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癌的介入性热化疗:最佳灌注温度的探讨 被引量:33
1
作者 张家兴 樊树峰 +5 位作者 郑家平 叶强 汝复明 奚顺法 童乾纲 顾伟中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5期450-452,共3页
目的 探讨肝癌经肝动脉行介入性热化疗的最佳灌注温度。方法 实验猪 8头 ,按不同灌注温度随机分为 4组 ,每组 2头 ,分别灌注 4 5、5 0、5 5和 6 0°C(导管流出温度 )的生理盐水。术后 14d将实验猪处死 ,取出肝脏进行病理检查。同... 目的 探讨肝癌经肝动脉行介入性热化疗的最佳灌注温度。方法 实验猪 8头 ,按不同灌注温度随机分为 4组 ,每组 2头 ,分别灌注 4 5、5 0、5 5和 6 0°C(导管流出温度 )的生理盐水。术后 14d将实验猪处死 ,取出肝脏进行病理检查。同时观察热灌注前后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和一般情况的变化。评价热灌注的适宜温度。临床上选取肝癌 35例 ,采用温热灌注化疗栓塞治疗。将 80cm 5F导管超选至肿瘤的供血动脉内 ,先灌注 6 0~ 6 5°C ,导管流出温度 (4 7.5 5± 0 .4 4 )°C ,化疗药液。再用 6 0~ 6 5°C化疗药碘油乳剂栓塞。定期随访 ,评价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实验猪肝动脉热灌注显示 ,出导管温度 >5 0°C热灌注导致肝功能明显受损 ,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和食欲下降、精神萎靡等不良反应 ;其中 6 0°C组 ,热灌注区见大片状热凝固坏死 ,5 5°C组热灌注区可见点灶、斑片状的热凝固坏死。≤ 5 0°C对肝功能和机体影响不明显 ,热灌注区未见明显异常的病理改变。临床上以 (4 7.5 5± 0 .4 4 )°C进行介入性热化疗治疗肝癌 ,近期随访肿瘤的生长率为 - (0 .35± 0 .32 ) ,有效率 (PR +CR)为 79.2 % ;0 .5、1和 1.5年生存率分别为 10 0 % (35例 )、80 % (2 8例 )和 6 0 % (2 1例 )。不良反应与文献报道的常规介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介入性热化疗 灌注温度 治疗
下载PDF
经导管动脉栓塞治疗急性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29例 被引量:7
2
作者 王永利 程英升 +3 位作者 张家兴 汝复明 曹传武 徐霁充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1期3571-3575,共5页
目的:评价急诊经导管动脉栓塞术(emergency transcatheter arterial embolization,ETAE)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1997-01/2007-11我院ETAE治疗的十二指肠溃疡动脉性大出血的29例患者资料.分别行腹腔干动脉、... 目的:评价急诊经导管动脉栓塞术(emergency transcatheter arterial embolization,ETAE)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1997-01/2007-11我院ETAE治疗的十二指肠溃疡动脉性大出血的29例患者资料.分别行腹腔干动脉、胃十二指肠动脉造影,以明确出血动脉,采用明胶海绵颗粒或条经造影导管或微导管栓塞胃十二指肠动脉或其出血分支动脉,ETAE后均行肠系膜上动脉造影,排除侧支循环对溃疡区域供血.分析ETAE的技术成功率和临床成功率,内镜观察十二指肠球部动脉栓塞区黏膜改变.结果:导管位于腹腔干动脉造影,出现造影剂外渗7例,出血阳性率24%;胃十二指肠动脉造影,造影剂外渗、涂抹肠黏膜19例,出血阳性率65.5%;3例内镜明确诊断十二指肠溃疡,但胃十二指肠动脉造影出血阴性.1例ETAE后,有肠系膜上动脉的胰十二指肠前下、后下弓动脉侧支供血,再予以微导管栓塞肠系膜上动脉上述两分支动脉.ETAE即刻止血26例,技术成功率90%;ETAE后30d内未再出血27例,2例饮酒再出血,再行ETAE,临床成功率93%.5例出现一过性剑突下隐痛,未作处理自行缓解.19例患者ETAE术后内镜检查,10例ETAE前已查内镜者7例治疗后复查内镜,显示动脉栓塞区域的十二指肠黏膜呈苍白改变,无缺血坏死病例.结论:明胶海绵颗粒或条行ETAE是急诊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性动脉出血的迅捷、有效和安全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经导管栓塞 大出血 十二指肠溃疡 血管造影
下载PDF
急性下消化系动脉出血的介入诊疗价值和影响因素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永利 程英升 +3 位作者 张家兴 汝复明 曹传武 徐霁充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4期3919-3924,共6页
目的:探讨血管造影、经导管栓塞术在急性下消化系动脉出血中的诊疗价值及影响出血诊断和栓塞疗效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血管造影和经导管栓塞术治疗39例急性下消化系动脉大出血病例.记录术前、后输血量、血压变化和血红蛋白改变.随访3-... 目的:探讨血管造影、经导管栓塞术在急性下消化系动脉出血中的诊疗价值及影响出血诊断和栓塞疗效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血管造影和经导管栓塞术治疗39例急性下消化系动脉大出血病例.记录术前、后输血量、血压变化和血红蛋白改变.随访3-6mo,评价技术成功、临床成功、迟发性出血和并发症.结果:栓塞术前,39例患者中26例输注红细胞悬液,术后仅4例患者(术前Hb均<40g/L)输注红细胞悬液.肠系膜上、下动脉(2级血管)开口造影,出血阳性诊断率31%;空肠、回肠、回结肠、结肠动脉和边缘动脉等(3级)分支血管开口造影,出血阳性诊断率69%(27/39).总血管造影出血阳性率100%.即刻有效栓塞率达92%,栓塞的技术成功率和临床成功率分别为100%和89.7%.手术操作和栓塞所致动脉痉挛,一过性腹部隐痛4例,2例对症处理后缓解,2例自行缓解.3d后的肠镜检查,4例患者显示出栓塞区肠黏膜红斑,周围水肿、苍白,但无1例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血管造影、经导管栓塞术是急性动脉性下消化系出血定位诊断和安全、有效的急诊治疗手段.血管造影出血的阳性诊断率和栓塞治疗的疗效受多种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消化系动脉出血 血管造影 经导管栓塞术
下载PDF
介入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胰岛细胞瘤:附4例报道 被引量:1
4
作者 郑家平 邵国良 +2 位作者 俞炎平 张家兴 顾伟中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6期408-410,共3页
目的探讨经导管动脉内灌注化疗(TAI)治疗晚期恶性胰岛细胞瘤的近期疗效。方法4例经病理证实晚期恶性胰岛细胞瘤,原发灶位于胰颈部1例,胰体尾部3例。3例为恶性胰岛素瘤伴有肝脏弥漫、多发转移,1例无功能恶性胰岛细胞瘤,因肿瘤侵及周围大... 目的探讨经导管动脉内灌注化疗(TAI)治疗晚期恶性胰岛细胞瘤的近期疗效。方法4例经病理证实晚期恶性胰岛细胞瘤,原发灶位于胰颈部1例,胰体尾部3例。3例为恶性胰岛素瘤伴有肝脏弥漫、多发转移,1例无功能恶性胰岛细胞瘤,因肿瘤侵及周围大血管和脾脏无法切除。4例患者接受腹腔干TAI,其中对3例肝脏转移瘤进行化疗栓塞。间隔1~2个月重复治疗。结果4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接受介入化疗共11疗程,平均2.8疗程。随访2~8个月,原发肿瘤部分缓解(PR)3例,稳定(SD)1例;转移瘤PR4例。伴有低血糖恶性胰岛素瘤患者空腹血糖全部恢复正常水平,1例无功能恶性胰岛细胞瘤临床腹胀、腹痛缓解。介入术后出现一过性发热3例,余未见介入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结论对外科无法切除晚期恶性胰岛细胞瘤行TAI安全、疗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细胞瘤 恶性 动脉内灌注化疗 介入治疗
下载PDF
肝癌介入治疗中动静脉分流的处理
5
作者 张琳 叶强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5期312-314,共3页
肝癌合并动静脉分流常见于晚期肝癌患者,其生存率较无分流的患者明显低,动静脉分流的正确处理与预后密切相关。本文综述了近几年肝癌介入治疗中对动-静脉分流的处理方法。
关键词 肝细胞 动静脉分流 栓塞 治疗性
下载PDF
介入治疗1例急性颅内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 被引量:3
6
作者 吴慧群 《现代护理》 2007年第04X期1171-1172,共2页
颅内动脉瘤破裂之前可无任何症状,一旦破例,可威胁患者生命。颅内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2周内再次SAH发生率占54%~80%,1个月内再出血危险性最大,再出血的死亡率高达70%。过早下床活动、情绪激动、用力大便、剧... 颅内动脉瘤破裂之前可无任何症状,一旦破例,可威胁患者生命。颅内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2周内再次SAH发生率占54%~80%,1个月内再出血危险性最大,再出血的死亡率高达70%。过早下床活动、情绪激动、用力大便、剧烈咳嗽等均可导致再出血。因此如能认识和及时消除SAH的再发诱因,对颅内动脉瘤所致SAH予以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术后监测生命体征、防止发生医源性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破裂 急性 护理
下载PDF
CT引导下肝脓肿穿刺置管引流术的探讨 被引量:20
7
作者 徐家华 张家兴 +3 位作者 曹传武 李茂全 汝复明 郑曼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8期574-577,共4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肝脓肿穿刺引流术的方法和疗效。方法本组20例肝脓肿患者,均经临床、生化和影像学(CT)检查确诊为肝脓肿,行CT引导下定位穿刺抽吸并置管引流。脓肿位于肝左叶6例,肝右叶9例,肝2叶5例。结果14例为单个脓肿,6例为多发脓肿... 目的探讨CT引导下肝脓肿穿刺引流术的方法和疗效。方法本组20例肝脓肿患者,均经临床、生化和影像学(CT)检查确诊为肝脓肿,行CT引导下定位穿刺抽吸并置管引流。脓肿位于肝左叶6例,肝右叶9例,肝2叶5例。结果14例为单个脓肿,6例为多发脓肿,单个脓肿经1次抽吸后脓肿完全消失9例,l例经2次抽吸基本消失,多发或多房脓肿穿刺先抽较大脓肿,后抽较小脓肿,或分次抽吸,20例均放置引流管并冲洗,平均引流置管时间为19.2d,所有患者至随访截止日未见复发。结论CT引导下穿刺抽吸引流是治疗肝脓肿的非常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脓肿 CT引导 置管引流
下载PDF
经直肠超声引导氩氦靶向冷冻治疗前列腺癌23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8
作者 武清 王雪松 +6 位作者 钱建新 张家兴 许青 曹传武 顾小强 骆益宙 王杰军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9期670-673,共4页
目的:探索前列腺癌经皮冷冻治疗近期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方法:使用ENDOCARE冷冻手术系统,经直肠超声引导,用2 mm冷冻刀经皮靶向冷冻前列腺癌,观察:①癌组织冷冻消融率;②并发症发生率;③手术前后PSA、PSMA的动态变化与疗效的关系... 目的:探索前列腺癌经皮冷冻治疗近期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方法:使用ENDOCARE冷冻手术系统,经直肠超声引导,用2 mm冷冻刀经皮靶向冷冻前列腺癌,观察:①癌组织冷冻消融率;②并发症发生率;③手术前后PSA、PSMA的动态变化与疗效的关系。结果:①术后3周MR I显示:完全冷冻消融率34.8%(8/23);不完全冷冻消融率65.2%(15/23)。完全冷冻者术后6个月活检均呈阴性;未完全冷冻者活检阳性率为20%(3/15)。②术后轻度尿失禁发生率为13%(3/23),1月后均恢复正常。术后勃起功能障碍发生率为56.2%(9/16)。③氩氦刀治疗前后PSA水平分别为(32.98±35.50)μg/L、(11.65±26.51)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SMA水平较术前上升显著。结论:经直肠超声引导经皮氩氦靶向冷冻治疗前列腺癌近期疗效满意,并发症少,创伤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氩氦靶向冷冻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下载PDF
手术联合氩氦靶向冷冻消融在中晚期胰头癌中的应用(附15例报告) 被引量:7
9
作者 武清 张家兴 +2 位作者 钱建新 许青 王杰军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4期1403-1405,共3页
目的:探讨已丧失手术机会的中晚期胰头癌,开腹直视下行氩氦靶向冷冻消融术联合介入灌注治疗的近期临床疗效及相关并发症。方法:剖腹直视B超引导下,对不能手术根治性切除的中晚期胰头癌,用2~3把2mm冷冻器插入胰头肿瘤内进行同步冷冻消融... 目的:探讨已丧失手术机会的中晚期胰头癌,开腹直视下行氩氦靶向冷冻消融术联合介入灌注治疗的近期临床疗效及相关并发症。方法:剖腹直视B超引导下,对不能手术根治性切除的中晚期胰头癌,用2~3把2mm冷冻器插入胰头肿瘤内进行同步冷冻消融,同时行胆肠内引流减黄及胃肠转流手术,术后常规联合动脉介入区域性化疗2~4次。结果:15例中肿瘤冷冻消融范围>70%以上者12例,冷冻范围在50%左右者3例。随访:4例失访,术后生存最短7个月,最长18个月,中位生存期13.4个月,总体生存率63.6%(7/11)。术后7±2天胆红素恢复正常;胆瘘1例;无胰瘘。术后4周CA19-9、CA125、CA242、CA50等肿瘤标志物检测较术前均有明显下降(P<0.05)。结论:丧失手术机会的中晚期胰头癌于术中行氩氦靶向冷冻消融治疗是安全、可行的、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期胰头癌 氩氦靶向冷冻消融 介入灌注
下载PDF
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肝炎肝硬化脾功能亢进 被引量:22
10
作者 徐家华 李茂全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5-158,共4页
门静脉高压症常继发于肝硬化,主要表现为脾肿大,侧支循环的建立和腹水,同时亦可引起脾功能亢进。众多临床研究证明,部分性脾栓塞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一种有效方法。本文总结近年来门脉高压症、脾肿大的发病机制,分析门脉高压与脾脏肿... 门静脉高压症常继发于肝硬化,主要表现为脾肿大,侧支循环的建立和腹水,同时亦可引起脾功能亢进。众多临床研究证明,部分性脾栓塞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一种有效方法。本文总结近年来门脉高压症、脾肿大的发病机制,分析门脉高压与脾脏肿大的血流动力学关系,综述部分脾动脉栓塞治疗肝炎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原理和临床应用现状,并评价其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性脾动脉栓塞 门静脉高压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颅内巨大或大型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三种技术的比较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永东 李明华 +7 位作者 方淳 顾斌贤 程英升 王永利 赵俊功 高不郎 王珏 李敏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12期707-712,共6页
目的评价可脱卸球囊、可脱卸弹簧圈和颅内覆膜支架治疗颅内巨大动脉瘤的疗效。方法收集资料完整的经血管内治疗的颅内巨大动脉瘤20例,其中球囊/弹簧圈闭塞载瘤动脉9例,可脱卸弹簧圈动脉瘤腔填塞8例,覆膜支架治疗3例,另有2例为经弹簧圈... 目的评价可脱卸球囊、可脱卸弹簧圈和颅内覆膜支架治疗颅内巨大动脉瘤的疗效。方法收集资料完整的经血管内治疗的颅内巨大动脉瘤20例,其中球囊/弹簧圈闭塞载瘤动脉9例,可脱卸弹簧圈动脉瘤腔填塞8例,覆膜支架治疗3例,另有2例为经弹簧圈瘤腔栓塞治疗后复发,行覆膜支架治疗。随访9~83个月,平均(41.1±25.3)个月。术后即刻血管造影结果评价标准为:动脉瘤完全闭塞(100%),大部闭塞(95%~99%)和部分闭塞(<95%)。随访血管造影结果评价标准为:不变、血栓形成和再开放。结果所有动脉瘤血管内治疗均获得成功,无并发症。术后即刻血管造影显示动脉瘤完全闭塞11例,大部闭塞7例,部分闭塞2例,其中1例部分闭塞患者术后7 d再出血死亡。19例健在患者最终血管造影显示:动脉瘤完全闭塞15例,大部闭塞3例,部分闭塞1例。19例中,10例载瘤动脉保持通畅。长期临床随访结果显示11例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8例改善。结论动脉瘤腔可脱卸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巨大动脉瘤的完全闭塞率低且再通率高;可脱卸球囊或弹簧圈闭塞载瘤动脉治疗动脉瘤完全闭塞率高但牺牲载瘤动脉,有潜在或短暂的脑缺血事件发生;覆膜支架治疗操作简单、安全,且可保持载瘤动脉通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治疗 巨大动脉瘤 载瘤动脉闭塞 可脱卸弹簧圈 覆膜支架
下载PDF
经导管血栓清除联合溶栓治疗髂股静脉血栓 被引量:2
12
作者 童乾纲 郑家平 +4 位作者 汝复明 张家兴 奚顺法 叶强 顾伟中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0-64,共5页
目的 探讨经导管血栓清除术联合尿激酶 (UK)持续溶栓治疗髂股静脉血栓的疗效和安全性。资料与方法  13例患者经血管造影证实为髂静脉血栓。经健侧股静脉穿刺置管 ,行下腔静脉 (IVC)滤器置入术 ,再顺静脉血流穿刺患侧股静脉 ,成功后 ,... 目的 探讨经导管血栓清除术联合尿激酶 (UK)持续溶栓治疗髂股静脉血栓的疗效和安全性。资料与方法  13例患者经血管造影证实为髂静脉血栓。经健侧股静脉穿刺置管 ,行下腔静脉 (IVC)滤器置入术 ,再顺静脉血流穿刺患侧股静脉 ,成功后 ,综合运用球囊导管扩张和拖拉、大腔导管负压抽吸等技术 ,以及冲击溶栓等方法对髂静脉血栓进行清除 ,直到满意为止。再逆静脉血流穿刺股静脉 ,进行股静脉血栓清除术 ,具体操作同髂静脉血栓清除术。最后 ,将溶栓导管留置股静脉血栓远端 ,进行UK后续持续溶栓。间隔 2 4~ 72h造影复查 ,并结合临床表现决定是否继续行血栓清除和持续UK溶栓治疗。溶栓期间 ,每隔 4~ 6h监测纤维蛋白原 (FIB)、部分凝血酶时间(PT)、白陶土部分凝血酶时间 (APTT)值 ,同时观察股静脉穿刺留置导管处的出血情况和生命体征。结果  13只IVC滤器置入位置均在右肾静脉下方 1~ 2cm ,展开良好。患侧股静脉首次穿刺置管成功 12例 ,失败 1例 ,成功率92 .3% (12 / 13)。 13例患者均接受 1次以上血栓清除术 ,共 36次 ,平均 2 .8次。UK持续溶栓维持 3~ 14d ,平均 9d。痊愈 2例 ,显效 9例 ,有效 2例 ,无效 0例。患者住院期间 ,未出现肺动脉栓塞症状及严重出血现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静脉 血栓清除术 溶栓治疗 患者 UK 经导管 髂静脉 冲击 FIB 静脉血
下载PDF
大肠癌贫血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曹传武 徐家华 +3 位作者 徐霁充 张家兴 王杰军 李茂全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9年第1期52-55,59,共5页
目的分析大肠癌的部位、分期、营养状况、治疗方法、性别、年龄等因素与贫血的相关性。方法回顾319例大肠癌患者资料,按国际抗癌联盟(UICC)大肠癌TNM分期法(2001年)进行分期,运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分析大肠癌贫血的相关因素。结果贫血... 目的分析大肠癌的部位、分期、营养状况、治疗方法、性别、年龄等因素与贫血的相关性。方法回顾319例大肠癌患者资料,按国际抗癌联盟(UICC)大肠癌TNM分期法(2001年)进行分期,运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分析大肠癌贫血的相关因素。结果贫血131例(41.06%),血红蛋白水平正常188例(58.94%)。升结肠癌(包括盲肠癌)64例(20.06%),其他部位大肠癌255例(79.94%)。低蛋白血症50例(15.70%),血清白蛋白水平正常269例(84.30%)。结论大肠癌贫血的发生与诊断部位、分期无明显相关性。结果提示应将女性和低蛋白血症考虑为大肠癌发生贫血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肿瘤 贫血 血红蛋白
下载PDF
免疫、化疗、热疗三联法治疗恶性胸水疗效评估 被引量:2
14
作者 郑家平 汝复明 +4 位作者 张家兴 叶强 童乾纲 奚顺法 顾伟中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080-1084,共5页
目的 评估经胸腔内留置Arrow管注入高聚金葡素 (HASL)和顺铂 (CDDP)联合容式射频热疗 (三联法 )治疗恶性胸水的疗效。资料与方法  2 7例恶性胸水患者 ,胸水量均在中等以上 ,临床上有明显的胸闷、气促等症状。B超定位后 ,经皮穿刺胸腔... 目的 评估经胸腔内留置Arrow管注入高聚金葡素 (HASL)和顺铂 (CDDP)联合容式射频热疗 (三联法 )治疗恶性胸水的疗效。资料与方法  2 7例恶性胸水患者 ,胸水量均在中等以上 ,临床上有明显的胸闷、气促等症状。B超定位后 ,经皮穿刺胸腔内置入Arrow管 ,行胸水持续引流 ,注入HASL 5 0 0 0U +CDDP 6 0mg ,1次 /周。在每次胸腔内免疫、化疗后 30min内和第 3d进行胸部射频热疗 ,持续 2周为 1个疗程。完成 1个疗程后 ,评估治疗效果 ,同时观察毒副反应。结果 置管成功率 10 0 % (2 7/ 2 7) ,3例 (11.1% )发生导管周围胸水渗漏 ,2例 (7.4 % )不慎导管脱落 ,给予重新置管。 2 7例中接受 1个疗程 4例 ,2个疗程 2 0例 ,3个疗程 3例 ,平均 2 .0个疗程。总有效率 88.9%(2 4 / 2 7) ,临床症状缓解率 88.9% (2 4 / 2 7) ,2 0例治疗后KPS评分明显提高 (≥ 2 0 ) ,受益率 74 % (2 0 / 2 7)。发热是主要的毒副反应。结论 三联法治疗恶性胸水安全、有效、毒副反应轻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胸水 免疫治疗 化疗 胸腔置管
下载PDF
糖尿病膝下动脉病变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的短期疗效 被引量:2
15
作者 钟武 曾宏 +3 位作者 何延政 杨辉 施森 李茂全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87-289,I0005,共4页
目的评价糖尿病膝下动脉病变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的临床短期疗效。方法本组35例糖尿病合并缺血性下肢动脉病变患者,男20例,女15例,年龄50~81岁,中位年龄为69岁。Rutherford-Becker分级Ⅰ级6例,临床表现为中度以上间歇性跛行;Ⅱ级10... 目的评价糖尿病膝下动脉病变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的临床短期疗效。方法本组35例糖尿病合并缺血性下肢动脉病变患者,男20例,女15例,年龄50~81岁,中位年龄为69岁。Rutherford-Becker分级Ⅰ级6例,临床表现为中度以上间歇性跛行;Ⅱ级10例,临床表现为缺血性静息痛;Ⅲ级19例,为不同程度的溃疡和坏疽。所有患者术前均行患肢CT三维重建(CTA)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术后定期门诊随访,观察记录临床症状和体征变化,并测定1、3、6和12个月患肢踝肱指数(ABI)。结果35例患者53侧肢体共60支膝下动脉存在狭窄或闭塞,其中51支动脉通过球囊扩张得以开通,PTA成功率为85.0%。所有患者的疼痛症状均明显缓解,32例患者单位时间步行距离和固定距离步行时间均恢复正常。术后12个月ABI为0.65,与术前(0.49)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A是治疗糖尿病膝下动脉病变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膝下动脉病变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疗效
下载PDF
氩氦靶向冷冻消融治疗盆腔转移性肿瘤30例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武清 钱建新 +4 位作者 张家兴 曹传武 顾小强 许青 王杰军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 2005年第3期194-195,199,共3页
探讨冷冻消融术在盆腔转移性肿瘤中的应用及效果.术中直视下或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氩氦靶向冷冻消融.结果表明30例中术后CT显示25例瘤体未完全冷冻灭活,5例完全冷冻灭活,随访最短4月,最长39月.1年生存率80%(24/30),3年生存率13.3%(4/30)... 探讨冷冻消融术在盆腔转移性肿瘤中的应用及效果.术中直视下或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氩氦靶向冷冻消融.结果表明30例中术后CT显示25例瘤体未完全冷冻灭活,5例完全冷冻灭活,随访最短4月,最长39月.1年生存率80%(24/30),3年生存率13.3%(4/30).其中5例完全性冷冻者,1年生存率100%(5/5),3年生存率80%(4/5);不完全性冷冻者最长生存22月.完全性冷冻者术后经CT增强扫描,动脉造影显示肿瘤区为一低密度区和无血管区,1月后肿瘤坏死区逐渐吸收缩小,5~6月后完全吸收形成纤维化疤痕点.不完全性冷冻25例中冷冻范围达70%以上者19例,冷冻范围达50%左右者6例.术后发热反应3~10天,为肿瘤吸收热;会阴部皮肤冻伤1例,臀部化脓2例.骶尾部转移瘤冷冻后一过性大小便失禁2例.难治性盆腔转移瘤氩氦靶向冷冻消融术为一种安全、有效的肿瘤消融手段,若能完全冷冻灭活局限性肿瘤组织可显著提高生存率.不完全性冷冻范围大于70%以上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向冷冻消融 盆腔肿瘤 转移性肿瘤 冷冻灭活
下载PDF
脑动脉造影致一过性皮质失明二例
17
作者 奚顺法 郑家平 +4 位作者 童乾纲 汝复明 张家兴 叶强 顾伟中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3期246-246,共1页
关键词 脑动脉造影 过性皮质失明 脑血管造影 灌注化疔
下载PDF
^(131)I-chTNT单克隆抗体放射免疫治疗14例晚期胰腺癌
18
作者 徐霁充 张家兴 +4 位作者 李茂全 吕中伟 曹传武 虞岑琳 张晶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51-453,共3页
目的:通过对14例晚期胰腺癌病人瘤体内注射^(131)I-chTNT(^(131)I标记的肿瘤细胞核单克隆抗体)治疗胰腺癌的疗效和毒性观察,探索一种新的胰腺癌治疗方法。方法:所有胰腺癌患者(n=14)均经细胞学或组织学病理确诊。采用计算机断层扫面引... 目的:通过对14例晚期胰腺癌病人瘤体内注射^(131)I-chTNT(^(131)I标记的肿瘤细胞核单克隆抗体)治疗胰腺癌的疗效和毒性观察,探索一种新的胰腺癌治疗方法。方法:所有胰腺癌患者(n=14)均经细胞学或组织学病理确诊。采用计算机断层扫面引导下瘤体内直接注射^(131)I-chTNT注射液(50m Ci)。结果:14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1例(7%),部分缓解(PR)4例(29%),稳定(SD)7例(50%),进展(PD)2例(14%),有效率CR+PR 36%。结论:足够剂量的^(131)I—chTNT单克隆抗体瘤体内注射对于晚期胰腺癌的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肿瘤学 ^131I标记的肿瘤细胞核单克隆抗体 胰腺癌 放射免疫治疗
下载PDF
颈内动脉的功能解剖
19
作者 王永利 李明华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253-257,共5页
随着血管内诊断和治疗技术的蓬勃发展,从事神经内外科的临床医师越来越感觉到掌握和了解颅内动脉功能解剖的必要性。颈内动脉(ICA)是颅脑血液供应的重要动脉血管,其在颅段(入颈动脉管至颈内动脉分叉间)迂曲走行于骨性结构中或骨... 随着血管内诊断和治疗技术的蓬勃发展,从事神经内外科的临床医师越来越感觉到掌握和了解颅内动脉功能解剖的必要性。颈内动脉(ICA)是颅脑血液供应的重要动脉血管,其在颅段(入颈动脉管至颈内动脉分叉间)迂曲走行于骨性结构中或骨旁,且沿途发出诸多分支动脉。深入了解颈内动脉的走行方向和分段方法,对神经外科手术和血管内治疗技术都有直接或间接的指导意义。本文从颈内动脉分段方法的演变过程和新的分段方法等方面介绍颈内动脉的功能解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动脉 功能解剖 血管内治疗技术 神经外科手术 神经内外科 脑血液供应 颅内动脉 临床医师 动脉血管 骨性结构
下载PDF
不同剂量奥美拉唑治疗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1
20
作者 漆先琴 李济宇 +3 位作者 校宏兵 叶世会 丁卫星 李茂全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4年第5期914-916,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奥美拉唑治疗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7月本院收治的128例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观察组给予大剂量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奥美拉唑治疗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7月本院收治的128例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观察组给予大剂量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奥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记录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观察指标的变化,并于治疗72 h后评估两组患者的胃内 pH 值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测指标改善情况、胃内 pH 值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大剂量奥美拉唑治疗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出血 药物疗法 奥美拉唑 投药和剂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