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口腔小涎腺腺样囊性癌47例局部复发及转移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顾云峰 周正炎 +2 位作者 季振威 史宏男 华慧娟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1年第2期98-101,共4页
目的 小涎腺腺样囊性癌的发生率相对较高 ,由于其易发生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 ,因此对本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有必要进行一些分析和探讨。方法 通过对 47例小涎腺腺样囊性癌的原发部位、组织分型、治疗方法和疗效等进行分析和统计学的多... 目的 小涎腺腺样囊性癌的发生率相对较高 ,由于其易发生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 ,因此对本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有必要进行一些分析和探讨。方法 通过对 47例小涎腺腺样囊性癌的原发部位、组织分型、治疗方法和疗效等进行分析和统计学的多因素回归分析 ,了解和此病相关的各种因素与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 腭部病灶的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率为 5 2 % ,2 9% ;舌部的的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率为 6 3% ,38% ;筛状型的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率为 33% ,2 5 % ;实体型的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率为 80 % ,6 0 % ;早期肿瘤的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率为 2 0 % ,2 0 % ;晚期肿瘤的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率为 80 % ,5 0 % ;综合治疗的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率为 36 % ,18% ;单纯手术治疗的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率为 71% ,5 7%。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肿瘤的临床分期和治疗方法的选择与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 该肿瘤的临床分期 ,手术切除的彻底性及综合治疗的应用是直接影响小涎腺腺样囊性癌的预后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涎腺腺样囊性癌 肿瘤 预后 治疗 多因素回归分析
下载PDF
头颈部恶性肿瘤颈淋巴结隐匿性转移的MRI诊断 被引量:8
2
作者 顾云峰 邱蔚六 罗济程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1年第1期13-13,共1页
目的确定磁共振 (MRI)诊断口腔癌的颈淋巴结隐匿性转移的效率。方法 41例临床触诊检查颈部淋巴结转移阴性的头颈部恶性肿瘤病人 ,术前行MRI颈部扫描 ,了解颈淋巴结转移阳性和阴性的情况 ,并在术后同病理诊断对照。结果 41例病人被手... 目的确定磁共振 (MRI)诊断口腔癌的颈淋巴结隐匿性转移的效率。方法 41例临床触诊检查颈部淋巴结转移阴性的头颈部恶性肿瘤病人 ,术前行MRI颈部扫描 ,了解颈淋巴结转移阳性和阴性的情况 ,并在术后同病理诊断对照。结果 41例病人被手术切除的颈淋巴清扫标本内有 12例经病理证实为颈淋巴结转移 ,其中MRI发现 9例 ,其敏感性为 75 % ,特异性为 87% ,3例假阴性 ,主要是转移的淋巴结体积小 ,形态无明显变化 ,其内部信号变化不明显。结论 MRI技术可作为临床诊断颈淋巴结隐匿性转移的有效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颈淋巴结隐匿性转移 准确率 头颈部恶性肿瘤 诊断
下载PDF
锶磷灰石烧结体修复颌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廖大鹏 周正炎 +1 位作者 顾云峰 陈德敏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1年第2期122-124,共3页
目的 用不同比例的元素锶 (Sr)替代羟磷灰石 (HA)中的部分钙元素 ,通过动物实验研究该种复合人工骨在颌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 将 32只新西兰大白兔 (简称新白 )分为 4组 ,在兔的下颌角造成约 2 m m×12 mm× 4mm的缺损 ,... 目的 用不同比例的元素锶 (Sr)替代羟磷灰石 (HA)中的部分钙元素 ,通过动物实验研究该种复合人工骨在颌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 将 32只新西兰大白兔 (简称新白 )分为 4组 ,在兔的下颌角造成约 2 m m×12 mm× 4mm的缺损 ,用不同浓度 (10 % ,5 % ,0 % )的含锶 HA块分别予以修复 ,于 2周 ,1月 ,3月 ,6月时随机处死一组进行尸解、组织学、扫描电镜观察以评价其骨修复能力。结果 掺锶羟基磷灰石复合人工骨几乎不引起排斥反应 ,术后早期即随材料的降解 ,新生骨引导进入降解间隙 ,并逐渐诱导未分化细胞转化为成骨细胞 ,随时间延长其成骨量明显较纯羟基磷灰石组为多 ,同时发现 5 %的锶磷灰石烧结体其成骨能力较 10 %者好。结论 掺锶羟基磷灰石较纯羟基磷灰石有更好的组织相容性、骨引导能力及生物降解率 ,并可能具备一定程度的骨诱导能力 ;掺锶羟基磷灰石的骨形成能力与其浓度并不成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锶磷灰石 骨修复 生物降解 骨引导 骨诱导
下载PDF
X线头影标志点的计算机自动识别初步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魏明贵 周正炎 +3 位作者 丁国伟 王国世 郭其一 杨杰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0年第4期283-287,共5页
目的 旨在研究用于 X线头影测量分析的各标志点的计算机自动识别与定位方法 ,建立计算机自动定点的 X线头影测量分析系统 (CACAS)。方法 应用现代计算机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的相关技术 ,其中包括中值滤波、直方图均衡、基于小波变换的... 目的 旨在研究用于 X线头影测量分析的各标志点的计算机自动识别与定位方法 ,建立计算机自动定点的 X线头影测量分析系统 (CACAS)。方法 应用现代计算机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的相关技术 ,其中包括中值滤波、直方图均衡、基于小波变换的多尺度分析、Canny边缘检测、基于知识的边缘跟踪及可变模板匹配技术等 ,改善 X线头影图像质量 ,提取软硬组织边缘轮廓 ,自动定位识别标志点。结果  CACAS系统成功实现了 17个标志点的自动识别与定位及面下 1/3轮廓描迹。结论 本研究建立 CACAS系统所运用的技术方法是有效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图像处理 模式识别 头影测量 口腔
下载PDF
颅颌面硬组织的数字化三维重建 被引量:5
5
作者 徐光宙 周正炎 丁国伟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70-272,共3页
目的利用头颅定位X线正侧位两张平片重建颅颌面的三维形态.方法选取72个颅面硬组织的骨性标志点,由两张相互垂直的定位头颅正侧位X线片上同一标志点的二维坐标,即可计算出该点的三维坐标.通过B样线条的生成原理拟合出颅颌面硬组织的三... 目的利用头颅定位X线正侧位两张平片重建颅颌面的三维形态.方法选取72个颅面硬组织的骨性标志点,由两张相互垂直的定位头颅正侧位X线片上同一标志点的二维坐标,即可计算出该点的三维坐标.通过B样线条的生成原理拟合出颅颌面硬组织的三维表面.结果通过B样线条的生成原理拟合出了颅颌面硬组织的三维表面,并可以作出基本的旋转及缩放.结论利用头颅定位X线正侧位两张平片可初步重建颅颌面的三维形态,为最终实现三维分析、三维测量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影测量 B-样条函数 几何造型 颅颌骨 三维重建
下载PDF
造釉细胞瘤治疗进展 被引量:19
6
作者 廖大鹏 周正炎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0年第4期339-341,共3页
关键词 造釉细胞瘤 治疗 病理分型 外科手术
下载PDF
涎腺腺样囊性癌的复发、转移及治疗初析 被引量:3
7
作者 薛桂平 袁文化 周正炎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76-178,共3页
目的 探讨影响涎腺腺样囊性癌的复发及转移的因素。方法 对 6 1例涎腺腺样囊性癌做临床病理分析。结果 临床分期晚期位于颌下腺、舌下腺肿瘤神经受侵率高 ,复发率高 ;肿瘤复发是死亡的主要原因 ;局部总复发率为 4 7.5 % ,远地转移率... 目的 探讨影响涎腺腺样囊性癌的复发及转移的因素。方法 对 6 1例涎腺腺样囊性癌做临床病理分析。结果 临床分期晚期位于颌下腺、舌下腺肿瘤神经受侵率高 ,复发率高 ;肿瘤复发是死亡的主要原因 ;局部总复发率为 4 7.5 % ,远地转移率为 2 9.5 % ,颈淋巴结转移率为 9.8%。结论 复发率与发病部位、临床分期及治疗方法等相关 ,外科是主要的治疗方法 ,放射治疗可以有效地控制病变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腺样囊性癌 复发 肿瘤转移 肿瘤生物学 临床分期
下载PDF
组织修复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作用及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8
作者 陈勇 周正炎 季振威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3年第4期285-287,共3页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 growthfactor,VEGF)又称血管通透因子或促血管因子,是一种特异的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表面受体的生长因子,具有维持血管正常状态和完整性,增加血管通透性,诱导血管发生,并促进血管生成的作用.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生成 组织修复
下载PDF
下颌骨牵引成骨过程中转化生长因子表达 被引量:3
9
作者 陈勇 季振威 +2 位作者 唐恩溢 胡勤刚 周正炎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7年第2期38-41,46,共5页
目的通过建立兔下颌骨牵引成骨实验动物模型,研究下颌骨牵引成骨过程中TGF-β1表达及意义。方法选用新西兰白兔30只,随机选取6只动物作空白对照组,24只动物右侧下颌骨植入外置式颌骨牵引器。经7 d延迟期后,按1 mm/d速率延长下颌骨7 d,... 目的通过建立兔下颌骨牵引成骨实验动物模型,研究下颌骨牵引成骨过程中TGF-β1表达及意义。方法选用新西兰白兔30只,随机选取6只动物作空白对照组,24只动物右侧下颌骨植入外置式颌骨牵引器。经7 d延迟期后,按1 mm/d速率延长下颌骨7 d,固定期8周。在延迟期第7天,牵引期第2、4、7天,固定期第1、3、6、8周分别处死3只动物,采用免疫组化、RT-PCR方法,检测TGF-β1表达变化。结果TGF-β1表达贯穿下颌骨牵引成骨全过程,下颌骨牵引成骨过程中不同时相多种组织细胞参与表达TGF-β1。TGF-β1mRNA及其蛋白表达在牵引早期达到高峰,此后逐渐减弱。结论TGF-β1在下颌骨牵引成骨血运重建及新骨生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TGF-β1可能与传导机械牵引力刺激的细胞信号传导有关,从而启动血运重建和新骨生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引成骨 转化生长因子 血运重建 新骨生成
下载PDF
从术后效果评价腭裂修复术的术式选择 被引量:5
10
作者 徐光宙 周正炎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875-875,878,共2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腭裂患儿采用不同手术方法对术后效果的影响。方法对收治的138例先天性腭裂患儿年龄和所采用的术式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不同年龄段腭裂患儿其修复术式的选择与术后效果和并发症的关系。结果138例腭裂中130例伤口Ⅰ期愈合,... 目的探讨先天性腭裂患儿采用不同手术方法对术后效果的影响。方法对收治的138例先天性腭裂患儿年龄和所采用的术式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不同年龄段腭裂患儿其修复术式的选择与术后效果和并发症的关系。结果138例腭裂中130例伤口Ⅰ期愈合,3例软腭穿孔,5例悬雍垂不全裂开。术后复诊86例,语音恢复效果满意37例,明显改善20例,语音不良29例。结论6岁以下患儿仅行腭裂修复而不行咽成形术,手术方法以改良兰氏法为首选;单纯软腭裂也可采用单瓣后推法;6岁以上患儿可同时腭咽成形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腭裂 腭裂修复术 咽成形术
下载PDF
下颌骨牵引成骨过程中VEGF及其受体的表达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勇 季振威 +2 位作者 徐明耀 叶炳飞 周正炎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36-39,共4页
目的:通过建立兔下颌骨牵引成骨实验动物模型,研究下颌骨牵引成骨过程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其受体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用新西兰白兔30只,随机选取6只动物作空白对照组,24只动物右侧下颌骨... 目的:通过建立兔下颌骨牵引成骨实验动物模型,研究下颌骨牵引成骨过程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其受体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用新西兰白兔30只,随机选取6只动物作空白对照组,24只动物右侧下颌骨植入外置式颌骨牵引器。经7d延迟期后,按1mm/d速率延长下颌骨7d,固定期8周。在延迟期第7d,牵引期第2、4、7d,固定期第1、3、6、8周分别处死3只动物,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VEGF及其受体FLT-1(fms-like tyrosine kinase-1)、FLK-1(fetal liver kinese-1)的表达变化。结果:VEGF及其受体FLT-1、FLK-1的表达贯穿下颌骨牵引成骨全过程。下颌骨牵引成骨过程中不同时相多种组织细胞参与表达VEGF及其受体FLT-1、FLK-1,但在表达的变化上存在一定的差异。结论:VEGF通过与其受体特异性结合,在下颌骨牵引成骨血运重建及新骨生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引成骨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 血运重建
下载PDF
计算机自动化X线头影测量分析系统的临床应用评价 被引量:2
12
作者 徐光宙 周正炎 丁国伟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152-155,共4页
目的:对开发的计算机自动化X线头影测量分析系统(CACAS)的临床应用进行评价。方法:选择标准头颅侧位X线片16例,应用CACAS自动完成标志点定位,自动测量分析,获得各个标志点的坐标和测量参数值;以人机交互方式输入标志点,自动测量分析,获... 目的:对开发的计算机自动化X线头影测量分析系统(CACAS)的临床应用进行评价。方法:选择标准头颅侧位X线片16例,应用CACAS自动完成标志点定位,自动测量分析,获得各个标志点的坐标和测量参数值;以人机交互方式输入标志点,自动测量分析,获得各个标志点的坐标和测量参数值。结果:自动X线头影测量分析系统与计算机人机交互式两种头影测量方法间的比较,统计学上差异无显著性(除个别测量项目间)。结论:计算机自动化X线头影测量分析系统为更准确的测量分析提供了可靠、有效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自动化X线头影测量分析系统 临床应用评价 头颅侧位X线片 人机交互方式 头影测量方法 标志点 选择标准 测量项目 参数值 交互式 显著性 统计学 坐标
下载PDF
p16基因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3
作者 史宏男 周正炎 顾云峰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06-108,F003,共4页
目的 为了探讨p16基因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肺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ABC免疫组化染色方法 ,研究转移抑制基因p16表达产物在 36例涎腺腺样囊性癌 (ACC)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p16在ACC中有较高表达 ,阳性率为 5 8 3 % (2 1/ 36... 目的 为了探讨p16基因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肺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ABC免疫组化染色方法 ,研究转移抑制基因p16表达产物在 36例涎腺腺样囊性癌 (ACC)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p16在ACC中有较高表达 ,阳性率为 5 8 3 % (2 1/ 36 ) ;其中有肺转移者阳性率为36 6 % (4 / 11) ,临床无肺转移者阳性率 76 % (19/ 2 5 ) ,差异有极显著意义 (P <0 0 1) ;p16表达与临床分期有关 ,分期越高 ,阳性率越低 ,早期 10 0 % (17/ 17)和Ⅲ、Ⅳ期 47 3 % (9/19)相比则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1)。与病理分型本组无显著相关 (P >0 0 5 )。结论 本实验结果表明p16基因在人ACC肺转移过程中起到抑制转移的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肿瘤 涎腺腺样囊性癌 P16基因 基因表达 肺转移瘤
下载PDF
鳃裂畸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守平 周正炎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0年第4期331-334,共4页
关键词 鳃裂畸形 分类 鳃裂癌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循证医学——21世纪医学的新模式 被引量:14
15
作者 周正炎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1年第1期1-3,共3页
关键词 循证医学 RCT 颌面外科 口腔医学
下载PDF
颅颌面数字化三维重建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徐光宙 周正炎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CAS 2003年第4期307-309,共3页
X线头影测量技术已从二维影像测量发展到三维测量,本文对近年来依颌面软硬组织、牙颌模型的三维数字化重建中使用的设备组成、基本原理、操作过程、适用范围及其优缺点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三维数字化重建 CT头影测量 颅颌面硬组织 颅颌面软组织 牙列组织 牙颌模型
下载PDF
舌动脉逆行插管介入治疗舌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季振威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42-43,共2页
目的:评价舌动脉插管介入治疗舌癌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舌动脉插管,对7例舌癌患者给予化疗药物平阳霉素和甲氨蝶呤,治疗前定点并测量溃疡面大小,治疗结束后再次测量溃疡面大小。结果:7例舌癌患者运用此方法,2例原发灶消失,4例原发灶缩... 目的:评价舌动脉插管介入治疗舌癌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舌动脉插管,对7例舌癌患者给予化疗药物平阳霉素和甲氨蝶呤,治疗前定点并测量溃疡面大小,治疗结束后再次测量溃疡面大小。结果:7例舌癌患者运用此方法,2例原发灶消失,4例原发灶缩小75%,1例中途放弃治疗。结论:舌动脉插管介入化疗是治疗舌癌的一种安全高效治疗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癌 介入 化疗
下载PDF
牙洁治术后贝复济局部应用疗效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8
作者 冯炯 王新军 《外科研究与新技术》 2014年第1期44-45,共2页
目的 探讨超声洁治术后促进局部牙龈创伤愈合的新方法.方法 共48例龈缘炎实施超声洁治术患者,年龄18 -52岁.随机分为2组,A组24例,局部应用贝复济;B组24例,局部不做任何处理.结果 A组止痛效果明显好于B组,组间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 <0.05... 目的 探讨超声洁治术后促进局部牙龈创伤愈合的新方法.方法 共48例龈缘炎实施超声洁治术患者,年龄18 -52岁.随机分为2组,A组24例,局部应用贝复济;B组24例,局部不做任何处理.结果 A组止痛效果明显好于B组,组间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 <0.05;两组间局部组织生长情况对比则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用贝复济的促进组织生长作用,在超声洁治术后局部牙龈组织创伤的治疗中较快促进了组织生长和创面愈合.贝复济使用简便,安全有效,很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洁治术 贝复济 龈缘炎
下载PDF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致颌骨骨丧失的机制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守平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1年第2期76-78,共3页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颌骨骨失 绝经后
下载PDF
腹膜腔注射肝素对ACC-M细胞在裸鼠肺、肝组织分布的影响
20
作者 王新军 陈万涛 +2 位作者 周正炎 马衍青 周晓健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46-247,251,共3页
目的 通过观察腹膜腔注射肝素对ACC_M细胞在裸鼠肺、肝组织的分布特点 ,研究其对腺样囊性癌肺高转移细胞肺粘附的抑制作用。方法 实验裸鼠腹腔注射肝素后 ,经尾静脉注入氚标胸腺嘧啶核苷 (3 HTdR)标记ACC_M细胞 ,分别检测注射后 2h、6... 目的 通过观察腹膜腔注射肝素对ACC_M细胞在裸鼠肺、肝组织的分布特点 ,研究其对腺样囊性癌肺高转移细胞肺粘附的抑制作用。方法 实验裸鼠腹腔注射肝素后 ,经尾静脉注入氚标胸腺嘧啶核苷 (3 HTdR)标记ACC_M细胞 ,分别检测注射后 2h、6h、18h肺、肝组织单位重量的每分钟同位素脉冲数 (CPM)。结果 裸鼠单位重量肺组织3 H_ACC_M在不同时间由高到低依次是空白对照组 2h、6h、18h ,肝素组 6h、2h、18h。相同时段肝素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单位重量肝组织3 H_ACC_M在不同时间由高到低依次是空白对照组为 2h、6h、18h ,肝素组为 2h、6h、18h ,相同时段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肝素腹腔注射后可减少肺组织内ACC_M细胞数量 ,但对相同时段肝组织内ACC_M细胞数量无显著影响 ,肝素可能在抑制腺样囊性癌肺转移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素 ACC-M细胞 粘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