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五年制口腔医学专业临床实践考核体系的探索 被引量:4
1
作者 吴珺华 苏俭生 +3 位作者 王鹏 李生娇 冉幸 赵蕾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314-316,共3页
本文详细介绍了针对五年制口腔医学专业本科生临床实践阶段,建立的一套考核体系,从操作、理论、科研和医德4方面考评学生综合实践能力。该考核体系客观、科学,不仅重视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同时注重临床实际分析问题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本文详细介绍了针对五年制口腔医学专业本科生临床实践阶段,建立的一套考核体系,从操作、理论、科研和医德4方面考评学生综合实践能力。该考核体系客观、科学,不仅重视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同时注重临床实际分析问题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从效果来看,该考评模式可作为保障口腔医学生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医学 考核体系 临床实践 本科教育
下载PDF
决策树流程图辅助口腔临床教学经验介绍
2
作者 周敏 刘宏伟 何园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138-140,共3页
目的:探讨将决策树流程图模式应用于口腔临床教学的可行性。方法:2010-08—2012-12期间,对进入牙周科轮转的20名住院医师,临床理论教学采用了决策树流程图方法。以某一临床问题为目标,引导学生通过列举出与这一目标问题的相关分类、不... 目的:探讨将决策树流程图模式应用于口腔临床教学的可行性。方法:2010-08—2012-12期间,对进入牙周科轮转的20名住院医师,临床理论教学采用了决策树流程图方法。以某一临床问题为目标,引导学生通过列举出与这一目标问题的相关分类、不同的临床情况以及所有相应治疗方式的适应证和禁忌证,从而构建出决策树模型。结果:在这一教学模式中学生可以充分发挥积极性,将多个知识点进行归类、梳理和归纳,调动了发散思维和逻辑思维,获得学生好评,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结论:利用决策树流程图进行教学,可以使口腔临床教学更加积极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决策树 口腔临床教学 教学新模式
下载PDF
碳酸化羟基磷灰石支架及其细胞因子复合物修复鼠胫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于丽凤 汪安 +1 位作者 陈建荣 张磊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330-335,共6页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检测碳酸化羟基磷灰石支架材料(carbonated hydroxyapatite,CAP)的骨传导性和生物吸收性。并探讨骨形成蛋白-2(rhBMP-2)、重组人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M-CSF)对CAP成骨特性和生物吸收的影响。方法:选取45只雄性SD大...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检测碳酸化羟基磷灰石支架材料(carbonated hydroxyapatite,CAP)的骨传导性和生物吸收性。并探讨骨形成蛋白-2(rhBMP-2)、重组人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M-CSF)对CAP成骨特性和生物吸收的影响。方法:选取45只雄性SD大鼠,制备双侧胫骨临界性骨缺损模型,以复合骨形成蛋白-2(rhBMP-2)的碳酸化羟基磷灰石支架材料、复合重组人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M-CSF)的碳酸化羟基磷灰石支架材料、单纯的碳酸化羟基磷灰石支架材料作为实验组,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P)作为对照组,植入大鼠胫骨缺损处,并设立空白对照组。术后2、4和8周,通过组织学观察对比新骨形成和材料吸收降解情况。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材料均能完全充填骨缺损,材料界面与骨组织结合紧密,显示了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成骨性能。随着植入时间的延长,实验组材料可逐渐降解并被新生骨爬行替代,而对照组未见显著降解和新生骨替代。rhM-CSF能够促进碳酸化羟基磷灰石材料的降解,与CAP组、CAP/rhBMP-2复合物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AP具有出色的骨传导性和生物吸收性,是一种良好的骨再生移植物。且该支架材料的成骨性和生物降解能够被成骨及破骨细胞因子所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化羟基磷灰石支架 骨形成蛋白-2(BMP-2)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 骨缺损重建
下载PDF
夜磨牙(SB)患者咬肌抑制反射(MIR)及其恢复曲线实验
4
作者 黄黄 宋宇涵 +2 位作者 王继军 郭茜 刘伟才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41-544,555,共5页
目的探索夜磨牙(sleep bruxism,SB)患者三叉神经运动脑干系统的神经生理,为后续的SB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6名SB患者及30名正常人采用单脉冲和双脉冲模式磁刺激颏神经,分别进行咬肌抑制反射(masseter inhibitory reflex,MIR)及其恢... 目的探索夜磨牙(sleep bruxism,SB)患者三叉神经运动脑干系统的神经生理,为后续的SB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6名SB患者及30名正常人采用单脉冲和双脉冲模式磁刺激颏神经,分别进行咬肌抑制反射(masseter inhibitory reflex,MIR)及其恢复曲线实验,双脉冲模式中设置不同间隔时间:100、200、300、400、500、600ms,分析比较单脉冲模式中早期静息期(the early silent period,SP1)和晚期静息期(the late silent period,SP2)以及双脉冲模式中测试刺激SP2的恢复程度。结果单脉冲模式中SB患者组SP1潜伏期、持续时间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异;SP2有5人缺失,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双脉冲模式中SB患者不同间隔时间下测试刺激SP2的恢复程度较正常人低。结论 SB患者三叉神经运动脑干系统存在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磨牙(SB) 静息期 咬肌 反射 磁刺激 三叉神经运动脑干系统
下载PDF
喷砂对纳米氟磷灰石聚醚醚酮种植体骨结合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崔晶晶 李启期 +1 位作者 魏杰 马健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16-20,共5页
目的:探索新型复合材料纳米氟磷灰石聚醚醚酮(nano-fluorapatite polyetheretherketone,nFA/PEEK)的生物相容性和促进骨结合的效能。方法:喷砂nFA/PEEK和非喷砂nFA/PEEK种植体各10枚,植入6只Beagle犬后肢胫骨内,同体同侧后肢胫骨上植入... 目的:探索新型复合材料纳米氟磷灰石聚醚醚酮(nano-fluorapatite polyetheretherketone,nFA/PEEK)的生物相容性和促进骨结合的效能。方法:喷砂nFA/PEEK和非喷砂nFA/PEEK种植体各10枚,植入6只Beagle犬后肢胫骨内,同体同侧后肢胫骨上植入喷砂和非喷砂种植体各1枚(其中4只为双后肢,2只为单后肢)。四环素荧光标记,8周和12周各随机处死3只(各含1只单后肢实验犬),获取种植体-骨组织标本(每组各5份样本)。制作骨磨片,苦味酸品红染色,Bio-Quant图像分析软件测定种植体周围骨组织静态学参数、骨结合率(bone to implant percentage,BIC)和骨矿化沉积速率(mineral apposition rate,MAR)。结果:骨组织静态学参数结果证实表面喷砂处理的nFA/PEEK种植体周围骨组织更致密;12周末喷砂nFA/PEEK的BIC组内最高为82.01%,8周末喷砂nFA/PEEK的MAR组内最高为1.49μm/d;8周和12周末喷砂nFA/PEEK的BIC和MAR分别高于对应非喷砂nFA/PEEK种植体(P<0.05)。结论:表面喷砂处理可增强种植体的初期稳定,nFA/PEEK种植体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成骨效能,具备未来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磷灰石 聚醚醚酮 纳米材料 种植体 骨结合 喷砂
下载PDF
釉基质蛋白联合骨髓基质细胞膜片促进类牙骨质异位生成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晓宇 卢玉旺 刘宏伟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90-95,共6页
目的:研究釉基质蛋白(enamel matrix proteins,EMPs)诱导犬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在裸鼠体内促进类牙骨质异位生成的作用和意义。方法:体外分离培养犬骨髓基质细胞并制备细胞膜片,包裹于牙本质根片上,与煅烧骨... 目的:研究釉基质蛋白(enamel matrix proteins,EMPs)诱导犬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在裸鼠体内促进类牙骨质异位生成的作用和意义。方法:体外分离培养犬骨髓基质细胞并制备细胞膜片,包裹于牙本质根片上,与煅烧骨块紧密贴合捆绑后,制成牙根片/细胞膜片/煅烧骨复合物,体外模拟根周系统。据牙根片是否事先涂覆釉基质蛋白(EMPs),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将2组的"牙根片/细胞膜片/煅烧骨复合物"分别植入裸鼠背部皮下,8周后取材,进行组织学观察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实验组的根片上新生出了不规则类牙骨质样物质,并有矿化基质沉淀,有较强骨桥素(osteopontin,OPN)表达;对照组根片上未见类牙骨质样物质或矿化基质沉淀,OPN表达较弱。结论:釉基质蛋白在体内能诱导骨髓基质细胞向类成牙骨质细胞方向分化,从而促进牙周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基质细胞 釉基质蛋白 细胞膜片 牙周再生 裸鼠
下载PDF
淫羊藿苷对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成骨和成脂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刘天麟 张学斌 +3 位作者 张忻 潘汀 吴艳玲 黄远亮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276-280,共5页
目的:研究淫羊藿苷对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增殖和成骨、成脂分化的影响。方法:将淫羊藿苷配制成终浓度为1×10-9、1×10-8、1×10-7、1×10-6、1×10-5、1×10-4 mol/... 目的:研究淫羊藿苷对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增殖和成骨、成脂分化的影响。方法:将淫羊藿苷配制成终浓度为1×10-9、1×10-8、1×10-7、1×10-6、1×10-5、1×10-4 mol/L的溶液,以0 mol/L组为空白对照组,分别用于体外培养犬BMSCs。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碱性磷酸酶试剂盒检测碱性磷酸酶活性。然后实验分为淫羊藿苷组和对照组,分别在含或不含成骨、成脂诱导液条件下,行成骨、成脂诱导分化实验,通过茜素红和油红O染色检测各组钙沉积和脂质形成面积。结果:发现淫羊藿苷1×10-6 mol/L组促进犬BMSCs增殖,而1×10-4mol/L组抑制增殖。碱性磷酸酶活性与淫羊藿苷浓度呈剂量依赖性关系。不含成骨、成脂诱导液条件下,各组均几乎未见明显钙沉积和脂质形成;含成骨、成脂诱导液条件下,淫羊藿苷组(1×10-6 mol/L)钙沉积面积高于对照组,脂质形成面积低于对照组。结论:淫羊藿苷能促进犬BMSCs增殖和成骨分化,并抑制其成脂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苷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分化 成脂分化
下载PDF
柚皮苷对犬骨髓基质细胞体外增殖及成骨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张学斌 刘天麟 +3 位作者 张忻 谭鸾君 葛海良 黄远亮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80-284,共5页
目的:研究犬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在柚皮苷诱导下定向成骨及成骨分化能力。方法:抽取犬骨髓,贴壁法体外培养,流式细胞仪鉴定,加入不同浓度柚皮苷(1×10-5、1×10-6、1×10-7、1×10-8、1×... 目的:研究犬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在柚皮苷诱导下定向成骨及成骨分化能力。方法:抽取犬骨髓,贴壁法体外培养,流式细胞仪鉴定,加入不同浓度柚皮苷(1×10-5、1×10-6、1×10-7、1×10-8、1×10-9 mol/L)诱导,以CCK-8检测药物毒性,定量检测碱性磷酸酶、von Kossa检测钙结节形成。采用SPSS2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流式细胞仪检测,CD34、CD45低表达、CD90高表达分别为0.126%、0.075%和95.4%;柚皮苷浓度在10-6、10-7 mol/L时,能明显促进细胞增殖;经柚皮苷诱导后,碱性磷酸酶含量显著提高,其中,浓度为10-6 mol/L时,ALP相对值最高(P<0.05);von Kossa钙结节检测呈阳性。结论:犬骨髓基质细胞在柚皮苷诱导下能分化为成骨细胞。柚皮苷浓度为10-6 mol/L时,能明显促进骨髓基质细胞的增殖及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柚皮苷 骨髓基质细胞 成骨诱导 骨组织工程
下载PDF
下颌第三磨牙萌出状态与第二磨牙远中邻面龋坏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黄成 蒋备战 康非吾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47-50,共4页
目的:研究下颌第三磨牙萌出状态与第二磨牙远中邻面龋坏的相关性。方法 :临床收集因下颌第三磨牙不适而就诊的患者204例,运用锥形束CT分析下颌第二磨牙远中邻面龋坏与第三磨牙阻生类型(高位、中位、低位)、阻生角度以及两磨牙的釉... 目的:研究下颌第三磨牙萌出状态与第二磨牙远中邻面龋坏的相关性。方法 :临床收集因下颌第三磨牙不适而就诊的患者204例,运用锥形束CT分析下颌第二磨牙远中邻面龋坏与第三磨牙阻生类型(高位、中位、低位)、阻生角度以及两磨牙的釉牙骨质界距离(cementoenamel junction,CEJ)等因素是否存在相关性。结果:在下颌第三磨牙存在的情况下,第二磨牙远中邻面龋坏发生率高达78.4%;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5);高位、中位和低位阻生的龋坏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46);而当第三磨近中阻生角度为40~80°时,第二磨牙远中邻面最易发生龋坏,与其他阻生角度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当第二磨牙与第三磨CEJ距离在6~9 mm时,第二磨牙远中邻面龋坏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下颌第三磨牙近中阻生角度、第三磨牙与第二磨牙的CEJ距离与第二磨牙远中邻面龋坏的发生密切相关。当第三磨近中阻生角度在40~80°间,且两磨牙间的CEJ距离在6~9 mm时,第二磨牙远中邻面更容易发生龋坏,此类阻生齿建议尽早拔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第三磨牙 下颌第二磨牙 远中邻面龋 锥形束CT
下载PDF
磨牙症的中枢神经机制 被引量:8
10
作者 黄黄 刘伟才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240-244,共5页
磨牙症的病因分为外周神经因素和中枢神经因素,?因素在磨牙症中只起一小部分作用。磨牙症与睡眠觉醒有关并受多种中枢神经化学递质的影响。中枢神经化学递质可能打乱了基底神经节的直接和间接输出通道的平衡,从而打乱咀嚼肌协调运动,引... 磨牙症的病因分为外周神经因素和中枢神经因素,?因素在磨牙症中只起一小部分作用。磨牙症与睡眠觉醒有关并受多种中枢神经化学递质的影响。中枢神经化学递质可能打乱了基底神经节的直接和间接输出通道的平衡,从而打乱咀嚼肌协调运动,引发磨牙症。左旋多巴、溴隐亭和普萘洛尔可抑制磨牙活动,肉毒杆菌毒素可降低磨牙的频率和磨牙诱发的疼痛。可乐定可抑制磨牙症患者的快速动眼(REM)期,磨牙症患者尿儿茶酚胺水平较健康者高。有人认为磨牙症患者的睡眠效率低于健康人,有人认为磨牙症患者有正常的睡眠结构和质量;有人认为磨牙症常发生于睡眠的第2阶段和REM期,有人认为磨牙症均匀分布于REM期和非快速动眼(NREM)期;有人认为,磨牙症多数发生于NREM浅睡眠期,少数发生于REM期,有人认为磨牙症是继发于微觉醒的异常口腔活动。个性、焦虑等心理社会因素也是磨牙症重要的影响因素。磨牙症患者有较高的生活压力和焦虑,磨牙症程度重者,其工作和生活压力也重。本文就磨牙症的中枢神经病理生理因素和精神心理因素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牙症 病因 病理生理因素 精神心理因素 觉醒
下载PDF
NGF对大鼠面神经挤压伤修复作用的电生理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鹏 臧晓燕 张引成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345-347,共3页
目的:观察神经生长因子(NGF)对大鼠面神经挤压伤模型动作电位的影响,探讨其在面神经损伤修复过程中作用。方法:健康成年SD大白鼠35只,5只作为正常对照。其余30只分为A、B两组,均在双侧面神经下颊支作挤压伤模型。A组在损伤处的神经... 目的:观察神经生长因子(NGF)对大鼠面神经挤压伤模型动作电位的影响,探讨其在面神经损伤修复过程中作用。方法:健康成年SD大白鼠35只,5只作为正常对照。其余30只分为A、B两组,均在双侧面神经下颊支作挤压伤模型。A组在损伤处的神经外膜下注入生理盐水,B组注入NGF。在1~5周内,每组每周各取3只动物作面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在面神经损伤后第1周,NGF组动作电位引出率高于生理盐水组。第2周之后,两组在动作电位引出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B实验组在能引出动作电位的各时间段,与正常组比较,在面神经动作电位的传导速度、波幅、时程方面,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NGF可以促进面神经挤压伤传导功能的早期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面神经 神经再生 动作电位
下载PDF
组织工程技术在牙髓组织再生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琳 王佐林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392-396,共5页
外伤、感染等引起的牙髓炎症是临床上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传统的牙髓炎治疗方法是对患牙进行根管治疗来保留患牙。但是经过根管治疗的牙齿失去营养代谢,丧失防御及保护功能,牙体组织变脆。对于根尖未完全发育成熟的恒牙而言,根管治疗仍... 外伤、感染等引起的牙髓炎症是临床上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传统的牙髓炎治疗方法是对患牙进行根管治疗来保留患牙。但是经过根管治疗的牙齿失去营养代谢,丧失防御及保护功能,牙体组织变脆。对于根尖未完全发育成熟的恒牙而言,根管治疗仍然是一个临床上的挑战。尽管传统的根管治疗可以有效去除根管内牙髓感染,控制症状;但可能会造成牙根发育停滞,继而造成牙髓坏死,根管壁结构脆弱,牙根易折裂,降低牙齿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移植 细胞归巢 牙髓再生 组织工程 临床转化
下载PDF
CEREC平台上对天然磨牙和牙龈外形关系的测量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汪安 陈建荣 于丽凤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3年第4期36-39,共4页
目的探讨正常天然牙冠颊面外形和其周围健康牙龈之间的关系。,方法以上下颌第二前磨牙和第一磨牙为研究对象,在CERAC软件平台上,将模型的研究牙位做两等分,通过对倒凹角度的测量,游离龈与附着龈交点处和牙冠颊侧外形高点的垂直距... 目的探讨正常天然牙冠颊面外形和其周围健康牙龈之间的关系。,方法以上下颌第二前磨牙和第一磨牙为研究对象,在CERAC软件平台上,将模型的研究牙位做两等分,通过对倒凹角度的测量,游离龈与附着龈交点处和牙冠颊侧外形高点的垂直距离水平距离的测量以及分别做经过牙冠和牙龈的外形高点的切线,然后测量这两条切线的交角,分析牙冠外形和牙龈之间的关系、、结果92.6%的样本轴面起始处同牙龈交角范围在101°~140°之间,只有4.5%的样本80°~100°。游离龈与附着龈交点处和牙冠颊侧外形高点的水平距离分布在1.5~1.9mm范围。结论CEREC软件平台测量分析所得的天然牙冠外形和牙龈外形之间的关系可以为修复牙冠外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形高点 牙冠外形 牙龈外形
下载PDF
小鼠ERα基因RNA干扰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表达鉴定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远远 卢芸 刘月华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96-101,共6页
目的:利用慢病毒载体介导小鼠颏舌肌成肌细胞ERα基因沉默,筛选鉴定后建立ERα基因稳定下调的细胞群。方法:设计合成4组针对小鼠ERα基因的shRNA序列(ERα-321、ERα-693、ERα-978、ERα-1297)及1组阴性对照序列(shNC),连接到经双酶切... 目的:利用慢病毒载体介导小鼠颏舌肌成肌细胞ERα基因沉默,筛选鉴定后建立ERα基因稳定下调的细胞群。方法:设计合成4组针对小鼠ERα基因的shRNA序列(ERα-321、ERα-693、ERα-978、ERα-1297)及1组阴性对照序列(shNC),连接到经双酶切处理过的pGLV3/H1/GFP载体上,转染293T细胞包装产生慢病毒。用慢病毒转染体外培养的小鼠颏舌肌成肌细胞,流式细胞仪筛选后提取细胞RNA,RT-PCR法鉴定各组细胞中ERα的RNA干扰效果。结果:细胞转染5种慢病毒后荧光率分别为21.4%、25.1%、30.7%、23.6%和56.4%,经流式细胞仪无菌分选后荧光率接近100%。与阴性对照组相比,4组细胞的ERαmRNA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其中ERα-978组的干扰效率最高,为82.7%。结论:本实验成功筛选并建立了ERα基因稳定下调的成肌细胞群,为研究ERα下游信号通路奠定了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受体a 慢病毒载体 RNA干扰 成肌细胞
下载PDF
变性型涎腺肿大1例
15
作者 罗光明 黄远亮 +1 位作者 顾飞飞 曹良菊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159-161,共3页
变性型涎腺肿大也叫涎腺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疾病,主要表现为双侧大唾液腺肿块,多发于腮腺,临床病理特征缺乏特异性。本文报道1例52岁男性变性型涎腺肿大患者,并结合文献分析该病的诊治要点。
关键词 变性型涎腺肿大 涎腺病 腮腺良性肥大
下载PDF
大鼠面神经损伤后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变化
16
作者 王鹏 臧晓燕 张引成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272-275,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面神经损伤后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euronal NOS,nNOS)在面神经核团中的表达,探讨NO在面神经损伤后的作用。方法:健康成年SD大白鼠20只,其中5只作为正常对照。其余15只为面神经损伤组,在双侧面神经下颊支制作挤压伤。术后... 目的:通过观察面神经损伤后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euronal NOS,nNOS)在面神经核团中的表达,探讨NO在面神经损伤后的作用。方法:健康成年SD大白鼠20只,其中5只作为正常对照。其余15只为面神经损伤组,在双侧面神经下颊支制作挤压伤。术后1、2、3、4、5周各取3只损伤组大鼠作面神经核团nNOS表达的免疫组化观察。结果:正常情况下面神经元不表达nNOS。面神经损伤后,出现运动神经元变性,其神经元细胞nNOS免疫染色为阳性,并持续至损伤后第5周。结论:面神经损伤后其运动神经元的核团中会出现nNOS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 神经再生 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
下载PDF
人脑对面部下颌区触觉刺激反应的脑功能成像研究
17
作者 李家 刘洪臣 +1 位作者 李科 金真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12年第5期288-291,共4页
目的:观察面部三叉神经下颌支(V3)区触觉刺激引起的大脑中枢反应区。方法:选取8名健康志愿者,用棉签刺激右侧面部三叉神经下颌支区,采用触觉刺激减静息的组块设计方法,采集全脑血氧水平依赖对比的fMRI扫描数据。结果:组分析结果显示激活... 目的:观察面部三叉神经下颌支(V3)区触觉刺激引起的大脑中枢反应区。方法:选取8名健康志愿者,用棉签刺激右侧面部三叉神经下颌支区,采用触觉刺激减静息的组块设计方法,采集全脑血氧水平依赖对比的fMRI扫描数据。结果:组分析结果显示激活区:左侧前运动皮质(-60,-9,39)、岛叶/SII(-39,3,-3)、初级躯体感觉皮质(BA3)、海马、楔前叶、颞中回激活,右侧颞中回(54,-60,9)、额中回(42,9,42)、顶下叶(BA40)、壳核激活;前运动皮质和口腔躯体感觉皮层激活明显T值16.32。结论:面部V3区触觉刺激引起对侧初级、次级躯体感觉皮质及同侧躯体感觉相关皮层的激活,还引起其他相关脑区包括额叶、颞叶、枕叶的激活,这些脑区可能参与了面部触觉信息的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面部 触觉 大脑皮质 功能性磁共振
下载PDF
下颌管与下颌第三磨牙牙根相对位置关系的CBCT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寿娟 李生娇 +2 位作者 苏剑生 吴珺华 何晓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105-109,共5页
目的:对曲面断层X线片提示下颌第三磨牙与下颌管关系密切的患者,应用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进一步观察测量,为临床制定下颌第三磨牙拔除的手术方案及预防术后并发症做参考。方法:对曲面断层X线片显示下颌阻生第三磨牙(impacted man... 目的:对曲面断层X线片提示下颌第三磨牙与下颌管关系密切的患者,应用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进一步观察测量,为临床制定下颌第三磨牙拔除的手术方案及预防术后并发症做参考。方法:对曲面断层X线片显示下颌阻生第三磨牙(impacted mandibular third molar,IMTM)牙根与下颌管接触或部分重叠的患者168例(210)侧进一步行CBCT检查,观察下颌第三磨牙与下颌管的相对位置。结果:下颌管壁完整者93侧(44.3%),其中72侧(77.4%)下颌管位于IMTM牙根颊侧(1.95±0.95)mm;19侧(20.0%)在其正下方(2.61±1.37)mm;1侧(1.1%)位于其舌侧3.98mm;1侧(1.1%)位于牙根间。下颌管不完整者117侧。其中有较小范围缺损者(缺损最大径≤2mm)42侧(20.2%);而下颌管相对IMTM的位置,位于颊侧有23侧(54.8%),位于正下方14侧(33.3%),位于舌侧5侧(11.9%)。有较大范围缺损者(缺损最大径>2mm)75侧(36.1%);下颌管相对IMTM的位置,位于颊侧有20侧(26.7%),平均缺损最大径(6.42±2.45)mm,平均缺损面积(12.86±10.84)mm2;位于正下方43侧(57.3%),平均缺损最大径(7.90±2.87)mm,平均缺损面积(12.73±8.75)mm2;位于舌侧12侧(16.0%),平均缺损最大径(8.06±2.14)mm,平均缺损面积(21.40±11.84)mm2。结论:对于曲面断层片上提示IMTM与下颌管关系密切的患者,有必要进行CBCT检查,进一步了解其相对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阻生第三磨牙 下颌管 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
下载PDF
纳米氟磷灰石聚醚醚酮种植体骨界面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凌宇 周聪颖 +1 位作者 魏杰 马健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6-171,共6页
目的:通过犬动物实验,检测喷砂处理螺纹柱状纳米氟磷灰石聚醚醚酮材料(nFA/PEEK)的生物相容性和成骨性能。方法:将喷砂和非喷砂nFA/PEEK各10颗,延期植入6只犬下颌前磨牙区,术后8周和12周末各随机处死3只,种植体骨标本行同步辐射扫描后,... 目的:通过犬动物实验,检测喷砂处理螺纹柱状纳米氟磷灰石聚醚醚酮材料(nFA/PEEK)的生物相容性和成骨性能。方法:将喷砂和非喷砂nFA/PEEK各10颗,延期植入6只犬下颌前磨牙区,术后8周和12周末各随机处死3只,种植体骨标本行同步辐射扫描后,制作非脱钙种植骨组织切片,四环素荧光标记测定动态参数骨结合率(BIC)和矿化沉积率(MAR)。苦味酸品红染色测定骨的静态参数。采用SPSS18.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同步辐射扫描8周,种植体骨床界面呈现连续接触,新生骨组织长入螺纹凹陷处;12周均基本形成骨结合,喷砂组新骨形成和成熟更快。8周末的BIC(63.34%)和MAR(1.51μm/d)均显著高于(P<0.05)未喷砂组种植体(22.97%,1.34μm/d);12周末喷砂组的BIC(75.49%)显著高于(P>0.05)未喷砂组(55.35%),但MAR(1.28μm/d对1.27μm/d)无显著差异。骨静态学参数喷砂组骨体积分数和骨小梁数量显著高于非喷砂组,但骨小梁间隔显著低于非喷砂组(P<0.05),表明喷砂组更有利于骨量的增加,但骨小梁厚度无显著差异。结论:本研究表明,喷砂处理nFA/PEEK种植体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与其骨床结合紧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氟磷灰石聚醚醚酮 喷砂 骨形态计量学
下载PDF
下颌骨颏孔区CBCT分析 被引量:13
20
作者 张军岐 王青 陈凤山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123-126,共4页
目的:通过应用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观察、测量和评价下颌颏孔区牙槽骨的形态,为种植手术设计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50例患者双侧CBCT图像,观察、测量和分析下颌颏孔区牙槽骨的解剖形态,测量此区骨高度和骨宽度,... 目的:通过应用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观察、测量和评价下颌颏孔区牙槽骨的形态,为种植手术设计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50例患者双侧CBCT图像,观察、测量和分析下颌颏孔区牙槽骨的解剖形态,测量此区骨高度和骨宽度,用SPSS16.0软件包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颏孔上缘到牙槽嵴顶的平均距离为11.87 mm;颏孔截面下颌神经管上缘到牙槽嵴顶的平均距离为16.45 mm;两者的差值为4.58 mm;颏孔上缘下2 mm处颏管至舌侧骨边缘的平均宽度为11.53 mm。结论:在二维平片(如口腔全景片)上观察到的颏孔到牙槽嵴顶的距离,和CBCT同一截面下颌神经管上缘到牙槽嵴顶的距离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平均差距大于4 mm。因此在此区域的种植体设计不应以平片为依据,而应进行CBCT检查。颏孔区种植体尖端到颏孔的安全距离也应进行重新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 颏孔 锥形束CT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