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结合延续护理对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康复进程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李丹阳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2年第21期125-128,共4页
目的探究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结合延续护理对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康复进程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纳入本院2020年2月—2022年2月收治的86例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3)和观察组(n=43).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 目的探究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结合延续护理对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康复进程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纳入本院2020年2月—2022年2月收治的86例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3)和观察组(n=43).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结合延续护理,均持续护理3个月.比较两组的术后恢复情况、心理状态、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引流管拔出时间、静脉输液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入院后体重下降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65%,低于对照组的1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5.35%,高于对照组的7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结合延续护理能有效减轻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减少并发症发生,加快术后康复,进而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肿瘤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 延续护理 术后恢复 心理状态 并发症
下载PDF
任氏血管吻合法在口腔颌面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及评价 被引量:7
2
作者 郭丰源 李文强 +2 位作者 许智 黄春明 胡传宇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048-1051,共4页
目的:探讨任氏血管吻合方法在口腔颌面部缺损游离皮瓣修复中应用的可行性、有效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7月~2018年1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口腔颌面外科行游离皮瓣... 目的:探讨任氏血管吻合方法在口腔颌面部缺损游离皮瓣修复中应用的可行性、有效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7月~2018年1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口腔颌面外科行游离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病人116例(118块皮瓣),男97例,女19例,年龄34~71岁;实验组(50块皮瓣)和对照组(68块皮瓣),实验组的显微动脉的吻合方法为任氏血管缝合法,对照组显微动脉的吻合方法为常规的等距双定点间断缝合法,两组的显微静脉吻合方法均为常规的间断吻合法(端端吻合或端侧吻合)。结果:实验组的动脉吻合时间为(5.6±2.1)min,对照组为(13.7±4.2)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实验组1例动脉危象,1例静脉危象并发生皮瓣坏死,对照组动脉危象1例,静脉危象3例,其中1例动脉危象抢救失败,皮瓣坏死。结论:任氏血管吻合法与常规血管吻合法相比可以明显缩短手术时间且操作简便,建议推广该血管吻合方法在口腔颌面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氏血管吻合 显微外科 游离皮瓣 动脉吻合 口腔颌面部缺损
下载PDF
不同口腔护理方案对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呼吸道感染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范满红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22年第9期103-105,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口腔护理方案对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呼吸道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本院收治的84例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 目的探讨不同口腔护理方案对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呼吸道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本院收治的84例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术后采用生理盐水行常规口腔护理,观察组术后应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冲洗口腔。比较两组患者口腔评分、口腔微生物检出率、口腔并发症、呼吸道感染情况及口腔护理满意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Beck口腔评分、口腔异味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微生物(包括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真菌孢子菌丝)检出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口腔异味、牙龈出血红肿、溃疡及呼吸道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口腔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冲洗口腔能有效提高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术后的口腔抑菌效果,改善其口腔问题,预防其术后呼吸道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护理 游离皮瓣移植修复 口腔颌面部肿瘤 呼吸道感染
下载PDF
头颈肿瘤围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1
4
作者 任振虎 陈铭韬 +21 位作者 吴汉江 张胜 方坤 谢尚 刘宇 胡传宇 刘冰 李春洁 朱桂全 王成 高洋 张晓晨 石剑波 张永红 崔明哲 季彤 任国欣 王延安 陈伟良 张陈平 何悦 张志愿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9,共9页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 VTE)是外科术后常见并发症和医院内非预期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也是恶性肿瘤患者的第二大死亡原因。晚期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通常需要接受大范围的肿瘤根治手术和同期修复重建手术,又由于高龄兼...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 VTE)是外科术后常见并发症和医院内非预期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也是恶性肿瘤患者的第二大死亡原因。晚期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通常需要接受大范围的肿瘤根治手术和同期修复重建手术,又由于高龄兼长时间手术、术后长时间卧床以及肿瘤和化疗药物导致的血液高凝状态等多种危险因素,提示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应是VTE的极高危群体,但相关文献对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的VTE发生情况却很少关注,有关VTE在头颈肿瘤术后发生率的数据也有限。迄今为止,国内对于头颈肿瘤围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缺乏相关治疗共识或指南,不同单位对于头颈肿瘤围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防与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缺乏统一、科学的诊疗标准及客观的预防与管理评价体系。为统一和规范头颈肿瘤围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诊治,减少医疗资源浪费,提高治疗效果,国内该研究领域的专家经反复讨论,汇集全国14家著名医学院校及附属医院专家的诊治意见,同时借鉴和参考国内外近年来对头颈肿瘤围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研究成果与诊治经验,制订本专家共识,供相关临床医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栓塞症 肺栓塞 头颈肿瘤 专家共识
下载PDF
Ki-67、EGFR、p53及RARβ在口腔鳞癌化疗前后的变化及临床意义评价 被引量:15
5
作者 邱嘉旋 魏军水 +1 位作者 朱声荣 曹钟义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7-131,共5页
目的:通过检测PF方案(DDP+5-Fu)新辅助化疗前后口腔鳞癌细胞中Ki-67、EGFR、p53及RARβ表达状况,评价新辅助化疗PF方案对口腔鳞癌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F方案新辅助化疗前后20例口腔鳞癌细胞中Ki-67、E... 目的:通过检测PF方案(DDP+5-Fu)新辅助化疗前后口腔鳞癌细胞中Ki-67、EGFR、p53及RARβ表达状况,评价新辅助化疗PF方案对口腔鳞癌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F方案新辅助化疗前后20例口腔鳞癌细胞中Ki-67、EGFR、p53及RARβ的表达状况。结果:新辅助化疗前后口腔鳞癌细胞中Ki-67、EGFR、p53及RARβ表达变化显著,Ki-67、EGFR、p53分别由化疗前的75.0%、45.0%、40.0%降到化疗后的35.0%、15.0%、10.0%;RARβ由化疗前25.0%升至化疗后60.0%,P<0.05。EGFR、RARβ在新辅助化疗前后两组等级资料比较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疗后,口腔鳞癌细胞中Ki-67表达明显减少,表明PF新辅助化疗能有效抑制口腔鳞癌细胞的增殖活性;下调EGFR、抑制p53基因突变及上调RARβ表达是其作用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癌 新辅助化疗 KI-67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P53 维甲酸受体-β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口腔小涎腺腺样囊性癌47例局部复发及转移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顾云峰 周正炎 +2 位作者 季振威 史宏男 华慧娟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1年第2期98-101,共4页
目的 小涎腺腺样囊性癌的发生率相对较高 ,由于其易发生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 ,因此对本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有必要进行一些分析和探讨。方法 通过对 47例小涎腺腺样囊性癌的原发部位、组织分型、治疗方法和疗效等进行分析和统计学的多... 目的 小涎腺腺样囊性癌的发生率相对较高 ,由于其易发生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 ,因此对本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有必要进行一些分析和探讨。方法 通过对 47例小涎腺腺样囊性癌的原发部位、组织分型、治疗方法和疗效等进行分析和统计学的多因素回归分析 ,了解和此病相关的各种因素与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 腭部病灶的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率为 5 2 % ,2 9% ;舌部的的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率为 6 3% ,38% ;筛状型的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率为 33% ,2 5 % ;实体型的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率为 80 % ,6 0 % ;早期肿瘤的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率为 2 0 % ,2 0 % ;晚期肿瘤的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率为 80 % ,5 0 % ;综合治疗的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率为 36 % ,18% ;单纯手术治疗的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率为 71% ,5 7%。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肿瘤的临床分期和治疗方法的选择与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 该肿瘤的临床分期 ,手术切除的彻底性及综合治疗的应用是直接影响小涎腺腺样囊性癌的预后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涎腺腺样囊性癌 肿瘤 预后 治疗 多因素回归分析
下载PDF
PTPIP51、p-Raf-1及ERK1/2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 被引量:5
7
作者 肖玉霞 邵乐南 +2 位作者 黄梅靖 李伟 Ishfa Hague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17-422,共6页
目的探讨PTPIP51和p-Raf-1及ERK1/2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对口腔鳞癌侵袭、转移的影响。方法收集32例口腔鳞状细胞癌及其配对癌旁正常口腔黏膜组织。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PTPIP51与p-Raf-1蛋白在组织切片内... 目的探讨PTPIP51和p-Raf-1及ERK1/2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对口腔鳞癌侵袭、转移的影响。方法收集32例口腔鳞状细胞癌及其配对癌旁正常口腔黏膜组织。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PTPIP51与p-Raf-1蛋白在组织切片内表达及定位;PBS冲洗后对标本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普通光镜对比观察组织结构及细胞形态,同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PTPIP51蛋白在组织和细胞内的定位;Rea-ltime PCR检测PT-PIP51与ERK1/2基因mRNA在肿瘤组织及癌旁正常口腔黏膜组织的表达情况。结果 PTPIP51与p-Raf-1蛋白在癌巢周围增殖旺盛的肿瘤细胞、间质免疫细胞及部分脉管壁内皮细胞表达阳性且2种蛋白在细胞中共定位表达。同时发现PTPIP51与ERK1/2基因mRNA在口腔鳞癌组织表达高于配对癌旁正常口腔黏膜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RK1/2及PTPIP51基因mRNA表达呈正相关(r=0.641,P<0.05);两者的表达水平与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理分级无关,与肿瘤的TNM分级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 PTPIP51与Raf-1可能通过Ras/Raf/MEK/ERK信号通路参与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且2种蛋白与肿瘤的侵袭、转移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PIP51 p-Raf-1 ERK1/2 Ras/Raf/MEK/ERK信号通路 口腔鳞状细胞癌 肿瘤转移
下载PDF
颅颌面硬组织的数字化三维重建 被引量:5
8
作者 徐光宙 周正炎 丁国伟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70-272,共3页
目的利用头颅定位X线正侧位两张平片重建颅颌面的三维形态.方法选取72个颅面硬组织的骨性标志点,由两张相互垂直的定位头颅正侧位X线片上同一标志点的二维坐标,即可计算出该点的三维坐标.通过B样线条的生成原理拟合出颅颌面硬组织的三... 目的利用头颅定位X线正侧位两张平片重建颅颌面的三维形态.方法选取72个颅面硬组织的骨性标志点,由两张相互垂直的定位头颅正侧位X线片上同一标志点的二维坐标,即可计算出该点的三维坐标.通过B样线条的生成原理拟合出颅颌面硬组织的三维表面.结果通过B样线条的生成原理拟合出了颅颌面硬组织的三维表面,并可以作出基本的旋转及缩放.结论利用头颅定位X线正侧位两张平片可初步重建颅颌面的三维形态,为最终实现三维分析、三维测量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影测量 B-样条函数 几何造型 颅颌骨 三维重建
下载PDF
颅颌面数字化三维重建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徐光宙 周正炎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CAS 2003年第4期307-309,共3页
X线头影测量技术已从二维影像测量发展到三维测量,本文对近年来依颌面软硬组织、牙颌模型的三维数字化重建中使用的设备组成、基本原理、操作过程、适用范围及其优缺点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三维数字化重建 CT头影测量 颅颌面硬组织 颅颌面软组织 牙列组织 牙颌模型
下载PDF
综合护理干预降低口腔癌患者皮瓣移植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余晓林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1年第9期137-139,共3页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降低口腔癌患者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12月行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术的132例口腔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66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66例患者接受综合护理...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降低口腔癌患者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12月行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术的132例口腔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66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66例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对比2组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7.58%(5/66),低于对照组的21.21%(14/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口腔癌患者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护理干预 口腔癌 皮瓣移植 深静脉血栓 围手术期护理
下载PDF
ERK1/2通路与舌鳞癌细胞Cal-27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伟 邵乐南 +2 位作者 张小燕 廖琳迪 肖玉霞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50-655,共6页
目的探讨ERK1/2通路对人舌鳞癌Cal-27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ERK1/2通路抑制剂U0126(5、10、20、40μmol/L)作用于Cal-27,分别处理12、24、36、48h。然后用MTT法检测U0126对Cal-27细胞增殖的影响,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 目的探讨ERK1/2通路对人舌鳞癌Cal-27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ERK1/2通路抑制剂U0126(5、10、20、40μmol/L)作用于Cal-27,分别处理12、24、36、48h。然后用MTT法检测U0126对Cal-27细胞增殖的影响,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法分别检测其对Cal-27体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对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U0126均能抑制Cal-27的增殖(P<0.05),减弱Cal-27的迁移和侵袭能力(P<0.05);并能诱导细胞凋亡,使S和G2/M期肿瘤细胞比例减少,G0/G1期比例增加(P<0.05)。结论 U0126能通过抑制ERK1/2信号通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提示ERK1/2信号通路可能是治疗人类恶性肿瘤的一个潜在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0126 舌鳞状细胞癌 ERK1 2通路 迁移 侵袭 细胞凋亡
下载PDF
锶磷灰石烧结体修复颌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廖大鹏 周正炎 +1 位作者 顾云峰 陈德敏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1年第2期122-124,共3页
目的 用不同比例的元素锶 (Sr)替代羟磷灰石 (HA)中的部分钙元素 ,通过动物实验研究该种复合人工骨在颌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 将 32只新西兰大白兔 (简称新白 )分为 4组 ,在兔的下颌角造成约 2 m m×12 mm× 4mm的缺损 ,... 目的 用不同比例的元素锶 (Sr)替代羟磷灰石 (HA)中的部分钙元素 ,通过动物实验研究该种复合人工骨在颌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 将 32只新西兰大白兔 (简称新白 )分为 4组 ,在兔的下颌角造成约 2 m m×12 mm× 4mm的缺损 ,用不同浓度 (10 % ,5 % ,0 % )的含锶 HA块分别予以修复 ,于 2周 ,1月 ,3月 ,6月时随机处死一组进行尸解、组织学、扫描电镜观察以评价其骨修复能力。结果 掺锶羟基磷灰石复合人工骨几乎不引起排斥反应 ,术后早期即随材料的降解 ,新生骨引导进入降解间隙 ,并逐渐诱导未分化细胞转化为成骨细胞 ,随时间延长其成骨量明显较纯羟基磷灰石组为多 ,同时发现 5 %的锶磷灰石烧结体其成骨能力较 10 %者好。结论 掺锶羟基磷灰石较纯羟基磷灰石有更好的组织相容性、骨引导能力及生物降解率 ,并可能具备一定程度的骨诱导能力 ;掺锶羟基磷灰石的骨形成能力与其浓度并不成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锶磷灰石 骨修复 生物降解 骨引导 骨诱导
下载PDF
X线头影标志点的计算机自动识别初步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魏明贵 周正炎 +3 位作者 丁国伟 王国世 郭其一 杨杰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0年第4期283-287,共5页
目的 旨在研究用于 X线头影测量分析的各标志点的计算机自动识别与定位方法 ,建立计算机自动定点的 X线头影测量分析系统 (CACAS)。方法 应用现代计算机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的相关技术 ,其中包括中值滤波、直方图均衡、基于小波变换的... 目的 旨在研究用于 X线头影测量分析的各标志点的计算机自动识别与定位方法 ,建立计算机自动定点的 X线头影测量分析系统 (CACAS)。方法 应用现代计算机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的相关技术 ,其中包括中值滤波、直方图均衡、基于小波变换的多尺度分析、Canny边缘检测、基于知识的边缘跟踪及可变模板匹配技术等 ,改善 X线头影图像质量 ,提取软硬组织边缘轮廓 ,自动定位识别标志点。结果  CACAS系统成功实现了 17个标志点的自动识别与定位及面下 1/3轮廓描迹。结论 本研究建立 CACAS系统所运用的技术方法是有效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图像处理 模式识别 头影测量 口腔
下载PDF
Ki-67、p16与腮腺多形性腺瘤术后复发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邱嘉旋 朱声荣 +3 位作者 祝永红 梅金红 王影萍 习伟宏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8年第1期32-35,共4页
目的:探讨Ki-67、p16与腮腺多形性腺瘤术后复发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方法:用EnVision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Ki-67、p16在腮腺多形性腺瘤术后复发者第一次(复发前)手术、第二次(复发后)手术标本,未复发者手术标本中的表达。结果:Ki-67在... 目的:探讨Ki-67、p16与腮腺多形性腺瘤术后复发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方法:用EnVision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Ki-67、p16在腮腺多形性腺瘤术后复发者第一次(复发前)手术、第二次(复发后)手术标本,未复发者手术标本中的表达。结果:Ki-67在复发者第一、二次手术与未复发者标本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16在复发者第一次手术与未复发者标本中的阳性强度表达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腮腺多形性腺瘤术后复发与其自身的生物学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多形性腺瘤 复发 KI-67 P16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涎腺腺样囊性癌的复发、转移及治疗初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薛桂平 袁文化 周正炎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76-178,共3页
目的 探讨影响涎腺腺样囊性癌的复发及转移的因素。方法 对 6 1例涎腺腺样囊性癌做临床病理分析。结果 临床分期晚期位于颌下腺、舌下腺肿瘤神经受侵率高 ,复发率高 ;肿瘤复发是死亡的主要原因 ;局部总复发率为 4 7.5 % ,远地转移率... 目的 探讨影响涎腺腺样囊性癌的复发及转移的因素。方法 对 6 1例涎腺腺样囊性癌做临床病理分析。结果 临床分期晚期位于颌下腺、舌下腺肿瘤神经受侵率高 ,复发率高 ;肿瘤复发是死亡的主要原因 ;局部总复发率为 4 7.5 % ,远地转移率为 2 9.5 % ,颈淋巴结转移率为 9.8%。结论 复发率与发病部位、临床分期及治疗方法等相关 ,外科是主要的治疗方法 ,放射治疗可以有效地控制病变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腺样囊性癌 复发 肿瘤转移 肿瘤生物学 临床分期
下载PDF
造釉细胞瘤治疗进展 被引量:19
16
作者 廖大鹏 周正炎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0年第4期339-341,共3页
关键词 造釉细胞瘤 治疗 病理分型 外科手术
下载PDF
组织修复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作用及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7
作者 陈勇 周正炎 季振威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3年第4期285-287,共3页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 growthfactor,VEGF)又称血管通透因子或促血管因子,是一种特异的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表面受体的生长因子,具有维持血管正常状态和完整性,增加血管通透性,诱导血管发生,并促进血管生成的作用.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生成 组织修复
下载PDF
下颌骨牵引成骨过程中转化生长因子表达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勇 季振威 +2 位作者 唐恩溢 胡勤刚 周正炎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7年第2期38-41,46,共5页
目的通过建立兔下颌骨牵引成骨实验动物模型,研究下颌骨牵引成骨过程中TGF-β1表达及意义。方法选用新西兰白兔30只,随机选取6只动物作空白对照组,24只动物右侧下颌骨植入外置式颌骨牵引器。经7 d延迟期后,按1 mm/d速率延长下颌骨7 d,... 目的通过建立兔下颌骨牵引成骨实验动物模型,研究下颌骨牵引成骨过程中TGF-β1表达及意义。方法选用新西兰白兔30只,随机选取6只动物作空白对照组,24只动物右侧下颌骨植入外置式颌骨牵引器。经7 d延迟期后,按1 mm/d速率延长下颌骨7 d,固定期8周。在延迟期第7天,牵引期第2、4、7天,固定期第1、3、6、8周分别处死3只动物,采用免疫组化、RT-PCR方法,检测TGF-β1表达变化。结果TGF-β1表达贯穿下颌骨牵引成骨全过程,下颌骨牵引成骨过程中不同时相多种组织细胞参与表达TGF-β1。TGF-β1mRNA及其蛋白表达在牵引早期达到高峰,此后逐渐减弱。结论TGF-β1在下颌骨牵引成骨血运重建及新骨生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TGF-β1可能与传导机械牵引力刺激的细胞信号传导有关,从而启动血运重建和新骨生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引成骨 转化生长因子 血运重建 新骨生成
下载PDF
腮腺多形性腺瘤手术切除方式的选择 被引量:5
19
作者 邱嘉旋 朱声荣 +2 位作者 祝永红 魏水军 曹钟义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130-133,共4页
目的:探讨腮腺多形性腺瘤手术方式的选择依据和原则。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并比较细胞增殖活性相关抗原Ki-67在腮腺多形性腺瘤腮腺浅叶切除术后未复发病例、复发前病例、复发后病例及腮腺低度恶性肿瘤病例术后石蜡标本中的阳... 目的:探讨腮腺多形性腺瘤手术方式的选择依据和原则。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并比较细胞增殖活性相关抗原Ki-67在腮腺多形性腺瘤腮腺浅叶切除术后未复发病例、复发前病例、复发后病例及腮腺低度恶性肿瘤病例术后石蜡标本中的阳性表达率。使用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研制的PEMS3.1统计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Ki-67阳性表达率在腮腺低度恶性肿瘤组最高,其次为腮腺多形性腺瘤手术复发后组,再次为复发前组,未复发组最低;两两比较发现,复发前、后组Ki-67阳性表达率与未复发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复发前、后组之间Ki-67无显著差异(P>0.05);复发后组与低度恶性腮腺肿瘤组之间Ki-67亦无显著差异(P>0.05);复发前组与低度恶性腮腺肿瘤组之间Ki-67则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腮腺多形性腺瘤手术复发前者Ki-67增殖活性高于未复发者,但与低度恶性腮腺肿瘤比较,其增殖活性明显不同,因此手术方式仍可选择腮腺部分切除术,但应结合其组织病理学和增殖活跃的特点,加强术后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多形性腺瘤 KI-67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从术后效果评价腭裂修复术的术式选择 被引量:5
20
作者 徐光宙 周正炎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875-875,878,共2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腭裂患儿采用不同手术方法对术后效果的影响。方法对收治的138例先天性腭裂患儿年龄和所采用的术式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不同年龄段腭裂患儿其修复术式的选择与术后效果和并发症的关系。结果138例腭裂中130例伤口Ⅰ期愈合,... 目的探讨先天性腭裂患儿采用不同手术方法对术后效果的影响。方法对收治的138例先天性腭裂患儿年龄和所采用的术式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不同年龄段腭裂患儿其修复术式的选择与术后效果和并发症的关系。结果138例腭裂中130例伤口Ⅰ期愈合,3例软腭穿孔,5例悬雍垂不全裂开。术后复诊86例,语音恢复效果满意37例,明显改善20例,语音不良29例。结论6岁以下患儿仅行腭裂修复而不行咽成形术,手术方法以改良兰氏法为首选;单纯软腭裂也可采用单瓣后推法;6岁以上患儿可同时腭咽成形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腭裂 腭裂修复术 咽成形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