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对大学校园规划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陈晓恬 王伯伟 《华中建筑》 2006年第7期101-103,共3页
该文以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为锲入点,从高等教育思想观念改革、办学体制改革、投资体制改革三方面探讨高教体制改革对我国大学校园规划的影响。
关键词 高等教育体制 大学校园规划影响
下载PDF
关于我国大学校园规划当代转型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7
2
作者 陈占鹏 《华中建筑》 2006年第8期77-80,共4页
我国的大学校园的规划与建设正处于转型期。校园规划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实现自身的转型,以适应当代校园建设的需求,一直是有关人士密切关注的课题。本文以我国当代校园规划所处的特定历史时期——“转型期”为背景,通过从校园规划设... 我国的大学校园的规划与建设正处于转型期。校园规划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实现自身的转型,以适应当代校园建设的需求,一直是有关人士密切关注的课题。本文以我国当代校园规划所处的特定历史时期——“转型期”为背景,通过从校园规划设计的三个基本层面:校园空间(设计对象)、设计者(人)、设计信息中介(工具)为切入点,探讨了实现我国校园规划设计转型的途径与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规划 转型 校园空间 设计信息中介
下载PDF
城市公共建设之“公私合作的规划与协商机制”简析——以台湾现行“促进民间参与公共建设”机制为架构 被引量:2
3
作者 施邦兴 陈秉钊 《华中建筑》 2009年第10期28-31,共4页
以规划之实施可行为前题,藉由台湾现行"促进民间参与公共建设"("促参法")之法令、制度架构,深论"公私部门合作开发城市公共建设"之议题,探讨其公私合作运作机制,并就运作机制之重点,即规划与协商为主轴... 以规划之实施可行为前题,藉由台湾现行"促进民间参与公共建设"("促参法")之法令、制度架构,深论"公私部门合作开发城市公共建设"之议题,探讨其公私合作运作机制,并就运作机制之重点,即规划与协商为主轴加以分析,建构规划之开展与收敛作业流程,并衍生出规划与协商互动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规划 公共建设 促参 公私合作 计划报酬 协商
下载PDF
原真性视角下的中国建筑遗产保护 被引量:57
4
作者 阮仪三 李红艳 《华中建筑》 2008年第4期144-148,共5页
近年来,我国建筑遗产保护事业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但在保护实践中却出现了种种误区,产生了大量的"建设性破坏"。原真性是遗产保护的一条基本原则,对原真性理解差异会对建筑遗产的保护方法带来直接的影响。该文通过回顾国... 近年来,我国建筑遗产保护事业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但在保护实践中却出现了种种误区,产生了大量的"建设性破坏"。原真性是遗产保护的一条基本原则,对原真性理解差异会对建筑遗产的保护方法带来直接的影响。该文通过回顾国际上关于历史古迹修复的思想渐进过程,对照《雅典宪章》、《威尼斯宪章》及《奈良原真性文件》等国际历史保存及古迹维护的重要文件,诠释建筑遗产保护"原真性"的内涵,指出我国建筑遗产保护中出现的理念和实践误区,探讨中国建筑遗产保护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遗产 原真性 保护 创新
下载PDF
正负态非等效假说在人居环境规划中的运用——以登封市发展战略规划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覃盟琳 吴承照 吴志强 《规划师》 2006年第8期8-10,共3页
城市是一个独立的、开放的、耗能的人居生态系统,并由自然生态系统与人工生态系统两个子系统构成。这两个子系统以自组织力与干扰力对城市生态系统进行作用,使城市生态系统处于动态之中。正负态非等效假说理论在人居环境生态规划的核心... 城市是一个独立的、开放的、耗能的人居生态系统,并由自然生态系统与人工生态系统两个子系统构成。这两个子系统以自组织力与干扰力对城市生态系统进行作用,使城市生态系统处于动态之中。正负态非等效假说理论在人居环境生态规划的核心内容是提高自组织力,降低人为干扰力,确保系统处于正态演替状态。登封市根据该理论确定了“跨山构城”“以水定农”等发展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负态 非等效 假说 城市生态系统 人居环境规划
下载PDF
大型体育场馆的规划选址 被引量:11
6
作者 王西波 魏敦山 《规划师》 2008年第2期27-30,共4页
大型体育场馆选址分为城市型、近郊型和远郊型三种,它们各有优缺点。借用几何学中在平面确定一点的极坐标表示方式,提出大型体育场馆选址受城市发展方向、城市格局、土地价值、城市发展模式、城市发展速度等因素合集的影响,并提出利于... 大型体育场馆选址分为城市型、近郊型和远郊型三种,它们各有优缺点。借用几何学中在平面确定一点的极坐标表示方式,提出大型体育场馆选址受城市发展方向、城市格局、土地价值、城市发展模式、城市发展速度等因素合集的影响,并提出利于形成城市发展动力、与城市总体规划相协调等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体育场馆 选址类型 影响因素 原则
下载PDF
基于标准计算平台的建筑生命周期碳评价 被引量:3
7
作者 张磊 黄一如 黄欣 《华中建筑》 2012年第6期32-34,共3页
在相关研究基础上,该文提出建筑碳评价应当建立在通用计算平台上,以实现建筑各生命周期以及上下游产业碳评价标准的相互兼容,为全生命周期建筑碳评价提供更大的可能性和更好的操作性。通过对PAS2050的分析介绍,该文提出选择以广泛接受的... 在相关研究基础上,该文提出建筑碳评价应当建立在通用计算平台上,以实现建筑各生命周期以及上下游产业碳评价标准的相互兼容,为全生命周期建筑碳评价提供更大的可能性和更好的操作性。通过对PAS2050的分析介绍,该文提出选择以广泛接受的PAS2050相关评价标准作为基准平台进行建筑碳评价。文中就评价边界与计算单位、不予计算的碳排放范围、碳储存、以及碳排放时间加权因子等方面对基于PAS2050的建筑碳评价方法及其特点进行了介绍。该文认为,PAS2050系列规范将陆续推出,其中针对建筑碳评价的相关标准将会成为建筑碳评价的国际性标准,填补低碳建筑量化评价标准方面的空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 生命周期 碳排放PAS2050
下载PDF
浅议体育建筑设计的材料运用及表达 被引量:4
8
作者 刘伟 钱锋 《华中建筑》 2010年第8期12-14,共3页
体育建筑作为大型公共场所,重视形态整体统一,应在节点细部与构造材料上进行创新设计。而材料是建筑设计的基本构成元素,建筑师通过建筑材料的不断创新性运用来实现一个个新颖的体育建筑作品,以材料语汇来表达体育建筑的外部形态及表皮... 体育建筑作为大型公共场所,重视形态整体统一,应在节点细部与构造材料上进行创新设计。而材料是建筑设计的基本构成元素,建筑师通过建筑材料的不断创新性运用来实现一个个新颖的体育建筑作品,以材料语汇来表达体育建筑的外部形态及表皮特征。该文从设计策略、建筑实例、发展动态这三个方面介绍了体育建筑设计的材料运用及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建筑 设计 材料运用 表达
下载PDF
建筑——具有生命的细胞 被引量:3
9
作者 陈飞 蔡镇钰 《华中建筑》 2006年第6期4-7,共4页
通过把建筑比作有生命的细胞,从而从生物学角度探讨建筑作为生命细胞体所具有的各项功能,结构及其与环境的相互关系。通过对建筑细胞体的循环,支撑结构及建筑界面的研究来探讨生态建筑设计。
关键词 生命细胞 循环系统 支撑结构 界面
下载PDF
建筑外窗节能技术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蒙慧玲 陈保胜 《华中建筑》 2009年第8期160-163,共4页
该文在分析建筑外窗能耗特点及影响外窗能耗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外窗材料的热特性及其对外窗能耗的影响,探讨了外窗材料及新型窗户材料和产品对提高建筑外窗节能的影响和作用。
关键词 建筑外窗 节能技术 建筑节能
下载PDF
基于地方人文资源背景下的旅游度假区规划设计浅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南 应俊 《华中建筑》 2009年第9期49-54,共6页
该文阐述了旅游及度假旅游产生的背景,并提出研究基于地方人文资源背景下的旅游度假区设计原则与手法的重要性,从用地规划、道路规划、设施规划和建筑设计等方面分析了此类旅游度假区的设计手法,以期为旅游度假区的可持续发展规划提供... 该文阐述了旅游及度假旅游产生的背景,并提出研究基于地方人文资源背景下的旅游度假区设计原则与手法的重要性,从用地规划、道路规划、设施规划和建筑设计等方面分析了此类旅游度假区的设计手法,以期为旅游度假区的可持续发展规划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人文资源 旅游度假区 规划设计原则 手法
下载PDF
《拼贴城市》阅读 被引量:3
12
作者 郑可佳 马荣军 《华中建筑》 2007年第3期104-105,共2页
《拼贴城市》是美国当代城市规划及城市设计理论的重要著作之一。该文作为阅读该书后的读书报告,阐述关于该书的成书背景,梳理该书的理论框架,并记录了阅读偶感。
关键词 《拼贴城市》成书背景 理论框架 阅读偶感
下载PDF
工业遗产地城市公共空间重构的模式转型 被引量:12
13
作者 孙朝阳 《华中建筑》 2008年第1期116-119,共4页
在我国大规模推进城市化进程的背景下,该文对工业遗产地城市公共空间重构的模式转型做了进一步探讨,提出了工业遗产地的重构特点、更新观念和保护动机,并将工业遗产地体现的工业文明视为工业文化,把文化资源视为文化资本对其进行运作,... 在我国大规模推进城市化进程的背景下,该文对工业遗产地城市公共空间重构的模式转型做了进一步探讨,提出了工业遗产地的重构特点、更新观念和保护动机,并将工业遗产地体现的工业文明视为工业文化,把文化资源视为文化资本对其进行运作,以达到促使文化价值向经济价值的转换,实现工业遗产地的价值全面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遗产地 城市公共空间 重构 模式转型
下载PDF
古埃及神庙空间序列解读——兼谈古埃及建筑语言的开创性意义 被引量:2
14
作者 徐永利 李靖 《华中建筑》 2007年第9期167-170,共4页
该文详细分析了古代埃及神庙的由来及其空间序列的形成与发展,并进一步从轴线、建筑语素、立面三个方面讨论了法老时代孕育的的神庙空间对于西方古典建筑语言的开创性意义。
关键词 仪式 空间序列 轴线 立面
下载PDF
对我国历史建筑保护与再生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11
15
作者 李红艳 《华中建筑》 2008年第4期140-143,共4页
依据近年来在西安、上海的历史建筑保护实践,发现:在21世纪初的城市建设中,虽然历史文化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由于保护理念的偏差、保护技术的缺失、保护政策的不完善等现实制约,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发展仍面临严峻挑战。该文提出历史建筑... 依据近年来在西安、上海的历史建筑保护实践,发现:在21世纪初的城市建设中,虽然历史文化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由于保护理念的偏差、保护技术的缺失、保护政策的不完善等现实制约,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发展仍面临严峻挑战。该文提出历史建筑的再生是一种可持续的发展理念,进一步探讨历史建筑的功能再生,最后从理念、设计、制度和技术4个方面分析历史建筑保护与再生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建筑 保护 再生
下载PDF
历史街区开发性保护中的传统文化复兴——以杭州大井巷历史文化街巷保护区规划设计为例 被引量:7
16
作者 蔡燕歆 《华中建筑》 2007年第11期55-57,共3页
该文通过杭州大井巷历史文化街巷保护区规划设计的案例,探讨了如何在对历史建筑和街区进行保护性商业开发的过程中,赋予历史以新的生命力和活力。同时强调了商业化开发中传统建筑形式、历史文化内涵与自然环境景观的结合。
关键词 历史街区 历史建筑 商业性开发 保护与更新
下载PDF
论文化要素在旅游规划中的运用——以宁波梁祝文化产业园概念规划为例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琳 《华中建筑》 2009年第6期121-125,共5页
该文以宁波梁祝文化产业园概念规划为例,具体探讨了文化要素在旅游规划和开发中的运用问题,提出要深入挖掘文化的内涵和特征,将文化融入到旅游区的功能定位、空间布局、旅游产品开发、旅游活动策划的全过程,并形成文化产业链,使文化成... 该文以宁波梁祝文化产业园概念规划为例,具体探讨了文化要素在旅游规划和开发中的运用问题,提出要深入挖掘文化的内涵和特征,将文化融入到旅游区的功能定位、空间布局、旅游产品开发、旅游活动策划的全过程,并形成文化产业链,使文化成为贯穿整个旅游活动的内在灵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波梁祝文化产业园 文化 旅游规划 运用
下载PDF
设计思维的表达与演进——评介《草图·方案·建筑:世界优秀建筑师展示如何进行设计》 被引量:5
18
作者 田利 《华中建筑》 2006年第7期15-20,共6页
建筑设计是设计主体进行思维活动及其相应表达的过程。该文阐述了设计过程中的图示表达、实体模型表达和计算机表达三种设计思维的表达方式,以及在实践过程中多种表达方式的交融。评介了《草图·方案·建筑:世界优秀建筑师展示... 建筑设计是设计主体进行思维活动及其相应表达的过程。该文阐述了设计过程中的图示表达、实体模型表达和计算机表达三种设计思维的表达方式,以及在实践过程中多种表达方式的交融。评介了《草图·方案·建筑:世界优秀建筑师展示如何进行设计》一书。在此基础上,力求揭示设计思维活动内在的连续性和演进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思维 表达 演进 草图
下载PDF
我国城市住区景观环境评价体系初探 被引量:6
19
作者 姚雪艳 《华中建筑》 2007年第12期77-80,131,共5页
如何评价和分析城市居住区的景观环境,在国内还是一个崭新的领域。结合我国城市住区景观建设特点,可从功能性、经济性、历史人文特征和景观维护四个方面进行分析评价:其中,功能性又分基础生存需求、审美度、社区感三方面内容。本文将&qu... 如何评价和分析城市居住区的景观环境,在国内还是一个崭新的领域。结合我国城市住区景观建设特点,可从功能性、经济性、历史人文特征和景观维护四个方面进行分析评价:其中,功能性又分基础生存需求、审美度、社区感三方面内容。本文将"人——动物——植物"的共生互动关系作为住区景观评价的一个重点,并将住区生态性融入住区基础生存需求及社区感营造的功能作用,视良性生态环境为住区基础需求,将社区概念扩大至"人-动物-植物"的共享家园。据此,文中列出一系列住区景观评价标准和参照表格,对于开展城市居住区的景观分析评价工作及我国城市住区景观评价体系的建立提出初步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区景观 景观评价 互动
下载PDF
关于中国城市行政中心变迁的思考 被引量:5
20
作者 岳华 《华中建筑》 2005年第3期57-60,共4页
该文旨在通过对中国城市行政中心变迁现象的解读,阐释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含义,挖掘其现象的根本动因, 指出城市行政中心建设中的误区与反思,并展望其未来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 中国 城市行政中心 变迁 城市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