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生猪缺氧及复苏后心功能变化及其与心肌β1和β2肾上腺素能受体表达的关系
1
作者 胡雪峰 黄丽萍 +1 位作者 贲晓明 刘江勤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621-627,共7页
目的 探讨新生猪缺氧及复苏后心脏功能变化及心肌损伤机制. 方法 日龄l~4 d新生猪随机分为对照组(n=6)、缺氧急性期组(n=8)和缺氧亚急性期组(n=8).对照组动物维持空气机械通气50 h;缺氧急性期组动物机械通气缺氧2h(氧浓度0.10~... 目的 探讨新生猪缺氧及复苏后心脏功能变化及心肌损伤机制. 方法 日龄l~4 d新生猪随机分为对照组(n=6)、缺氧急性期组(n=8)和缺氧亚急性期组(n=8).对照组动物维持空气机械通气50 h;缺氧急性期组动物机械通气缺氧2h(氧浓度0.10~0.15)后空气机械通气(复苏)4h;缺氧亚急性期组缺氧2h后复苏48 h.监测缺氧处理前、缺氧2h末以及复苏过程中的血气分析、血压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复苏结束后分离左心室,采用Western印迹技术测定心肌组织β1和β2肾上腺素能受体表达,采用酶学法检测心肌组织乳酸、谷胱甘肽和氧化型谷胱甘肽含量.统计学方法采用方差分析、Tukey检验及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缺氧急性期组及缺氧亚急性期组缺氧2h末pH、HCO3-和氧分压均较对照组下降(P值均<0.05),缺氧亚急性期组复苏后pH及HCO3-分别恢复至7.38±0.05和(23.04±2.40) mmol/L,明显高于缺氧急性期组[分别为7.25±0.07和(16.88±2.40) mmol/L](q值分别为6.76和7.81,P值均<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缺氧急性期组及缺氧亚急性期组新生猪缺氧2h末平均动脉压、心输出量和每博心输出量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而心率明显加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复苏期间,缺氧急性期组及缺氧亚急性期组新生猪平均动脉压恢复至(42.17±6.14)和(43.19±5.55)mmHg(l mmHg=0.133 kPa),心输出量恢复至(150.04±56.17)和(169.75±37.85) dl/min,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缺氧亚急性期组新生猪心肌β1和β2肾上腺素能受体表达分别为1.51±0.51和2.14±0.66,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0.56±0.24和0.38±0.21,q值分别为7.02和10.97,P值均<0.01)和缺氧急性期组(分别为0.65±0.20和0.45±0.11,g值分别为6.86和11.38,P值均<0.01).乳酸水平在缺氧急性期组和缺氧亚急性期组均高于对照组[(6.95±0.32)和(6.92±0.40)与(5.03±0.19)μmol/mg蛋白质,g值分别为15.43和15.19,P值均<0.01].谷胱甘肽在缺氧亚急性期组低于对照组和缺氧急性期组[(352.00±16.51)与(438.35±33.66)和(464.66±52.65) nmol/mg蛋白质,q值分别为6.00和8.46,P值均<0.01].氧化型谷胱甘肽在缺氧亚急性期组低于缺氧急性期组[(8.16±1.60)与(20.33±4.85) nmol/mg蛋白质,q=9.68,P<0.01].缺氧亚急性期,β 1和β2肾上腺素能受体与心输出量负相关(r值分别为-0.60和-0.59,P值均<0.05),与每搏心输出量不相关(P值均>0.05). 结论 缺氧导致新生猪发生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和低血压休克,复苏后可逐渐恢复正常.复苏后亚急性期心肌β1和β2肾上腺素能受体表达上调,与心脏功能受损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窒息 新生儿 缺氧 每搏输出量 受体 肾上腺素能 动物 新生
原文传递
超低出生体重儿122例早期生存质量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刘颖钏 邬方彦 印学蕾 《中华新生儿科杂志(中英文)》 CAS 2018年第1期39-44,共6页
目的 分析超低出生体重(extremely low birth weight,ELBW)婴儿早期存活率、死亡原因及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至2016年11月本院出生的ELBW婴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出生时胎龄及体重各分为5组,分析不同组别... 目的 分析超低出生体重(extremely low birth weight,ELBW)婴儿早期存活率、死亡原因及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至2016年11月本院出生的ELBW婴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出生时胎龄及体重各分为5组,分析不同组别婴儿早期存活率;根据婴儿死亡时间分为<7d和≥7d2组,分析其直接死亡原因;按出生体重分为<750 g和≥750 g 2组,按胎龄分为<26周、26 ~ 27周、≥28周3组,分析各组住院期间(<14 d和≥14 d)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共纳入ELBW婴儿122例.平均胎龄(27.6±2.1)周,出生体重(849±112)g.胎龄和出生体重均与早期存活率成正相关.研究期间共死亡43例,其中<7d死亡13例,死亡原因前3位分别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重度窒息和新生儿肺出血;≥7 d死亡30例,死亡原因前3位分别为败血症、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合并肺炎和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住院时间<14 d时,所纳入的122例ELBW婴儿中胎龄< 26周组和26 ~ 27周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高于≥28周组(86.5%、94.3%比5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体重< 750 g组新生儿重度窒息和血糖紊乱发生率高于≥750 g组(37.0%比8.4%,51.9%比2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14 d后存活的99例ELBW婴儿中,胎龄<26周组早产儿视网膜病发生率高于26 ~ 27周组和≥28周组(40.7%比18.2%、14.3%),败血症发生率高于≥28周组(74.1%比3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龄< 26周组和26 ~ 27周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和贫血发生率均高于≥28周组(70.4%、68.2%比35.7%,88.9%、84.1%比5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体重<750 g组与≥750 g组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LBW婴儿随着胎龄和出生体重增加,存活率明显升高,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对ELBW婴儿住院期间相关并发症应加以防范,从而提高ELBW婴儿早期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超低出生体重 存活率 死亡原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