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发展中的呼伦贝尔市蚕业科学研究所 被引量:1
1
作者 田国华 庄晓斌 《内蒙古林业》 2002年第11期15-15,共1页
关键词 发展 呼伦贝尔市 蚕业科学研究所
下载PDF
呼伦贝尔市生态蚕业与可持续发展
2
作者 张劲松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09年第5期12-13,共2页
随着科技的飞速进步、效益的不断提高以及对资源的过度利用,最终影响了人类的自身利益,人们日渐认识到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并且开始寻找原由。柞蚕生产由于其历史原因和独特的生产方式,使其进入了人们的视线,许多人单纯地... 随着科技的飞速进步、效益的不断提高以及对资源的过度利用,最终影响了人类的自身利益,人们日渐认识到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并且开始寻找原由。柞蚕生产由于其历史原因和独特的生产方式,使其进入了人们的视线,许多人单纯地、片面地认为柞蚕生产必会严重破坏环境,这主要是因为人们不甚了解柞蚕业。现就呼伦贝尔市蚕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来阐述一下这个问题,并提出蚕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呼伦贝尔市 生态蚕业 柞蚕生产 过度利用 生产方式 蚕业发展 柞蚕业
下载PDF
关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发展养蚕业的探讨
3
作者 程秋菊 《北方蚕业》 2005年第1期10-11,共2页
关键词 呼伦贝尔市 蚕业 农村产业结构 农民收入 生态环境建设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呼伦贝尔市柞蚕业状况及发展思路
4
作者 程秋菊 石雪梅 胡常红 《北方蚕业》 2010年第1期41-42,共2页
呼伦贝尔市是我国最北部放养柞蚕的地区,有可利用放养柞蚕的柞林13.3万hm2,若全部开发利用,可养蚕2万把,现仅放养4000把,存在管理体制和机制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依法管理,产、学、研相结合,农工商合作共赢的产业化发展意见。
关键词 柞蚕生产 柞林资源 发展思路
下载PDF
呼伦贝尔市柞蚕软化病发生的原因及其防治 被引量:2
5
作者 程秋菊 张劲松 +2 位作者 洪恩众 刘勤 周新锋 《北方蚕业》 2011年第3期43-44,58,共3页
呼伦贝尔市近几年柞蚕软化病发病严重,致使蚕茧生产大幅减产。分析了柞蚕软化病发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 柞蚕软化病 气象因子 放养技术
下载PDF
呼伦贝尔市柞蚕品种选育工作的历程和发展方向
6
作者 刘勤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07年第5期11-12,共2页
蚕业在我国是一项传统的产业,放养柞蚕已有3000年的风雨历程。蚕业在人类文明、社会发展、经济繁荣及对外交流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即使在今天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经济中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规律中,蚕... 蚕业在我国是一项传统的产业,放养柞蚕已有3000年的风雨历程。蚕业在人类文明、社会发展、经济繁荣及对外交流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即使在今天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经济中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规律中,蚕业能经久不衰、保持旺盛的生机,其主要根源是:养蚕业具有突出的经济效益,投资少,见效快,能量转化率高,符合人类对经济日益增长的需要。现如今,蚕业已成为呼伦贝尔市特色产业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伦贝尔市 蚕品种选育 社会经济 人类文明 特色产业 养蚕业 能量转化率 社会发展
下载PDF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发现柞蚕害虫新种类——蚁蛉
7
作者 田国华 《中国蚕业》 2003年第4期97-97,共1页
2001年内蒙古扎兰屯市干旱比较严重.7月10日柞蚕陆续上山收蚁,11日清晨发现蚁蚕遭到不明敌害侵袭,被害蚁蚕死亡症状似咀嚼式口器螽斯所为,因此重新在蚕场施药进行药杀螽斯.但12日清晨观察,蚁蚕被害情况更加严重,仍怀疑是螽斯再次施药.... 2001年内蒙古扎兰屯市干旱比较严重.7月10日柞蚕陆续上山收蚁,11日清晨发现蚁蚕遭到不明敌害侵袭,被害蚁蚕死亡症状似咀嚼式口器螽斯所为,因此重新在蚕场施药进行药杀螽斯.但12日清晨观察,蚁蚕被害情况更加严重,仍怀疑是螽斯再次施药.次日凌晨还见有蚁蚕被害,并且被害区域由蚁蚕场周边靠近大龄树地段,向蚁蚕场中心地带推进.蚁蚕被害程度由蚕场周边向中心处逐渐严重,3d时间蚁蚕场周边区域蚁蚕已被害达90%以上.如此严重的为害现象,场地反复药杀了3遍,却未见有活体螽斯或尸体,白天寻遍蚕场也未发现有大量其它敌害,故夜间上山进行观察.天色渐黑时,借助微光看见有似"蜻蜓"的虫子在飞翔,跟随观察见落在树上咬食蚁蚕,随着天色黑下来"蜻蜓"的数量也多了,一墩树多者达16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伦贝尔市 柞蚕害虫 蚁蛉 危害 形态特征 生活习性 防治
下载PDF
呼伦贝尔地区柞蚕高产技术研究
8
作者 洪恩众 付宝弟 +4 位作者 王娜 田国华 霍锡敏 王晓丽 胡常红 《现代农业科技》 2021年第9期219-220,224,共3页
阿荣旗柞蚕被农业农村部批准为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是该地区的重要支柱产业,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支撑,在该区有特殊的意义。为推广柞蚕高产生产技术,开展了柞蚕高产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柞蚕高产生产技术可以提高柞蚕蚕茧产量、虫蛹统一... 阿荣旗柞蚕被农业农村部批准为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是该地区的重要支柱产业,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支撑,在该区有特殊的意义。为推广柞蚕高产生产技术,开展了柞蚕高产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柞蚕高产生产技术可以提高柞蚕蚕茧产量、虫蛹统一生命率、健蛹率、成虫羽化率。说明该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柞蚕产量,改善柞蚕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柞蚕 高产技术 产量 健蛹率 羽化率 内蒙古呼伦贝尔
下载PDF
呼伦贝尔地区柞蚕种质资源研究利用的必要性分析
9
作者 杨会娜 肖健 +3 位作者 哈丽亚 胡常红 李丹 王娜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14期215-216,共2页
呼伦贝尔地区柞林资源丰富,气候适宜,具有发展柞蚕业得天独厚的优势。本文在介绍呼伦贝尔地区柞蚕业发展现状及RAPD技术的基础上,分析开展柞蚕分子生物学育种的必要性。
关键词 柞蚕 种质资源 RAPD技术 必要性 内蒙古呼伦贝尔
下载PDF
呼伦贝尔市柞蚕抗病性品种选育及推广
10
作者 张树春 刘勤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21期264-265,共2页
对搜集到的抗病性育种材料,通过实施高强度的诱发抵抗性和感染抵抗性的选择,找出高抗性材料,然后选择纯化;以选定的纯化育种材料作为杂交亲本,对杂交种运用卵期高温日照、蚁蚕低温饥饿、接种NPV病毒和柞蚕链球菌等措施实行高强度选择,连... 对搜集到的抗病性育种材料,通过实施高强度的诱发抵抗性和感染抵抗性的选择,找出高抗性材料,然后选择纯化;以选定的纯化育种材料作为杂交亲本,对杂交种运用卵期高温日照、蚁蚕低温饥饿、接种NPV病毒和柞蚕链球菌等措施实行高强度选择,连续10-12代选择,新品种的抗病性与其他主要生物学、生态学特征特性基本稳定。新品种对脓病与空胴病的抗病能力比对照品种扎一号高2倍以上,达到单把增产12%的目标,综合性状优良、发育整齐度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柞蚕 抗病性 高抗性 品种选育 推广 内蒙古呼伦贝尔
下载PDF
二化一放蚕区柞蚕杂交种呼伦贝尔一号的选育 被引量:2
11
作者 周新锋 雷润成 +2 位作者 刘勤 洪恩众 霍锡敏 《北方蚕业》 2009年第2期14-17,共4页
采用系统分离和杂交育种方法,育成了适合二化一放蚕区(主要为高寒地区)放养的柞蚕四元杂交新品种呼伦贝尔一号。经小区试验和农村生产鉴定,主要经济性状均超过对照种,千粒茧重11.24 kg,茧层量1.28 g,平均每把产茧量1461.12 kg,分别比对... 采用系统分离和杂交育种方法,育成了适合二化一放蚕区(主要为高寒地区)放养的柞蚕四元杂交新品种呼伦贝尔一号。经小区试验和农村生产鉴定,主要经济性状均超过对照种,千粒茧重11.24 kg,茧层量1.28 g,平均每把产茧量1461.12 kg,分别比对照种提高8.91%、16.67%和39.87%;茧丝长1246.42 m,解舒丝长656.46 m,分别比对照种增长165.21 m和177.70 m。该品种具有强健好养、产量高、茧丝质优良和适应性强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柞蚕 品种选育 呼伦贝尔一号 二化一放蚕区
下载PDF
呼伦贝尔市蒙古栎资源开发利用及推广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勤 张树春 +1 位作者 陈建军 毕广升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15年第2期35-36,共2页
呼伦贝尔市地处祖国北部边疆,森林覆盖率达49%,蒙古栎为次生林主要树种之一,天然蒙古栎面积为156.6万公顷,占全区蒙古栎总面积的75.6%,如何合理开发利用这些森林资源和提高森林经营效率,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面临的问题,改变... 呼伦贝尔市地处祖国北部边疆,森林覆盖率达49%,蒙古栎为次生林主要树种之一,天然蒙古栎面积为156.6万公顷,占全区蒙古栎总面积的75.6%,如何合理开发利用这些森林资源和提高森林经营效率,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面临的问题,改变发展思路,探究可行措施,将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栎 资源开发利用 森林经营 主要树种 森林资源 柞蚕生产 柞蚕放养 北部边疆 东北林区 森林面积
下载PDF
呼伦贝尔地区柞蚕场生态环境现状探讨
13
作者 王娜 田国华 +3 位作者 霍锡敏 杨会娜 洪恩众 肖健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19年第2期62-64,共3页
通过调查呼伦贝尔地区扎兰屯和阿荣旗两地柞蚕场和柞树天然林的林分因子、灌木层种类及生物量和地表植被组成,以研究柞蚕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了呼伦贝尔地区柞蚕场生态环境现状。结果表明科学规范的柞蚕生产不会破坏生态环境,不... 通过调查呼伦贝尔地区扎兰屯和阿荣旗两地柞蚕场和柞树天然林的林分因子、灌木层种类及生物量和地表植被组成,以研究柞蚕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了呼伦贝尔地区柞蚕场生态环境现状。结果表明科学规范的柞蚕生产不会破坏生态环境,不合理的放养则会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柞蚕场 林分因子 灌木层 地表植被
下载PDF
机器视觉技术在蚕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娜 胡常红 +4 位作者 彭国庆 霍锡敏 王晓丽 王欣玉 陈尊鹏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6年第12期145-147,共3页
机器视觉技术在蚕业方面的研究和应用发展迅速,为蚕茧质量无损检测,蚕蛹性别自动识别,蚕病的自动诊断提供了可能,通过综述机器视技术在蚕业中应用的研究进展,分析了机器视觉技术在蚕茧无损检测,蚕蛹性别自动识别,蚕病的自动诊断的应用... 机器视觉技术在蚕业方面的研究和应用发展迅速,为蚕茧质量无损检测,蚕蛹性别自动识别,蚕病的自动诊断提供了可能,通过综述机器视技术在蚕业中应用的研究进展,分析了机器视觉技术在蚕茧无损检测,蚕蛹性别自动识别,蚕病的自动诊断的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蚕茧 无损检测 性别识别 微粒子病
下载PDF
柞蚕体色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群 王凤成 +7 位作者 柴春利 石生林 靳向东 霍锡敏 李喜升 罗朝斌 刘彦群 朱绪伟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76-284,共9页
柞蚕(Antheraea pernyi)以体色作为育种选择标志以及品种命名和类群划分依据,这是柞蚕育种区别于家蚕(Bombyx mori)育种的特点之一。柞蚕体色不仅与形态发育有关,还与适应性、抗逆性、抗病性、外观品质、营养物质种类和含量等紧密相关... 柞蚕(Antheraea pernyi)以体色作为育种选择标志以及品种命名和类群划分依据,这是柞蚕育种区别于家蚕(Bombyx mori)育种的特点之一。柞蚕体色不仅与形态发育有关,还与适应性、抗逆性、抗病性、外观品质、营养物质种类和含量等紧密相关。然而,柞蚕体色形成的遗传调控机制研究严重滞后于体色育种应用。文中从幼虫体色及其演变、幼虫体色遗传、蛹色和蛾色、体色与抗性、体色形成机制等5个方面对柞蚕体色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和梳理,并提出了柞蚕体色研究展望。柞蚕体色的生物学基础研究不仅可以解析柞蚕体色多样性的形成机制,还可以为抗逆、抗病、品质、营养等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柞蚕 体色 遗传 色素
下载PDF
内蒙古自治区柞蚕产业状况及发展对策 被引量:7
16
作者 田国华 霍锡敏 彭凯 《中国蚕业》 2015年第1期55-56,59,共3页
叙述了内蒙古自治区柞蚕业规模、经济效益、机械化程度及对社会的贡献,并针对内蒙古柞蚕生产存在管理及法规缺失、资源优势没能得到发挥、科技人才匮乏等问题,提出内蒙古应采取建立管理机构、健全法规、加强生态柞园建设、广纳人才等对... 叙述了内蒙古自治区柞蚕业规模、经济效益、机械化程度及对社会的贡献,并针对内蒙古柞蚕生产存在管理及法规缺失、资源优势没能得到发挥、科技人才匮乏等问题,提出内蒙古应采取建立管理机构、健全法规、加强生态柞园建设、广纳人才等对策,以促进内蒙古柞蚕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柞蚕产业 综合利用 茧丝加工 退耕还林
下载PDF
兴安盟扎赉特旗发展生态柞蚕业优势及对策 被引量:1
17
作者 洪恩众 《养殖与饲料》 2010年第2期59-61,共3页
关键词 扎赉特旗 地理优势 生态良好 兴安盟 柞蚕业 农村经济发展 农村产业结构 农民收入
下载PDF
内蒙古蚕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18
作者 刘勤 《北方蚕业》 2003年第1期10-10,25,共2页
关键词 内蒙古 蚕业 发展 现状 组织领导机构 运营机制 蚕农
下载PDF
利用DNA条形编码探讨云南野柞蚕的分类学地位 被引量:14
19
作者 朱绪伟 刘彦群 +3 位作者 李喜升 霍锡敏 姜义仁 秦利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24-428,共5页
2001年在云南曲靖发现的野生柞蚕(云南野柞蚕,A.pernyiwild)拥有一些与放养型柞蚕(A.pernyi)不同的特性。测定了云南野柞蚕线粒体细胞色素酶C亚基I基因5′端的部分片段(658 bp,GenBank:EU532613),并利用该DNA条形编码探讨其分类学地位... 2001年在云南曲靖发现的野生柞蚕(云南野柞蚕,A.pernyiwild)拥有一些与放养型柞蚕(A.pernyi)不同的特性。测定了云南野柞蚕线粒体细胞色素酶C亚基I基因5′端的部分片段(658 bp,GenBank:EU532613),并利用该DNA条形编码探讨其分类学地位。基于Kimura-2-Parameter计算的4个放养型柞蚕品种之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仅0.003,而云南野柞蚕与放养型柞蚕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016,小于已确定分类学地位的放养型柞蚕与印度野蚕(A.rolyii)之间的遗传距离(0.028),但与家蚕(B.mori)同其祖先中国野桑蚕(B.mandarinaChina)之间的遗传距离相近(0.015)。NJ树中云南野柞蚕与放养型柞蚕也最先聚在一起,从分子水平证实其仍属于柞蚕种。初步认为,云南野柞蚕可以考虑成为柞蚕种的一个亚种——野柞蚕亚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条形编码 野生柞蚕 分子分类
下载PDF
珍稀绢丝昆虫柳蚕的DNA条形编码与系统进化初步分析 被引量:10
20
作者 濮佳明 武松 +6 位作者 霍锡敏 王欢 夏润玺 李喜升 王振东 罗朝斌 刘彦群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54-159,共6页
利用DNA测序技术获得柳蚕(Actias selene)线粒体细胞色素酶C亚基Ⅰ基因(COI)5′端574 bp的片段,作为用于柳蚕种质资源分子鉴定的DNA条形编码(GenBank:FJ358505)。测定的柳蚕COI基因序列与其它大蚕蛾科绢丝昆虫的COI序列一样,均表现出偏... 利用DNA测序技术获得柳蚕(Actias selene)线粒体细胞色素酶C亚基Ⅰ基因(COI)5′端574 bp的片段,作为用于柳蚕种质资源分子鉴定的DNA条形编码(GenBank:FJ358505)。测定的柳蚕COI基因序列与其它大蚕蛾科绢丝昆虫的COI序列一样,均表现出偏好于碱基T的倾向(AT skew=-0.179)。在所分析的蚕类昆虫中,柳蚕与合目大蚕蛾的遗传距离最小(0.120),而与蓖麻蚕之间的遗传距离最大(0.138)。构建的NJ和UPGMA分子树中,大蚕蛾科的柳蚕属、柞蚕属、蓖麻蚕属、大乌桕蚕属、栗蚕属均各自形成一个支系,并且明显形成两个分支:大蚕蛾族(saturni-ini),包括柳蚕、柞蚕和栗蚕;眉纹大蚕蛾族(attacini),包括蓖麻蚕和大乌桕蚕。这一结果与传统分类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蚕 线粒体细胞色素酶C亚基Ⅰ基因 DNA条形编码 系统进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