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9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人文社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与研究的现状分析——以呼伦贝尔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陈艳华 于静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122-129,共8页
近二十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全速发展,已位于世界教育大国行列。但大学毕业生数量巨大、质量参差不齐、就业形势严峻等问题也日益凸显。鉴于此,国务院办公厅、教育部等有关部门先后出台"政策""意见",提出了教育改革和... 近二十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全速发展,已位于世界教育大国行列。但大学毕业生数量巨大、质量参差不齐、就业形势严峻等问题也日益凸显。鉴于此,国务院办公厅、教育部等有关部门先后出台"政策""意见",提出了教育改革和转型发展,明确指出要:"深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改革",^([1])并把"实践教学"放在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实际上国内理论界对"实践教学体系"的关注由来已久,不过近八九年来的讨论、反思与质疑更加客观、理性和深刻。呼伦贝尔学院作为一所地方普通本科高校,积极响应"转型发展"的号召并力行,在实践教学教学体系建设方面做出了一定的努力。笔者拟以呼伦贝尔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对高校人文社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议与研究的情况做一粗浅总结和分析,就教于方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教学体系 人文社科专业 理论研究现状 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现状
下载PDF
文学课服务地方文化建设的策略——以呼伦贝尔学院文学课教改为例
2
作者 王云介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117-120,共4页
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文化自信,对教育工作者提出培根铸魂的要求。这给文学课教师以理论依据和教改新思路。文学课教改,增加服务地方文化建设相关内容,如可加开专业选修课、在专业课里加进部分服务地方意识与内容、加强实践性教学改革等... 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文化自信,对教育工作者提出培根铸魂的要求。这给文学课教师以理论依据和教改新思路。文学课教改,增加服务地方文化建设相关内容,如可加开专业选修课、在专业课里加进部分服务地方意识与内容、加强实践性教学改革等;本地少数民族文学、生态文学等,也为文学课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材料。目的是使学生了解掌握本地文学与文化,增强服务地方意识,增进对本土情感,为其将来就业、创业打下良好的思想感情基础,储备一定的实践经验与技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课 服务功能 策略
下载PDF
用呼伦贝尔学院精神引领校园文化建设
3
作者 杨巧智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100-101,共2页
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校园文化是大学精神的土壤,是大学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大学精神的培育与形成。呼伦贝尔学院精神是建设呼伦贝尔学院校园文化的精髓、灵魂和核心,校园文化在呼伦贝尔学院精神的引导下全面、... 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校园文化是大学精神的土壤,是大学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大学精神的培育与形成。呼伦贝尔学院精神是建设呼伦贝尔学院校园文化的精髓、灵魂和核心,校园文化在呼伦贝尔学院精神的引导下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建设与发展。同时校园文化建设也是呼伦贝尔学院精神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弘扬呼伦贝尔学院精神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精神 校园文化建设 呼伦贝尔学院精神
下载PDF
用呼伦贝尔学院精神引领校园文化建设
4
作者 杨巧智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第9期82-82,84,共2页
呼伦贝尔学院精神是呼伦贝尔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灵魂和核心,校园文化在呼伦贝尔学院精神的引导下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可见校园文化建设与呼伦贝尔学院精神二者相辅相成,校园文化的建设必须在学院精神的引领下不断完善和全面优化。
关键词 大学精神 校园文化建设 呼伦贝尔学院精神
下载PDF
呼伦贝尔学院《演讲与口才》课程现状调查与思考
5
作者 于群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143-145,148,共4页
本文通过分析呼伦贝尔学院《演讲与口才》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而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 演讲口才 课程 调查
下载PDF
呼伦贝尔学院《演讲与口才》课程分层次教学研究
6
作者 于群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145-148,共4页
《演讲与口才》课程是呼伦贝尔学院面向所有在校生开设多年的公共技能课,但课程教学效果一直欠佳。究其根源乃为不分专业、班额过大、课时较少等原因所致,文章从课程受体角度出发,尝试构建分层次教学的课程体系,以期对课程现有状况有所... 《演讲与口才》课程是呼伦贝尔学院面向所有在校生开设多年的公共技能课,但课程教学效果一直欠佳。究其根源乃为不分专业、班额过大、课时较少等原因所致,文章从课程受体角度出发,尝试构建分层次教学的课程体系,以期对课程现有状况有所改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演讲口才 分层次 教学
下载PDF
论呼伦贝尔的生态文学 被引量:2
7
作者 王云介 陈姮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84-88,共5页
历史文化背景和现实生活环境赋予了呼伦贝尔作家及其文学普遍具有生命意识和生态关怀,他们纷纷以文学形式表达对自然生命存在的珍视,为自然和谐寻找充足的理由和神圣的意义;面对人们急速膨胀的物欲导致的人与自然的严重对立,他们毅然承... 历史文化背景和现实生活环境赋予了呼伦贝尔作家及其文学普遍具有生命意识和生态关怀,他们纷纷以文学形式表达对自然生命存在的珍视,为自然和谐寻找充足的理由和神圣的意义;面对人们急速膨胀的物欲导致的人与自然的严重对立,他们毅然承担起了对自然的责任和义务,热情讴歌自然万物旺盛的生命力,严厉批判人对自然的掠夺和摧残,急切呼吁保护生存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体现了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对人类命运的深沉关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伦贝尔文学 生命意识 生态关怀 文明批判
下载PDF
呼伦贝尔方言词汇中的地域文化 被引量:1
8
作者 曾庆娜 蔡文婷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60-62,共3页
语言与文化是密切相关的,人类的语言则是社会文化的载体。方言,作为某一地区的民族共同语,是该地区地域文化的载体。呼伦贝尔方言不仅体现了呼伦贝尔独特的地理位置,同时也反映了呼伦贝尔的民族习俗与文化和历史变迁。
关键词 呼伦贝尔 方言词汇 地域文化
下载PDF
呼伦贝尔市普通话测试现阶段目标和长远目标
9
作者 李萍 赵燕 高其娟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97-98,共2页
呼伦贝尔市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第一阶段目标已近尾声 ,地处内蒙古东部区、语音面貌普遍较好的呼伦贝尔市 ,应率先制订 2 0 0 5年——— 2 0 10年的更高目标 ,作为教育系统下一阶段的努力方向。如果抓住源头 ,措施得力 。
关键词 普通话测试 普通话水平测试 语音面貌 源头 阶段目标 努力方向 教育系统 呼伦贝尔市 制订
下载PDF
论呼伦贝尔方言中的歇后语与民俗文化
10
作者 曲建华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5年第8期119-122,共4页
呼伦贝尔市地处内蒙古东部,地域辽阔,西部有呼伦贝尔大草原,东部有大兴安岭原始森林,境内生活着汉、蒙古、满、达斡尔、俄罗斯、鄂温克、鄂伦春等多个民族,既有聚居生活地区,又有杂居生活,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民俗文化,在呼伦贝尔方言歇后... 呼伦贝尔市地处内蒙古东部,地域辽阔,西部有呼伦贝尔大草原,东部有大兴安岭原始森林,境内生活着汉、蒙古、满、达斡尔、俄罗斯、鄂温克、鄂伦春等多个民族,既有聚居生活地区,又有杂居生活,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民俗文化,在呼伦贝尔方言歇后语中有所体现出来。本文主要分析了呼伦贝尔方言歇后语中所反映出的民俗文化,让读者进一步认识和了解呼伦贝尔的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伦贝尔方言 歇后语 民俗文化
下载PDF
呼伦贝尔方言形容词粗探
11
作者 曲建华 蔡文婷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246 259-,259,共2页
呼伦贝尔境内生活着汉、蒙古、回、满、朝鲜、达斡尔、俄罗斯、鄂温克、鄂伦春等32个少数民族,语言上主要以汉语和蒙语为主,因为地处东部,呼伦贝尔方言有东北方言的一些特点,但又和东北方言不完全相同,特别是东北方言中的形容词,很有地... 呼伦贝尔境内生活着汉、蒙古、回、满、朝鲜、达斡尔、俄罗斯、鄂温克、鄂伦春等32个少数民族,语言上主要以汉语和蒙语为主,因为地处东部,呼伦贝尔方言有东北方言的一些特点,但又和东北方言不完全相同,特别是东北方言中的形容词,很有地域特色,本文主要对呼伦贝尔方言中的形容词的特征,构成进行分析,以进一步开阔语言学研究的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伦贝尔方言 形容词 特征
下载PDF
呼伦贝尔城市文化内涵凝练的困境和路径选择
12
作者 才志华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31-35,共5页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呼伦贝尔城市类型多样、文化富集,但城市文化内涵的凝练与城市发展需求不相协调,呈现出浅层化、个性挖掘不平衡的问题,影响了内在驱动作用的实现。解决城市文化凝练的问题,避免陷入“千城一面”的城市文化特色危机,可...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呼伦贝尔城市类型多样、文化富集,但城市文化内涵的凝练与城市发展需求不相协调,呈现出浅层化、个性挖掘不平衡的问题,影响了内在驱动作用的实现。解决城市文化凝练的问题,避免陷入“千城一面”的城市文化特色危机,可行的路径是: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内蒙古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根本遵循,强化政府的引领作用;围绕区域战略定位,培育面向生活、包容多样的城市主体价值;结合国家战略和城市发展行动纲领,促进城市形象的树立与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伦贝尔 城市文化 凝练问题 路径
下载PDF
多重美学内涵下的国产电影文学改编
13
作者 林秀丽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9-132,共4页
国产电影始终关注文学艺术的恒久魅力与社会功用,电影人以不同的方式积极对各类文学作品进行改编,实现文本的再传播。而这也蕴含了多重美学内涵,忠实于原著的改编给予读者印证理解,具有强烈代入感的审美互动;而电影人加入了自身解读体... 国产电影始终关注文学艺术的恒久魅力与社会功用,电影人以不同的方式积极对各类文学作品进行改编,实现文本的再传播。而这也蕴含了多重美学内涵,忠实于原著的改编给予读者印证理解,具有强烈代入感的审美互动;而电影人加入了自身解读体悟或时代要求的创造性改编,则意味着一种什克洛夫斯基所说的陌生化的程序,带给观众超出预期的审美体验;大众文化下的戏说戏仿式改编,直指娱乐泛化的审美愉悦,拓宽了电影改编的艺术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产电影 文学改编 美学内涵
下载PDF
乌热尔图的生态文学与生态关怀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云介 《黑龙江民族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08-110,共3页
在20世纪末中国作家群里,鄂温克族作家乌热尔图是比较早地以文学形式关怀人类生态的作家之一,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他一直在思考我们人类到底应当怎样对待自然;作为作家和学者,他对所有地球生命感到深深的忧虑。
关键词 乌热尔图 生态文学 生态意识 生态关怀
下载PDF
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课教学质量提高的策略 被引量:1
15
作者 尚爱萍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35-136,共2页
学习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可以帮助学生认识现代西方社会,体味现代西方人的生存处境,培养鉴赏能力,提高艺术修养。文章在分析影响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课程教学质量提高的客观因素、主观因素的基础上,重点探索了提高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课教学质量... 学习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可以帮助学生认识现代西方社会,体味现代西方人的生存处境,培养鉴赏能力,提高艺术修养。文章在分析影响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课程教学质量提高的客观因素、主观因素的基础上,重点探索了提高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课教学质量的策略与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 教学质量 策略
下载PDF
外国文学史教学现状及教学改革探讨 被引量:1
16
作者 尚爱萍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7期131-132,共2页
外国文学史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在协同其他学科夯实专业基础的同时,理应成为拓展学生视野、增强中西文化交融能力的重要学科,但目前却在教学时段、教学设备、教学方法、教师素质等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文章在分析这些现状... 外国文学史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在协同其他学科夯实专业基础的同时,理应成为拓展学生视野、增强中西文化交融能力的重要学科,但目前却在教学时段、教学设备、教学方法、教师素质等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文章在分析这些现状的基础上,致力于在该课课程设置、教学理念、教材建设等方面的探讨,以达到改革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国文学史 现状 教学改革
下载PDF
低调主义:女性文学的话语哲学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艳华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1-74,共4页
从话语哲学出发,我们看到女性文学的话语哲学呈现明显的低调主义特征。它不仅仅同语言学和话语学有关,而且广泛涉猎政治、经济、文化等人类所有实践的领域;同时又与本体论、存在论、价值论等形上领域的理论、理念密切相关。因此它是哲学... 从话语哲学出发,我们看到女性文学的话语哲学呈现明显的低调主义特征。它不仅仅同语言学和话语学有关,而且广泛涉猎政治、经济、文化等人类所有实践的领域;同时又与本体论、存在论、价值论等形上领域的理论、理念密切相关。因此它是哲学,是与语调有关的哲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调主义 女性主义 话语哲学
下载PDF
汉语言文学专业《写作》课程实践性教学改革探求 被引量:1
18
作者 师海英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Z期10-11,共2页
实践性教学是确定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方向的必然选择,也是高师《写作》教学的主要特色,以写作教学的实践性原则为导向,转变教学理念,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进行不懈探索,才能实现课堂教学模式、课程结构模式、学生学习模式及教学管理模式上... 实践性教学是确定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方向的必然选择,也是高师《写作》教学的主要特色,以写作教学的实践性原则为导向,转变教学理念,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进行不懈探索,才能实现课堂教学模式、课程结构模式、学生学习模式及教学管理模式上革命性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作 实践性 教学改革 教学模式
下载PDF
新世纪十年中国现代文学教学研究述评 被引量:6
19
作者 田青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98-101,共4页
21世纪第一个十年,中国现代文学的教学研究得到了长足的进展:从学者领军到同人加盟,从重点大学到一般院校,从国际高端到国内学界,关注教学、关注课程建设的态势正在形成。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创新能力为目标的现代文学教学模式已经成为... 21世纪第一个十年,中国现代文学的教学研究得到了长足的进展:从学者领军到同人加盟,从重点大学到一般院校,从国际高端到国内学界,关注教学、关注课程建设的态势正在形成。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创新能力为目标的现代文学教学模式已经成为专家、学者和教师们探究的方向。现代文学教学在新的世纪里正在焕发出勃勃生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年 中国高校 现代文学教学 改革探索
下载PDF
当代美国文学的重要特征:多元民族文化认同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晓玲 《宿州学院学报》 2015年第12期80-82,共3页
对美国多元民族文化的认同是美国文学的重要特征,这一特征在美国当代文学中也得以体现。当代美国文学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可以极大地丰富美国当代文学创作,使美国民族文化得以振兴,民族特色得以展现,大量的民族文化经典进入当代美国文学领... 对美国多元民族文化的认同是美国文学的重要特征,这一特征在美国当代文学中也得以体现。当代美国文学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可以极大地丰富美国当代文学创作,使美国民族文化得以振兴,民族特色得以展现,大量的民族文化经典进入当代美国文学领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美国传统文学的走向。以美国民族文化研究为背景,阐述了美国文学的发展与演变,分析了当代美国文学对民族文化的认同,结果表明:美国多元化的文化格局丰富了美国当代文学创作,使美国当代文学大放异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民族文化 当代美国文学 民族文化 认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