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浅议接受美学对古典文学教学的启示 |
周红波
|
《湖北社会科学》
|
2005 |
5
|
|
2
|
咸宁方言差比句式特点及语用价值 |
王玉
|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
3
|
|
3
|
徘徊在“五四”文学传统与战时文化规范之间——论丁玲延安时期的创作 |
万国庆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3 |
4
|
|
4
|
叙事学对于实现文学作品教学目标的意义 |
夏红星
|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
2007 |
4
|
|
5
|
省思文学传统和经典:从艾略特到布鲁姆 |
陈静
|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6
|
文学与政治之间——关于《创业史》的修改 |
陈国和
|
《广西社会科学》
|
2007 |
3
|
|
7
|
湖北咸宁方言词与普通话词造词理据比较研究 |
王宏佳
刘晶
|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2009 |
1
|
|
8
|
关于中学语文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编排体系的设想 |
何岳球
曹占平
|
《咸宁学院学报》
|
2005 |
3
|
|
9
|
外国文学进入中学语文教材的历史沿革及影响初探 |
何岳球
|
《咸宁学院学报》
|
2003 |
3
|
|
10
|
试论叙事学进入文学作品教学的知识转换 |
夏红星
|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
2008 |
1
|
|
11
|
文学“多义性”的历时性研究 |
陈静
|
《理论月刊》
|
2007 |
1
|
|
12
|
教师角色重新定位与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大学古代文学“自我教育”教学法研究之一 |
周红波
|
《理论月刊》
|
2007 |
1
|
|
13
|
新时期体育兵败与报告文学 |
魏一峰
|
《咸宁学院学报》
|
2007 |
7
|
|
14
|
湖北咸宁方言的文白异读 |
王宏佳
|
《咸宁学院学报》
|
2008 |
3
|
|
15
|
关于我校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建设的思考 |
陈国和
|
《咸宁学院学报》
|
2006 |
2
|
|
16
|
近20年来中学语文教材中外国文学的选材概况 |
何岳球
|
《咸宁学院学报》
|
2003 |
2
|
|
17
|
大学古代文学课程自我教育教学模式研究 |
周红波
|
《咸宁学院学报》
|
2008 |
2
|
|
18
|
《双合莲》、《孔雀东南飞》:文学史上两部长篇叙事诗之比较 |
周红波
|
《咸宁学院学报》
|
2010 |
2
|
|
19
|
萧红与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 |
单元
|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
2002 |
2
|
|
20
|
湖北咸宁方言的语缀 |
王宏佳
|
《咸宁学院学报》
|
2006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