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救一卡通智能腕带的发明与应用解读 被引量:1
1
作者 郭建勋 张虎连 +2 位作者 郭建琳 郭环宇 武秀昆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65-568,I0003,I0004,共6页
目的近年来,群体性伤害事件越来越多,现有的检伤分类卡已不能满足急救的需要,为达到科学救援的目标,研制一种新型、科学、快捷、实用,并能全面反映患者病情与诊治内容的急救标识分类卡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方法尊重国际色彩惯例,... 目的近年来,群体性伤害事件越来越多,现有的检伤分类卡已不能满足急救的需要,为达到科学救援的目标,研制一种新型、科学、快捷、实用,并能全面反映患者病情与诊治内容的急救标识分类卡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方法尊重国际色彩惯例,参考疾病路径管理理论,反应患者基本识别信息,显现患者常见的危急症状及处理方案;集合人体解剖简图;利用五笔字型字根原理和排列组合数学原理,对急诊症状进行合理匹配,将六项内容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进行研制。结果把救援患者的基本信息、病情、病因、发病部位、诊疗、转运、病情变化、注意事项等内容集中体现在一个四折叠卡上,制作成“急救一卡通智能腕带”。结论急救一卡通智能腕带的应用给患者的现场分区(分类)、院前急救、转运、院内急救、检查、住院、报告等铺设了一条“绿色通道”。此卡既是一份瞬间能勾画出的急诊病历,也是一部永远都翻不完的急救词典,大大提高了群体性伤害事件科学救援的效率,同时,它的研制结束了由外国学者在检伤分类领域统领的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救一卡通 群体性伤害 路径管理 科学救援
下载PDF
急救一卡通智能腕带的研发与应用
2
作者 郭建勋 张虎连 +1 位作者 郭环宇 郭建琳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2年第4期343-345,共3页
近年来,随着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越来越多,为达到科学救援的目标,设计一种新型、科学、简洁、实用,并能全面反映患者病情与诊治内容的急救标识分类卡带,即“急救一卡通智能腕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尊重国际色... 近年来,随着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越来越多,为达到科学救援的目标,设计一种新型、科学、简洁、实用,并能全面反映患者病情与诊治内容的急救标识分类卡带,即“急救一卡通智能腕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尊重国际色彩惯例;参考疾病路径管理的理论;反应患者的基本识别信息;显现患者常见的危及症状及处理方案;集合人体解剖简图,利用排列组合数学原理,六项内容有机结合在一个卡带上。能把所有的急诊患者,特别是群发患者给予现场分区(分类),指导现场急救、转运、院内急救、检查、分科、住院、手术等;用姓名、性别、年龄、编号进行多重身份识别与统计报告。此卡既是一份瞬间能勾画出的急诊病历,也是一部永远都翻不完的急救词典。从急救的现场分类到患者安排住院,用它铺设了一条通往健康的绿色通道。同时,它的研制结束了由外国学者在检伤分类领域统领的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救 突发公共事件 路径管理 危急症状 排列组合
下载PDF
成功救治9例重度毒鼠强中毒患者的体会
3
作者 郭建勋 张虎连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10-310,共1页
2004年12月以来,我科成功救治毒鼠强中毒患者9例,报告如下。
关键词 毒鼠强 中毒 异丙酚 血液灌流 制止抽搐
下载PDF
毒鼠强中毒救治成功后的脑恢复(附20例报告) 被引量:1
4
作者 郭建勋 张虎连 郭建琳 《中国实用医刊》 2012年第1期90-91,共2页
目的探讨毒鼠强中毒对脑组织损害的机制,总结毒鼠强中毒后脑恢复的治疗方案。方法对不同的病例,采取同样的治疗手段,观察脑恢复、血氧饱和度与镇静、止惊的时间关系。结果20例毒鼠强中毒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脑功能损害。结论毒鼠强中... 目的探讨毒鼠强中毒对脑组织损害的机制,总结毒鼠强中毒后脑恢复的治疗方案。方法对不同的病例,采取同样的治疗手段,观察脑恢复、血氧饱和度与镇静、止惊的时间关系。结果20例毒鼠强中毒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脑功能损害。结论毒鼠强中毒引起脑损害的原因是脑缺氧,引起脑缺氧的原因是全身肌肉反复而持久地抽搐和痉挛引起的呼吸衰竭。所以,在无法及时清除体内毒鼠强的情况下,镇静、止惊,改善血氧饱和度是脑恢复的关键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鼠强 中毒 脑恢复 异丙酚 抽搐
原文传递
应用双足躅甲瓣与足背皮瓣联合移植修复全手脱套伤 被引量:7
5
作者 郭建勋 杨柳春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92-292,共1页
目的报道双足躅甲瓣足背皮瓣联合移植修复全手脱套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以足背动脉为蒂血管与受伤肢体主要血管吻合的双足躅甲瓣足背皮瓣联合移植修复全手脱套伤6例,单足皮瓣设计最大面积为10cm×18cm,最小面积为7cm×12cm... 目的报道双足躅甲瓣足背皮瓣联合移植修复全手脱套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以足背动脉为蒂血管与受伤肢体主要血管吻合的双足躅甲瓣足背皮瓣联合移植修复全手脱套伤6例,单足皮瓣设计最大面积为10cm×18cm,最小面积为7cm×12cm。结果术后联合皮瓣全部成活,随访6~18个月,手部皮瓣肤色与受区肢体非常接近,手部感觉较为灵敏,可进行抓、握、捏等精细动作。结论全手脱套伤是一种严重创伤,尽管临床修复方法较多,但效果还不是很尽人意,对供区创伤也较大,双足躅甲瓣与足背皮瓣联合移植为此类损伤修复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套伤 足背皮瓣 躅甲瓣 移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