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被引量:3
1
作者 郭广铭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第14期43-44,共2页
目的分析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采用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 150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为入组对象,根据患者临床期间采用的不同治疗方式分组,对照组(74例)给予传统开放手术内固定治疗,观察组(76例)给予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 目的分析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采用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 150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为入组对象,根据患者临床期间采用的不同治疗方式分组,对照组(74例)给予传统开放手术内固定治疗,观察组(76例)给予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88.30±12.45)min,对照组为(85.50±12.23)min,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出血量、疼痛评分分别为(6.80±1.78)d、(78.60±20.09)ml、(2.31±0.70)分,对照组依次为(13.18±2.59)d、(288.50±45.40)ml、(5.25±1.6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手术出血少,疼痛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弓根钉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手术时间 内固定
下载PDF
椎间孔镜下椎间盘摘除术临床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郭广铭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36期99-100,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椎间孔镜下椎间盘摘除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7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所有患者均行椎间孔镜下椎间盘摘除术治疗,分析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30~65 min,平均手术时间(47.30±... 目的探讨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椎间孔镜下椎间盘摘除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7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所有患者均行椎间孔镜下椎间盘摘除术治疗,分析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30~65 min,平均手术时间(47.30±6.02)min,术中出血量8~20 ml,平均出血量(12.50±2.10)ml。术后患者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指数)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与术前比较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椎间孔镜下椎间盘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效果明显,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重视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孔镜 椎间盘摘除术 疼痛程度
下载PDF
经伤椎椎弓根置钉四钉短节段固定法在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郭广铭 王大钊 郭洋洋 《青岛医药卫生》 2014年第2期124-125,共2页
目的探讨在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治疗中采取经伤椎椎弓根置钉四钉短节段固定法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3月到2013年3月收治的50例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随机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研究组... 目的探讨在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治疗中采取经伤椎椎弓根置钉四钉短节段固定法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3月到2013年3月收治的50例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随机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研究组采取经伤椎椎弓根置钉四钉短节段固定法治疗,对照组采取跨伤椎四钉固定法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胸腰椎的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椎体前缘高度及椎间角较术前明显增加,研究组患者较对照组效果改善更明显,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研究组与对照组椎管侵占率分别为(31.7±3.6)、(33.1±5.4)%;术后,分别为(23.9±4.9)%、(26.5±3.5)%。椎管侵占率较术前明显降低,研究组患者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采取经伤椎椎弓根置钉四钉短节段固定法治疗,可恢复患者骨折处的椎体高度,椎管容积,纠正成角畸形,对继发性神经操作及脊柱的重建具有积极的意义,同时能够提高轴向运动方向的灵活性,固定效果更好,稳定性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伤椎椎弓根置钉四钉短节段固定法 胸腰椎骨折 无神经损伤
下载PDF
牵引复位骨折椎体置钉治疗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
4
作者 郭广铭 王大钊 郭洋洋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4年第2期93-93,共1页
目的探讨应用牵引复位骨折椎体置钉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将80例胸腰椎骨折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后路四钉内固定治疗。治疗组例采用牵引复位骨折椎体置钉疗法治疗。统计分析术后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及随访结... 目的探讨应用牵引复位骨折椎体置钉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将80例胸腰椎骨折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后路四钉内固定治疗。治疗组例采用牵引复位骨折椎体置钉疗法治疗。统计分析术后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及随访结果。结果术后进行X片检测,两组患者骨折椎体高度均有明显恢复,但治疗组患者恢复至正常高度90%以上,远高于对照组,且脊柱后凸Cobb’S角下降幅度与对照组相比更为明显。术后治疗组患者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牵引复位骨折椎体疗法对于胸腰椎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可增强患者脊椎后路牢固性,防止脊柱畸形出现,有助于骨折部位的复位和患者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无神经损伤 牵引复位骨折椎体置钉 后路四钉内固定
下载PDF
经椎弓根椎体截骨脊柱缩短术治疗并发脊髓神经功能障碍的脊柱后凸畸形 被引量:3
5
作者 郭广铭 王大钊 郭洋洋 《医药论坛杂志》 2014年第11期117-118,共2页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椎体截骨脊柱缩短术治疗并发脊髓神经功能障碍的脊柱后凸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椎弓根椎体截骨脊柱缩短术进行治疗的50例并发脊髓神经功能障碍的脊柱后凸畸形的患者,观察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及Cobb角度。结...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椎体截骨脊柱缩短术治疗并发脊髓神经功能障碍的脊柱后凸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椎弓根椎体截骨脊柱缩短术进行治疗的50例并发脊髓神经功能障碍的脊柱后凸畸形的患者,观察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及Cobb角度。结果疼痛评分降低4.72分,Cobb角度纠正32.16%,治疗后患者的疼痛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治疗后患者的Cobb角度较治疗前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并发脊髓神经功能障碍的脊柱后凸畸形运用椎弓根椎体截骨脊柱缩短术进行治疗,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果,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弓根椎体截骨脊柱缩短术 脊髓神经功能障碍 脊柱后凸畸形
原文传递
三种前路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郭广铭 王大钊 郭洋洋 《医药论坛杂志》 2014年第5期116-117,共2页
目的探讨三种前路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对2010年1月至2013年10月进行住院治疗的90例脊髓型颈椎病的患者进行分组,随机分为A、B、C三组各30例,其中A组患者给予颈椎前路减压单纯植骨融合术,B组患者给予颈椎前路减压单... 目的探讨三种前路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对2010年1月至2013年10月进行住院治疗的90例脊髓型颈椎病的患者进行分组,随机分为A、B、C三组各30例,其中A组患者给予颈椎前路减压单纯植骨融合术,B组患者给予颈椎前路减压单纯植骨融合术加内固定术,C组患者给予人工颈椎间盘植入术。观察比较三组患者术后疗效、颈椎高度及前弯曲度。结果颈椎前路减压单纯植骨融合术加内固定术和人工颈椎间盘植入术优良率分别为86.67%和83.33%,较颈椎前路减压单纯植骨融合术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前路减压单纯植骨融合术加内固定术及人工颈椎间盘植入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效果显著,患者确诊后,应尽早手术,以免延误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路手术治疗 脊髓型颈椎病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