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伐沙班联合氯吡格雷对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PCI后的治疗效果研究
1
作者 王海珠 陈颖 任凤波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21期3054-3059,共6页
目的研究利伐沙班联合氯吡格雷对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的治疗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周口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二病区收治的92例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 目的研究利伐沙班联合氯吡格雷对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的治疗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周口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二病区收治的92例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两组患者均行PCI治疗。术后,对照组患者联用华法林、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进行抗栓治疗,观察组患者联用利伐沙班、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进行抗栓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代谢[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血栓形成相关因子[血栓素B2(TXB2)、正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CD62P)、外周血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血管内皮功能[血管舒张功能(FMD)、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心功能[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厚度、斑块面积、冠状动脉舒张期峰流速、收缩期峰流速、血流速度储备、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TC、TG、LDL-C分别为(2.95±0.51)mmol/L、(1.69±0.23)mmol/L、(2.75±0.24)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0±0.75)mmol/L、(2.04±0.27)mmol/L、(3.61±0.35)mmol/L,而HDL-C为(2.15±0.35)m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77±0.31)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TXB2、CD62P分别为(290.41±22.14)ng/L、(10.12±2.1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1.29±26.64)ng/L、(12.58±2.32)%,而6-keto-PGF1α为(379.57±39.62)n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20.62±35.21)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FMD和NO分别为(14.06±2.03)%、(72.82±8.17)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1.26±1.69)%、(60.51±7.46)mol/L,而ET为(42.41±5.15)pg/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3.61±6.32)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LVEDD、LVESD分别为(51.05±2.15)mm、(40.43±3.05)mm,明显短于对照组的(57.41±2.28)mm、(48.42±3.17)mm,而LVEF为(47.68±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4.26±3.5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斑块指标、冠状动脉血流参数和斑块稳定性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PCI术后给予利伐沙班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血脂代谢水平和血栓形成,减轻炎症水平,进而改善心功能和血管内皮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房颤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利伐沙班 氯吡格雷 血管内皮功能 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