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吉林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分布新纪录 被引量:3
1
作者 李连山 林宝庆 +3 位作者 刘蕾 利世锋 姜海波 何春光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55-157,共3页
1993—2016年,在吉林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戴菊(Regulus regulus)、红胁绣眼鸟(Zosterops erythropleurus)、白头鹎(Pycnonotus sinensis)、东方鸻(Charadrius veredus)、白眼潜鸭(Aythya nyroca)等17种鸟类新纪录种.目前吉林向海... 1993—2016年,在吉林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戴菊(Regulus regulus)、红胁绣眼鸟(Zosterops erythropleurus)、白头鹎(Pycnonotus sinensis)、东方鸻(Charadrius veredus)、白眼潜鸭(Aythya nyroca)等17种鸟类新纪录种.目前吉林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布鸟类共计314种,隶属于18目52科152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鸟类 新纪录
下载PDF
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青头潜鸭监测初报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浙 李连山 +9 位作者 王佳明 黄胧瑶 周丽 徐卓 刘蕾 林宝庆 李波 吕泓学 吴庆明 徐炯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21-825,共5页
为掌握向海保护区内青头潜鸭(Aythya baeri)的数量动态、分布和繁殖生态,2005—2020年3—10月,以旬为单位通过定点观察法、样线法对青头潜鸭进行野外监测。结果表明:(1)监测期间,青头潜鸭的出现频率和最大群体数量整体上呈增加趋势,共... 为掌握向海保护区内青头潜鸭(Aythya baeri)的数量动态、分布和繁殖生态,2005—2020年3—10月,以旬为单位通过定点观察法、样线法对青头潜鸭进行野外监测。结果表明:(1)监测期间,青头潜鸭的出现频率和最大群体数量整体上呈增加趋势,共观察到青头潜鸭50次,其中单次最大群体数量为26只。(2)青头潜鸭一般在每年3月中下旬迁到向海保护区,4月开始成对活动,最晚10月中上旬迁离;喜好安静且水生植物比较茂盛的明水沼泽,常与白眼潜鸭(A.nyroca)、红头潜鸭(A.ferina)、凤头潜鸭(A.fuligula)和白骨顶(Fulica atra)同域活动。(3)黑山坝小林场屯(含福泰泡)、青年坝(含碱地泡、付老文泡)和仙鹤岛等区域是保护区内青头潜鸭的主要分布点。基于监测结果,对向海保护区青头潜鸭的监测时期、监测区域及监测时间间隔等方面提出了监测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头潜鸭 种群监测 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向海自然保护区湿地资源保护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3
作者 任春颖 张柏 +3 位作者 张树清 王宗明 宋开山 杨军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5-82,共8页
向海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丹顶鹤等珍稀水禽和蒙古黄榆为主的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具有重要的国际地位与作用。但是,湿地资源的退化现状使得人们对于保护区的有效性产生了疑问。本研究借助于RS与GIS技术,利用1954年、1986年和2004年... 向海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丹顶鹤等珍稀水禽和蒙古黄榆为主的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具有重要的国际地位与作用。但是,湿地资源的退化现状使得人们对于保护区的有效性产生了疑问。本研究借助于RS与GIS技术,利用1954年、1986年和2004年的土地利用数据,对比分析了向海自然保护区建立前后、保护区内各功能区、保护区及其周边区域的湿地资源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954年~2004年,湿地面积由414.98km^2减少为269,9km^2;保护区建立后湿地面积仍持续减少,年变化率由0.79%降低为0.73%;湿地破碎化程度并不严重,主要退化为盐碱地和草地类型;保护区的建立有效减缓了核心区内湿地的损失速度,对实验区与缓冲区的作用则较为薄弱;与其外部的两个缓冲带相比,保护区内湿地资源的动态变化比较显著;湿地的萎缩退化严重影响了鹤类等珍稀水禽的生境质量,导致其繁殖效率与种群数量发生波动变化。区域气候环境变化是导致湿地退化的自然驱动力,人为干扰以及保护区自身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是影响保护区对湿地资源发挥有效保护作用的主导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向海自然保护区 有效性 RS和GIS
下载PDF
基于RS与GIS的湿地保护有效性分析--以向海自然保护区为例 被引量:10
4
作者 任春颖 张柏 +3 位作者 张树清 王宗明 宋开山 杨军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3-139,共7页
向海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丹顶鹤等珍稀水禽和蒙古黄榆为主的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具有重要的国际地位与作用。但是,湿地资源的退化现状使得人们对于保护区的有效性产生了疑问。本研究借助RS与GIS技术,利用1954年、1986年和2004年的土地... 向海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丹顶鹤等珍稀水禽和蒙古黄榆为主的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具有重要的国际地位与作用。但是,湿地资源的退化现状使得人们对于保护区的有效性产生了疑问。本研究借助RS与GIS技术,利用1954年、1986年和2004年的土地利用数据,对比分析了向海自然保护区建立前后、保护区内各功能区、保护区及其周边区域的湿地资源动态变化,另外,结合保护区野外调查资料,探讨了湿地生境退化对鹤类等珍稀水禽迁徙及繁殖数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保护区建立后湿地损失速度有所减缓,但仍保持减少的趋势;核心区内湿地得到了较好的保护,对实验区与缓冲区的保护作用较弱;与其周边区域相比,保护区内湿地资源的时空动态变化显著;鹤类等珍稀水禽种群数量随着湿地面积的萎缩而迅速减少。区域气候环境变化是导致湿地退化的主要原因,人为活动干扰以及保护区自身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是影响保护区对湿地资源发挥有效保护作用的主导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向海自然保护区 有效性 RS和GIS
下载PDF
向海湿地自然保护区鸟类多样性评价方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何春光 崔丽娟 +2 位作者 盛连喜 赵俊 邹丽芳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58-864,共7页
鸟类多样性是评价湿地生态环境质量极其敏感的指标。向海湿地自然保护区地处半干旱区,受气候和人为影响,生态环境变化极为剧烈,因此,寻求一种行之有效且简单易行的鸟类多样性评价手段,对于及时了解湿地生态环境质量的动态变化信息,提出... 鸟类多样性是评价湿地生态环境质量极其敏感的指标。向海湿地自然保护区地处半干旱区,受气候和人为影响,生态环境变化极为剧烈,因此,寻求一种行之有效且简单易行的鸟类多样性评价手段,对于及时了解湿地生态环境质量的动态变化信息,提出湿地和鸟类多样性的管理和保护对策至关重要。稀疏标准化法是一种建立在物种-面积关系上的生物多样性评价方法,主要用于区域尺度上的生物多样性评估。运用改进的稀疏标准化程序,利用多年调查和收集的鸟类数据,来评价和分析向海自然保护区鸟类多样性及其变化,结合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分析了两种方法获取结果的相关性。评估结果表明:稀疏标准化法获取的鸟类多样性和均匀度信息与传统的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间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可以用于鸟类的多样性和均匀度评价,且具有科学、直观、运算简捷、快速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类多样性 稀疏标准化法 向海自然保护区 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 均匀度指数
下载PDF
向海自然保护区芦苇湿地资源开发与丹顶鹤栖息地保护 被引量:6
6
作者 何春光 盛连喜 +1 位作者 邹丽芳 李连山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4年第4期64-65,共2页
向海自然保护区芦苇资源丰富,芦苇湿地又是丹顶鹤的重要繁殖栖息地,芦苇资源开发与丹顶鹤栖息地保护之间存在一定矛盾。2002年春季,向海湿地芦苇面积21 663hm2,芦苇总产量为13 700t,随着干旱的加剧,芦苇产量逐年降低;调查了丹顶鹤的迁... 向海自然保护区芦苇资源丰富,芦苇湿地又是丹顶鹤的重要繁殖栖息地,芦苇资源开发与丹顶鹤栖息地保护之间存在一定矛盾。2002年春季,向海湿地芦苇面积21 663hm2,芦苇总产量为13 700t,随着干旱的加剧,芦苇产量逐年降低;调查了丹顶鹤的迁徙动态及繁殖情况,探讨了芦苇资源的刈割方式对丹顶鹤的影响,不同的刈割方式对丹顶鹤繁殖的影响较大;提出了芦苇资源合理开发与丹顶鹤栖息地保护有机结合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芦苇 湿地资源 丹顶鹤 刈割方式
下载PDF
向海自然保护区丹顶鹤人工繁育试验与研究
7
作者 刘伟 徐荣 《吉林林业科技》 2009年第2期28-31,共4页
2004—2007年,对向海保护区内的丹顶鹤进行了人工繁育试验与研究,结果表明,保证孵化期的温度与湿度至关重要,温度应控制在37.0℃-38.0℃之间,湿度控制在55°F-65°F之间;在育雏期间应注意各种疾病的预防和治疗;鹤雏成... 2004—2007年,对向海保护区内的丹顶鹤进行了人工繁育试验与研究,结果表明,保证孵化期的温度与湿度至关重要,温度应控制在37.0℃-38.0℃之间,湿度控制在55°F-65°F之间;在育雏期间应注意各种疾病的预防和治疗;鹤雏成长速度快慢随日龄而变化,30-50d成长较快;90日龄后鹤雏便会飞翔,个体与成年鹤相差无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顶鹤 人工繁育
下载PDF
向海自然保护区湿地资源分布特征和水资源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陈杨 刘蕾 +3 位作者 王洵 张铁成 谷红亮 利世锋 《吉林林业科技》 2017年第6期37-41,共5页
通过对向海自然保护区湿地资源的全面调查,分析其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区内湿地斑块共有102块,分为5种类型,永久性咸水湖湿地由21个湖泊湿地构成,季节性咸水湖湿地由12个湖泊湿地构成,河流湿地由4条人工及自然河流湿地构成,季节性咸水沼... 通过对向海自然保护区湿地资源的全面调查,分析其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区内湿地斑块共有102块,分为5种类型,永久性咸水湖湿地由21个湖泊湿地构成,季节性咸水湖湿地由12个湖泊湿地构成,河流湿地由4条人工及自然河流湿地构成,季节性咸水沼泽湿地由24处沼泽湿地构成,沼泽化草甸湿地由41处沼泽化草甸湿地构成,各类湿地所占面积比例依次为28.05%、1.50%、1.25%、43.97%、25.23%,各类湿地植被覆盖率依次为22.50%、35.16%、2.50%、67.41%、55.60%,后两类湿地中有狗尾草和灰菜分布与生长,显示湿地干旱化的征兆已十分明显。在湿地植物中,典型指示性湿生植物三棱藨草分布有限,是导致鹤类、雁类等水鸟减少的原因之一。目前只有霍林河、洮儿河可为向海湿地供给与补充水源,额穆泰河已无水可供,从2003年开始截至2016年,共补给水40.63亿m3,年均2.90亿m3。向海湿地水资源短缺、生境破碎化与退行性演变是存在的主要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海自然保护区 湿地资源 分布特征 水资源 植被覆盖率 三棱藨草
下载PDF
灰鹤在向海自然保护区觅食生境的选择研究
9
作者 李波 李连山 刘蕾 《吉林林业科技》 2019年第4期31-34,36,共5页
本文报导了2017年、2018年向海自然保护区灰鹤迁徙与觅食生境的选择情况,结果表明:灰鹤春季途经向海湿地停歇期较短,为3月上旬-4月中旬,主要在较浅的泡沼及低湿草甸上休息觅食;秋季途经向海湿地停歇期相对较长,为9月中旬-11月中旬,主要... 本文报导了2017年、2018年向海自然保护区灰鹤迁徙与觅食生境的选择情况,结果表明:灰鹤春季途经向海湿地停歇期较短,为3月上旬-4月中旬,主要在较浅的泡沼及低湿草甸上休息觅食;秋季途经向海湿地停歇期相对较长,为9月中旬-11月中旬,主要选择在草甸及农田中觅食,以农田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鹤 向海自然保护区 觅食生境 选择 研究
下载PDF
向海保护区珍禽饲养预防禽流感方法初探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荣 刘伟 +1 位作者 林宝庆 谷红亮 《吉林林业科技》 2015年第6期46-47,51,共3页
本文介绍了禽流感概念、类型、病毒抵抗力及实验室诊断基本情况。向海保护区通过成立防控组织机构、加强野外巡护监测,同时加强防疫与改进饲养方法,做好消毒及饮水、食物来源、迁徙水禽监测工作,达到良好预防效果。
关键词 向海保护区 珍禽饲养 禽流感 预防
下载PDF
向海保护区东方白鹳种群数量及栖息生境选择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洵 林宝庆 李连山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20期57-58,62,共3页
对2011—2017年向海保护区境内东方白鹳(Ciconia boyciana)科研监测的数据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东方白鹳在春季3月下旬—4月上旬迁入向海保护区,将于4月上旬—中旬继续迁徙,少数在向海保护内进行繁殖;秋季东方白鹳主要集中在9月中旬迁... 对2011—2017年向海保护区境内东方白鹳(Ciconia boyciana)科研监测的数据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东方白鹳在春季3月下旬—4月上旬迁入向海保护区,将于4月上旬—中旬继续迁徙,少数在向海保护内进行繁殖;秋季东方白鹳主要集中在9月中旬迁入保护区,11月上旬基本南迁越冬。东方白鹳觅食及停歇主要选择在人为干扰小、有大面积的浅明水,且周围以沼泽或草甸类型的湿地为主。根据监测结果及数据分析,提出了向海保护区存在东方白鹳繁殖生境的破坏及觅食生境的缩小等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保护东方白鹳的具体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海保护区 东方白鹳 种群数量 生境
下载PDF
向海保护区白鹤春秋迁徙停歇期数量及生境选择 被引量:6
12
作者 谷红亮 林宝庆 李连山 《吉林林业科技》 2018年第1期14-17,25,共5页
本文对2015年向海保护区境内停歇的白鹤系统科研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春季白鹤在3月下旬途径向海湿地补充体力,栖息在较浅的泡沼及低湿草甸上,4月下旬北飞;秋季9月下旬停歇向海湿地,栖息在低湿草甸及农田中,11月上旬基本离境飞往... 本文对2015年向海保护区境内停歇的白鹤系统科研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春季白鹤在3月下旬途径向海湿地补充体力,栖息在较浅的泡沼及低湿草甸上,4月下旬北飞;秋季9月下旬停歇向海湿地,栖息在低湿草甸及农田中,11月上旬基本离境飞往南方越冬。指出向海保护区作为白鹤重要停歇地所存在的人为干扰严重、鹤类核心区湿地干旱等问题对白鹤的影响,提出加强白鹤栖息地管护、保证向海湿地补水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海保护区 白鹤 停歇 数量 生境
下载PDF
向海保护区笼养丹顶鹤疾病防控措施 被引量:2
13
作者 利世锋 《吉林林业科技》 2016年第1期60-62,共3页
本文总结了笼养丹顶鹤笼舍建设及饲养管理要点,介绍了禽流感、寄生虫病、营养代谢性疾病、中毒性疾病、外科疾病及雏鹤疾病等鹤类常见疾病及其防控措施。
关键词 向海保护区 笼养丹顶鹤 疾病防控
下载PDF
生境因子对向海保护区秋季迁徙期鸟类多样性的影响
14
作者 杨飞飞 利世锋 +3 位作者 宁长林 高世鑫 包衡 姜广顺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85-1094,共10页
2016—2018年秋季(9—11月),以定点观测方式布设225个观察点,对吉林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鸟类进行调查,以ArcGIS 10.3通过导入坐标点的方法将观察点落入3 km×3 km网格中,通过对Landsat 8影像进行监督分类以及对数字高程图(DEM)... 2016—2018年秋季(9—11月),以定点观测方式布设225个观察点,对吉林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鸟类进行调查,以ArcGIS 10.3通过导入坐标点的方法将观察点落入3 km×3 km网格中,通过对Landsat 8影像进行监督分类以及对数字高程图(DEM)进行数据提取得到生境因子信息,然后利用ArcGIS 10.3获取各网格的生境因子信息,包括距耕地距离、距林地距离、距水体距离、海拔、坡度、坡向等。利用Excel以及香农-维纳指数、均匀性指数、物种丰富度计算公式将鸟类观测数据转算成鸟类多样性指数等数据,并与生境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3年共记录到鸟类57种130597只,数量较集中的有赤膀鸭(Anas strepera,10097只)、灰鹤(Grus grus,15990只)、小天鹅(Cygnus columbianus,10111只)、白骨顶(Fulica atra,13813只)、豆雁(Anser fabalis,35862只)、绿头鸭(Anas platyrhynchos,15096只)等。2016年观测到的鸟类数量大于2017年和2018年观测到的鸟类数量总和。向海保护区内不同地域的生境条件与生境分布的差异导致鸟类多样性在各生境中均有显著差异,其中海拔、坡度、坡向对鸟类多样性的影响较显著,流动沙丘会显著减少鸟类多样性,而林地分布导致其鸟类多样性程度较低但均匀性程度较高;水体内芦苇香蒲沼泽过高的天然盖度对鸟类产生负面影响,导致物种丰富度随着距水体距离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加;道路与人为用地虽然带来人为干扰因素的增大,但同时增加了生境异质性,特别是使可采食的食物增多,因此物种丰富度反而表现为距离人为干扰越近越大;物种丰富度随着海拔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坡度的增加而先增加后减小且鸟类表现出了对固定坡向栖息的倾向性。通过探讨向海保护区内秋季迁徙期鸟类多样性与生境的线性或非线性关系,为向海保护区鸟类保护提供了新的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类多样性 生境因子 人类干扰 迁徙期 吉林向海
下载PDF
向海湿地自然资源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秀英 张秀兰 +1 位作者 张玉 朱春伟 《吉林农业》 2019年第13期38-38,共1页
向海保护区位于吉林省通榆县西北部,是1981年经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以保护丹顶鹤等珍稀水禽和蒙古黄榆等稀有植物群落为主要目的的内陆湿地与水域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向海保护区居民和外来人员的生产和生活的不合理性,对向... 向海保护区位于吉林省通榆县西北部,是1981年经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以保护丹顶鹤等珍稀水禽和蒙古黄榆等稀有植物群落为主要目的的内陆湿地与水域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向海保护区居民和外来人员的生产和生活的不合理性,对向海湿地环境造成很大威胁,耕地开垦规模大导致湿地缩小的同时也造成湿地水资源污染,这对水鸟栖息、繁殖环境也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向海保护区自2016年综合治理后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但向海湿地仍面临诸多问题。本文针对向海湿地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具体针对性的保护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海 湿地 保护对策 生态环境
下载PDF
白头鹤在向海保护区内迁徙规律与栖息地的选择研究
16
作者 李海山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8-10,共3页
通过对2018年白头鹤(Grus monacha)种群的监测,分析该物种在向海保护区境内的迁徙规律与栖息地、觅食地选择情况。结果表明:春季白头鹤在3月中旬—4月下旬在向海保护区停歇,主要生境具备草甸、农田、水域生态特征,利于休息、觅食、夜宿... 通过对2018年白头鹤(Grus monacha)种群的监测,分析该物种在向海保护区境内的迁徙规律与栖息地、觅食地选择情况。结果表明:春季白头鹤在3月中旬—4月下旬在向海保护区停歇,主要生境具备草甸、农田、水域生态特征,利于休息、觅食、夜宿;秋季停歇期相对较长,以草甸及农田作为觅食地,秋季觅食以农田为主;白头鹤主要分布在海力营子、韩家烧附近鹤类核心区及实验区的四六七军马场、白山泡西北附近区域。白头鹤栖息地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干旱导致的湿地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头鹤 向海保护区 迁徙 栖息
下载PDF
向海湿地丹顶鹤迁徙动态及其栖息地保护研究 被引量:21
17
作者 何春光 盛连喜 +2 位作者 郎惠卿 李连山 邹丽芳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9期1523-1526,共4页
基于 1997~ 2 0 0 3年间吉林省通榆县向海湿地春季丹顶鹤数量和分布数据 ,分析了丹顶鹤的迁徙动态及其与栖息地生态环境变化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 ,1997~ 2 0 0 3年间 ,每年春季丹顶鹤的种群数量分别为 32、2 5、6 4、92、72、5 9和 1... 基于 1997~ 2 0 0 3年间吉林省通榆县向海湿地春季丹顶鹤数量和分布数据 ,分析了丹顶鹤的迁徙动态及其与栖息地生态环境变化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 ,1997~ 2 0 0 3年间 ,每年春季丹顶鹤的种群数量分别为 32、2 5、6 4、92、72、5 9和 14只 ;丹顶鹤迁达向海的最早年份为 2 0 0 2年 (3月 12日 ) ,最晚年份为 2 0 0 1年 (3月 2 8日 ) ,大多年份于 3月中旬到达向海 ;其产卵时间最早的年份为 2 0 0 0年 (4月 1日 ) ,最晚年份为2 0 0 3年 (5月 10日 ) ,大多年份于 4月上旬开始产卵 ;在分布上 ,以 2 0 0 0年丹顶鹤分布点最多 (15个 ) ,1998年和 2 0 0 3年分布点较少 (2个 ) .表明丹顶鹤的迁徙动态随湿地水文条件的改变而变化 .据此提出了利用洪水资源保护和恢复丹顶鹤等珍稀水禽栖息地的技术与对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顶鹤 迁徙动态 生态环境变化 栖息地保护 向海湿地
下载PDF
向海湿地迁徙鸟类的调查分析与保护对策 被引量:9
18
作者 林宝庆 韩晓东 +4 位作者 杨军 郑振河 李连山 徐荣 朱春伟 《吉林林业科技》 2010年第2期29-32,共4页
连续4 a对向海湿地迁徙鸟类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湿地整体生境呈缓慢恢复态势;以2005年为调查基准年,2006年2、007年、2008年迁徙鸟类的种类分别增加了8.6%、11.4%、10.0%,种群数量分别增加了87.8%、75.5%、59.8%,迁徙鸟类的种类和... 连续4 a对向海湿地迁徙鸟类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湿地整体生境呈缓慢恢复态势;以2005年为调查基准年,2006年2、007年、2008年迁徙鸟类的种类分别增加了8.6%、11.4%、10.0%,种群数量分别增加了87.8%、75.5%、59.8%,迁徙鸟类的种类和种群数量呈增加趋势。自然力作用的湿地缺水旱化和人畜活动仍是影响迁徙鸟类生境的2个主要原因。加强湿地生境保护、开展湿地功能恢复与提高技术的研究、开展迁徙伤病鸟救治、建立多方合作保护体系等是有效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海湿地 迁徙鸟类 调查分析 保护
下载PDF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加强向海生态环境保护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伟 徐荣 邓志军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10年第4期46-48,共3页
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向海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坚持以"保护为主,开发为辅"原则,通过采取加强生态教育、调整产业结构、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建立健全生态环境质量负责制和生态保护综合决策机制... 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向海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坚持以"保护为主,开发为辅"原则,通过采取加强生态教育、调整产业结构、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建立健全生态环境质量负责制和生态保护综合决策机制、强化生态监督和保护管理机制等措施,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向海保护区发展步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向海生态保护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向海湿地鸟类资源现状与保护对策 被引量:1
20
作者 林宝庆 田秀华 +1 位作者 包军 韩晓东 《吉林林业科技》 2008年第5期31-33,36,共4页
2001~2007年连续7a对向海湿地内迁徙和重要繁殖水鸟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区内鸟类数量资源显著下降,由2001年的127644只降为2007年的58 216只,降幅达54.4%;鸟类种类由2001年的63种上升为2007年的64种,有小幅度上升。向海自然保护区... 2001~2007年连续7a对向海湿地内迁徙和重要繁殖水鸟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区内鸟类数量资源显著下降,由2001年的127644只降为2007年的58 216只,降幅达54.4%;鸟类种类由2001年的63种上升为2007年的64种,有小幅度上升。向海自然保护区的湿地功能正在逐步退化,缺水旱化和人为活动是两个主要因素;加强湿地保护与恢复植被、保证生态用水、适度移民是适宜的保护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海 湿地 鸟类 保护对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