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调节式骨科手术架在强直性脊柱炎伴脊柱后凸畸形矫形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丁亚 董磊 +4 位作者 崔西龙 吴子祥 刁文博 于海洋 王宏亮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1-94,共4页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1],通常会导致脊柱畸形和关节强直,晚期常需手术治疗,以恢复矢状面平衡、脊柱力线和视野,以期获得满意的外观和临床效果[2]。脊柱截骨手术常需在俯卧位下施行[3],因部分...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1],通常会导致脊柱畸形和关节强直,晚期常需手术治疗,以恢复矢状面平衡、脊柱力线和视野,以期获得满意的外观和临床效果[2]。脊柱截骨手术常需在俯卧位下施行[3],因部分患者长期处于脊柱后凸畸形及下肢关节非功能位强直[4],造成手术体位摆放困难,且AS常伴有中轴骨骨质疏松及周围韧带骨化[5],在体位摆放过程中,轻微外力亦会造成医源性骨折发生[6],在脊柱截骨矫形术中,在截骨端闭合过程易造成脊髓剪切、螺钉拔出[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后凸畸形 强直性脊柱炎 慢性炎症性疾病 关节强直 脊柱畸形 中轴骨 下肢关节 骨质疏松
下载PDF
加压冷疗和常规冷疗在骨科膝关节肿胀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8
2
作者 赵罡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4年第4期491-492,共2页
目的:通过对比的方法,评价加压冷疗和常规冷疗治疗骨科膝关节肿胀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骨科膝关节肿胀患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40例采用加压冷疗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冷疗治疗。经过1周的治疗观察疗效。通过χ2检验... 目的:通过对比的方法,评价加压冷疗和常规冷疗治疗骨科膝关节肿胀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骨科膝关节肿胀患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40例采用加压冷疗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冷疗治疗。经过1周的治疗观察疗效。通过χ2检验的统计学方法,对各组的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80例患者中,实验组有效率92.50%,对照组的有效率为80.00%。经χ2检验两两比较,实验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值为0.005。在两组治疗过程中,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加压冷疗治疗骨科膝关节肿胀患者的效果明显好于单独外用常规冷疗的有效率,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压冷疗 常规冷疗 骨科膝关节肿胀 疗效观察
下载PDF
基层医院血液标本检验不合格原因及对策 被引量:4
3
作者 孙艳芳 朱卫红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9年第1期26-28,共3页
目的分析单中心基层医院血液标本检验不合格原因,探讨相关对策。方法对2017年2月至2018年6月周口协和骨科医院检验的来自不同患者的1 800份血液标本进行研究。所有标本均采用一次性真空采血器采集,准确记录采血时间,采集后立即并由专业... 目的分析单中心基层医院血液标本检验不合格原因,探讨相关对策。方法对2017年2月至2018年6月周口协和骨科医院检验的来自不同患者的1 800份血液标本进行研究。所有标本均采用一次性真空采血器采集,准确记录采血时间,采集后立即并由专业护理人员送至实验室,确定标本是否合格,对于不合格的血液标本,立即联系患者重新进行采血,复查采血时间与初次采血时间间隔不超过1 h。统计血液标本不合格率及原因,比较初次检验与复查结果。结果不合格血液标本检出率为7.22%(130/1 800)。血液标本不合格原因:28.46%(37/130)为凝血或抗凝失败,19.23%(25/130)为抗凝不充分,17.69%(23/130)为送检延误,11.54%(15/130)为标本信息错误,11.54%(15/130)为准备不足,7.69%(10/130)为非标准采血,3.85%(5/130)为采集量不足。与初次检验相比,活化的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和凝血酶原时间(PT)均缩短,凝血酶时间(TT)延长,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提高,血小板(PLT)、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水平均提高,白细胞(WBC)水平降低,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升高,谷草转氨酶(AST)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临床送检血液标本不合格的比例仍较高,不合格的原因主要包括凝血或抗凝失败、抗凝不充分、送检延误、标本信息错误、非标准采血等,具有较大改进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标本 临床检验 应策
下载PDF
胸腰椎骨折经皮微创与经肌间隙入路椎弓根钉固定术疗效对比研究
4
作者 胡中伟 刘耿耿 闫峰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3年第5期57-59,共3页
目的 比较创伤性胸腰椎骨折(TTF)经皮微创与经肌间隙入路椎弓根钉固定术(PSF)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周口协和骨科医院2021-01—2023-03行PSF术治疗的92例TT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PSF术的方法分为经皮微创组和肌间隙入路组,每组46例。比... 目的 比较创伤性胸腰椎骨折(TTF)经皮微创与经肌间隙入路椎弓根钉固定术(PSF)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周口协和骨科医院2021-01—2023-03行PSF术治疗的92例TT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PSF术的方法分为经皮微创组和肌间隙入路组,每组46例。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围术期指标。评估术前、术后3个月时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DI),以及影像学指标(椎间隙、伤椎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比)。结果 经皮微创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时间长于肌间隙入路组,术中总出血量、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总住院时间少(短)于肌间隙入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3个月时的ODI、 VAS评分和伤椎的影像学指标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微创与经肌间隙入路PSF术治疗TTF患者的效果相当。其中经皮微创PSF术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时间较长,但切口小、术中出血量较少,患者可早期下床活动,住院时间较短。可根据患者的病情、术者的经验、医院的设备等权衡利弊,个体化进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胸腰椎骨折 椎弓根钉内固定术 经皮微创 经肌间隙入路
下载PDF
脊柱内镜下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的早期临床研究 被引量:44
5
作者 孙凤龙 梁庆晨 +5 位作者 王宏庆 刘祖耀 李富 董婕 闫明 刁文博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19年第10期754-760,共7页
背景: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的发生率逐年增加,如何有效使用脊柱内镜技术进行腰椎融合治疗是目前研究的方向。目的:评价全可视脊柱内镜下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Endo-T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 背景: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的发生率逐年增加,如何有效使用脊柱内镜技术进行腰椎融合治疗是目前研究的方向。目的:评价全可视脊柱内镜下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Endo-T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使用Endo-TLIF技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患者38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等临床指标。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腰椎功能,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腰痛及腿痛。术前和术后1、6个月和术后1年随访行X线片、CT及MRI,评估椎间隙高度、腰椎前凸角、硬膜囊面积、椎间孔面积及融合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手术时间为65~155 min,平均为(97±11)min;术中出血量为40~110 ml,平均为(65±11)ml。切口长度为1.3~3.5 cm,平均为(2.2±1.8)cm。住院时间为3~16 d,平均为(10.3±2.4)d。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28个月,平均(18.6±3.3)个月。ODI由术前的(59.2%±18.3%)下降至术后1年的(19.5%±9.2%);腰痛VAS评分由术前的(6.9±1.8)分下降至术后1年的(1.7±1.3)分;下肢痛VAS评分由术前的(5.8±2.2)分下降至术后1年的(1.3±1.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间隙高度由术前的(6.4±1.4)mm改善为术后1年的(11.6±1.5)mm;腰椎前凸角由术前的(45.7°±9.3°)恢复至术后1年(54.3°±10.2°);硬膜囊横截面积由术前的(78.6±28.4)mm2增加至术后1年的(112.9±18.4)mm^2;椎间孔面积由术前的(138.7±25.8)mm^2恢复至术后1年的(157.1±19.5)m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随访时椎体融合率为100%,随访期间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Endo-T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可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早期疗效满意,其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脊柱融合术 内镜 外科手术 微创性
下载PDF
开放手术与脊柱内镜下行椎板减压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量:35
6
作者 孙凤龙 李军 +6 位作者 梁庆晨 王宏庆 刘祖耀 李富 董婕 刁文博 闫明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18年第11期805-811,共7页
背景: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发生率逐年增加,如何有效使用脊柱内镜技术优势进行椎板减压治疗是目前研究的方向。目的:探讨脊柱内镜下行椎板减压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采用手术... 背景: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发生率逐年增加,如何有效使用脊柱内镜技术优势进行椎板减压治疗是目前研究的方向。目的:探讨脊柱内镜下行椎板减压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采用手术治疗的单节段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78例,其中32例行传统半椎板切除减压手术为开放组,46例行脊柱内镜下椎板减压手术为内镜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内镜组在手术时间、手术出血、切口长度、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方面均优于开放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年及末次随访时的JOA和ODI评分比较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而两组术后1个月的JOA和ODI评分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脊柱内镜下椎板减压治疗腰椎椎管狭窄症,相比于传统半椎板切开减压术具有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等特点,能够满足减压要求基础上,对腰椎稳定性破坏较少,更有效的保留了腰椎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管狭窄 内窥镜 椎板切除术
下载PDF
外侧入路病灶清除联合植骨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囊肿 被引量:4
7
作者 张振伟 陈胜伟 《中医正骨》 2015年第1期36-38,共3页
目的:探讨外侧入路病灶清除联合植骨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囊肿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6年4月至2012年5月收治7例股骨颈骨囊肿患者,男4例,女3例。年龄21-49岁,中位数30岁。1例合并病理性骨折,5例股骨颈皮质受累变薄。按... 目的:探讨外侧入路病灶清除联合植骨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囊肿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6年4月至2012年5月收治7例股骨颈骨囊肿患者,男4例,女3例。年龄21-49岁,中位数30岁。1例合并病理性骨折,5例股骨颈皮质受累变薄。按照国际保肢协会分区方法,囊肿均位于H2区,囊肿直径均〉2.5 cm,累及股骨颈及部分大转子,股骨头未被侵犯。采用髋关节外侧入路清除病灶,酒精囊内灭活,植骨后以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后采用改良Neer X线评级标准判定骨囊肿愈合情况,末次随访时采用国际骨肿瘤协会(musculoskeletal tumor society,MSTS)"骨与软组织肿瘤术后功能重建的评估标准"评定患者的下肢功能,同时观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3例患者术中采用自体髂骨植骨,4例采用自体髂骨和人工骨植骨。1例患者术中发生股骨颈骨折,术后13个月下地负重行走;1例发生切口感染,对症治疗2周后治愈。所有患者均获得门诊随访,随访时间14-62个月,中位数27个月。至随访结束时,所有患者局部疼痛均消失,髋关节活动度均恢复至正常活动范围。12个月内囊肿均消失、彻底愈合,改良Neer X线评级达Ⅳ级。末次随访时MSTS下肢功能评分27-30分,中位数28.5分。结论:外侧入路病灶清除联合植骨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囊肿具有较好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囊肿 股骨颈 骨移植 骨折固定术 病灶清除 股骨近端锁定钢板
下载PDF
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陈旧性股骨颈骨折 被引量:2
8
作者 张振伟 陈胜伟 《临床骨科杂志》 2016年第6期692-692,共1页
2006年4月-2011年3月,我们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21例高龄陈旧性股骨颈骨折患者,报道如下。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人工股骨头置换 组织松解
下载PDF
脑卒中和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患者瘫痪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9
作者 张振伟 陈胜伟 《中医正骨》 2017年第12期59-61,64,共4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和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患者瘫痪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操作要点。方法:2013年3月至2016年6月对9例脑卒中或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患者进行了瘫痪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7例为股骨颈骨折(GardenⅢ型或Ⅳ型),其中1例为脊髓灰质炎... 目的:探讨脑卒中和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患者瘫痪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操作要点。方法:2013年3月至2016年6月对9例脑卒中或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患者进行了瘫痪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7例为股骨颈骨折(GardenⅢ型或Ⅳ型),其中1例为脊髓灰质炎后遗症、6例为脑卒中后遗症,骨折前髋关节外展肌肌力均下降,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患者骨盆发育畸形。2例为继发性髋骨关节炎,均为脊髓灰质炎后遗症,骨盆发育畸形,站立时向瘫痪侧倾斜,髋关节外展肌肌力下降。均选用生物型假体,髋臼假体外展角采用术前设计角度、前倾角采用正常角度,股骨假体前倾角选择正常角度。通过采用加长颈股骨假体来调整髋关节外展肌力臂,必要时通过阔筋膜张肌移位来加强髋关节外展力,注意避免患侧肢体延长过度。假体安装完成后,缝合后关节囊并重建短外旋肌结构。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60~150 min,中位数101 min;术中出血200~600 mL,中位数300 mL。7例患者选用加长颈股骨假体,2例行阔筋膜张肌移位,4例行内收肌部分离断。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中位数17个月。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感染、假体松动或脱位、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2例继发性髋骨关节炎患者,术前、术后6周、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的髋关节Harris评分分别为(63.6±10.1)分、(80.3±7.3)分、(89.0±4.6)分、(92.3±3.5)分;7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受伤前、术后6周、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分别为(55.56±10.07)分、(32.3±9.11)分、(48.33±5.32)分、(53.88±2.76)分。3例脊髓灰质炎后遗症骨盆畸形患者术后6周髋臼假体冠状面外展角为31.70°±7.64°,其余6例脑卒中后遗症患者术后6周髋臼假体冠状面外展角为35.00°±1.32°。2例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继发髋骨关节炎患者术后即刻Thomas征阴性,腰部不适分别持续12 d和22 d,6周后穿矫形鞋行走时Trendelenburg步态明显改善。术后半年,7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中,6例脑卒中后遗症患者步态均无改善,1例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患者的Trendelenburg步态明显改善。结论:对脑卒中和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患者瘫痪侧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时,通过合理安放髋臼假体,恢复髋关节外展肌功能及软组织平衡,可以获得一个早期功能良好的髋关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脊髓灰质炎 卒中 偏瘫
下载PDF
丹参酮胶囊对创伤后骨折延迟愈合患者血清sICAM-1、sVCAM-1、BMP-2水平及微循环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2
10
作者 陈辉 邬天刚 +2 位作者 田新宇 赵睿 闫峰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7年第28期3111-3113,3177,共4页
目的观察丹参酮胶囊对创伤后骨折延迟愈合患者血清单核细胞黏附分子(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及微循环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50例创伤后骨折延迟愈合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75例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 目的观察丹参酮胶囊对创伤后骨折延迟愈合患者血清单核细胞黏附分子(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及微循环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50例创伤后骨折延迟愈合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75例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7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丹参酮胶囊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清s ICAM-1、s VCAM-1、BMP-2及微循环指标变化情况,统计2组骨折愈合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血清ICAM-1、VCAM-1水平及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电脉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均显著降低(P均<0.05),而BMP-2水平显著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在治疗后2个月、3个月、6个月骨折愈合恢复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且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酮胶囊治疗创伤性骨折延迟愈合可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提高临床愈合率,其机制可能与下调ICAM-1、VCAM-1表达,上调BMP-2表达以及改善机体局部微循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胶囊 单核细胞黏附分子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骨形态发生蛋白2 微循环
下载PDF
双侧标准大骨瓣开颅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对照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改峰 马春晓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61-63,71,共4页
目的 探讨双侧标准大骨瓣开颅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手术方法分为两组,每组43例,实验组行双侧标准大骨瓣开颅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对照组行双额冠状切口开颅去骨瓣减压术治疗,术后随访... 目的 探讨双侧标准大骨瓣开颅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手术方法分为两组,每组43例,实验组行双侧标准大骨瓣开颅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对照组行双额冠状切口开颅去骨瓣减压术治疗,术后随访1a.比较两组术后颅内压变化及脑脊液漏、颅内感染、迟发性脑水肿、脑积水等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和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评价两组预后效果及生存质量.结果 实验组手术后第3d、7 d颅内压及术后各种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预后效果及生存质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 双侧标准大骨瓣开颅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效果优于双额冠状切口开颅去骨瓣减压术,能有效降低患者颅内压及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双侧标准大骨瓣开颅去骨瓣减压术 双额冠状切口开颅去骨瓣减压术 颅内压 并发症 生存质量
下载PDF
FNAC诊断骨肉瘤220例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湘 王悦胜 +3 位作者 郑晓芙 张玉生 张志平 牛小波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6-46,共1页
关键词 术前诊断 骨肉瘤 FNAC 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
下载PDF
基于骨钻的后外侧入路脊柱内镜术后渗出与术后反应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鹏 刁文博 +3 位作者 贾露露 程杰 赵建 李京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11期1291-1295,共5页
目的观察术后引流、甘露醇静脉滴注对基于螺旋骨钻的后外侧路脊柱内镜下神经松解术后患者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腰椎间盘突出神经根病患者69例进行前瞻性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1组、治疗2组各2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治疗;治疗1... 目的观察术后引流、甘露醇静脉滴注对基于螺旋骨钻的后外侧路脊柱内镜下神经松解术后患者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腰椎间盘突出神经根病患者69例进行前瞻性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1组、治疗2组各2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治疗;治疗1组给予常规手术+甘露醇静脉滴注治疗;治疗2组给予常规手术+术后引流治疗。比较3组治疗前后腰与下肢痛的数字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结果 3组NRS评分、JOA评分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2组优于治疗1组,治疗1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基于螺旋骨钻的后外侧路脊柱内镜下神经松解术的术后渗出应用术后引流和甘露醇静脉滴注与以往单独手术比较,对术后并发症有显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移位 脊柱内镜神经松解术 引流术
下载PDF
PFNA-Ⅱ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志伟 刘涛 《中国医学工程》 2013年第11期121-122,共2页
目的分析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Ⅱ)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方法自2010年7月-2013年2月,本科室内应用PFNA-Ⅱ股骨近端防旋钉治疗10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男53例,女47例;年龄45-91岁,平均年龄65岁。骨折按Evan... 目的分析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Ⅱ)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方法自2010年7月-2013年2月,本科室内应用PFNA-Ⅱ股骨近端防旋钉治疗10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男53例,女47例;年龄45-91岁,平均年龄65岁。骨折按Evans分型Ⅱ型41例,Ⅲ型39例,Ⅳ型20例。术后定期随访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及患者功能恢复情况。以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系统评价患者情况,并予以记录。结果100例患者获完整随访4-16个月,平均(9.5±1.4)个月;所有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愈合时间3-6个月,平均(5±1.8)个月。未发现断钉、螺旋刀片切割、股骨干应力骨折及髋内翻等并发症。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显示,优72例,良20例,中8例。结论PFNA-Ⅱ型股骨近端防旋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疗效可靠,并发症少,操作简单等优点,在老年股骨转子问骨折病例中应优先考虑采用PFNA~Ⅱ型固定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老年髋部骨折 股骨近端防旋钉
下载PDF
血浆D-二聚体检测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5
15
作者 李顺群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第4期22-23,共2页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诊断中血浆D-二聚体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0例疑似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观察组)及6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浆D-二聚体进行定量检测,对两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D-二聚体含量均值为(1337&#...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诊断中血浆D-二聚体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0例疑似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观察组)及6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浆D-二聚体进行定量检测,对两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D-二聚体含量均值为(1337±131)g/L,对照组为(160±12)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D-二聚体对于DVT诊断的敏感性为100.0%、特异性为55.4%、阳性预测值为85.5%、阴性预测值为100.0%。结论血浆D-二聚体是体内血栓状态及血栓形成的指标之一,血浆D-二聚体检测可作为排除DVT的首选筛查试验,值得在临床诊断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D-二聚体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诊断
下载PDF
依维莫司联合索拉菲尼治疗复发难治性骨肉瘤的疗效及对血清TSGF、VEGF、Ras、ErbB3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孙艳芳 朱卫红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9年第13期2379-2383,共5页
目的:探讨依维莫司联合索拉菲尼治疗复发难治性骨肉瘤的近远期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Ras和ErbB3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二线放化疗(吉西他滨联合多西... 目的:探讨依维莫司联合索拉菲尼治疗复发难治性骨肉瘤的近远期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Ras和ErbB3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二线放化疗(吉西他滨联合多西他赛)失败的复发难治性骨肉瘤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索拉菲尼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依维莫司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近远期临床疗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和中位总生存期(OS),对血清TSGF、VEGF、Ras和ErbB3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疾病控制率分别为76.67%和50.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TSGF、VEGF、Ras和ErbB3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SGF、VEGF、Ras和ErbB3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39天,中位总生存期(OS)为86天;对照组中位PFS为28天,中位OS为75天,观察组中位PFS和OS时间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发生口腔炎的比例(73.33%)远大于对照组(6.66%),两组患者手足皮肤综合征发生率均大于50.00%。其他不良反应如皮疹、高血糖、血小板减少等两组均有出现,但症状较轻,两组比较差异不明显。结论:依维莫司联合索拉菲尼治疗复发难治性骨肉瘤近远期临床疗效显著,能较好的控制病情进展,并且明显降低骨肉瘤患者血清TSGF、VEGF、Ras和ErbB3水平,不良反应较轻,耐受良好,总体疗效优于索拉菲尼单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维莫司 索拉菲尼 骨肉瘤 TSGF VEGF RAS ERBB3
下载PDF
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提肛肌收缩运动及阴道哑铃训练在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0
17
作者 李琼 《中国医学工程》 2020年第1期96-98,共3页
目的研究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提肛肌收缩运动及阴道哑铃训练在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7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简单随机化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采取提肛... 目的研究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提肛肌收缩运动及阴道哑铃训练在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7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简单随机化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采取提肛肌收缩运动及阴道哑铃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盆底康复治疗仪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盆底肌力[盆底肌肉最大肌电压(Dmax)、盆底肌持续收缩60 s肌电压(H60 s)值]。结果与对照组总有效率73.47%(36/49)相比,观察组91.84%(45/49)较高(P<0.05);治疗3个月、6个月后,两组Dmax、H60 s值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较高(P<0.05)。结论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应用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提肛肌收缩运动及阴道哑铃训练可取得显著疗效,明显提高盆底肌力,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压力性尿失禁 提肛肌收缩运动 阴道哑铃训练 盆底康复治疗仪
下载PDF
尺骨成角延长截骨治疗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 被引量:8
18
作者 陈胜伟 张玉生 +2 位作者 刁庆勋 陈玮 左丽丽 《临床骨科杂志》 2015年第2期219-220,224,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尺骨截骨后成角延长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2例陈旧性孟氏骨折患儿(病程45 d^18个月)行手术截骨矫正内固定治疗。结果患儿均获随访,时间10~18个月。根据Mackay疗效评定标准:优11例,良1例。结论... 目的探讨应用尺骨截骨后成角延长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2例陈旧性孟氏骨折患儿(病程45 d^18个月)行手术截骨矫正内固定治疗。结果患儿均获随访,时间10~18个月。根据Mackay疗效评定标准:优11例,良1例。结论尺骨截骨成角延长治疗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通过手术矫正尺骨畸形无需重建环状韧带,能够恢复正常的肱桡关节关系,改善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骨截骨 陈旧性孟氏骨折 儿童
下载PDF
带蒂阔筋膜张肌皮瓣与髂腹股沟皮瓣联合移植修复手部及前臂复杂皮肤缺损 被引量:4
19
作者 徐文辉 刘富岗 +3 位作者 崔志 刘威 时永科 冯东亮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4年第27期37-40,共4页
目的:介绍带蒂阔筋膜张肌皮瓣与髂腹股沟皮瓣联合移植治疗手部及前臂复杂创面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对7例手、腕及前臂部广泛皮肤套脱伤的患者,4例手部洞穿伤患者,2例全手逆行撕脱伤患者,急诊一期采用带蒂阔筋膜张肌皮瓣与... 目的:介绍带蒂阔筋膜张肌皮瓣与髂腹股沟皮瓣联合移植治疗手部及前臂复杂创面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对7例手、腕及前臂部广泛皮肤套脱伤的患者,4例手部洞穿伤患者,2例全手逆行撕脱伤患者,急诊一期采用带蒂阔筋膜张肌皮瓣与髂腹股沟皮瓣联合移植修复皮肤缺损。髂腹股沟部供区创面直接闭合,大腿部供区创面取全厚层皮片植皮覆盖。术后半个月拆线,并进行皮瓣夹蒂训练,术后3周根据皮瓣夹蒂训练情况酌情断蒂,断蒂时将皮瓣内的腹壁浅神经、股前外侧皮神经分别于受区皮神经吻合。断蒂术后1~2个月分期皮瓣修整。结果:13例皮瓣全部存活,受区、供区伤口I期愈合。术后随访2~6个月,皮瓣柔软,质地良好,皮瓣温痛感觉良好,外形无臃肿,无坏死及破溃;总优良率为84.6%。结论:带蒂阔筋膜张肌皮瓣与髂腹股沟皮瓣联合移植治疗手部及前臂复杂创面,相对其他带蒂联合皮瓣移植患者手部体位较舒适,手术操作简单,安全性高,易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皮瓣 手损伤 修复
下载PDF
围距骨周围截骨联合Ilizarov技术矫正创伤性马蹄内翻足畸形31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6
20
作者 刘涛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7年第9期1718-1719,共2页
探讨围距骨周围截骨联合Ilizarov技术矫正创伤性马蹄内翻足畸形患者疗效。选取我院31例创伤性马蹄内翻足畸形患者,均行围距骨周围截骨联合Ilizarov技术矫正治疗,观察本组患者手术情况(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探讨围距骨周围截骨联合Ilizarov技术矫正创伤性马蹄内翻足畸形患者疗效。选取我院31例创伤性马蹄内翻足畸形患者,均行围距骨周围截骨联合Ilizarov技术矫正治疗,观察本组患者手术情况(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31例患者手术用时为(86.58±35.48)min,术中出血量为(31.29±9.37)ml,治疗优良率为87.10%(27/31),并发症发生率为9.68%(3/31)。围距骨周围截骨联合Ilizarov技术矫正创伤性马蹄内翻足畸形效果显著,手术用时短、术中出血量少,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距骨周围截骨 ILIZAROV技术 创伤性马蹄内翻足畸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