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呼吸肌受累起病的运动神经元病一例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叶红伟 梁民勇 +1 位作者 杨荣强 王小莉 《中外医疗》 2019年第6期73-75,共3页
目的探讨首诊为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运动神经元病的误诊、漏诊原因及分析。方法对运动神经元病患者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例因胸闷、气促1年,进行性加重3个月入院。患者既往体健,平日有精神差、嗜睡、乏力、入睡... 目的探讨首诊为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运动神经元病的误诊、漏诊原因及分析。方法对运动神经元病患者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例因胸闷、气促1年,进行性加重3个月入院。患者既往体健,平日有精神差、嗜睡、乏力、入睡后鼾声大等表现,近3个月患者入睡后鼾声明显减小。查动脉血气分析、心脏彩超、肺功能、胸部+鼻咽部CT、颅脑+颈部MRI等检查,初步诊断为胸闷、气促,查因: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予扩张支气管、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等对症治疗3 d,病情反复。随病情进展,临床表现加重,且逐渐出现言语含糊、饮水呛咳、强哭强笑、双手震颤及肌力、肌张力改变、出现病理反射等表现,转外院多次查肌电图及肌肉活检,证实至少3个区域上、下运动神经元同时受累并进行性加重,确诊运动神经元病(肌萎缩侧索硬化型),持续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出院后继续无创呼吸机辅助维持。结论运动神经元病少见,以胸闷、气促等呼吸肌乏力为首发表现的更是罕见,且早期表现无特异性,故该例患者首诊于呼吸科,是导致误诊、漏诊的主要原因。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加强与各临床科室间交流可减少误诊、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运动神经元病 误诊 漏诊
下载PDF
微创穿刺术治疗46例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观察与护理 被引量:5
2
作者 曾志 潘芙蓉 沈红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489-490,共2页
目的总结应用微创穿刺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护理体会。方法对46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进行观察与研究,分析和总结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结果本组46例全部治愈,无脑损伤、气颅、继发性颅内血肿、颅内感染或血肿复发病例。结论微创穿刺... 目的总结应用微创穿刺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护理体会。方法对46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进行观察与研究,分析和总结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结果本组46例全部治愈,无脑损伤、气颅、继发性颅内血肿、颅内感染或血肿复发病例。结论微创穿刺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安全有效,手术护理程序简单,观察方便,危险性低。严密的病情观察为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精心细致地护理是治疗取得成功的基础和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硬膜下血肿 微创穿刺 护理
下载PDF
原发性胼胝体变性合并出血一例
3
作者 胡美姣 向本友 +1 位作者 李小平 周恒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1年第3期310-312,共3页
1病例介绍患者,男,农民,50岁,因“反复抽搐5 d伴意识障碍2 d”于2019-07-07入院。患者5 d前在外做农活时出现无明显诱因抽搐,次日患者于家中行走时再次出现抽搐,表现为双眼向一侧凝视,双手呈痉挛样,双下肢伸直,不时出现抖动。抽搐时无... 1病例介绍患者,男,农民,50岁,因“反复抽搐5 d伴意识障碍2 d”于2019-07-07入院。患者5 d前在外做农活时出现无明显诱因抽搐,次日患者于家中行走时再次出现抽搐,表现为双眼向一侧凝视,双手呈痉挛样,双下肢伸直,不时出现抖动。抽搐时无口吐白沫、大小便失禁、肢体偏瘫不适,持续约2 min抽搐停止,30 min后可自行转醒,诉感头晕、全身乏力不适。在当地医院予对症支持治疗后未再发生抽搐,2 d前出现意识障碍,伴有咳嗽、咳痰,转我院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胼胝体变性 慢性酒精中毒 自发性脑出血
下载PDF
丁苯酞注射液联合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分析
4
作者 梁承财 田勇 +2 位作者 刘红勇 谢优 颜时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7期30-33,共4页
分析使用丁苯酞注射液联合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在2020年1月至2022年7月期间随机选取因急性脑梗死入院的70例患者,依据治疗方式分组,即实验与对照,各组病患35例。对照组病患均接受单一的丁苯酞... 分析使用丁苯酞注射液联合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在2020年1月至2022年7月期间随机选取因急性脑梗死入院的70例患者,依据治疗方式分组,即实验与对照,各组病患35例。对照组病患均接受单一的丁苯酞注射液治疗,实验组病患采用丁苯酞注射联合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治疗,对比效果。结果 治疗前,在神经功能缺损表现上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无差异,同时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组间数值相较P>0.05。经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血液流变学指标要高于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NIHSS分数均没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NIHSS分数为(4.89±1.42)分,对比对照组患者更低,P<0.05,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高于实验组,P<0.05。结论 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苯酞注射液联合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表现出较好的治疗效果,可以改善症状,提升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注射液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 急性脑梗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