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FloodArea模型的呼和浩特市城区大青山南麓山洪致灾临界面雨量研究
1
作者 魏巍 高晶 +3 位作者 杨晶 刘新 贾晓红 郭海明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24年第4期108-114,共7页
以呼和浩特市城区北部大青山南麓山洪沟流域为研究区域,利用流域内气象观测站逐小时降水数据、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土地利用数据等资料,针对1998年7月12日和2020年8月1日暴雨时段,采用FloodArea淹没模型进行洪水动态淹没模拟。结果表明:1... 以呼和浩特市城区北部大青山南麓山洪沟流域为研究区域,利用流域内气象观测站逐小时降水数据、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土地利用数据等资料,针对1998年7月12日和2020年8月1日暴雨时段,采用FloodArea淹没模型进行洪水动态淹没模拟。结果表明:1998年7月12日暴雨过程的FloodArea水动力模型模拟结果与实际情况较为吻合,且9条山洪沟的洪水淹没深度与累计9 h滑动面雨量的相关程度最高,构建了面雨量与淹没深度的回归关系方程,基于隐患点3个风险等级,确定了不同等级下的临界面雨量,以红山口沟为例,分别为69.9 mm(1级)、39.3 mm(2级)、17.2 mm(3级)。2020年8月1日暴雨过程的模型模拟结果基本与山洪过程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洪 FloodArea模型 线性回归模型 临界面雨量
下载PDF
呼和浩特市一次重大社会活动气象保障的天气分析及成功经验 被引量:1
2
作者 韩仙桃 赵梦玉 +1 位作者 杨泽华 吴琼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8年第21期60-61,共2页
以2017年8月8日下午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呼和浩特市庆祝活动场地的天气分析、资料应用、成功经验为主线进行技术总结,综合利用卫星云图、雷达、加密自动站以及探空资料进行认真分析,判断了活动场地对流性降雨的开始时间、雨强、结束... 以2017年8月8日下午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呼和浩特市庆祝活动场地的天气分析、资料应用、成功经验为主线进行技术总结,综合利用卫星云图、雷达、加密自动站以及探空资料进行认真分析,判断了活动场地对流性降雨的开始时间、雨强、结束时间、过程降水量等,以此推断了天气对活动的影响,通过此次分析总结,积累大型社会活动预报服务经验,凝练预报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活动 气象保障 资料 综合应用 技术经验
下载PDF
2015年7月29日呼和浩特市冰雹天气潜势及雷达资料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张志杰 刘晓敏 +1 位作者 朱峰 韩仙桃 《内蒙古气象》 2016年第5期28-30,共3页
文章利用常规天气资料和呼和浩特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对2015年7月29日呼和浩特市的一次冰雹天气进行了潜势分析,发现:此次冰雹过程是在高空冷涡东移南压的背景下,前倾槽使高层干冷空气叠加在低层暖湿空气之上,导致不稳定层结发展,为本... 文章利用常规天气资料和呼和浩特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对2015年7月29日呼和浩特市的一次冰雹天气进行了潜势分析,发现:此次冰雹过程是在高空冷涡东移南压的背景下,前倾槽使高层干冷空气叠加在低层暖湿空气之上,导致不稳定层结发展,为本次天气的发生提供了潜势。较强的的垂直风切变;适宜的0^-20℃层高度;风场结构存在"顺滚流"、T-ln P图上"喇叭口"结构和逆温层,极易触发强对流天气;多普勒雷达基本反射率因子的形态和强度、中气旋、较高的回波顶高度和垂直累积液态水数值的明显跃增对冰雹天气的预警有很好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雹天气 雷达 潜势 垂直风切变
下载PDF
呼和浩特市近61年气温年际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张华 张志杰 塞丫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16年第2期35-36,41,共3页
利用呼和浩特市近61年平均气温序列资料,通过描述统计、趋势分析、Mann-Kemdall突变检验方法对呼和浩特市气温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54年以来,呼和浩特市年平均气温总体呈上升趋势,变化速度约为0.5℃/10 a,尤其进入20世纪90年... 利用呼和浩特市近61年平均气温序列资料,通过描述统计、趋势分析、Mann-Kemdall突变检验方法对呼和浩特市气温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54年以来,呼和浩特市年平均气温总体呈上升趋势,变化速度约为0.5℃/10 a,尤其进入20世纪90年代增温趋势明显加快;冬季升温对全年升温贡献最大;20世纪80年代中期气温发生了由冷向暖的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变化 统计特征 突变
下载PDF
2014年2月6~7日呼和浩特市降雪部分站点漏报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志杰 张华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16年第2期37-41,共5页
呼和浩特地区冬季降雪的预报是预报中的难题,尤其是多日没有有效降雪的预报。本文利用micaps常规观测资料,对呼和浩特地区2014年出现首场大范围降雪的情况下,部分站点漏报进行了分析,得出:本次降雪天气过程是槽前降雪天气过程,高空短波... 呼和浩特地区冬季降雪的预报是预报中的难题,尤其是多日没有有效降雪的预报。本文利用micaps常规观测资料,对呼和浩特地区2014年出现首场大范围降雪的情况下,部分站点漏报进行了分析,得出:本次降雪天气过程是槽前降雪天气过程,高空短波槽、低层风场切变和地面气旋是本次降雪的影响系统;强而持续的西南气流和深厚的湿层为降雪提供充沛的水汽;逆温层的建立对降雪预报有指示性作用。模式对湿层的预报存在偏差和根据地面实况简单外推是导致降雪漏报的重要原因;预报员保守的预报理念是导致降雪漏报的另一个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雪 漏报 影响系统 湿层厚度 Tlogp
下载PDF
呼和浩特地区2010年夏季高温干旱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李薪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2年第1期72-74,共3页
2010年夏季(6-8月),呼和浩特地区出现了严重的高温干旱,其中7月份高温持续时间长,强度大,创历史极值;降水量偏少,部分地区降水量为历史最少年份。通过对大气环流和相关特征量的分析,结果表明:2010年是进入21世纪以来气候最为异常的一年... 2010年夏季(6-8月),呼和浩特地区出现了严重的高温干旱,其中7月份高温持续时间长,强度大,创历史极值;降水量偏少,部分地区降水量为历史最少年份。通过对大气环流和相关特征量的分析,结果表明:2010年是进入21世纪以来气候最为异常的一年。海洋异常特征主要有:2009年6月至2010年4月,赤道太平洋发生一次中等强度的厄尔尼诺事件,2010年7月又迅速进入拉尼娜状;2010年夏季,西风带500hPa位势高度场整体环流异常偏高;2009年12月至2010年9月,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面积和强度均较常年同期异常偏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在2010年10月之前受厄尔尼诺影响而异常偏强偏西,副高脊线位置也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干旱 厄尔尼诺事件—拉尼娜 环流异常 西太平洋副高指数
下载PDF
内蒙古河套地区一次大—暴雨过程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娜林 孟雪峰 +2 位作者 赵艳丽 张立春 李纯彦 《内蒙古气象》 2004年第4期11-12,共2页
文章应用 T2 13数值预报产品对 2 0 0 4年 7月 2 5日内蒙古河套地区出现的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分析表明 :本次大—暴雨过程是一个典型的高空切变与副高配合 ,结合地面河套气旋强烈发展而产生的 ,具有发展快、降水强度大、... 文章应用 T2 13数值预报产品对 2 0 0 4年 7月 2 5日内蒙古河套地区出现的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分析表明 :本次大—暴雨过程是一个典型的高空切变与副高配合 ,结合地面河套气旋强烈发展而产生的 ,具有发展快、降水强度大、对流性明显等特点。进一步应用 MM5 V3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进行模拟分析表明 :河套气旋在降水中起到关键性作用 ,是主要影响系统。说明在充分研究分析天气形势的基础上 ,综合运用 T2 13数值预报产品是做好内蒙古河套流域大—暴雨预报和服务的关键 ;应用 MM5 V 3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 ,可以进一步细化预报结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213数值预报产品 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 暴雨过程分析 MM5 气旋 暴雨天气过程 暴雨预报 河套地区 内蒙古 预报服务
下载PDF
内蒙古商都化德风区风速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王佳 韩见弘 杨彩云 《环境与发展》 2013年第8期115-116,共2页
利用商都化德风区内气象观测站1959-2011年的风速观测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法、Mann-Kendall法、墨西哥帽状小波分析方法,研究了该风区内平均风速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该风区逐年平均风速春季最大,夏季最小;53a来平均风速整体呈... 利用商都化德风区内气象观测站1959-2011年的风速观测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法、Mann-Kendall法、墨西哥帽状小波分析方法,研究了该风区内平均风速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该风区逐年平均风速春季最大,夏季最小;53a来平均风速整体呈下降趋势,变化率约为-0.036m/(s·a)。年平均风速在80年代末出现了从高到低的突变。1986年到2000年之间风速序列均显著存在着8-10年的周期振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速 气候变化
下载PDF
2014年6月28日至7月1日降水天气过程技术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晓敏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5年第3期90-92,共3页
2014年6月28日至7月1日,呼和浩特市出现一次明显的降水过程,降水量级普遍为小雨,其中,累计降水量最大值出现在和林格尔,为28.9 mm;此次过程是由于高空冷涡东移南下的冷空气与南风急流带来的暖湿空气交汇下沉产生的降水天气过程;文章利用... 2014年6月28日至7月1日,呼和浩特市出现一次明显的降水过程,降水量级普遍为小雨,其中,累计降水量最大值出现在和林格尔,为28.9 mm;此次过程是由于高空冷涡东移南下的冷空气与南风急流带来的暖湿空气交汇下沉产生的降水天气过程;文章利用FNL1°×1°资料分析了高低空、地面的主要环流形式,以及对个别物理量场的着重分析,从而得出此次降水过程造成和林格尔、清水河地区短时强降水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量 物理量场 强降水
下载PDF
气候条件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分析
10
作者 赵梦玉 《种子科技》 2018年第7期14-14,共1页
马铃薯是一种淀粉含量很高的粮食作物,在全球粮食重要程度中排名第五,因为产量高、易于管理,受到很多农业生产者的追捧。随着现代农业经济的发展,人们也越来越关注马铃薯的生产情况,通过扩大马铃薯的种植面积、实行高产栽培技术等方式... 马铃薯是一种淀粉含量很高的粮食作物,在全球粮食重要程度中排名第五,因为产量高、易于管理,受到很多农业生产者的追捧。随着现代农业经济的发展,人们也越来越关注马铃薯的生产情况,通过扩大马铃薯的种植面积、实行高产栽培技术等方式提高马铃薯的产量。气候因素是影响马铃薯产量的最主要因素,就气候条件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展开分析,并提出有效保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条件 马铃薯 产量 影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