的一些固有矛盾是建立农村普惠金融体系的关键。自2013年以来,互联网金融异军突起,为推进我国金融体系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同时也为破解农村金融难题、促进... 农村金融发展滞后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破解农村金融发展中的一些固有矛盾是建立农村普惠金融体系的关键。自2013年以来,互联网金融异军突起,为推进我国金融体系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同时也为破解农村金融难题、促进农村普惠金融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新途径。研究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作用,要从困扰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关键矛盾入手,分析农村金融的体制性弊端,并着重从金融覆盖率、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与信用环境等角度分析互联网金融模式对解决农村金融固有问题的作用机制,为利用互联网技术促进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提供政策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普惠金融 农村金融
下载PDF
基于现金流支持的农户信贷模式研究——以吉林省农户“直补资金担保贷款”为例 被引量:9
7
作者 祝国平 刘吉舫 《当代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0-75,共6页
金融抑制是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而农户贷款难又是农村金融抑制最为核心的表现。当前我国农户信贷模式面临的主要困境包括信息不对称、供需结构不合理、风险分担体系不健全、信用体系建设滞后等,这些因素导致了农户信贷供需... 金融抑制是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而农户贷款难又是农村金融抑制最为核心的表现。当前我国农户信贷模式面临的主要困境包括信息不对称、供需结构不合理、风险分担体系不健全、信用体系建设滞后等,这些因素导致了农户信贷供需匹配的低效。以吉林省2010年试点推广的"直补资金担保贷款"模式为例,可以分析基于现金流支持的新型农户信贷模式的基本原理、优势及作用。理论研究和实践调研都表明,该模式能够比较有效地克服传统农户信贷模式的诸多弊端,对缓解农户金融抑制问题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金流 农户信贷模式 直补资金 贷款
下载PDF
财政与金融协同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支持路径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鞠国华 王燕 《农村金融研究》 2020年第12期59-69,共11页
论文通过对粮食安全、粮食金融化等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探讨在粮食金融化程度加深、粮食价格波动异常、外部不确定性增大背景下,财政金融协同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支持路径问题。我国在粮食问题上长期倚重于财政手段,导致国内粮食产业链上... 论文通过对粮食安全、粮食金融化等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探讨在粮食金融化程度加深、粮食价格波动异常、外部不确定性增大背景下,财政金融协同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支持路径问题。我国在粮食问题上长期倚重于财政手段,导致国内粮食产业链上下游价格体系扭曲,应以财政资金的杠杆引导作用来撬动金融资源,两者协同发展来保障粮食安全。当下,影响粮食安全的不确定因素急剧增加,乡村振兴战略下,要发挥财政和保险的信用保证和分担风险功能,建立金融支持粮食安全的合理风险分担机制,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载体,构建财政金融协同的、多元主体参与的多层次融资渠道以及功能完备的金融支持体系,完善粮食产业链、供应链,确保我国粮食价格和供给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金融支持 财政金融协同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风险分担
下载PDF
基于专业合作社的内生型农村资金互助组织研究 被引量:18
9
作者 付琼 《当代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70-74,共5页
新型农村资金互助社作为农民自发组建的合作金融组织在实践中遇到了诸多问题,而各地农村基于专业合作社的资金互助组织却得以迅速发展,成为农民解决生产过程中临时性资金需求的重要途径。这种内生型资金互助组织是我国农村经济形态诱致... 新型农村资金互助社作为农民自发组建的合作金融组织在实践中遇到了诸多问题,而各地农村基于专业合作社的资金互助组织却得以迅速发展,成为农民解决生产过程中临时性资金需求的重要途径。这种内生型资金互助组织是我国农村经济形态诱致变迁的产物,具有内在稳定性强、交易成本低、服务灵活、风险较小等优势,应予以扶持。培育内生型资金互助组织,要实现内生性与制度性规则的有机结合,依靠农民自主管理与国家政策扶持,积极引入民间资本,并以此为起点,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村合作金融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资金互助组织 农民专业合作社 合作金融 内生型组织
下载PDF
产加销一体化经营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经济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祝国平 焦灵玉 龚燕玲 《上海商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47-59,共13页
基于2015-2020年全国30个省(区、市)的合作社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从生产规模和节约交易成本角度分析产加销一体化经营形式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经济绩效的影响,并进一步对不同地区的合作社进行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产加销一体化经营... 基于2015-2020年全国30个省(区、市)的合作社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从生产规模和节约交易成本角度分析产加销一体化经营形式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经济绩效的影响,并进一步对不同地区的合作社进行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产加销一体化经营通过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市场竞争优势从而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经济绩效提升;就区域异质性而言,东部和西部地区产加销一体化对合作社经济绩效提升具有促进作用,而中部地区产加销一体化经营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经济绩效提升无显著的促进作用。因此,现阶段既要重视强化合作社的产加销一体化经营,也要适度扩大合作社产加销一体化服务的广度和深度;既要追求农民专业合作社经济绩效,也要提高社员收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社 产加销一体化 市场竞争优势 经济绩效
下载PDF
国际碳市场减排绩效经验研究 被引量:20
11
作者 张伟伟 祝国平 张佳睿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5-40,共6页
国际碳市场的建立是否有力地降低了全球层面和国家层面的碳排放量,这一问题的回答有助于厘清国际碳市场机制的宏观价值。本文针对跨国面板数据进行了可行广义最小二乘估计。回归结果显示:尽管国际碳市场机制的建立对人均碳排放的影响并... 国际碳市场的建立是否有力地降低了全球层面和国家层面的碳排放量,这一问题的回答有助于厘清国际碳市场机制的宏观价值。本文针对跨国面板数据进行了可行广义最小二乘估计。回归结果显示:尽管国际碳市场机制的建立对人均碳排放的影响并不显著,但其对全球碳排放总量有着显著的抑制作用,进而肯定了国际碳市场的减排绩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碳市场 碳排放 低碳经济 减排绩效
下载PDF
农村土地流转规模、流转价格与规模经营主体信贷配给 被引量:10
12
作者 郭连强 祝国平 付琼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4-104,F0002,184,共13页
本文在构建信贷配给道德风险模型基础上,深度讨论了土地流转价格对规模经营主体信贷配给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不同流转价格水平下,土地流转与规模经营主体信贷配给的关系曲线是不同的,甚至会产生分化:价格低于临界值的土地流转有利于规... 本文在构建信贷配给道德风险模型基础上,深度讨论了土地流转价格对规模经营主体信贷配给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不同流转价格水平下,土地流转与规模经营主体信贷配给的关系曲线是不同的,甚至会产生分化:价格低于临界值的土地流转有利于规模经营主体获取信贷资源,但存在边际递减趋向;价格高出临界值一定范围内的土地流转会让规模经营主体信贷配给先缓解后恶化,单纯地扩大土地经营规模并不能有效解决规模经营主体的信贷配给问题。为此,要克服土地流转价格越高农民利益越能得到保障的传统思维,通过土地规模化流转的价格指导、流转期限、风险防范、信息畅通等机制的建立和完善,防止过低流转价格损害农民利益,同时,也重视通过合理流转价格推进土地有序流转,让小农户在分享规模经营效益、产业链延伸效益中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可持续化,逐步形成推进农村土地流转与规模化经营的内生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流转 道德风险 信贷配给 适度规模经营
下载PDF
农村土地经营权规模化流转溢价:客观事实、结构特征与政策取向 被引量:26
13
作者 祝国平 郭连强 李新光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5-133,共9页
“三权”分置改革的核心是通过放活土地经营权,促进土地规模经营和现代农业发展。近年来,在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实践中,部分地区的规模化流转出现溢价已经成为基本事实。农村土地经营权规模化流转溢价虽然能够增加流转农户的收入,保障承... “三权”分置改革的核心是通过放活土地经营权,促进土地规模经营和现代农业发展。近年来,在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实践中,部分地区的规模化流转出现溢价已经成为基本事实。农村土地经营权规模化流转溢价虽然能够增加流转农户的收入,保障承包户的财产权利,但也会制约土地规模经营,不利于现代农业发展。从来源性质来看,土地经营权规模化流转溢价可分为规模溢价、风险溢价和投资溢价。不同性质溢价的生成机理和应对思路不尽相同,应当加以区分对待。土地经营权规模化流转价格的形成及其调控应以有利于保障粮食安全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业现代化、保障农民的合理利益为原则。在政策导向上,应保护农村土地经营权规模化流转的规模溢价,规范风险溢价,并重构投资溢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土地经营权 规模化流转 流转价格 溢价结构
下载PDF
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政策的历史变迁、演进特征与改革取向 被引量:17
14
作者 李新光 焦灵玉 祝国平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8-84,共7页
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政策事关广大农民切身利益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直接关乎能否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大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政策在动态演进过程中,先后经历了"法律禁止政策松动—法... 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政策事关广大农民切身利益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直接关乎能否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大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政策在动态演进过程中,先后经历了"法律禁止政策松动—法律允许政策规范—法律保护政策支持与成熟"的历史变迁过程,并具有紧跟国家经济体制改革步伐,追求规模效应向质量效应、单一目标向多维目标演进的特征。当前,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政策应当坚持"三权分置"的改革取向、坚持服务巩固拓宽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政策目标、坚持在"先试先行"中总结经验的政策路径、坚持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市场机制政策导向来完善政策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经营权流转 政策变迁 演进特征 改革取向
下载PDF
金融科技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探讨 被引量:9
15
作者 张振 付琼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4-140,共7页
科学技术与金融深度融合为金融业注入了无限的创新动力,推动了金融科技行业的迅速发展。金融科技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力量,在赋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过程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以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成为驱... 科学技术与金融深度融合为金融业注入了无限的创新动力,推动了金融科技行业的迅速发展。金融科技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力量,在赋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过程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以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成为驱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和高效率运转的新动力,在降低交易成本、推动个人消费金融发展、帮助中小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助力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未来我国应建立数字技术驱动的商业体系、构建金融科技创新产业格局、完善金融科技监管体系、加强复合型金融人才培养,从而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融入新发展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科技 高质量发展 理论框架 产业升级
下载PDF
中国农村金融改革40年:历程、特征与方向 被引量:22
16
作者 郭连强 祝国平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9-51,共13页
作为农村经济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农村金融改革已近40年,在为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作出了相应贡献的同时,也面临着复杂的改革形势。在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与乡村振兴战略开始实施的背景下,农村金融改革面临着新任务,... 作为农村经济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农村金融改革已近40年,在为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作出了相应贡献的同时,也面临着复杂的改革形势。在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与乡村振兴战略开始实施的背景下,农村金融改革面临着新任务,其改革走向对农村经济全面发展至关重要。文章系统梳理了中国农村金融改革40年的历史脉络,总结了改革的总体特征,分析了改革面临的复杂形势,并在厘清农村金融改革内在逻辑的基础上,对未来改革的方向和战略重点作出了判断。研究认为,市场机制的完善仍然是农村金融改革的大方向与主基调,同时农村金融改革要围绕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和普惠金融体系建设所提出的新要求设计改革内容、实施改革措施、完成改革任务,实现改革的总体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金融 改革 农业现代化 市场化 新型城镇化 普惠金融
原文传递
中国农村金融改革的方向与重点
17
作者 郭连强 祝国平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2018年第4期86-87,共2页
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的关键领域,既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整体战略,也影响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效果。基于对改革进程和特征的梳理以及改革复杂形势的分析,未来的农村金融改革应进一步以市场化改革为大方向和主基调,着... 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的关键领域,既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整体战略,也影响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效果。基于对改革进程和特征的梳理以及改革复杂形势的分析,未来的农村金融改革应进一步以市场化改革为大方向和主基调,着眼农村金融需求结构的重大变迁,前瞻性地设计好改革的目标、路径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农村金融改革 农村金融需求 关键领域 整体战略 方向与重点 农村经济发展 路径和措施
原文传递
农业保险对农村信贷的促进作用研究 被引量:30
18
作者 祝国平 常燕 《经济纵横》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32-35,共4页
农业保险与农村信贷是农村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保险分担了农村信贷风险,促进其发展。但农村信贷存在成本高、风险大、收益低等问题,农业保险的发展更是举步维艰,其对农村信贷的促进作用无从发挥。因此,制定农村金融政策时,要从... 农业保险与农村信贷是农村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保险分担了农村信贷风险,促进其发展。但农村信贷存在成本高、风险大、收益低等问题,农业保险的发展更是举步维艰,其对农村信贷的促进作用无从发挥。因此,制定农村金融政策时,要从全局的角度出发,促进农业保险与农村信贷间良性循环机制的建立,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保险 农村信贷 农村金融市场
原文传递
农户产业链参与对信贷获得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祝国平 郭连强 李新光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2-95,共14页
本文基于吉林省820户农户的调查数据,使用倾向得分匹配法、二元选择模型和归并回归模型分析农户产业链参与行为对其信贷可得性和信贷规模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户参与产业链对其信贷可得性和信贷规模具有显著正向作用,其机制在于农户订单... 本文基于吉林省820户农户的调查数据,使用倾向得分匹配法、二元选择模型和归并回归模型分析农户产业链参与行为对其信贷可得性和信贷规模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户参与产业链对其信贷可得性和信贷规模具有显著正向作用,其机制在于农户订单生产和技术水平提升能够促进信贷获得。考虑到中国农户的异质性,按农户的耕地面积将农户分为规模大户和传统小户,分析结果显示,规模大户参与产业链行为对其信贷规模无显著影响,而传统小户参与产业链行为对其信贷规模有显著正向作用。根据本文研究结果,加快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构建,强化产业链对小农户的吸纳作用,优化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应成为政策选择上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 产业链 产业链参与行为 信贷获得 信贷规模
下载PDF
以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推进新时代东北振兴 被引量:10
20
作者 宋冬林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5-99,共5页
新时代东北振兴在深化改革的同时还需要有新气象新担当和新作为,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支撑,形成新时代东北振兴路线图。具体来看,在方式上需要更加注重科学统筹,精准施策和分类指导;在策略上要以动能转换为内... 新时代东北振兴在深化改革的同时还需要有新气象新担当和新作为,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支撑,形成新时代东北振兴路线图。具体来看,在方式上需要更加注重科学统筹,精准施策和分类指导;在策略上要以动能转换为内生驱动力,以扩大开放为外在拉动力促进东北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内容上,需要加快形成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的体制机制,形成以二产带动三产、反哺一产的产业发展格局,逐步培育形成以创新发展为驱动力的适应新的生产关系变化和新的生产力发展需求的新型微观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东北振兴 深化改革 全面振兴 全方位振兴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