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武陵山片区旅游减贫效应的异质性分析 被引量:16
1
作者 丁建军 周书应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3-88,共6页
基于要素类型和县际差异的视角,应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检验了武陵山片区2011、2014和2016年旅游综合收入、3A及以上景区、乡村旅游对各县市区农民收入和城乡收入比的影响,并分析了各旅游要素减贫效应异质性的时空演变规律。结果表... 基于要素类型和县际差异的视角,应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检验了武陵山片区2011、2014和2016年旅游综合收入、3A及以上景区、乡村旅游对各县市区农民收入和城乡收入比的影响,并分析了各旅游要素减贫效应异质性的时空演变规律。结果表明:旅游综合收入对农民收入及城乡收入差距的边际影响递减;3A级景区的收入带动效应总体上具有城镇偏向性,对农民收入的正向影响逐渐减弱、负向影响逐渐增强;4A级景区对农民收入的正向影响逐渐增强、负向影响逐渐减弱,但带动效应的城镇偏向性逐渐增强;5A级景区对农民收入均具有正向影响且影响强度最大,城镇偏向性先减弱后反弹;乡村旅游扶贫成效逐渐显现;各旅游要素减贫效应的空间异质性十分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扶贫 减贫效应 异质性 武陵山片区
下载PDF
武陵山片区城镇化的农户生计响应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3个典型乡镇355户农户调查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丁建军 金宁波 +2 位作者 贾武 易肖肖 王永明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027-2043,共17页
基于3个典型乡镇355户农户的调查数据考察武陵山片区农户的城镇化生计响应发现:①农户生计响应是"城乡连续体"的"人业地"关系重构中乡村聚落的决策单元对城镇聚落吸附与扩散效应的综合反应,受宏观环境、外部条件和... 基于3个典型乡镇355户农户的调查数据考察武陵山片区农户的城镇化生计响应发现:①农户生计响应是"城乡连续体"的"人业地"关系重构中乡村聚落的决策单元对城镇聚落吸附与扩散效应的综合反应,受宏观环境、外部条件和家庭因素的影响;②区域性中心城市郊区、革命老区红色旅游景区和县城近郊特色农业种植区周边农户的生计综合响应、生计空间响应和生计产出响应依次递减,但生计资本和生计方式响应及各维度的响应强度排序不一致;③城乡二元体制的演变与新型城镇化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动态地规制与诱导农户,使其生计响应与国家阶段性战略目标相适应。地形平缓、距离县城较近、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以及区域性中心城市郊区休闲驱动型城镇化对应于更广维度和更高强度的农户生计响应。收入来源以经商、务工为主,家庭成员中有小孩或老人,有较高教育程度家庭成员以及社会资本较高的农户,其生计响应的维度更广且强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农户 生计响应 武陵山片区
原文传递
区域贫困的地理学分析 被引量:102
3
作者 丁建军 冷志明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32-247,共16页
贫困的多维属性和空间属性意味着具备综合性和区域性优势且以"人地关系"为研究核心的地理学在贫困研究和扶贫实践指导方面应大有作为。本文在回顾国内外地理学关注的贫困主题及其研究进展基础上,尝试从地理学视角阐释区域贫... 贫困的多维属性和空间属性意味着具备综合性和区域性优势且以"人地关系"为研究核心的地理学在贫困研究和扶贫实践指导方面应大有作为。本文在回顾国内外地理学关注的贫困主题及其研究进展基础上,尝试从地理学视角阐释区域贫困的本质、构成要素、格局、形成过程及应对方案。主要结论为:(1)区域贫困的本质是特定时空情境下"人"(贫困主体)、"业"(生计活动)、"地"(自然和社会环境)维度上的剥夺或三者之间耦合失调的过程与状态。(2)区域贫困的构成要素包括主体性要素"人"、中介性要素"业"和客体性要素"地",各要素层面的剥夺以及三要素"人业地"耦合失调形成区域贫困格局类型。(3)区域贫困格局的形成既是主体性要素"人"、中介性要素"业"和客体性要素"地"之间非线性"负向循环累积"过程,也是人类文明进程中主体性要素"人"和客体性要素"地"未与中介性要素"业"的变化相协调在特定地域的表现。(4)区域贫困的系统化干预既需要各要素层面的"靶向干预",还需要各措施之间的协同,而仿效医院的会诊制度是一种可行的制度安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贫困 地理学 系统化认知 综合干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