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北冷涡影响下呼伦贝尔市一次强降雨天气诊断分析
1
作者 刘思彤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3年第16期105-107,共3页
利用高空、地面实况观测资料、物理量场资料以及数值预报产品,从环流背景、环流形势、影响系统、动力条件、水汽条件和能量条件等方面,对2021年6月15日—18日呼伦贝尔市一次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揭示了该过程发生发展的成因。研究表明... 利用高空、地面实况观测资料、物理量场资料以及数值预报产品,从环流背景、环流形势、影响系统、动力条件、水汽条件和能量条件等方面,对2021年6月15日—18日呼伦贝尔市一次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揭示了该过程发生发展的成因。研究表明,东北冷涡是造成本次暴雨天气的主要影响系统,大兴安岭对来自东部、东南部暖湿气流的阻挡,低空急流以及风场上切变的存在对南部水汽向呼伦贝尔市源源不断地输送起重要作用,综合造成了此次强降雨过程;同时气压梯度大、变压梯度大、锋面过境、高空动量下传、强冷空气影响综合造成了大风天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降雨 影响系统 环流形势 物理量场
下载PDF
呼伦贝尔市一次极端高温天气成因分析
2
作者 刘思彤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3年第2期106-107,共2页
利用呼伦贝尔市高空探测资料及地面、高低空实况天气图资料,利用天气学方法,重点分析2016年7月5~6日呼伦贝尔地区的环流形势特征,并对温度平流场和涡度场等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北上带来的较强暖空气是造成... 利用呼伦贝尔市高空探测资料及地面、高低空实况天气图资料,利用天气学方法,重点分析2016年7月5~6日呼伦贝尔地区的环流形势特征,并对温度平流场和涡度场等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北上带来的较强暖空气是造成此次高温天气的主要原因;高空图上东北地区强盛暖脊,地面上暖低压形势,较强的暖平流是造成此次高温天气的有利条件;晴空辐射增温以及强烈动力下沉增温作用也是这次高温天气形成的重要因素。同时对EC数值预报模式的高度场、温度场、气压场进行检验分析,对今后类似的高温天气预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天气 成因分析 暖平流 下沉运动
下载PDF
呼伦贝尔市夏季一次强降雨天气过程诊断分析
3
作者 刘思彤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3年第1期94-95,共2页
利用呼伦贝尔市高空探测资料及地面、高低空实况天气图资料,利用天气学方法,重点分析2020年8月8日至9日呼伦贝尔地区的环流形势特征,并对温度平流场和涡度场等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贝加尔湖低涡东移南下是造成此次强降雨天气的主... 利用呼伦贝尔市高空探测资料及地面、高低空实况天气图资料,利用天气学方法,重点分析2020年8月8日至9日呼伦贝尔地区的环流形势特征,并对温度平流场和涡度场等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贝加尔湖低涡东移南下是造成此次强降雨天气的主要原因;亚欧中高纬“两脊一槽”环流形势,地面上低值系统控制,高层辐合、低层辐散的配置形势,以及整层的垂直上升运动是造成此次强降雨天气的有利条件。同时,对本地预报、EC数值预报降水量进行检验分析,为今后类似的强降雨天气预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降雨天气 成因分析 呼伦贝尔市
下载PDF
呼伦贝尔市一次强寒潮天气过程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付亚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5期185-189,共5页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及数值模式产品,采用天气学诊断分析方法,对2014年11月26-27日呼伦贝尔市强寒潮天气过程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表明,此次强寒潮天气过程是一次典型的横槽转竖型寒潮过程;极涡亚洲一侧强度偏强,引导极地冷空气不断南下堆...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及数值模式产品,采用天气学诊断分析方法,对2014年11月26-27日呼伦贝尔市强寒潮天气过程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表明,此次强寒潮天气过程是一次典型的横槽转竖型寒潮过程;极涡亚洲一侧强度偏强,引导极地冷空气不断南下堆积形成横槽,乌山阻高迅速建立、崩溃致使横槽转竖从而引导冷空气南下东进,产生剧烈的降温;黑海-里海地面高压发展强盛,向东伸展形成强盛的冷高压,并导致贝湖气旋分裂演变为东北低压,高低压之间强大的气压梯度力导致大风的产生;在前期强烈升温的基础上,冷平流导致气温骤降,低层弱上升运动起到了辅助降温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潮 降温 诊断分析
下载PDF
低空急流对呼伦贝尔市一次暴雪的作用 被引量:3
5
作者 常煜 刘慧英 常立群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第11期344-345,共2页
根据预测预报业务中应用的高、低空天气实况以及红外图像和水汽图像,对2007年3月23~25日呼伦贝尔市自西向东出现大范围暴雪的天气过程分析得到,此次天气过程是在低空气流不断向呼伦贝尔市输送暖湿气流并形成强烈的辐合上升运动条件下... 根据预测预报业务中应用的高、低空天气实况以及红外图像和水汽图像,对2007年3月23~25日呼伦贝尔市自西向东出现大范围暴雪的天气过程分析得到,此次天气过程是在低空气流不断向呼伦贝尔市输送暖湿气流并形成强烈的辐合上升运动条件下共同产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空急流 暖湿气流 辐合上升运动 内蒙古呼伦贝尔
下载PDF
呼伦贝尔市汛期中雨以上降水相似预报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文波 白玉双 《内蒙古气象》 2004年第2期15-16,共2页
根据 1 988~ 1 998年的历史天气图资料 ,对上游阻高系统和呼伦贝尔市中雨以上降雨的影响及5 0 0 h Pa环流形势进行分析 ,并从相似时域历史的样本中找到较佳的中期过程分型 ,分型结果的历史检验和应用在实际预测未来具体的中期天气过程... 根据 1 988~ 1 998年的历史天气图资料 ,对上游阻高系统和呼伦贝尔市中雨以上降雨的影响及5 0 0 h Pa环流形势进行分析 ,并从相似时域历史的样本中找到较佳的中期过程分型 ,分型结果的历史检验和应用在实际预测未来具体的中期天气过程中效果较好 ,有助于提高中雨以上、转折性、灾害性天气过程的预报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 相似预报 中期天气过程 环流分型 呼伦贝尔市
下载PDF
呼伦贝尔市一次局地暴雪天气的分析
7
作者 白玉双 张文波 《内蒙古气象》 2005年第1期4-6,共3页
从天气环流背景、物理量条件出发 ,分析了 2 0 0 3年 10月 31日~ 11月 2日呼伦贝尔地区受蒙古冷涡影响出现的局地暴雪 ,结果表明高、中、低层系统配置恰好 ,认为低空强西南急流引导暖湿气流向北输送、不稳定能量及本地地形作用是重要... 从天气环流背景、物理量条件出发 ,分析了 2 0 0 3年 10月 31日~ 11月 2日呼伦贝尔地区受蒙古冷涡影响出现的局地暴雪 ,结果表明高、中、低层系统配置恰好 ,认为低空强西南急流引导暖湿气流向北输送、不稳定能量及本地地形作用是重要因素。运用数值预报产品 ,总结了影响系统的特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伦贝尔市 暴雪天气 2003年10月 数值预报产品 不稳定能量 预报着眼点 环流背景 蒙古冷涡 系统配置 西南急流 地形作用 影响系统 物理量 低层 流向
下载PDF
下游阻塞系统的建立与呼伦贝尔市3~5月的降水
8
作者 白玉双 《内蒙古气象》 2003年第1期11-12,共2页
叙述了中期春季降水预报方法 ,着眼于下游阻塞系统建立及西伸 ,对上游地区降水影响的环流形势特征进行分析 ,并对同期的历史天气图进行反查 ,归纳出中期降水环流类型 ,概括出预报指标。用 1999~2 0 0 0年 3~ 5月历史天气图和降水资料... 叙述了中期春季降水预报方法 ,着眼于下游阻塞系统建立及西伸 ,对上游地区降水影响的环流形势特征进行分析 ,并对同期的历史天气图进行反查 ,归纳出中期降水环流类型 ,概括出预报指标。用 1999~2 0 0 0年 3~ 5月历史天气图和降水资料进行检验 ,在 2 0 0 2年春季进行试报 ,结果可供参考 ,有一定预报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伦贝尔市 中期预报 环流类型 降水预报 历史天气图 降水资料
下载PDF
呼伦贝尔市岭东一次强降雨分析
9
作者 王洪丽 常煜 郑洪玉 《内蒙古气象》 2004年第3期18-18,22,共2页
利用 MICAPS系统的各种传真资料和实况观测资料 ,对 2 0 0 3年 7月 2 5~ 2 7日发生在呼伦贝尔市岭东的强降雨天气过程的环流背景和物理量场进行分析。结果指出 :由于副热带高压的北抬加强 ,西南边缘的偏南气流为降雨区提供了充沛的水... 利用 MICAPS系统的各种传真资料和实况观测资料 ,对 2 0 0 3年 7月 2 5~ 2 7日发生在呼伦贝尔市岭东的强降雨天气过程的环流背景和物理量场进行分析。结果指出 :由于副热带高压的北抬加强 ,西南边缘的偏南气流为降雨区提供了充沛的水汽和能量 ,加之地形的阻挡作用 ,有利于水汽在大兴安岭东侧积累 ;对流层低层切变线上的扰动为降水提供了触发机制 ,从而产生了较强的降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伦贝尔市 强降雨 降雨过程分析 环流背景 物理量场
下载PDF
呼伦贝尔市2003年春、夏季异常干旱成因分析
10
作者 姜凤友 韩雪梅 李纯彦 《内蒙古气象》 2004年第3期12-13,共2页
通过对 2 0 0 2年冬季和 2 0 0 3年春、夏季对干旱有影响的气象要素、因子进行对比分析 ,找出呼伦贝尔市 38年一遇的严重干旱成因。
关键词 干旱 呼伦贝尔市 气象要素 气候条件
下载PDF
基于卫星融合降水资料的河北省暖季短时强降水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国翠 刘伟 +2 位作者 邓德钰 李艳 房荣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22年第2期130-136,共7页
利用国家气象中心1998-2018年6-9月0.1°×0.1°分辨率的逐小时卫星融合降水资料,分析河北省暖季短时强降水(1 h降水量≥20 mm)的空间分布、日变化特征及成因,结果表明:短时强降水过程的平均小时降水量、降水频次、降水强... 利用国家气象中心1998-2018年6-9月0.1°×0.1°分辨率的逐小时卫星融合降水资料,分析河北省暖季短时强降水(1 h降水量≥20 mm)的空间分布、日变化特征及成因,结果表明:短时强降水过程的平均小时降水量、降水频次、降水强度、峰值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递减,其中东部沿海降水量最大,太行山和燕山的迎风坡附近存在降水大值中心,此分布特征与地形高度的走向基本一致。河北省短时强降水过程存在明显日变化,短时强降水多发时间与降水量大值出现时间集中分布在15-21时,其中18-19时强降水发生频率高、强度大、范围广。强降水日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有两个:一是扰动风场对河北省西北山区和西南平原的惯性震荡动力辐合作用,二是扰动风场对南部水汽输送的增强作用。太行山东部的坡度结构、非地转风垂直切变以及山地-平原螺线管(MPS)环流日变化是太行山东麓强降水集中爆发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时强降水 时空分布 地形 暖季 卫星融合
下载PDF
WRF/CALMET/BP预报系统对内陆山区风电场的一次滚动预报检验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伟 李艳 杜钦 《气象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9-88,共10页
利用以中尺度数值模式WRF/CALMET作为风电场预报系统的动力模块,及BP神经网络法(BP-ANN)作为风电场预报系统的统计订正方法,对重庆市齐跃山风电场进行了一次时间分辨率为5 min的24 h风速、风功率的滚动预报试验,探讨了适用于中国典型内... 利用以中尺度数值模式WRF/CALMET作为风电场预报系统的动力模块,及BP神经网络法(BP-ANN)作为风电场预报系统的统计订正方法,对重庆市齐跃山风电场进行了一次时间分辨率为5 min的24 h风速、风功率的滚动预报试验,探讨了适用于中国典型内陆山区的风电场预报系统。结果显示:以WRF/CALMET/BP组成的动力—统计预报系统能够较好地模拟出内陆山区的风场特征,系统对正午至傍晚时段的风速预报准确率较高。WRF/CALMET动力模式对于风速中心振幅的模拟能力较好,经过BP神经网络订正后,模拟结果会趋于均值。不同风速段中,模式对低风速段(3~8 m·s^(-1))的预报效果较好,BP神经网络对中风速段(8~14 m·s^(-1))预报结果的订正效果最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RF/CALMET/BP 风能预报 山区风电场
下载PDF
北京冬奥会云顶赛场微波辐射计反演大气温湿廓线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孔凡超 李江波 王颖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062-1072,共11页
利用冬奥会云顶赛场2019年1月22日至3月30日自动站以及张家口探空资料,对微波辐射计反演温湿廓线的精度进行了分析,并结合NCEP/NCAR逐6 h再分析资料探讨了赛场夜间热力、水汽特征及其成因。结果表明:总体上微波辐射计反演温度和水汽密... 利用冬奥会云顶赛场2019年1月22日至3月30日自动站以及张家口探空资料,对微波辐射计反演温湿廓线的精度进行了分析,并结合NCEP/NCAR逐6 h再分析资料探讨了赛场夜间热力、水汽特征及其成因。结果表明:总体上微波辐射计反演温度和水汽密度与自动站、探空观测之间一致性较好,相对湿度略差。微波辐射计反演温度平均误差在各个层次相对不大,可用性较强;水汽密度均方根误差表现为近地面较大,随高度升高而减小;相对湿度平均误差在多数层次上均较大,最大平均误差达到25%。云和降水均会导致温度和水汽密度在大部分高度上误差加大,但降水天气相对湿度误差较晴空和有云天气条件明显减小。进一步研究赛场夜间热力、水汽特征发现,夜间逆温层结构在云顶赛场十分常见,出现概率达到50%,逆温层顶一般在山顶附近或以下,当配合暖平流时,逆温层厚度和温差将大大加强。锋区移过后中低层下沉运动以及中低层暖平流都可能给赛场带来明显的夜间增温。下沉运动主导的增温过程中,微波辐射计参数廓线表现为中低层温度整体升高,低层水汽密度在下沉辐散作用下明显减小。在中低层暖平流主导的增温过程中,增温强度随高度升高而减小,且增温过程表现出明显的增湿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辐射计 逆温层 夜间升温
下载PDF
海拉尔近50年气温变化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宋丽英 李建华 《内蒙古气象》 2005年第1期15-16,共2页
文章利用 195 1~ 2 0 0 1年海拉尔的月平均气温资料 ,采用对气温距平求直线回归方程和 10年直线滑动平均值的方法 ,分析海拉尔近 5 0年的气温变化情况 ,结果为 :年平均气温和春、夏、秋、冬四季气温的变化都是在波动中呈上升趋势 ,2 0... 文章利用 195 1~ 2 0 0 1年海拉尔的月平均气温资料 ,采用对气温距平求直线回归方程和 10年直线滑动平均值的方法 ,分析海拉尔近 5 0年的气温变化情况 ,结果为 :年平均气温和春、夏、秋、冬四季气温的变化都是在波动中呈上升趋势 ,2 0世纪 80年代中期以后升温较明显。各季的变化幅度不同 ,冬季上升幅度最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拉尔 50年 变化分析 20世纪80年代 直线回归方程 2001年 滑动平均值 年平均气温 气温资料 气温距平 变化情况 上升趋势 变化幅度 月平均
下载PDF
内蒙古大范围寒潮过程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颖 韩经纬 +1 位作者 曲学斌 兰宇 《内蒙古气象》 2020年第6期12-18,共7页
2018年4月1—4日内蒙古出现一次大范围降温和大风、沙尘天气,局地伴有暴雪。基于常规观测资料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此次大范围寒潮过程的环流形势、影响系统及成因进行分析,以期总结出本次过程的特殊之处,并为极涡影响下的天气过程... 2018年4月1—4日内蒙古出现一次大范围降温和大风、沙尘天气,局地伴有暴雪。基于常规观测资料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此次大范围寒潮过程的环流形势、影响系统及成因进行分析,以期总结出本次过程的特殊之处,并为极涡影响下的天气过程积累预报经验。结果表明:本次过程的影响系统为极涡及在其作用下发展的地面冷高压和气旋;中心偏向于欧亚大陆一侧的极涡异常强大稳定促进了冷空气的积聚,极涡南部短波槽加深发展并转向是寒潮爆发的关键因素;强降温区与冷平流中心有较好的对应关系;极涡后部大尺度辐合流场促进海平面气压场上形成长轴为东西向的地面冷高压,是西路冷空气的重要原因;蒙古气旋的新生与发展是产生10.8 m·s^(-1)以上西南风和沙尘天气的主要原因;中低层水汽条件较差的情况下,相对小的高层辐散区与低层辐合区间的厚度、低层干冷空气垫、强垂直风切变以及地形增幅作用是产生暴雪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涡 蒙古气旋 冷高压 寒潮
下载PDF
8月内蒙古东部两次高空低涡型降雨对比分析
16
作者 王颖 赵春亮 《黑龙江气象》 2022年第4期8-12,共5页
本文运用常规地面自动气象站和多普勒天气雷达等监测数据及ERA50.25°×0.25°再分析资料,对比分析了2020年8月7-14日内蒙古东部呼伦贝尔市连续两次出现的高空低涡影响下显著不同性质降雨的天气学成因。研究结果表明:两次... 本文运用常规地面自动气象站和多普勒天气雷达等监测数据及ERA50.25°×0.25°再分析资料,对比分析了2020年8月7-14日内蒙古东部呼伦贝尔市连续两次出现的高空低涡影响下显著不同性质降雨的天气学成因。研究结果表明:两次过程由上到下的配置分别是高空低涡,低空暖脊,地面倒槽和高空低涡,冷性涡旋,锋面气旋,低涡的冷、暖性和垂直结构差异是形成稳定性或对流性降雨的主因;两次过程垂直方向上分别表现为低层东南风转为中层西南风较大的垂直风切变和一致偏南风气流,深厚湿层和弱的垂直风切变利于产生稳定性降雨;≥28℃的中低层温度差对强对流天气有指示意义;比湿条件高不是对流性降雨雨量大的充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涡 对流性 短时强降水 两次过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