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中开设神经生物学课程已刻不容缓 被引量:3
1
作者 关新民 万选才 +7 位作者 韩济生 黄显奋 宋朝佑 朱培纯 于英心 茹立强 吕证宝 施雪筠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77-279,共3页
在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中开设神经生物学课程已刻不容缓关新民,万选才,韩济生,黄显奋,宋朝佑,朱培纯,于英心,茹立强,吕证宝,施雪筠神经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神经系统的综合学科,或者说是一门横向联系的学科。神经生物学和神经科学一... 在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中开设神经生物学课程已刻不容缓关新民,万选才,韩济生,黄显奋,宋朝佑,朱培纯,于英心,茹立强,吕证宝,施雪筠神经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神经系统的综合学科,或者说是一门横向联系的学科。神经生物学和神经科学一般说二者是同义语,更严格一些应该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物学 医学教育 高等教育
下载PDF
神经生长因子在痛感受过程中的生物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魏锋 张坚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72-174,共3页
神经生长因子(NGF)对神经系统的生长发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神经元增殖、分化和存活以及功能维持所必需,并能促进神经损伤后的修复和再生。新近研究表明NGF是炎症致痛的重要中介物质,参与对伤害性热刺激和机械性刺激的痛... 神经生长因子(NGF)对神经系统的生长发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神经元增殖、分化和存活以及功能维持所必需,并能促进神经损伤后的修复和再生。新近研究表明NGF是炎症致痛的重要中介物质,参与对伤害性热刺激和机械性刺激的痛过敏,成为引人注目与富有挑战意义的痛觉研究前沿,为临床镇痛药物的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感受 神经生长因子 生物作用
下载PDF
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内神经生长因子受体trkA的影响 被引量:19
3
作者 施静 刘晓春 +2 位作者 张静 张坚 关新民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3-17,共5页
神经生长因子对神经元凋亡有拮抗作用,其作用方式是通过特异性受体——trkA实现。为了探讨针刺对内源性抗凋亡因素的调节作用。本研究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缺血再灌注时trkA的变化及针刺对... 神经生长因子对神经元凋亡有拮抗作用,其作用方式是通过特异性受体——trkA实现。为了探讨针刺对内源性抗凋亡因素的调节作用。本研究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缺血再灌注时trkA的变化及针刺对trkA的影响。结果发现:缺血组对照侧大脑皮层偶见散在trkA免疫阳性神经元,缺血侧大脑皮层trkA阳性神经元与对照侧相比,显微镜下见无显著性差异。电针组缺血侧大脑皮层见大量trkA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主要分布于半影区,与对照侧及未电针的缺血侧相比,显微镜下见阳性神经元数目有差异。结果提示:电针可以诱导脑缺血时神经营养因子受体表达,调动机体内抗凋亡因素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电针 神经生长因子 TRKA 大鼠
下载PDF
电针对脑缺血神经元凋亡影响的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21
4
作者 施静 刘晓春 +2 位作者 张静 张坚 关新民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4期29-34,共6页
为了探讨针刺治疗“脑卒中”的机制,本研究以大鼠一侧大脑中动脉栓塞后再灌注为动物模型,分别以TUNEL法和PI染色法观察电针改善脑缺血性神经元凋亡的情况。结果显示:①局灶性脑缺血能诱导神经元凋亡:缺血侧凋亡神经元数目明... 为了探讨针刺治疗“脑卒中”的机制,本研究以大鼠一侧大脑中动脉栓塞后再灌注为动物模型,分别以TUNEL法和PI染色法观察电针改善脑缺血性神经元凋亡的情况。结果显示:①局灶性脑缺血能诱导神经元凋亡:缺血侧凋亡神经元数目明显多于对照侧,差异非常显著;②电针能明显抑制神经元凋亡:电针治疗组缺血侧梗塞区凋亡神经元数目明显减少。本文表明电针能抑制脑缺血性神经元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脑缺血 神经元凋亡
下载PDF
海马内移植颈上神经节组织改善穹窿-海马伞横切大鼠的记忆功能 被引量:7
5
作者 王阿敬 胡谋先 +4 位作者 谢虹 樊友珍 孙材陇 茹立强 林传友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90-94,共5页
38只Wistar大鼠双侧穹窿-海马伞损伤后.以被动回避反应为指标观察到记忆明显受损,与损伤前相比,有记忆动物自65.3%降至13.6%,两者差别非常显著。于穹窿-海马伞损伤后记忆丧失动物(n=15)自体一侧分离出颈... 38只Wistar大鼠双侧穹窿-海马伞损伤后.以被动回避反应为指标观察到记忆明显受损,与损伤前相比,有记忆动物自65.3%降至13.6%,两者差别非常显著。于穹窿-海马伞损伤后记忆丧失动物(n=15)自体一侧分离出颈上神经节(SCG),切为2-3块并在室温下孵育于20—50μg/ml2.5sNGF中1—2h,而后移植于自体双侧海马背侧,移植4周后观察到动物记忆明显恢复,恢复记忆的动物数占73.3%。在行为实验基础上应用荧光组化方法检查了移植细胞成活情况并测量了海马内去甲肾上腺素(NA)的含量。移植后2周海马内NA含量比损伤组有明显上升。移植后一个月,可见部分移植细胞成活并有神经纤维生长。实验表明.穹窿-海马伞损伤大鼠海马内自体移植SCG,通过神经递质的局部补充对动物丧失的记忆能力具有一定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 颈上神经节 海马 记忆
下载PDF
大鼠肠神经系统乙酰胆碱酯酶和抗氟化物酸性磷酸酶双染法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雷亚宁 胡道松 茹立强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44-247,共4页
用抗氟化物酸性磷酸酶(FRAP)作为感觉神经元的化学标志物,同时结合乙酰胆碱酯酶组织化学方法,对大鼠小肠壁神经结构进行了组织化学观察.结果发现了三种不同染色的神经元:(1)乙酰胆碱酯酶阳性神经元;(2)抗氟化物酸性磷酸酶单染神经元;(3... 用抗氟化物酸性磷酸酶(FRAP)作为感觉神经元的化学标志物,同时结合乙酰胆碱酯酶组织化学方法,对大鼠小肠壁神经结构进行了组织化学观察.结果发现了三种不同染色的神经元:(1)乙酰胆碱酯酶阳性神经元;(2)抗氟化物酸性磷酸酶单染神经元;(3)乙酰胆碱酯酶一抗氟化物酸性磷酸酶双染神经元.这提示大鼠肠神经系统内不仅存在有感觉神经元,而且,部分感觉神经元可能是胆碱能性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 神经元 大鼠 动物模型
下载PDF
先天性巨结肠病NOS阳性神经和VIP能神经的异常改变──酶组织化学与免疫组织化学联合法的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曹福元 胡道松 +3 位作者 殷光甫 夏谷良 王果 茹立强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4期450-452,456+454+512,共6页
本文应用还原型辅酶Ⅱ(NADPH-O)-黄递酶组织化学和血管活性肠肽(VIP)的免疫组织化学联合染色法,对10例先天性巨结肠病扩张段和狭窄段结肠及4例“正常对照”结肠进行观察,结果发现:(1)狭窄段结肠壁丛内均缺失含... 本文应用还原型辅酶Ⅱ(NADPH-O)-黄递酶组织化学和血管活性肠肽(VIP)的免疫组织化学联合染色法,对10例先天性巨结肠病扩张段和狭窄段结肠及4例“正常对照”结肠进行观察,结果发现:(1)狭窄段结肠壁丛内均缺失含一氧化氮合酶(NOS)和VIP神经元胞体。(2)狭窄段结肠肌层内NOS和VIP阳性纤维比“正常”结肠明显减少,酶活性或免疫反应性弱。结果表明,二种神经在病变肠段痉挛狭窄的神经病理机制诸因素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巨结肠病 一氧化氮合酶 血管活性肠肽
下载PDF
大鼠初级感觉神经外周末梢间信息传递的观察 被引量:9
8
作者 王军 王才源 关新民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618-624,共7页
实验切断麻醉大鼠一侧TS~L1脊神经背部皮支的中枢端,用50Hz,0.2ms,总时间为2s的方波逆行刺激其中一皮支的外周端,记录其相邻皮支的电活动。结果发现刺激停止后25s内被记录皮支的放电迅速增加,继而逐渐恢复到刺激前的水平;414个... 实验切断麻醉大鼠一侧TS~L1脊神经背部皮支的中枢端,用50Hz,0.2ms,总时间为2s的方波逆行刺激其中一皮支的外周端,记录其相邻皮支的电活动。结果发现刺激停止后25s内被记录皮支的放电迅速增加,继而逐渐恢复到刺激前的水平;414个序列实验结果的累积时程分析表明:被记录皮支的放电频率在刺激停止后的第2秒达最大值,并持续3s,从第5秒开始逐渐下降,第25秒及以后恢复到刺激前的水平;放电频率的增加量与刺激前被记录皮支的自发放电频率呈直线正相关,且在一定程度上与刺激序列数相关;相同条件的单脉冲刺激未能在被记录皮支上诱发出放电频率增加或记录到复合动作电位。实验还用夹伤被刺激皮支的方法排除了电流扩散引起相邻皮支放电增加的可能。结果提示:初级感觉神经外周末梢间可以进行化学性信息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觉神经末梢 信息传递 动物实验
下载PDF
电针对切断坐骨神经大鼠足三里穴区肥大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邓云平 关新民 +2 位作者 傅朝晖 董慧 吴秋玲 《针刺研究》 CAS CSCD 1996年第3期46-49,共4页
针刺可使穴区肥大细胞增多及促使其脱颗粒已有报导。本研究用切断大鼠一侧坐骨神经后,电针刺双侧足三里穴方法,观察了电针后双侧足三里和下巨虎穴区皮下肥大细胞的变化。结果发现神经切断可使电针引起的足三里穴肥大细胞聚集减少。结... 针刺可使穴区肥大细胞增多及促使其脱颗粒已有报导。本研究用切断大鼠一侧坐骨神经后,电针刺双侧足三里穴方法,观察了电针后双侧足三里和下巨虎穴区皮下肥大细胞的变化。结果发现神经切断可使电针引起的足三里穴肥大细胞聚集减少。结果提示外周神经在电针引起穴区肥大细胞聚集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大细胞 坐骨神经 足三里 电针
下载PDF
豚鼠肠道肌间神经丛内胆碱能神经元的分布 被引量:4
10
作者 杨波 曹福元 +3 位作者 殷光甫 胡道松 林传友 茹立强 《中国神经科学杂志》 CSCD 1999年第2期148-150,共3页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研究了不同肠段胆碱乙酰化酶(ChAc)免疫反应性(IR)神经元的分布,拟阐明胆碱能神经元分布与肠道运动功能的相互关系。结果发现: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及直肠的ChAc阳性细胞占总细胞数的百分...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研究了不同肠段胆碱乙酰化酶(ChAc)免疫反应性(IR)神经元的分布,拟阐明胆碱能神经元分布与肠道运动功能的相互关系。结果发现: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及直肠的ChAc阳性细胞占总细胞数的百分比分别是:26%,29%,32%,14%和16%。小肠胆碱能神经元胞体密度明显高于其他肠段,小肠胆碱能神经元分布密度较高与肠动力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神经系统 胆碱乙酰化酶 免疫组化 神经元
下载PDF
电针对大白鼠脊神经节内乙酰胆碱含量和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育文 张娜娜 +2 位作者 钱晖 刘晓春 关新民 《针刺研究》 CAS CSCD 1989年第4期463-467,共5页
脊神经节是体躯一级感觉神经元胞体集积区,是研究一级感觉传入神经化学性质的一个重要部位。我室曾用组织化学的方法发现脊神经节内含有乙酰胆碱酯酶(AchE),本文将以生化的方法研究电针和切断后根后脊神经节内Ach含量及脊神经节和脊髓... 脊神经节是体躯一级感觉神经元胞体集积区,是研究一级感觉传入神经化学性质的一个重要部位。我室曾用组织化学的方法发现脊神经节内含有乙酰胆碱酯酶(AchE),本文将以生化的方法研究电针和切断后根后脊神经节内Ach含量及脊神经节和脊髓后角内AchE活性的变化,旨在探讨外周乙酰胆碱(Ach)与针感一级传入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乙酰胆碱 乙酰胆碱酯酶
下载PDF
先天性巨结肠病结肠壁内P物质能神经的免疫电镜观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曹福元 殷光甫 +3 位作者 胡道松 夏谷良 王果 茹立强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3期307-310,366,共5页
本研究应用电镜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对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病结肠壁内含P物质(SP)神经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狭窄段与结肠扩张段相比较,狭窄段含SP神经元缺失,神经终末减少,含无颗粒囊泡的神经终末增多,而含小颗粒囊泡的神经终... 本研究应用电镜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对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病结肠壁内含P物质(SP)神经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狭窄段与结肠扩张段相比较,狭窄段含SP神经元缺失,神经终末减少,含无颗粒囊泡的神经终末增多,而含小颗粒囊泡的神经终末相对较少。本研究在超微结构水平为先天性巨结肠病结肠壁内肽能神经成份的改变及其与临床症状的可能关系提供了形态学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巨结肠病 免疫电镜 P物质
下载PDF
脊髓后角神经降压肽和P物质的免疫细胞化学双标法研究——光镜和电镜观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正莉 曹福元 +1 位作者 茹立强 艾民康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S1期11-16,131,共7页
本文用PAP法在同一切片上作双重免疫染色以二氨基联苯胺DAB和二盐酸联苯胺BDHC作显色剂,对经秋水仙素处理的大鼠脊髓后角内神经降压肽(NT)和P物质(SP)的免疫反应性进行光镜和电镜研究。实验中发现,DAB与BDHC的反应产物具有明显的区别,... 本文用PAP法在同一切片上作双重免疫染色以二氨基联苯胺DAB和二盐酸联苯胺BDHC作显色剂,对经秋水仙素处理的大鼠脊髓后角内神经降压肽(NT)和P物质(SP)的免疫反应性进行光镜和电镜研究。实验中发现,DAB与BDHC的反应产物具有明显的区别,光镜下,前者为棕色,后者为蓝色;在电镜下,DAB反应产物呈均匀,弥散的电子致密体,而BDHC反应产物呈斑块状电子致密体。这种新的而又简单的方法能在同一张超薄切片上同时显示两种抗原物质,这将有利于进一步研究两种不同的神经元之间的结构和功能关系。本研究发现,NT样免疫阳性反应胞体主要位于第Ⅱ层和Ⅲ层外部,终末位于Ⅰ—Ⅲ层。电镜下,NT阳性反应轴突终末可与未标记轴突或树突构成突触。SP样阳性反应胞体主要位于Ⅱ层,在Ⅰ、Ⅱ层有较高密度的终末。电镜下观察到存在轴(SP)—轴(SP)和轴(SP)—体(SP)突触。在双重NT染色切片上,电镜下发现阳性轴突终末能与SP轴突终末形成触或接触。本研究结果提示:脊髓后角内含NT和含SP的神经元可能参与一级感觉信息的调制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降压肽 P 物质 免疫细胞化学 双标记法 脊髓后角 突触
下载PDF
辣椒素敏感神经元及针刺穴位对后角乙酰胆碱释放的影响(ACh活度在体测定) 被引量:1
14
作者 施静 周军利 +2 位作者 欧阳兴飚 张静 关新民 《针刺研究》 CAS CSCD 1995年第2期22-27,共6页
本文采用脊髓后角乙酰胆碱(ACh)离子选择电极在体连续、原位、实时、动态的观察方法研究针刺穴位后;脊髓后角表面滴注Cap;切断一侧背根;一侧脊髓后角予以SP抗血清后对背角ACh活度的影响。结果发现针刺穴位可提高后角深浅层内ACh活... 本文采用脊髓后角乙酰胆碱(ACh)离子选择电极在体连续、原位、实时、动态的观察方法研究针刺穴位后;脊髓后角表面滴注Cap;切断一侧背根;一侧脊髓后角予以SP抗血清后对背角ACh活度的影响。结果发现针刺穴位可提高后角深浅层内ACh活度;Cap可促使后角内ACh的释放;切一侧背根使之溃变,则Cap促ACh释放的作用取消;予以SP抗血清,Cap促ACh释放的作用部分抑制,提示:(1)一级感觉传入中的Cap敏感神经中有ACh存在;(2)含SP的一级感觉传入神经对背角ACh的释放具有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麻醉 辣椒素 乙酰胆碱 P物质 脊髓后角
下载PDF
针刺抗脑缺血性神经元凋亡作用与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27
15
作者 施静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26-329,共4页
本研究在肯定针刺抗缺血性神经元凋亡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针刺对内源性促凋亡因素及抑凋亡因素的调整作用,寻找针刺对神经元保护作用的切入点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 针刺能减轻脑缺血导致的神经缺损行为异常,缩小梗塞面积;... 本研究在肯定针刺抗缺血性神经元凋亡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针刺对内源性促凋亡因素及抑凋亡因素的调整作用,寻找针刺对神经元保护作用的切入点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 针刺能减轻脑缺血导致的神经缺损行为异常,缩小梗塞面积;(2)PI 荧光染色及TUNEL 染色显示:大鼠缺血皮层梗塞区有大量凋亡阳性信号细胞,电针后细胞凋亡受到明显抑制;(3) 测定NO 含量及观察cNOS 和iNOS免疫活性显示: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内NO 水平升高,且NO 水平的升高与iNOS 的活性增强有密切的关系。电针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之一是通过抑制iNOS 活性,降低NO 水平而实现的;(4) 原位杂交技术显示NMDAR1 m RNA 的结果表明:谷氨酸介导缺血性脑损伤的途径之一是通过NMDAR1 m RNA 的过表达而实现,电针对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则通过下调NMDAR1 m RNA 的过表达而达到目的;(5) 免疫组化显示:电针可以诱导脑缺血时神经营养因子受体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神经元凋亡 电针 针刺疗法
下载PDF
辣椒素及电针对大鼠背根神经节神经元FRAP和AChE活性影响的组织化学观察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秋桂 胡道松 +1 位作者 茹立强 关新民 《针刺研究》 CAS CSCD 1993年第3期198-204,共7页
以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了辣椒素及电针对大鼠背根神经节神经元 FRAP 和 AChE 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正常鼠部分 DRG 细胞含强活性 AChE 和 FRAP,有的共同存在于同一 B 型细胞,在辣椒素处理后,电针镇痛作用受压抑,二种酶活性和阳性节细胞... 以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了辣椒素及电针对大鼠背根神经节神经元 FRAP 和 AChE 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正常鼠部分 DRG 细胞含强活性 AChE 和 FRAP,有的共同存在于同一 B 型细胞,在辣椒素处理后,电针镇痛作用受压抑,二种酶活性和阳性节细胞数出现相应的减低;电针镇痛时则二者出现增高。鉴于 DRG 还含 ACh,推测含 FRAP和 AChE 阳性 DRG 神经元与痛觉及针感传入有关,即胆碱能神经及其递质 ACh,可能参与一级感觉信息的传递,辣椒素敏感的一级传入 C 类纤维为参与电针镇痛的重要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根神经节 辣椒素 电针镇痛
下载PDF
前角运动神经元向脊神经节投射的探讨——CB-HRP示踪及电镜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才源 徐嵘 茹立强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4期77-80,共4页
本实验将1%CB-HRP注入大鼠左侧腰4节段脊神经节(DRG)两天后,观察到同侧相应节段脊髓前角第Ⅷ层和Ⅸ层内有HRP标记胞体。电镜观察显示,在切断大鼠左侧L4和L5前根后5~7天,在相应节段的DRG内见到变性纤维或... 本实验将1%CB-HRP注入大鼠左侧腰4节段脊神经节(DRG)两天后,观察到同侧相应节段脊髓前角第Ⅷ层和Ⅸ层内有HRP标记胞体。电镜观察显示,在切断大鼠左侧L4和L5前根后5~7天,在相应节段的DRG内见到变性纤维或终末。上述结果提示,前角运动神经元可发出纤维经前根到DRG,及可能参与调节一级感觉信息的传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RP追踪 电镜 脊神经节 前角运动神经元 大白鼠
下载PDF
胃肠神经支配与胃肠疾病 被引量:2
18
作者 茹立强 《郧阳医学院学报》 CAS 1995年第3期132-135,共4页
胃肠神经支配与胃肠疾病茹立强(同济医科大学神经生物学教研室武汉430030)1肠神经系统(entericnervoussystem,ENS)支配胃肠道的神经成份有外来源的和内在的两种成份,包括交感肾上腺素能和副交感胆... 胃肠神经支配与胃肠疾病茹立强(同济医科大学神经生物学教研室武汉430030)1肠神经系统(entericnervoussystem,ENS)支配胃肠道的神经成份有外来源的和内在的两种成份,包括交感肾上腺素能和副交感胆碱能神经,非胆碱能非肾上腺素能神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神经 胃肠疾病 神经节 肾上腺素能神经 胃壁 胆碱能神经 交感 消化管 神经元 嘌呤
下载PDF
先天性巨结肠病结肠内肽能神经支配紊乱:免疫组织化学观察
19
作者 茹立强 林传友 +1 位作者 杨晓进 王果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S1期82-82,共1页
本实验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对15例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病和4例其它肛肠病,观察结肠内血管活性肠肽(VIP)、P物质(SP)和亮氨酸脑啡肽(ENK)能神经的支配,及其在本病中的改变。发现:(1)正常对照结肠(NCS)、VIP和SP能神经的支配模式是相似的,本病... 本实验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对15例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病和4例其它肛肠病,观察结肠内血管活性肠肽(VIP)、P物质(SP)和亮氨酸脑啡肽(ENK)能神经的支配,及其在本病中的改变。发现:(1)正常对照结肠(NCS)、VIP和SP能神经的支配模式是相似的,本病正常有神经节细胞肠段(NGS)内者与之相似。VIP和SF免疫反应(IP)纤维遍布于肠壁内各层.固有膜内两种纤维有的围绕着肠腺,形成细网状结构。粘膜下层VIP-和SP-IR纤维存在于麦氏粘膜下丛(MSP),丛内有数个VIP-或SP-IR神经节细胞(GC).肌层富含两种纤维,环肌比纵肌层内者较为丰富.欧氏肠肌丛(AMP)内存在有VIP-或SP-IR-G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巨结肠 肽能神经 粘膜下丛 免疫组织化学 神经节细胞 亮氨酸脑啡肽 环肌 免疫反应 固有膜 肌层
下载PDF
大鼠脊髓及背根神经节内谷氨酸和γ-氨基丁酸的免疫组化观察——单克隆抗体及一种敏感染色法
20
作者 殷光甫 曹福元 +4 位作者 刘长金 胡还忠 茹立强 M.Cuenod P.Streit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S1期86-86,共1页
谷氨酸(Glu)和γ-氨基丁酸(GABA)广泛地分布于脊椎和无脊椎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GABA作为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在脊髓功能调节方面占有重要地位。早期电生理资料证实它在脊髓内具有突触前和突触后的抑制作用.近年来的研究也表明Glu是中... 谷氨酸(Glu)和γ-氨基丁酸(GABA)广泛地分布于脊椎和无脊椎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GABA作为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在脊髓功能调节方面占有重要地位。早期电生理资料证实它在脊髓内具有突触前和突触后的抑制作用.近年来的研究也表明Glu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兴奋性递质,而且它还可能作为一级传入的神经递质或神经调制物.本研究采用Glu和GABA单克隆抗体,电镜平板包埋,连续半薄切片(1μm)结合一种敏感的显色技术(即PAP法结合银加强技术)对大鼠脊髓(颈段)和背根神经节内Glu和G-ABA的定位进行观察。结果发现:GABA样免疫阳性末梢可见于整个脊髓灰质,但以Rexed′s Ⅰ-Ⅲ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组化观察 大鼠 单克隆抗体 背根神经节 调制物 连续半薄切片 兴奋性递质 抑制作用 中枢神经系统 电生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