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浅谈中国画个人的笔墨语言形成
被引量:
1
1
作者
林德贵
《书画世界》
2022年第3期69-70,共2页
本文通过对画家个人笔墨语言的形成进行多角度探讨,总结了形成个人笔墨语言的主要四点:一是时代背景、时代精神;二是继承传统,学习传统;三是地域性文化;四是人格和文化修养。
关键词
时代
传统
地域文化
人格
修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书法评论在新形势下的追求——用书法语言的表达理解书法的审美与精神
2
作者
董水荣
《书画艺术》
2015年第4期27-31,共5页
当代书法评论看似无所不在,专业的报刊、网络充斥着众多关于书法家与作品的评论,看似热闹的书法评论场面,给人繁荣和发展的假象。评论常常被当作一种场面的修饰,比如当下众多的书法展,开幕式后都有一个研讨会,常常场面浩大,由一批书法...
当代书法评论看似无所不在,专业的报刊、网络充斥着众多关于书法家与作品的评论,看似热闹的书法评论场面,给人繁荣和发展的假象。评论常常被当作一种场面的修饰,比如当下众多的书法展,开幕式后都有一个研讨会,常常场面浩大,由一批书法名家与书法理论家组成。但这样的研讨会不禁让人感慨,书法评论与创作之间,如同隔着一道不可逾越的坎。书法评论者既没有解读传统书法的专业视角,也没有深入阐释当代书法作品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学
当代书法
专业视角
论书法
商业意识
生命世界
价值世界
陈振濂
学术研究
结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淡墨亦传神--从墨法看董其昌《送刘侍御等五首》
3
作者
董水荣
《书画艺术》
2016年第4期55-65,共11页
“淡”与“疏”董其昌的书法作品给人最深的审美印象是萧散而简淡,应该说在这种印象中萧散比简淡更为直观。这种印象源于“淡”与“疏”关系,董其昌的《送刘侍御等五首》可称之为代表作。对于萧散空间的营造古而有之,对于淡墨表现董...
“淡”与“疏”董其昌的书法作品给人最深的审美印象是萧散而简淡,应该说在这种印象中萧散比简淡更为直观。这种印象源于“淡”与“疏”关系,董其昌的《送刘侍御等五首》可称之为代表作。对于萧散空间的营造古而有之,对于淡墨表现董其昌却孤诣独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其昌
墨法
传神
书法作品
“疏”
印象
代表作
简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谈吴镇的人生观对其绘画的影响
4
作者
林德贵
《书画世界》
2022年第6期80-81,共2页
吴镇是元代著名画家,“元四家”之一。画家吴镇的人生观形成与其成长环境、历史背景密不可分。画如其人,画品如人品,吴镇的绘画作品是其内心情感与修为的外化,也反映了他的人生观和思想情操。
关键词
吴镇
书画寄情
隐逸
超脱的人生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当代大草表达的变迁——让书写技术向书法语言转向
5
作者
董水荣
《书画艺术》
2018年第3期41-44,共4页
当代大草如果没有语言伦理的建构,没有整体的大草情境的建立,大草的审美也就没有精神的内涵,当代大草滑行在技术的平面上。因此,今天回过头来察看当代书法中每一次的变革历程、书写方式的变化和精神审美的转折,就有了异乎寻常的意义。...
当代大草如果没有语言伦理的建构,没有整体的大草情境的建立,大草的审美也就没有精神的内涵,当代大草滑行在技术的平面上。因此,今天回过头来察看当代书法中每一次的变革历程、书写方式的变化和精神审美的转折,就有了异乎寻常的意义。让书写技术向书法语言转向,促使当代大草的表达变迁,这种变迁所预示的正是通向书法发展的内在流向。本文就书写的技术与书法语言两种理念下的不同创作结果,对当代大草表达的变迁作一些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写技术
书法语言
大草表达
精神图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倪元璐“新理异态”探析
6
作者
董水荣
《中国书画》
2019年第3期12-15,共4页
倪元璐对书法的投入远不如他在政事、文章和诗歌方面多。在他的著述中见不到任何论书法的文章,倒是好友黄道周的文章中常见到对倪元璐书法的品评。他一生挥毫无数,但几乎都不署年月,也没有以书传世之想。他对自己的书法作品并不珍爱,但...
倪元璐对书法的投入远不如他在政事、文章和诗歌方面多。在他的著述中见不到任何论书法的文章,倒是好友黄道周的文章中常见到对倪元璐书法的品评。他一生挥毫无数,但几乎都不署年月,也没有以书传世之想。他对自己的书法作品并不珍爱,但并不能否认他在晚明书法上的意义。倪元璐无疑是传统帖学最后高峰上的重要书家。如果将'二王'书法看作传统帖学的源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倪元璐
黄道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把楷书写活
7
作者
徐成上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X期129-130,共2页
楷书的教学,一直是中小学书法教学的重点。一是因楷书离学生的生活比较近,各种文本,读物,以及其它印刷品,所用字体大都是采用楷书的样式。二是受传统观念中,"学书须先楷法,作字必先大字"的影响。所以颜真卿、柳公权等书家的...
楷书的教学,一直是中小学书法教学的重点。一是因楷书离学生的生活比较近,各种文本,读物,以及其它印刷品,所用字体大都是采用楷书的样式。二是受传统观念中,"学书须先楷法,作字必先大字"的影响。所以颜真卿、柳公权等书家的楷书在中小学书法教学中,比较受欢迎。但是学习楷书,学习书法,有时候会遇到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不只是学习者的问题,更多的是教学者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笔势
笔意
书法教学
楷书
书体
回锋
原文传递
经典的参照
8
作者
董水荣
《中国书法》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80-180,共1页
一个好的书法家或一件好的作品,我们发现总有一个书写扎根的地方,这个根就是书法传统中的经典。每一种经典,就是一个书写精神的源头,书写技术的源头。这个根一旦扎得深,开掘出的空间就会很大。一些书法家的书写为何总是形成不了自...
一个好的书法家或一件好的作品,我们发现总有一个书写扎根的地方,这个根就是书法传统中的经典。每一种经典,就是一个书写精神的源头,书写技术的源头。这个根一旦扎得深,开掘出的空间就会很大。一些书法家的书写为何总是形成不了自己的风格,没有自己的书写气质,这和相互浸染在一种书写的风气里面,还没找到自己的书写边界,没找到可供自己长久用力的地方有关。很多人在写作品时,书写的目标简化为书法展览。很多人在创作里跟着一阵又一阵的时风走,他们很少检索关于自己的书写记忆,不断地变换自己的书写的领域,结果不是把字写俗了,就是把字写死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写技术
书法传统
书法展览
书法家
作品
源头
原文传递
沈尹默写给潘伯鹰的一组书信
9
作者
董水荣
《中华书画家》
2016年第9期130-133,共4页
沈尹默的书法作品,理性、平实、规范,以"二王"为基调。从他的很多作品中都可以看到笔法的严谨,从起笔开始,对运笔、收笔都比较在意,很少有松懈的笔画,结字也中规中矩,少有开合变化。也正是因为沈氏作品带有规范、严谨的书写作风,使得...
沈尹默的书法作品,理性、平实、规范,以"二王"为基调。从他的很多作品中都可以看到笔法的严谨,从起笔开始,对运笔、收笔都比较在意,很少有松懈的笔画,结字也中规中矩,少有开合变化。也正是因为沈氏作品带有规范、严谨的书写作风,使得他没有白蕉笔下那份从容。但是,这种规范、严谨的帖学观,呈现了一位帖学开拓者对于帖学的担当,他的探索无疑赋予了近现代帖学更为理性和积极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尹默
潘伯鹰
帖学
书法作品
结字
二王
沈氏
中规中矩
《兰亭序》
遂良
原文传递
马一浮致蒋苏盦信札解析
10
作者
董水荣
《中华书画家》
2015年第7期122-123,共2页
这是一封马一浮1952年写给老友蒋苏盦的信札,内容如下:苏盦老友足下:得书,知复撄寒疾,宜损思虑,进药饵,必易痊复。别示慈受数律,"豹变""牛哀"一联,的是佳句,可喜。疾中能运思及此,益知不足为患也。承不日将返湖堂,...
这是一封马一浮1952年写给老友蒋苏盦的信札,内容如下:苏盦老友足下:得书,知复撄寒疾,宜损思虑,进药饵,必易痊复。别示慈受数律,"豹变""牛哀"一联,的是佳句,可喜。疾中能运思及此,益知不足为患也。承不日将返湖堂,良慰积念,但请勿以贱降为怀。去年不敢过拂雅意,觞咏流连,可一而不可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一浮
寒疾
慈受
豹变
沈曾植
帖学
结字
北碑
行草书
徐生翁
原文传递
园林 家园——对苏州园林山水画的思考
11
作者
董水荣
《中华书画家》
2018年第10期120-125,共6页
当代山水画不可能重回"清四王",不可能重回"元四家"。那种视笔墨为中国画灵魂的时代,离我们渐行渐远。如果将中国画的笔墨从具体的文化背景下抽离出来,笔墨是不能涵盖真正中国画的要义的。有不少的中国画作者看似在笔墨上用功不少,...
当代山水画不可能重回"清四王",不可能重回"元四家"。那种视笔墨为中国画灵魂的时代,离我们渐行渐远。如果将中国画的笔墨从具体的文化背景下抽离出来,笔墨是不能涵盖真正中国画的要义的。有不少的中国画作者看似在笔墨上用功不少,但还是没有多少动人的韵味,很多人认为其主要原因是缺乏书法功底,其实并不尽然。我们不是否定笔墨,而是笔墨如果离开了生活,离开了真实情感,就离开了内心真正所要表达的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画
苏州园林
家园
中国画
文化背景
书法功底
真实情感
笔墨
原文传递
董水荣作品欣赏
12
作者
董水荣
《中华书画家》
2016年第5期112-113,共2页
创作感言:行书与日常书写更为贴近,更有一种亲近感。我常常在阅读、写作之后,将一些深有感触的文字用毛笔抄写下来,努力让书写成为心性的一种观照。抄书也能体现是自己的一种风度,以日常书写展开的笔墨,更为准确地流露了个人的真实。
关键词
亲近感
抄书
纸本
黄宾虹
孝通
原文传递
书法门诊室
13
作者
徐成上
《书法》
2014年第2期104-104,共1页
评语:此件行书作品作者运笔干净,有王字的影子。可见作者有较好的临帖基础。不过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用笔不够灵活;二是字与字之间缺少呼应,行气不够通畅:三是落款过轻,建议作者能增加一些小草的临习。
关键词
门诊
书法
行书作品
作者
运笔
临帖
用笔
临习
原文传递
书法门诊室
14
作者
徐成上
《书法》
2014年第6期96-96,共1页
评语:此件行草作品,可以看出作者有扎实的临古基础。能有意识地制造墨色与字形大小的变化。起首“何处”两字,更是自然洒脱。不过作品整体用墨稍淡,有些伤神。另外字的大小分配,大字都集中在作品上部,下部的字都偏小,且有些字过正,使...
评语:此件行草作品,可以看出作者有扎实的临古基础。能有意识地制造墨色与字形大小的变化。起首“何处”两字,更是自然洒脱。不过作品整体用墨稍淡,有些伤神。另外字的大小分配,大字都集中在作品上部,下部的字都偏小,且有些字过正,使整体略不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诊
书法
“何处”
作品
有意识
行草
用墨
原文传递
书法门诊室
15
作者
徐成上
《书法》
2014年第7期96-96,共1页
评语:此件行书,主要取法行书《圣教序》,其内容为一篇现代文。整件作品不激不厉,从容雅致。在书写时,作者突出了字里行间墨色的变化,使得整件作品更有层次感。不过细细看来,有些字的造型不太美观,如"用""扬""果"等字。在笔画映带...
评语:此件行书,主要取法行书《圣教序》,其内容为一篇现代文。整件作品不激不厉,从容雅致。在书写时,作者突出了字里行间墨色的变化,使得整件作品更有层次感。不过细细看来,有些字的造型不太美观,如"用""扬""果"等字。在笔画映带上,提笔过快,显得不自然,可以通过临习小草范帖,熟练使转,来解决这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圣教序
临习
现代文
层次感
原文传递
山水精神
16
作者
董水荣
《中华书画家》
2019年第4期98-101,共4页
梦回传统,先梦回山水。画中的意境,并非只是物象的简单组合。意境,是一种情怀,一种精神,直指心灵。宋人山水画,无论是大山大水,还是一石一水,都有意境。当下的画家,普遍耽于构成,热衷虚构,惟独缺少面对真山真水的生命体验。当代山水画...
梦回传统,先梦回山水。画中的意境,并非只是物象的简单组合。意境,是一种情怀,一种精神,直指心灵。宋人山水画,无论是大山大水,还是一石一水,都有意境。当下的画家,普遍耽于构成,热衷虚构,惟独缺少面对真山真水的生命体验。当代山水画的发展,我以为着力于两方面:一是画家要有鲜活的感受力,二是画家要从'一己之私'里走出来。绘画,没有真理,只有真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画
制作性
原文传递
题名
浅谈中国画个人的笔墨语言形成
被引量:
1
1
作者
林德贵
机构
苏州市
吴江书画院
出处
《书画世界》
2022年第3期69-70,共2页
文摘
本文通过对画家个人笔墨语言的形成进行多角度探讨,总结了形成个人笔墨语言的主要四点:一是时代背景、时代精神;二是继承传统,学习传统;三是地域性文化;四是人格和文化修养。
关键词
时代
传统
地域文化
人格
修养
分类号
J21 [艺术—美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书法评论在新形势下的追求——用书法语言的表达理解书法的审美与精神
2
作者
董水荣
机构
吴江书画院
南吴门书社
出处
《书画艺术》
2015年第4期27-31,共5页
文摘
当代书法评论看似无所不在,专业的报刊、网络充斥着众多关于书法家与作品的评论,看似热闹的书法评论场面,给人繁荣和发展的假象。评论常常被当作一种场面的修饰,比如当下众多的书法展,开幕式后都有一个研讨会,常常场面浩大,由一批书法名家与书法理论家组成。但这样的研讨会不禁让人感慨,书法评论与创作之间,如同隔着一道不可逾越的坎。书法评论者既没有解读传统书法的专业视角,也没有深入阐释当代书法作品的能力。
关键词
书法学
当代书法
专业视角
论书法
商业意识
生命世界
价值世界
陈振濂
学术研究
结字
分类号
J292.1 [艺术—美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淡墨亦传神--从墨法看董其昌《送刘侍御等五首》
3
作者
董水荣
机构
吴江书画院
江苏省青年书法家协会
南吴门书社
出处
《书画艺术》
2016年第4期55-65,共11页
文摘
“淡”与“疏”董其昌的书法作品给人最深的审美印象是萧散而简淡,应该说在这种印象中萧散比简淡更为直观。这种印象源于“淡”与“疏”关系,董其昌的《送刘侍御等五首》可称之为代表作。对于萧散空间的营造古而有之,对于淡墨表现董其昌却孤诣独求。
关键词
董其昌
墨法
传神
书法作品
“疏”
印象
代表作
简淡
分类号
J292.1 [艺术—美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谈吴镇的人生观对其绘画的影响
4
作者
林德贵
机构
苏州市
吴江书画院
出处
《书画世界》
2022年第6期80-81,共2页
文摘
吴镇是元代著名画家,“元四家”之一。画家吴镇的人生观形成与其成长环境、历史背景密不可分。画如其人,画品如人品,吴镇的绘画作品是其内心情感与修为的外化,也反映了他的人生观和思想情操。
关键词
吴镇
书画寄情
隐逸
超脱的人生观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当代大草表达的变迁——让书写技术向书法语言转向
5
作者
董水荣
机构
吴江书画院
江苏省青年书法家协会
出处
《书画艺术》
2018年第3期41-44,共4页
文摘
当代大草如果没有语言伦理的建构,没有整体的大草情境的建立,大草的审美也就没有精神的内涵,当代大草滑行在技术的平面上。因此,今天回过头来察看当代书法中每一次的变革历程、书写方式的变化和精神审美的转折,就有了异乎寻常的意义。让书写技术向书法语言转向,促使当代大草的表达变迁,这种变迁所预示的正是通向书法发展的内在流向。本文就书写的技术与书法语言两种理念下的不同创作结果,对当代大草表达的变迁作一些思考。
关键词
书写技术
书法语言
大草表达
精神图景
分类号
J292.1 [艺术—美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倪元璐“新理异态”探析
6
作者
董水荣
机构
苏州市
吴江书画院
出处
《中国书画》
2019年第3期12-15,共4页
文摘
倪元璐对书法的投入远不如他在政事、文章和诗歌方面多。在他的著述中见不到任何论书法的文章,倒是好友黄道周的文章中常见到对倪元璐书法的品评。他一生挥毫无数,但几乎都不署年月,也没有以书传世之想。他对自己的书法作品并不珍爱,但并不能否认他在晚明书法上的意义。倪元璐无疑是传统帖学最后高峰上的重要书家。如果将'二王'书法看作传统帖学的源头。
关键词
倪元璐
黄道周
分类号
J292.1 [艺术—美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把楷书写活
7
作者
徐成上
机构
吴江书画院
出处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X期129-130,共2页
文摘
楷书的教学,一直是中小学书法教学的重点。一是因楷书离学生的生活比较近,各种文本,读物,以及其它印刷品,所用字体大都是采用楷书的样式。二是受传统观念中,"学书须先楷法,作字必先大字"的影响。所以颜真卿、柳公权等书家的楷书在中小学书法教学中,比较受欢迎。但是学习楷书,学习书法,有时候会遇到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不只是学习者的问题,更多的是教学者的问题。
关键词
笔势
笔意
书法教学
楷书
书体
回锋
分类号
J292.1 [艺术—美术]
原文传递
题名
经典的参照
8
作者
董水荣
机构
苏州市
吴江书画院
出处
《中国书法》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80-180,共1页
文摘
一个好的书法家或一件好的作品,我们发现总有一个书写扎根的地方,这个根就是书法传统中的经典。每一种经典,就是一个书写精神的源头,书写技术的源头。这个根一旦扎得深,开掘出的空间就会很大。一些书法家的书写为何总是形成不了自己的风格,没有自己的书写气质,这和相互浸染在一种书写的风气里面,还没找到自己的书写边界,没找到可供自己长久用力的地方有关。很多人在写作品时,书写的目标简化为书法展览。很多人在创作里跟着一阵又一阵的时风走,他们很少检索关于自己的书写记忆,不断地变换自己的书写的领域,结果不是把字写俗了,就是把字写死了。
关键词
书写技术
书法传统
书法展览
书法家
作品
源头
分类号
J292.1 [艺术—美术]
原文传递
题名
沈尹默写给潘伯鹰的一组书信
9
作者
董水荣
机构
吴江书画院
出处
《中华书画家》
2016年第9期130-133,共4页
文摘
沈尹默的书法作品,理性、平实、规范,以"二王"为基调。从他的很多作品中都可以看到笔法的严谨,从起笔开始,对运笔、收笔都比较在意,很少有松懈的笔画,结字也中规中矩,少有开合变化。也正是因为沈氏作品带有规范、严谨的书写作风,使得他没有白蕉笔下那份从容。但是,这种规范、严谨的帖学观,呈现了一位帖学开拓者对于帖学的担当,他的探索无疑赋予了近现代帖学更为理性和积极的内涵。
关键词
沈尹默
潘伯鹰
帖学
书法作品
结字
二王
沈氏
中规中矩
《兰亭序》
遂良
分类号
G6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马一浮致蒋苏盦信札解析
10
作者
董水荣
机构
苏州
吴江书画院
出处
《中华书画家》
2015年第7期122-123,共2页
文摘
这是一封马一浮1952年写给老友蒋苏盦的信札,内容如下:苏盦老友足下:得书,知复撄寒疾,宜损思虑,进药饵,必易痊复。别示慈受数律,"豹变""牛哀"一联,的是佳句,可喜。疾中能运思及此,益知不足为患也。承不日将返湖堂,良慰积念,但请勿以贱降为怀。去年不敢过拂雅意,觞咏流连,可一而不可再,
关键词
马一浮
寒疾
慈受
豹变
沈曾植
帖学
结字
北碑
行草书
徐生翁
分类号
J292.1 [艺术—美术]
原文传递
题名
园林 家园——对苏州园林山水画的思考
11
作者
董水荣
机构
苏州
吴江书画院
出处
《中华书画家》
2018年第10期120-125,共6页
文摘
当代山水画不可能重回"清四王",不可能重回"元四家"。那种视笔墨为中国画灵魂的时代,离我们渐行渐远。如果将中国画的笔墨从具体的文化背景下抽离出来,笔墨是不能涵盖真正中国画的要义的。有不少的中国画作者看似在笔墨上用功不少,但还是没有多少动人的韵味,很多人认为其主要原因是缺乏书法功底,其实并不尽然。我们不是否定笔墨,而是笔墨如果离开了生活,离开了真实情感,就离开了内心真正所要表达的图景。
关键词
山水画
苏州园林
家园
中国画
文化背景
书法功底
真实情感
笔墨
分类号
J211.26 [艺术—美术]
原文传递
题名
董水荣作品欣赏
12
作者
董水荣
机构
吴江书画院
南吴门书社
出处
《中华书画家》
2016年第5期112-113,共2页
文摘
创作感言:行书与日常书写更为贴近,更有一种亲近感。我常常在阅读、写作之后,将一些深有感触的文字用毛笔抄写下来,努力让书写成为心性的一种观照。抄书也能体现是自己的一种风度,以日常书写展开的笔墨,更为准确地流露了个人的真实。
关键词
亲近感
抄书
纸本
黄宾虹
孝通
分类号
H152.3 [语言文字—汉语]
原文传递
题名
书法门诊室
13
作者
徐成上
机构
南吴门书社
吴江
硬笔书法家协会
吴江书
法家协会
吴江书画院
出处
《书法》
2014年第2期104-104,共1页
文摘
评语:此件行书作品作者运笔干净,有王字的影子。可见作者有较好的临帖基础。不过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用笔不够灵活;二是字与字之间缺少呼应,行气不够通畅:三是落款过轻,建议作者能增加一些小草的临习。
关键词
门诊
书法
行书作品
作者
运笔
临帖
用笔
临习
分类号
J292.1 [艺术—美术]
原文传递
题名
书法门诊室
14
作者
徐成上
机构
南吴门书社
吴江
硬笔书法家协会
吴江书
法家协会
吴江书画院
出处
《书法》
2014年第6期96-96,共1页
文摘
评语:此件行草作品,可以看出作者有扎实的临古基础。能有意识地制造墨色与字形大小的变化。起首“何处”两字,更是自然洒脱。不过作品整体用墨稍淡,有些伤神。另外字的大小分配,大字都集中在作品上部,下部的字都偏小,且有些字过正,使整体略不和谐。
关键词
门诊
书法
“何处”
作品
有意识
行草
用墨
分类号
J292.1 [艺术—美术]
原文传递
题名
书法门诊室
15
作者
徐成上
机构
南吴门书社
吴江
硬笔书法家协会
吴江书
法家协会
吴江书画院
出处
《书法》
2014年第7期96-96,共1页
文摘
评语:此件行书,主要取法行书《圣教序》,其内容为一篇现代文。整件作品不激不厉,从容雅致。在书写时,作者突出了字里行间墨色的变化,使得整件作品更有层次感。不过细细看来,有些字的造型不太美观,如"用""扬""果"等字。在笔画映带上,提笔过快,显得不自然,可以通过临习小草范帖,熟练使转,来解决这些问题。
关键词
圣教序
临习
现代文
层次感
分类号
J292.1 [艺术—美术]
原文传递
题名
山水精神
16
作者
董水荣
机构
吴江书画院
江苏省青年书法家协会
南吴门书社
出处
《中华书画家》
2019年第4期98-101,共4页
文摘
梦回传统,先梦回山水。画中的意境,并非只是物象的简单组合。意境,是一种情怀,一种精神,直指心灵。宋人山水画,无论是大山大水,还是一石一水,都有意境。当下的画家,普遍耽于构成,热衷虚构,惟独缺少面对真山真水的生命体验。当代山水画的发展,我以为着力于两方面:一是画家要有鲜活的感受力,二是画家要从'一己之私'里走出来。绘画,没有真理,只有真情。
关键词
山水画
制作性
分类号
J212 [艺术—美术]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浅谈中国画个人的笔墨语言形成
林德贵
《书画世界》
202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书法评论在新形势下的追求——用书法语言的表达理解书法的审美与精神
董水荣
《书画艺术》
201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淡墨亦传神--从墨法看董其昌《送刘侍御等五首》
董水荣
《书画艺术》
201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浅谈吴镇的人生观对其绘画的影响
林德贵
《书画世界》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当代大草表达的变迁——让书写技术向书法语言转向
董水荣
《书画艺术》
201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倪元璐“新理异态”探析
董水荣
《中国书画》
201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把楷书写活
徐成上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0
原文传递
8
经典的参照
董水荣
《中国书法》
北大核心
2013
0
原文传递
9
沈尹默写给潘伯鹰的一组书信
董水荣
《中华书画家》
2016
0
原文传递
10
马一浮致蒋苏盦信札解析
董水荣
《中华书画家》
2015
0
原文传递
11
园林 家园——对苏州园林山水画的思考
董水荣
《中华书画家》
2018
0
原文传递
12
董水荣作品欣赏
董水荣
《中华书画家》
2016
0
原文传递
13
书法门诊室
徐成上
《书法》
2014
0
原文传递
14
书法门诊室
徐成上
《书法》
2014
0
原文传递
15
书法门诊室
徐成上
《书法》
2014
0
原文传递
16
山水精神
董水荣
《中华书画家》
2019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