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析呼伦贝尔市牧业经济区干旱灾害
1
作者 姚海微 王淑娟 《内蒙古水利》 2010年第3期113-114,共2页
近年来由于气候多变,自然灾害频繁,干旱灾害尤为突出,给畜牧业生产带来很大影响,甚至造成重大损失。人们在与干旱灾害长期斗争中认识到牧区干旱灾害具有频发性、复杂性、严重性的特点,防治干旱灾害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作者结合本... 近年来由于气候多变,自然灾害频繁,干旱灾害尤为突出,给畜牧业生产带来很大影响,甚至造成重大损失。人们在与干旱灾害长期斗争中认识到牧区干旱灾害具有频发性、复杂性、严重性的特点,防治干旱灾害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作者结合本地牧区干旱灾害情况,阐明干旱灾害发生的原因和基本规律及防御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牧业区 干旱 灾害
下载PDF
河套灌区套种模式下田间灌水有效性评价 被引量:3
2
作者 贾锦凤 史海滨 +1 位作者 刘瑞敏 王淑梅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3-96,共4页
针对河套灌区典型的套种模式以及地下水位较浅的情况,基于SPAC系统应用土壤水动力学理论定量分析了作物生育期内大气水、灌溉水、作物水、土壤水和地下水的相互转化关系。应用FAO推荐的Penman-Monteith法及双作物系数法,对小麦套种玉米... 针对河套灌区典型的套种模式以及地下水位较浅的情况,基于SPAC系统应用土壤水动力学理论定量分析了作物生育期内大气水、灌溉水、作物水、土壤水和地下水的相互转化关系。应用FAO推荐的Penman-Monteith法及双作物系数法,对小麦套种玉米、小麦套种向日葵模式的实际腾发量进行了计算。从动态观点出发,在时间尺度上考虑深层渗漏量和根系层储水量对作物的有效性,对灌区田间灌溉水的有效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小麦套种玉米的实际腾发量为635.8 mm,小麦套种向日葵的实际腾发量为428.2 mm;小麦套种玉米灌溉水利用率为91.9%,小麦套种向日葵的灌水利用效率为8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种模式 SPAC系统 双作物系数法 田间灌溉 河套灌区
下载PDF
浅析如何多途径节约农业用水
3
作者 张利军 韩芬 +1 位作者 董向义 王淑梅 《内蒙古水利》 2010年第3期89-90,共2页
河套灌区用水主要以农业用水为主,近年来在节水方面采取了许多有效的措施,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在新形势下,面对水资源紧缺的现实,迫切需要从工程、农业耕作技术、价格机制等方面进一步采取措施,节约用水,水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和最有... 河套灌区用水主要以农业用水为主,近年来在节水方面采取了许多有效的措施,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在新形势下,面对水资源紧缺的现实,迫切需要从工程、农业耕作技术、价格机制等方面进一步采取措施,节约用水,水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和最有效的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套灌区 节约农业用水
下载PDF
基于3414试验的小麦向日葵间作施肥模型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刘德平 杨树青 +4 位作者 史海滨 兰有廷 王淑梅 李凤军 郭富强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7-131,共5页
通过在内蒙河套灌区进行的3414小麦向日葵间作试验,分别建立一元二次、二元二次、三元二次、直线加平台施肥模型,分析不同模型,确定当地最佳施肥量。结果显示当小麦与向日葵种植面积比值为1.5∶1时,小麦最佳施肥量:氮为69.43 kg/hm2,磷... 通过在内蒙河套灌区进行的3414小麦向日葵间作试验,分别建立一元二次、二元二次、三元二次、直线加平台施肥模型,分析不同模型,确定当地最佳施肥量。结果显示当小麦与向日葵种植面积比值为1.5∶1时,小麦最佳施肥量:氮为69.43 kg/hm2,磷为38.89 kg/hm2,钾为32.17 kg/hm2;向日葵最佳施肥量:氮为78.77kg/hm2,磷为42.54 kg/hm2,钾为34.05 kg/hm2。试验得出的最佳施肥量与当地习惯施肥量相比,农田氮施量减少26.62%,磷施量减少31.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料互作效应 直线加平台模型 三元二次模型 二元二次模型 一元二次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