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ISS钢板在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畸形愈合的应用 被引量:12
1
作者 孙健 蔡郑东 +2 位作者 朱裕昌 蔡新宇 史永振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209-1210,1213,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微创内固定系统(LISS)在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畸形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7年1月~2009年5月间,应用LISS钢板治疗7例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畸形愈合,其中向外成角畸形5例,最大18°,平均16°;2例向内成角,平均11°... 目的探讨应用微创内固定系统(LISS)在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畸形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7年1月~2009年5月间,应用LISS钢板治疗7例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畸形愈合,其中向外成角畸形5例,最大18°,平均16°;2例向内成角,平均11°。病程平均12月。结果全部患者随访12~15月,骨折均在术后6~9月牢固连接,平均愈合时间8个月,无内植入物松动等并发症。结论 LISS钢板能有效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畸形愈合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内固定系统 股骨远端 骨折 畸形愈合
下载PDF
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预康复研究态势及热点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欣 刘菲 +4 位作者 李晓凤 何丽 王金宁 于晓丽 朱晓萍 《护士进修杂志》 2021年第17期1537-1545,1564,共10页
目的通过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分析预康复的研究现状及研究热点,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2011-2020年间收录的关于预康复的相关文献。通过文献计量学引文分析的方法,利用Web of Science数据库文献分... 目的通过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分析预康复的研究现状及研究热点,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2011-2020年间收录的关于预康复的相关文献。通过文献计量学引文分析的方法,利用Web of Science数据库文献分析功能,对当前预康复的研究现状和研究热点进行分析,了解其研究方向。结果共检索出889篇预康复相关文献,文献量呈逐年上升趋势,研究方向集于中心胸外科、腹部相关肿瘤、骨科等;美国发文量最多,发文量最多的机构是美国的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Health Human Services;发文量最多的学者是Carli F(加拿大),发文量最多的杂志是EJSO;全球预康复关注热点在预康复的对象及涉猎领域;内容及实施形式以及带来的临床效益。结论2011-2020年预康复研究逐年加强,美国的研究实力最强,全球研究热点集中在预康复的对象、内容及伴随的临床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康复 文献计量学 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 研究热点 研究方向
下载PDF
显微镜辅助下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被引量:17
3
作者 吴信波 范国鑫 +6 位作者 虞舜志 张海龙 顾昕 胡安南 胡硕 管晓菲 贺石生 《脊柱外科杂志》 2015年第5期267-271,共5页
目的探讨显微镜辅助下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with fusion,ACDF)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8月本院行颈前路手术治疗的6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 目的探讨显微镜辅助下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with fusion,ACDF)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8月本院行颈前路手术治疗的6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常规ACDF组(A组,30例)和显微镜辅助ACDF组(B组,30例)。比较2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及并发症,以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17分法)及其改善率评价术后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A组手术时间为(132.5±8.9)min,B组为(137.0±9.1)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中出血量为(113.6±8.0)m L,B组为(93.7±5.3)m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住院(7.37±1.73)d,B组(6.63±1.13)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前JOA评分为6.60±1.21,术后12个月为13.83±0.91,改善率为(69.72±7.66)%;B组术前JOA评分为6.87±1.46,术后12个月为14.23±1.17,改善率为(72.51±11.26)%。A组和B组改善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镜辅助ACDF和常规ACDF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有效的方法,但显微镜辅助ACDF可减少术中出血量,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优先选择的手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颈椎病 椎间盘切除术 骨移植 脊柱融合术 外科手术 微创性 显微镜检查
下载PDF
全髋关节置换后局部关节注射鸡尾酒与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镇痛的对比 被引量:10
4
作者 杜薛平 陆健泉 +2 位作者 许平 朱裕昌 董大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9期1325-1330,共6页
背景:关节内鸡尾酒注射阵痛是一种新颖的全髋关节置换后镇痛方法,可有效控制置换后疼痛,减少不良反应。目的:比较全髋关节置换后关节内鸡尾酒式混合剂注射与静脉注射帕瑞昔布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进行... 背景:关节内鸡尾酒注射阵痛是一种新颖的全髋关节置换后镇痛方法,可有效控制置换后疼痛,减少不良反应。目的:比较全髋关节置换后关节内鸡尾酒式混合剂注射与静脉注射帕瑞昔布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进行随机分配:治疗组行关节内鸡尾酒式镇痛混合剂(包括吗啡、布比卡因、复方倍他米松)注射,对照组予帕瑞昔布静脉注射做对照。所有患者置换后24 h接受口服盐酸曲马多镇痛,比较两组患者置换后髋关节静息和活动目测类比疼痛评分,止痛药使用情况,髋关节活动度以及置换后并发症。结果与结论:采用关节内鸡尾酒式镇痛混合剂注射后,可以显著减少置换后镇痛药使用量。在目测类比评分的比较上,治疗组静息痛评分在置换后12,24,48 h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活动痛评分在置换后24,36 h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在总并发症监测上,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可见关节内鸡尾酒式镇痛混合剂注射有助于减少置换后麻醉镇痛剂使用量,减轻置换后早期疼痛,有助于患者的早期康复,且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物 人工假体 全髋关节置换 麻醉 鸡尾酒式镇痛 帕瑞昔布
下载PDF
开环聚合诱导自组装的挑战与展望 被引量:6
5
作者 江金辉 朱云卿 杜建忠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719-724,共6页
聚合诱导自组装(PISA)是一种新兴的纳米粒子制备技术,它集聚合与组装过程于一体,可在高固含量条件下进行,因此备受青睐.此外,通过改变嵌段聚合度以及固含量等参数,可以精确地控制纳米粒子的形貌,实现从球形胶束到空心囊泡的形貌转变.然... 聚合诱导自组装(PISA)是一种新兴的纳米粒子制备技术,它集聚合与组装过程于一体,可在高固含量条件下进行,因此备受青睐.此外,通过改变嵌段聚合度以及固含量等参数,可以精确地控制纳米粒子的形貌,实现从球形胶束到空心囊泡的形貌转变.然而,受限于适用于PISA体系的聚合方法和单体种类,其发展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目前,PISA主要基于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RAFT),其在聚合诱导自组装机理、形貌控制、结构表征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对于高分子化学其他领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然而,由于RAFT聚合诱导自组装(RAFT-PISA)体系中适用的单体往往局限于(甲基)丙烯酸酯类和苯乙烯类,导致RAFT-PISA制备的纳米粒子限于其碳-碳主链的基本结构难以生物降解,因此生物医用前景并不乐观.为了克服以上缺陷,开环聚合诱导自组装(ROPISA)应运而生,主要包括开环易位聚合诱导自组装(ROMPISA)、氨基酸-N-羧基-环内酸酐开环聚合诱导自组装(NCA-PISA)及自由基开环聚合诱导自组装(r ROPISA).由于ROMPISA体系对诸多功能性基团表现出化学惰性,从而为多功能纳米粒子的原位制备提供了新的方法;而r ROPISA和NCA-PISA则使得生物可降解纳米粒子的原位制备成为可能.作为PISA领域崭新的研究方向,ROPISA不仅将新聚合方法引入了PISA体系,而且突破了以往PISA难以制备可降解纳米粒子的瓶颈,为PISA技术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架起了桥梁.作者简要总结了ROPISA的发展现状,着重分析并提出了该领域面临的挑战,最后从机理研究、单体设计及转化应用等方面对ROPISA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诱导自组装(PISA) 开环聚合诱导自组装(ROPISA) 开环易位聚合诱导自组装(ROMPISA) 氨基酸-N-羧基-环内酸酐开环聚合诱导自组装(NCA-PISA) 自由基开环聚合诱导自组装(rROPISA)
原文传递
非均相膜、非对称冠及膜冠融合高分子囊泡 被引量:3
6
作者 陈帅 林莎 +2 位作者 奚悦静 萧雨芬 杜建忠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2615-2626,共12页
高分子囊泡是通过自组装构筑的具有"空腔-内冠-膜层-外冠"结构的纳米材料,在药物控释、基因递送、细胞仿生、抗菌和癌症诊疗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然而,传统高分子囊泡具有对称的内外冠结构、均一且致密的疏水膜,以及相... 高分子囊泡是通过自组装构筑的具有"空腔-内冠-膜层-外冠"结构的纳米材料,在药物控释、基因递送、细胞仿生、抗菌和癌症诊疗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然而,传统高分子囊泡具有对称的内外冠结构、均一且致密的疏水膜,以及相对离散的膜冠功能分区,不能充分发挥囊泡的结构优势,进而难以应对生物医用过程中所面临的种种挑战,如基因治疗中大分子的跨膜运输,癌症诊疗中对内冠诊断、外冠靶向的差异化要求,细菌感染治疗中对膜冠协同、高效抗菌的需求等.因此,我们提出并设计了非均相膜囊泡、非对称冠囊泡、膜冠融合囊泡,针对性地解决了以上3个难题,为设计、合成新结构高分子囊泡,并推动其转化应用提供了新思路.本文总结了以上3种新结构囊泡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设计生物医用高分子囊泡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分子自组装 高分子囊泡 非均相膜 非对称冠 膜冠融合 生物医用材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