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巴曲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3
1
作者 王菁 白雪 +2 位作者 余静 边伟红 刘学源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112-1116,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巴曲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2 h内发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巴曲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其中10例予短疗程治疗,入院后第1、3、5天予10 BU巴曲酶;另10例予长...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巴曲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2 h内发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巴曲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其中10例予短疗程治疗,入院后第1、3、5天予10 BU巴曲酶;另10例予长疗程治疗,入院后第1、3、5天予10 BU巴曲酶,第7、9、11天予5 BU巴曲酶)、依达拉奉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静脉滴注依达拉奉30 mg/次,2次/d,疗程为14 d)及联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用巴曲酶及依达拉奉,方法同巴曲酶和依达拉奉组)。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8天评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14、28天测定血浆内皮素(ET)、心钠素(ANP)、血栓素B_2(TXB_2)、6酮-前列素F1a(6-K PGF1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丙二醛(MDA)和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结果 4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值均<0.05),巴曲酶组、依达拉奉组、联合治疗组治疗后的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值均<0.05)。巴曲酶组和联合治疗组予长疗程巴曲酶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ADL评分均显著优于同组予短疗程治疗后(P值均<0.05)。巴曲酶组治疗后第14、28天的血浆ET、TXB_2、AngⅡ、NSE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值均<0.01),第28天的血浆CGRP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值均<0.01)。依达拉奉组治疗后第14、28天的血浆NSE和MDA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值均<0.01)。联合治疗组治疗后第14、28天的血浆ET、ANP、TXB_2、AngⅡ、NSE、MDA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值均<0.01),CGRP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值均<0.01);第28天的血浆SOD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巴曲酶组中予长疗程巴曲酶治疗后第7、14、28天的血浆ET、TXB_2、AngⅡ、NSE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值均<0.01),第14、28天的血浆CGRP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值均<0.01)。未见出血等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巴曲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且长疗程巴曲酶治疗的疗效优于短疗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巴曲酶 自由基清除剂 依达拉奉
下载PDF
调心方对淀粉样β蛋白25~35杏仁核注射诱导的痴呆模型大鼠淀粉样肽前体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刘学源 赵伟康 +1 位作者 徐品初 林水淼 《中国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8期130-132,共3页
目的:观察调心方对淀粉样β蛋白杏仁核注射诱导的痴呆模型大鼠脑内淀粉样肽前体mRNA表达,淀粉样β蛋白沉积及星形胶质细胞增殖作用,并与多萘哌齐比较。方法:实验于2001-01/2004-01在上海中医药大学老年医学研究所实验室完成。取SD大鼠40... 目的:观察调心方对淀粉样β蛋白杏仁核注射诱导的痴呆模型大鼠脑内淀粉样肽前体mRNA表达,淀粉样β蛋白沉积及星形胶质细胞增殖作用,并与多萘哌齐比较。方法:实验于2001-01/2004-01在上海中医药大学老年医学研究所实验室完成。取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调心方组、多萘哌齐组5组,每组8只。①给药:各组动物于造模前1周开始给药,调心方组给予调心方(党参、茯苓、远志、桂枝、菖蒲等组成,7.45g/mL)24.8g/kg,多萘哌齐组应用多萘哌齐组5mg/kg;其余各组用1mL双蒸水,每天灌胃1次,连续3周。②造模:正常对照组不造模;模型组、调心方组、多萘哌齐组大鼠通过单侧杏仁核注射淀粉样β蛋白25~35(5.0nmol)造成痴呆大鼠模型;假手术组切开皮肤后立即缝合。③观察指标:各组大鼠给药完毕后麻醉状态下处死取脑,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老年斑的主要成分淀粉样β蛋白1~40沉积和星形胶质细胞标志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表达,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观察淀粉样肽前体KPI和MPImRNA的表达。结果:40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淀粉样β蛋白1~40的阳性表达:模型组可见皮质、海马大量阳性细胞表达,其吸光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调心方组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多萘哌齐组虽有降低但不明显(P>0.05)。②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表达: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海马、皮质内胶质阳性细胞广泛增多,吸光度值亦高(P<0.01);调心方组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而多萘哌齐组作用不明显。③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结果:调心方组KPI(1269bp),MPI(297bp)条带表达均明显减弱,抑制大脑皮质和海马淀粉样肽前体751/770mRNA的表达。结论:淀粉样β蛋白沉积能激活胶质细胞分泌多种炎性细胞因子,诱发炎症反应,进一步促使淀粉样肽前体mRNA的表达和淀粉样β蛋白的沉积,启动炎症和免疫级联反应诱导老年斑的形成。而调心方可显著减少模型大鼠脑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和淀粉样肽前体mRNA的表达,抑制炎症反应,从而进一步减轻淀粉样β蛋白的大量沉积,其效果优于多萘哌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中药疗法 淀粉样Β蛋白 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 蛋白质 淀粉样Β蛋白前体
下载PDF
急性脑卒中患者血清IGF-1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9
3
作者 陈玉娟 刘学源 +2 位作者 边伟红 杜新鲁 杨红彦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17-18,共2页
目的:了解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免法测定40例脑梗死、20例腔隙性梗死、40例脑出血患者起病后3d内、2周时血清IGF-1的含量,并与30例健康者对照比较。结果:脑卒中患者血... 目的:了解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免法测定40例脑梗死、20例腔隙性梗死、40例脑出血患者起病后3d内、2周时血清IGF-1的含量,并与30例健康者对照比较。结果:脑卒中患者血清IGF-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脑梗死组明显低于腔隙性梗死组,相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2周时血清IGF-1水平有恢复;脑出血与脑梗死患者血清IGF-1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血清IGF-1水平可帮助判断病情轻重和预后。IGF-1可能参与了脑出血的病理过程或脑出血周边组织可能存在缺血性损害。IGF-1在急性脑卒中时也许能通过血脑屏障而产生神经保护,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脑梗死 脑出血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刘珂 陈玉娟 +2 位作者 边伟红 杨红彦 刘学源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8年第6期67-70,共4页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患者脑血流的影响。方法选择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LMWH加常规药物治疗组(治疗组)60例,常规药物治疗组(对照组)30例。分别观察治疗前后神经功...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患者脑血流的影响。方法选择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LMWH加常规药物治疗组(治疗组)60例,常规药物治疗组(对照组)30例。分别观察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y of daily life,ADL)评分及脑血流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ADL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好转(P<0.01),但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两组脑血管搏动指数和血管阻力指数明显改善(P<0.01),但治疗组改善更为明显且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均未出现明显副作用。结论LMWH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其机制可能与其改善局部脑血流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 急性脑梗死 经颅多普勒
下载PDF
β-淀粉样蛋白_(25-35)杏仁核注射对大鼠海马Caspase-3及P38MAPK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白雪 王菁 +1 位作者 王松林 刘学源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117-1119,共3页
目的观察β-淀粉样蛋白(Aβ)_(25-35)对大鼠海马Caspase-3及P38MAPK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假手术、类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组,每组8只。类AD模型采用Aβ_(25-35)片段单侧杏仁核注射... 目的观察β-淀粉样蛋白(Aβ)_(25-35)对大鼠海马Caspase-3及P38MAPK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假手术、类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组,每组8只。类AD模型采用Aβ_(25-35)片段单侧杏仁核注射建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aspase-3蛋白的表达,原位杂交法检测P38MAPK mRNA的表达。结果类AD模型组大鼠的海马及额叶皮层Caspase-3及P38MAPKmRNA表达的阳性细胞数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及假手术组(P值均<0.01),光密度值亦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及假手术组(P值均<0.05)。结论 Aβ_(25-35)杏仁核单侧注射可诱导大鼠P38MAPK活性增加,并进一步促进Caspase-3等凋亡蛋白的过度表达,促使神经细胞凋亡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Β-淀粉样蛋白 CASPASE-3 P38MAPK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中预防护理人员鼻面部压力性损伤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40
6
作者 夏杰 段霞 +3 位作者 曹程秀 张佳男 于婵 王可可 《护理管理杂志》 2020年第4期276-279,共4页
目的探讨液体敷料配合水胶体敷料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中护理人员鼻面部压力性损伤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月在发热门诊、隔离病房和隔离重症监护病房工作的60名护理人员,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液体敷料配合... 目的探讨液体敷料配合水胶体敷料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中护理人员鼻面部压力性损伤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月在发热门诊、隔离病房和隔离重症监护病房工作的60名护理人员,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液体敷料配合水胶体敷料局部皮肤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皮肤护理。结果观察组鼻面部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皮肤舒适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使用液体敷料配合水胶体敷料进行局部皮肤护理,能有效降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中护理人员鼻面部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操作方便快捷,在保证隔离防护效果的同时提高了护理人员的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护理人员 压力性损伤 预防
下载PDF
产科危重症预警评估工具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7
作者 夏杰 段霞 +2 位作者 于婵 张佳男 王可可 《护理管理杂志》 2018年第12期883-888,共6页
产科危重症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率增加的重要因素,早期对患者病情进行预警评估,实现及时救治,可有效降低患者的临床病死率,临床意义重大。文章阐述了危重孕产妇的定义、判定标准、产科危重症预警评估工具的研究现状及展望,旨在为护士早期... 产科危重症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率增加的重要因素,早期对患者病情进行预警评估,实现及时救治,可有效降低患者的临床病死率,临床意义重大。文章阐述了危重孕产妇的定义、判定标准、产科危重症预警评估工具的研究现状及展望,旨在为护士早期对产科危重症患者进行预警评估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科 危重孕产妇 预警 评估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防护用品所致护理人员压力性损伤的现况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夏杰 段霞 +3 位作者 曹程秀 张佳男 于婵 王可可 《护理管理杂志》 2020年第4期252-256,共5页
目的调查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护理人员佩戴防护用品所致压力性损伤的发生情况并探讨其危险因素,为预防护理人员压力性损伤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2020年1月至2月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工作在临床一线的89名护理人... 目的调查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护理人员佩戴防护用品所致压力性损伤的发生情况并探讨其危险因素,为预防护理人员压力性损伤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2020年1月至2月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工作在临床一线的89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防护用品所致压力性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结果护理人员佩戴防护用品发生压力性损伤15名,占16.85%,影响佩戴防护用品所致压力性损伤发生的危险因素有每天佩戴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的时间、预防局部压力性损伤的防护措施、是否穿防护服(P<0.01或P<0.05)。结论护理人员佩戴防护用品所致压力性损伤不容乐观,应尽可能缩短每次佩戴防护用品的时间,积极采取局部压力性损伤的防护措施,选择透湿性好的防护服,降低压力性损伤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个人防护用品 压力性损伤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血浆ET、CGRP及NSE测定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7
9
作者 王琳琳 刘学源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212-214,共3页
目的:探讨了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患者血浆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临床确诊的VBI患者120例,采集发病后不同时间的静脉血,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测定血浆ET、CGRP和... 目的:探讨了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患者血浆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临床确诊的VBI患者120例,采集发病后不同时间的静脉血,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测定血浆ET、CGRP和NSE水平,与60例同年龄组健康成人对照,观察其动态变化。结果:VBI患者早期血浆NSE和ET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且随时间延长,二者含量均逐渐降低,NSE水平2d时达高峰,14d时基本恢复,而ET水平则始终高于对照组;与此不同,不同时间VBI患者血浆CGRP的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但随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结论:NSE、ET和CGRP与VBI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NSE的监测为VBI的早期诊断提供了可能,而ET、CGRP水平的变化对VBI的早期预防、早期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内皮素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下载PDF
低频电刺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内皮素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动态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刘学源 洪震 +3 位作者 陈玉娟 边伟红 杜望春 宁燕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3-36,共4页
目的探讨双乳突法头部低频电刺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内皮素(ET)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动态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临床确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40例,随机分为低频电刺激治疗组... 目的探讨双乳突法头部低频电刺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内皮素(ET)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动态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临床确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40例,随机分为低频电刺激治疗组和常规对照组,分别观察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及血浆中NSE、ET、CGRP水平的动态变化。结果低频电刺激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及ADL评分显著改善,对病情程度不同的患者均有明显的治疗作用;治疗后14d血浆中NSE、ET的水平显著下降,21dCGRP的水平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低频电刺激能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其机制可能与减轻梗死导致的神经元损伤、改善局部脑血流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电刺激 脑梗死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内皮素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原文传递
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内皮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变化 被引量:9
11
作者 刘学源 洪震 +1 位作者 陈玉娟 边伟红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836-838,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内皮素(ET)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动态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临床确诊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测量并计算其脑梗死面积,采集发病后不同时间的静脉血,采用放射免疫技...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内皮素(ET)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动态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临床确诊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测量并计算其脑梗死面积,采集发病后不同时间的静脉血,采用放射免疫技术测定血浆中NSE、ET和CGRP水平,与各60例同年龄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高血压患者、脑动脉硬化症患者对照,观察其动态变化。结果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血清NSE和ET含量较老年脑动脉硬化症患者、老年高血压患者及老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明显升高(分别为P<0.01、P<0.01及P<0.05),且随时间延长,二者含量均逐渐降低,NSE水平2 d时达高峰,14 d时基本恢复,而ET水平则始终高于脑动脉硬化症患者及高血压患者,且梗死面积越大,二者的水平越高,老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及老年高血压患者ET的水平亦明显高于老年脑动脉硬化症患者(P<0.01);不同时间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及老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浆CGRP的水平均明显低于脑动脉硬化症患者及高血压病患者(P<0.01),但随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且梗死面积越大CGRP的水平则越低。结论NSE、ET和CGRP与老年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NSE的监测为脑梗死的早期诊断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磷酸丙酮酸水合酶 内皮缩血管肽类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原文传递
β-淀粉样蛋白_(25-35)杏仁核注射对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及海马突触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学源 赵伟康 +1 位作者 徐品初 洪震 《中华精神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5-48,共4页
目的探讨β-淀粉样蛋白_(25-35)(Aβ_(25-35))杏仁核注射所造痴呆模型大鼠海马突触素的改变及其与空间学习记忆力的关系。方法雄性 Sprague-Dawley 大鼠2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颅内注射5.0 nmol 0.1%三氟乙酸)、痴呆模型组... 目的探讨β-淀粉样蛋白_(25-35)(Aβ_(25-35))杏仁核注射所造痴呆模型大鼠海马突触素的改变及其与空间学习记忆力的关系。方法雄性 Sprague-Dawley 大鼠2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颅内注射5.0 nmol 0.1%三氟乙酸)、痴呆模型组(颅内注射5.0 nmol AB_(25-35)),每组各8只。采用杏仁核注射 Aβ_(25-35)的方法建立大鼠痴呆模型;通过 Morris 水迷宫测试观察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变;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模型大鼠海马突触素表达的水平。结果大鼠痴呆模型建立6周后,痴呆模型组大鼠存在明显的空间学习记忆力障碍,为期6 d 水迷宫测试的平均潜伏期均明显长于正常对照组及假手术组,其中第4~6天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痴呆模型组大鼠海马突触素表达的阳性数及着色密度均明显少于正常对照组及假手术组,其中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1)。结论 Aβ_(25-35)杏仁核注射所造痴呆模型的大鼠海马突触数量明显减少,其空间学习记忆力功能障碍可能与突触的减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痴呆 学习 记忆 海马 淀粉样Β蛋白 突触素
原文传递
低频电刺激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学源 黄敬 +1 位作者 刘珂 陈玉娟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10-413,共4页
目的观察低频电刺激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探讨其对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及血浆中内皮素(ET)、心钠素(ANP)、血栓素B_2(TXB_2)、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目的观察低频电刺激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探讨其对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及血浆中内皮素(ET)、心钠素(ANP)、血栓素B_2(TXB_2)、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的影响。方法共选取临床确诊的VBI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电刺激治疗组(治疗组)和常规对照组(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患者还同时给予低频电刺激。分别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改善率,同时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及血浆中ET、ANP、TXB_2、AngⅡ、CGRP及NSE水平进行比较。结果经2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总有效率高达87.93%,显著高于对照组相应水平(P<0.01);而且治疗组患者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明显加快,同时其血浆中ET、ANP、TXB_2、AngⅡ、NSE水平显著下降,CGRP含量明显升高。结论低频电刺激对VBI患者症状改善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并且在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其治疗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脑灌注、减轻脑缺血后神经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电刺激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内皮素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降钙素基因 相关肽
原文传递
多发性硬化的发病机制 被引量:9
14
作者 蒋雨平 乌日罕 刘学源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13年第2期188-190,共3页
多发性硬化是一种慢性的中枢神经系统炎性疾病,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的脱髓鞘。病程进展中出现少突神经胶质细胞损害和轴索破坏。尽管多发性硬化病因不清,目前已知自身免疫和感染是发病的重要因素,也有遗传因素参与其中。本文强调了... 多发性硬化是一种慢性的中枢神经系统炎性疾病,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的脱髓鞘。病程进展中出现少突神经胶质细胞损害和轴索破坏。尽管多发性硬化病因不清,目前已知自身免疫和感染是发病的重要因素,也有遗传因素参与其中。本文强调了B细胞的影响和膜脂肪代谢也是多发性硬化发病机制的重要因素,尤其与患者血浆、红细胞和白细胞、脑脊液中亚麻酸(C18:2n-6)和花生四烯酸(C20:2n-6)水平减少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 发病机制 脂肪酸代谢 B细胞
原文传递
癫痫病人选药用药该注意什么?
15
作者 刘学源 《家庭用药》 2004年第8期2-2,共1页
关键词 癫痫 合理用药 注意事项 药物治疗 联合用药
原文传递
盆底肌训练改善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meta分析 被引量:19
16
作者 夏杰 段霞 +3 位作者 于婵 接艳青 张佳男 王可可 《重庆医学》 CAS 2020年第22期3817-3822,共6页
目的评价盆底肌训练(PFMT)防治产后压力性尿失禁(SUI)的效果。方法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Medline、EMBASE、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维普网(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gFang)... 目的评价盆底肌训练(PFMT)防治产后压力性尿失禁(SUI)的效果。方法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Medline、EMBASE、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维普网(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gFang)等数据库中关于PFMT改善产后SUI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9年8月。提取纳入文献特征,使用Cochrane手册进行偏倚评估。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将产后1年内SUI的发生率作为首要结局指标,并根据种族、分娩方式、有无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干预方式、评价工具、随访时间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最终纳入8篇文献,合并分析的异质性较高(χ^2=15.85,df=7,P=0.03,I2=56%),与对照组相比,经PFMT干预后SUI发生率明显降低(OR=0.46,95%CI:0.31~0.67,P<0.01)。亚组分析中亚裔人群异质性低(χ^2=2.74,df=3,P=0.43,I2=0),与对照组相比,经PFMT干预后SUI发生率明显降低(OR=0.29,95%CI:0.19~0.46,P<0.01);不同分娩方式的异质性较低(χ^2=8.24,df=5,P=0.14,I2=39%),与对照组相比,经PFMT干预后SUI发生率明显降低(OR=0.46,95%CI:0.34~0.63,P<0.01);根据有无产后PFD、干预方式、评价工具、随访时间进行亚组分析的异质性均较高(均I2≥50%),与对照组相比,经PFMT干预后SUI发生率明显降低(OR=0.47,95%CI:0.37~0.61,P<0.01)。结论产后PFMT是改善产后SUI的有效方法,但是在产妇有无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干预方式、评价工具、随访时间等方面异质性高,建议未来开展结构化的PFM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肌训练 产妇 盆底肌功能障碍 尿失禁 压力性 META分析
下载PDF
基于Kolb模型的体验式教学法在ICU高职护生带教中的应用 被引量:25
17
作者 夏杰 段霞 +2 位作者 于婵 张佳男 王可可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0年第20期2804-2808,共5页
目的探讨体验式教学法在ICU高职护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8年6月—2019年6月在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ICU实习的80名高职护生为研究对象,按实习时间先后分成两组,2018年6—12月的40名护生为对照组,2019年1—... 目的探讨体验式教学法在ICU高职护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8年6月—2019年6月在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ICU实习的80名高职护生为研究对象,按实习时间先后分成两组,2018年6—12月的40名护生为对照组,2019年1—6月的40名护生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带教方法,观察组采用体验式教学法。比较带教后两组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护理临床决策能力和护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护生自主学习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生护理临床决策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验式教学法有利于提高ICU高职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护理临床决策能力,培养沟通交流能力、主动性、团队合作精神和护理职业认同感,有效实现了教学目标,提高了临床带教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学生 护理 体验式教学法 高职 教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