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吴泾化工有限公司卫Ⅶ健康促进项目控烟干预综合报告
1
作者 张和进 陈国英 檀宗灏 《中国健康教育》 2000年第4期202-204,共3页
关键词 吸烟 卫Ⅶ健康促进项目 控烟干预综合报告
下载PDF
在深化改革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女职工的作用——上海吴泾化工有限公司女职工生存与发展状态调研报告
2
作者 朱海容 《企业与文化》 2010年第6期43-45,共3页
今年是上海吴泾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发展与调整的重要年份,公司的装置化改革基本完成.新一轮的定员定编和主辅分离工作即将启动。公司广大女职工的精神面貌与公司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关系。因而了解女职工的生存与发展状况显得... 今年是上海吴泾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发展与调整的重要年份,公司的装置化改革基本完成.新一轮的定员定编和主辅分离工作即将启动。公司广大女职工的精神面貌与公司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关系。因而了解女职工的生存与发展状况显得非常重要。为了及时了解和掌握她们的思想动态,引导她们爱岗敬业,发挥聪明才智,进一步推动公司的平稳较快发展,我们吴泾化工有限公司女职工委员会于四月中旬起,开展了历时一个月的专题调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职工委员会 专题调研 公司 有限 化工 上海 改革 状态
原文传递
制定合理的价格政策 促进天然气化工的发展——西气东输工程的天然气利用问题 被引量:4
3
作者 尤向阳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9,共3页
分析了天然气化工用户对低气价承受能力的原因,指出要真正实现天然气在化工领域的应用首先要靠国家政策鼓励,其次要靠本身取得更多的技术突破。提出了对我国天然气定价机制的改革意见,呼吁我国各方面的技术力量要优先重视3种新工艺的开... 分析了天然气化工用户对低气价承受能力的原因,指出要真正实现天然气在化工领域的应用首先要靠国家政策鼓励,其次要靠本身取得更多的技术突破。提出了对我国天然气定价机制的改革意见,呼吁我国各方面的技术力量要优先重视3种新工艺的开发研究,即天然气制合成气、天然气制乙烯和天然气制液体燃料及芳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化工 技术进步 价格 市场
下载PDF
全低变工艺在我公司合成氨装置上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戴文涛 顾培忠 《中氮肥》 2007年第1期31-32,共2页
关键词 合成氨装置 全低变工艺 中低低变换工艺 硫化氢应力腐蚀 应用 设备腐蚀 中低低工艺 合成氨厂
下载PDF
换一个角度看化工行业对天然气价格的承受力 被引量:1
5
作者 尤向阳 《化工技术经济》 2004年第6期5-6,11,共3页
阐述以上海及其周边地区为代表的我国东部天然气化工用户对气价的承受力,展望东部天然气化工的发展前景,围绕开拓西气东输天然气市场和发展我国天然气化工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天然气 价格 化工行业 石油化工经济 天然气加工厂 上海
下载PDF
化工泵故障分析及结构改进设计
6
作者 朱信亭 徐文慧 《水泵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8-43,共6页
本文针对上海吴泾化工有限公司2台ZH单级单吸化工离心泵投入运行后多次出现轴承烧毁故障问题进行分析,经分析和详细计算,发现是由于轴承受力过大,引起轴承超载而损坏。经采取改进措施后,泵已能安全、稳定、长周期运行。
关键词 化工泵 轴承 轴向力 径向力 压头计算 背叶片 平衡孔
下载PDF
浅谈加快上海化工行业能源结构调整的必要性
7
作者 尤向阳 《上海化工》 CAS 2001年第6期25-25,34,共2页
从上海经济高速发展对环境的严重影响与目前上海化工行业能源结构现状,阐述上海应加快化工能源结构调整步伐,大力提倡天然气的利用,使上海化工行业成为国家天然气“西气东输”工程最稳定的用气大户,并以上海迫切需要的合成氨为例,... 从上海经济高速发展对环境的严重影响与目前上海化工行业能源结构现状,阐述上海应加快化工能源结构调整步伐,大力提倡天然气的利用,使上海化工行业成为国家天然气“西气东输”工程最稳定的用气大户,并以上海迫切需要的合成氨为例,比较天然气相对煤和石油(渣油)作原料,在经济、技术和环保上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 化工行业 能源结构调整 天然气 西气东输 合成氨 原料
下载PDF
国家“西气东输”工程与吴泾大型合成氨装置国产化改造
8
作者 尤向阳 《上海化工》 CAS 2000年第14期20-21,共2页
本文从国家“西气东输”工程着眼,联系吴泾大型合成氨装置国产化改造,提出在吴泾原址再新建一套大型合成氨装置,仍恢复天然气作原料,来达到上海能源结构调整同国家“西气东输”工程以及大型合成氨装置国产化相结合目的。
关键词 天然气 西气东输 合成氨 国产化 气体原料
下载PDF
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和建设是加快化工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9
作者 陈富华 《上海化工》 CAS 2007年第11期32-34,共3页
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依靠大量创新型人才,人才队伍建设正越来越凸现其重要性。从重视物质资源到重视人力资源,是现代企业的必然选择。介绍了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和建设的重要意义、体现人才价值的途径和选拔优秀人才的方法等。
关键词 人才 创新团队 研发平台 激励机制
下载PDF
化工国企人力资源优化的若干思考
10
作者 蒋群一 《上海化工》 CAS 2008年第11期22-25,共4页
以吴泾化工有限公司为例,分析了化工国企人力资源的现状、矛盾及产生的原因,并对化工国企如何实施人力资源优化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人力资源 结构 管理 优化
下载PDF
造气吹风气回收技术在我公司的应用
11
作者 吴海 《中氮肥》 2007年第1期17-19,共3页
关键词 造气吹风气 回收技术 吹风气回收装置 煤气发生炉 应用 合成氨厂 作业区 间歇式
下载PDF
建设碳酸二甲酯-聚碳酸酯一体化工厂是解决当前我国碳酸二甲酯产品过剩的关键
12
作者 尤向阳 《化工中间体(科技.产业版)》 2004年第3期6-7,共2页
当前我国碳酸二甲酯产品生产能力过剩,其下游产品聚碳酸酯产品严重不足,必须依赖进口。呼吁我国各方面科技力量象当年重视开发碳酸二甲酯产品生产技术那样,重视开发聚碳酸酯产品生产技术。从根本上解决这个矛盾。
关键词 碳酸二甲酯 聚碳酸酯 一体化工厂 生产能力 DMC市场
下载PDF
论天然气价格政策和天然气化工技术经济发展
13
作者 尤向阳 《江苏化工》 2004年第3期56-59,共4页
对化工用户低气价承受能力原因进行分析,指出要真正实现天然气在化工领域的应用,一靠国家政策鼓励,二靠本身取得更多技术突破,提出深化我国天然气定价机制改革的意见,同时呼吁我国各方面的技术力量,要优先重视3种新工艺的开发研究:(1)... 对化工用户低气价承受能力原因进行分析,指出要真正实现天然气在化工领域的应用,一靠国家政策鼓励,二靠本身取得更多技术突破,提出深化我国天然气定价机制改革的意见,同时呼吁我国各方面的技术力量,要优先重视3种新工艺的开发研究:(1)天然气制合成气;(2)天然气制乙烯;(3)天然气制液体燃料和芳烃,并强调只有技术上取得突破,未来天然气化工用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气价承受能力低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化工 技术进步 气价 市场
下载PDF
加强健康单位建设 创立绿色化工品牌
14
作者 胡永康 陈国英 +2 位作者 汤振峰 张琴英 奉辉龙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2011年第1期70-72,78,共4页
开展健康单位建设,对推动企业健康促进与教育,使广大职工养成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回顾了某大型化工生产企业的健康促进工作经验。
关键词 健康单位 企业健康促进 健康教育
下载PDF
PVA-TEOS/PAN渗透汽化膜的制备及其乙酸乙酯脱水 被引量:8
15
作者 袁海宽 许振良 +3 位作者 马晓华 魏永明 齐峻 曾义红 《过程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72-876,共5页
以聚丙烯腈(PAN)中空纤维超滤膜为底膜,以聚乙烯醇(PVA)和正硅酸乙酯(TEOS)的混合液为涂膜液,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PVA-TEOS/PAN渗透汽化复合膜,并用于乙酸乙酯脱水.FT-IR和XRD谱图证实复合膜表层中由于PVA与TEOS的交联反应而形成了Si-... 以聚丙烯腈(PAN)中空纤维超滤膜为底膜,以聚乙烯醇(PVA)和正硅酸乙酯(TEOS)的混合液为涂膜液,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PVA-TEOS/PAN渗透汽化复合膜,并用于乙酸乙酯脱水.FT-IR和XRD谱图证实复合膜表层中由于PVA与TEOS的交联反应而形成了Si-O-C共价键,且PVA的结晶度下降.另外,利用静态接触角测量对复合膜表层的亲水性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复合膜在乙酸乙酯水溶液中的溶胀性能及涂膜液中TEOS含量和料液温度与浓度对PVA-TEOS/PAN复合膜分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EOS的加入有效降低了复合膜在乙酸乙酯水溶液中的溶胀度,使其对水具有较好的分离选择性.40℃下,涂膜液中TEOS质量含量分别为5%和30%的PVA-TEOS/PAN复合膜分离98%的乙酸乙酯水溶液时,其分离因子分别为2830和4448,渗透通量分别为49.4和41.4g/(m2·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正硅酸乙酯 溶胶-凝胶法 渗透汽化 乙酸乙酯-水溶液
下载PDF
全氟磺酸改性聚乙烯醇渗透汽化膜分离乙酸乙酯-水溶液 被引量:6
16
作者 袁海宽 许振良 +3 位作者 马晓华 魏永明 齐峻 曾义红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1-136,共6页
以聚乙烯醇(PVA)为原材料,全氟磺酸(PFSA)为共混改性材料,以聚丙烯腈(PAN)中空纤维超滤膜为底膜制备了PVA/PAN、PVA-PFSA/PAN复合膜,并用于乙酸乙酯脱水。考察了共混涂膜液中PVA/PFSA配比,交联剂酒石酸(Tac)用量以及原料液温度与浓度对P... 以聚乙烯醇(PVA)为原材料,全氟磺酸(PFSA)为共混改性材料,以聚丙烯腈(PAN)中空纤维超滤膜为底膜制备了PVA/PAN、PVA-PFSA/PAN复合膜,并用于乙酸乙酯脱水。考察了共混涂膜液中PVA/PFSA配比,交联剂酒石酸(Tac)用量以及原料液温度与浓度对PVA/PAN、PVA-PFSA/PAN复合膜分离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Tac交联的PVA/PAN、PVA-PFSA/PAN复合膜均对水具有较好的分离选择性。共混涂膜液中PVA/PFSA质量比为1/1、Tac/PVA质量比为1/5时所制备的PVA-PFSA/PAN复合膜渗透汽化分离性能最佳。40℃下此复合膜用于分离98%(wt)的乙酸乙酯水溶液时,其渗透通量和分离因子分别为81.1g·m-2·h-1和1890。同样条件下,与交联PVA/PAN复合膜相比,交联PVA-PFSA/PAN复合膜的渗透通量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全氟磺酸 渗透汽化 乙酸乙酯-水溶液
下载PDF
PVA-PFSA/PAN渗透汽化膜强化乙酸乙酯酯化脱水及工艺过程模拟 被引量:2
17
作者 袁海宽 许振良 +3 位作者 马晓华 魏永明 齐峻 曾义红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74-179,共6页
以聚丙烯腈(PAN)中空纤维超滤膜为底膜,以酒石酸(Tac)为交联剂,制备了聚乙烯醇(PVA)与全氟磺酸(PFSA)共混复合膜,并用于乙酸乙酯-水、乙酸乙酯-乙醇-水溶液的脱水研究。考察了分离乙酸乙酯-水二元溶液时,料液温度和含水量对复合膜分离... 以聚丙烯腈(PAN)中空纤维超滤膜为底膜,以酒石酸(Tac)为交联剂,制备了聚乙烯醇(PVA)与全氟磺酸(PFSA)共混复合膜,并用于乙酸乙酯-水、乙酸乙酯-乙醇-水溶液的脱水研究。考察了分离乙酸乙酯-水二元溶液时,料液温度和含水量对复合膜分离性能的影响;40℃下分离含水2%(质量分数,下同)的乙酸乙酯水溶液时,其总渗透通量81.1 g/(m2.h),分离因子为1 890;考察了复合膜用于分离乙酸乙酯-乙醇-水(质量比90∶2∶8)三元溶液时,料液温度的影响及脱水效果。结果表明:40℃时复合膜对三元溶液的总渗透通量可达251.0 g/(m2.h),此温度下,只需12 h就可将含8%初始水的三元溶液脱水至4.66%。PVA-PFSA/PAN渗透汽化膜对乙酸乙酯体系的脱水效果良好,可应用于强化乙酸乙酯酯化生产工艺。利用Aspen Plus 11.1软件对工艺流程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在同等操作条件下,渗透汽化膜强化酯化工艺流程相对于普通的反应精馏,提高了乙酸乙酯的单程收率和原料的转化率,简化了乙酸乙酯生产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PVA) 全氟磺酸(PFSA) 渗透汽化 强化酯化 模拟
下载PDF
煤基合成气一步法制二甲醚的宏观动力学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大胜 程程远 +2 位作者 张海涛 应卫勇 房鼎业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156-162,共7页
在内循环无梯度反应器中,温度220~260℃、空速1 000~3 000 h-1、压力5 MPa的条件下,研究了质量比为1∶1的混合型双功能催化剂上合成气一步法制二甲醚的宏观动力学,考察了温度、空速等条件对反应性能的影响。选取Langmuir-Hinshelwood... 在内循环无梯度反应器中,温度220~260℃、空速1 000~3 000 h-1、压力5 MPa的条件下,研究了质量比为1∶1的混合型双功能催化剂上合成气一步法制二甲醚的宏观动力学,考察了温度、空速等条件对反应性能的影响。选取Langmuir-Hinshelwood双曲型动力学模型,采用麦夸特法对宏观动力学模型进行了参数估值,获得动力学模型的参数。统计检验和残差分析结果表明模型是适宜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基合成气 二甲醚 宏观动力学
下载PDF
合成气一步法制二甲醚催化剂的有效导热系数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大胜 程程远 +2 位作者 张海涛 应卫勇 房鼎业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4-37,共4页
使用稳态热流法测量了220℃~260℃范围内XNC-98型甲醇合成催化剂及CNM-3型甲醇脱水催化剂的导热系数,实验结果显示,在上述温度范围内两种催化剂的导热系数与温度成线性关系。提出由两种催化剂均匀混合而成混合催化剂的并联传热简化模... 使用稳态热流法测量了220℃~260℃范围内XNC-98型甲醇合成催化剂及CNM-3型甲醇脱水催化剂的导热系数,实验结果显示,在上述温度范围内两种催化剂的导热系数与温度成线性关系。提出由两种催化剂均匀混合而成混合催化剂的并联传热简化模型和导热系数的计算式,测量了甲醇合成催化剂和甲醇脱水催化剂的质量比分别为1∶1和2∶1时合成气一步法制二甲醚的双功能催化剂的导热系数,计算值与实验值的最大误差不超过2%。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用于计算混合催化剂的导热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气 二甲醚 催化剂 导热系数
下载PDF
二甲醚与CO、H_2制醋酸乙烯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殿华 房鼎业 +1 位作者 黄鑫 陈大胜 《精细化工原料及中间体》 2009年第4期5-6,共2页
本文提出了以煤为原料合成醋酸乙烯的工艺路线,以RhI3、CH3I和三苯基膦组成的催化剂体系,在反应温度180℃,反应压力5MPa下,二甲醚与CO、H2合成了醋酸乙烯。该工艺路线不再依赖原油为原料,原料易得,还能副产醋酸,降低了成本,是煤的综合... 本文提出了以煤为原料合成醋酸乙烯的工艺路线,以RhI3、CH3I和三苯基膦组成的催化剂体系,在反应温度180℃,反应压力5MPa下,二甲醚与CO、H2合成了醋酸乙烯。该工艺路线不再依赖原油为原料,原料易得,还能副产醋酸,降低了成本,是煤的综合清洁利用的新技术,具有明显的经济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乙烯 二甲醚 合成气 工艺路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