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紧张素Ⅱ作用心肌细胞后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的入核机制 被引量:3
1
作者 李爱萍 陈光辉 +6 位作者 黄岚 武英彪 石俊宏 王亮 梁雨露 李天德 胡大一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946-950,共5页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刺激心肌细胞后,与心肌细胞增殖密切相关的细胞内信号物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的变化情况,探讨ERK入核机制。方法以原代培养的心肌细胞为研究对象,实验分6组:AngⅡ组、AngⅡ加缬沙坦组、AngⅡ加AngⅡ2...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刺激心肌细胞后,与心肌细胞增殖密切相关的细胞内信号物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的变化情况,探讨ERK入核机制。方法以原代培养的心肌细胞为研究对象,实验分6组:AngⅡ组、AngⅡ加缬沙坦组、AngⅡ加AngⅡ2型受体(AT2R)拮抗剂CGP42112A组、AngⅡ加MEK(MAPK激酶)抑制剂PD98059组、AngⅡ加蛋白合成抑制剂亚胺环己酮(CHX)组和AngⅡ加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米(LLnL)组,每组又分为5~8个不同时相点。以细胞免疫荧光检测磷酸化ERK(pERK)核转位,Westernblot法检测pERK表达情况。结果 AngⅡ可以使pERK表达迅速增加,该作用可被缬沙坦、PD98059所抑制;CHX作用1h左右,可见有pERK入核现象,随作用时间延长,未出现明显pERK聚集胞核中的现象;LLnL作用后显示pERK核聚集现象,与AngⅡ作用相比,LLnL组pERK核聚集明显。结论 ERK主要以活化或磷酸化形式入核,AngⅡ可使ERK发生核聚集,用CHX抑制蛋白质的合成可阻断上述核聚集过程,而用LLnL抑制蛋白的降解则可增强AngⅡ引起的ERK核聚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细胞 血管紧张素Ⅱ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核转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