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等渗与低渗造影剂对老年肾功能损伤患者行冠脉造影术的安全性临床观察
1
作者 黄波 曹晓明 《中国药物评价》 2023年第5期426-429,共4页
目的:探讨等渗与低渗造影剂对老年肾功能损伤患者行冠脉造影术的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行冠脉造影术的肾功能损伤患者163例。轻度肾功能损伤的92例患者中,等渗组46例,低渗组46例;中度肾功能损伤的71例患者中... 目的:探讨等渗与低渗造影剂对老年肾功能损伤患者行冠脉造影术的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行冠脉造影术的肾功能损伤患者163例。轻度肾功能损伤的92例患者中,等渗组46例,低渗组46例;中度肾功能损伤的71例患者中,等渗组36例,低渗组35例。所有患者均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水化治疗,由同一组医生进行冠脉造影术,低渗组给予碘海醇注射液,等渗组给予碘克沙醇注射液。分别统计轻度肾功能损伤者和中度肾功能损伤者采用等渗或低渗造影剂后血肌酐(Scr)和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水平的变化,以及CIN的发生率。结果:轻度肾功能损伤者中,等渗组和低渗组应用造影剂后,Scr和Ccr水平在术后24 h和72 h均呈上升趋势,术后7 d和14 d均呈下降趋势(P<0.05)。中度肾功能损伤者中,等渗组和低渗组应用造影剂后,Scr和Ccr水平在术后24 h和72 h均呈上升趋势,术后7 d和14 d均呈下降趋势(P<0.05),但等渗组在术后24 h、72 h时Scr水平显著低于低渗组,术后24 h、72 h和7 d时Ccr水平显著低于低渗组(P<0.05)。轻度和中度肾功能损伤者中,等渗组CIN的发生率虽然低于低渗组,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轻度肾功能损伤患者,采用低渗和等渗造影剂所带来的肾功能毒性并无显著差异;对于中度肾功能损伤患者,采用等渗造影剂所带来的肾功能毒性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影剂 等渗 低渗 肾功能损伤 冠状动脉造影术
下载PDF
针对性心理护理对CT增强患者不良情绪及扫描造影剂外渗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郑亚军 龚杏红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2年第9期183-185,189,共4页
目的探讨CT增强患者给予针对性心理护理对不良情绪及扫描造影剂外渗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4月于咸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36例接受CT增强检查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8例。对... 目的探讨CT增强患者给予针对性心理护理对不良情绪及扫描造影剂外渗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4月于咸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36例接受CT增强检查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理干预,观察组采用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情绪及扫描造影剂外渗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本组干预前,且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扫描造影剂外渗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心理护理在CT增强患者中的应用可缓解负面情绪,减少扫描造影剂外渗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对性心理护理 CT增强 不良情绪 扫描造影剂外渗
下载PDF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血管斑块特点与狭窄情况预测心肌缺血的效能 被引量:2
3
作者 赵辉 张吉权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2年第13期103-105,109,F0003,共5页
目的探究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血管斑块特点与狭窄情况预测心肌缺血的效能。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咸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接收疑诊或已知的冠心病患者88例(病变血管196支)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在入院后均接受CCTA、冠状动脉造... 目的探究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血管斑块特点与狭窄情况预测心肌缺血的效能。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咸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接收疑诊或已知的冠心病患者88例(病变血管196支)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在入院后均接受CCTA、冠状动脉造影(CAG)与血流储备分数(FFR)检查,金标准为心肌FFR测定值,根据FFR值分为缺血组(n=45,99支病变血管,FFR值≥0.8)与非缺血组(n=43,97支病变血管,FFR值<0.8)。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临床基线资料,比较两组患者CCTA血管斑块特点、血管狭窄情况,分析CCTA血管斑块特点、血管狭窄率诊断心肌缺血的价值。结果缺血组病变血管狭窄程度重于非缺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查结果显示,缺血组病变血管斑块负荷、斑块体积、钙化积分高于非缺血组,病变长度低于非缺血组,CT高危斑块、低密度斑块多于非缺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分析显示,CCTA病变血管狭窄率(>75%狭窄)、CT高危斑块、病变长度、联合检测预测心肌缺血的AUC分别为0.626、0.605、0.696、0.759。结论CCTA血管斑块特点、血管狭窄率预测患者心肌缺血的效能良好,两者联合可作为心肌缺血的重要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 血管斑块 血管狭窄 心肌缺血 预测效能
下载PDF
呼吸训练及心理疏导在肝脏MR增强扫描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4
作者 龚杏红 郑亚军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2年第11期184-186,共3页
目的探讨呼吸训练及心理疏导在肝脏MR增强扫描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3月于咸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30例接受肝脏MR增强扫描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65)和对照组(n=65)。对照组患... 目的探讨呼吸训练及心理疏导在肝脏MR增强扫描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3月于咸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30例接受肝脏MR增强扫描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65)和对照组(n=65)。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呼吸训练及心理疏导。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的SAS、SDS评分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呼吸训练及心理疏导在肝脏MR增强扫描患者中的应用能够改善心理状态,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训练 心理疏导 肝脏磁共振增强扫描 心理状态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心电门控多层螺旋CT冠脉显像诊断冠心病的价值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吉权 赵辉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2年第10期125-127,共3页
目的探讨心电门控多层螺旋CT冠脉显像(MSCT)诊断冠心病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咸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16例疑似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MSCT检查,以冠脉造影(CAG)诊断为金标准,对冠状动脉各段显像进行评估... 目的探讨心电门控多层螺旋CT冠脉显像(MSCT)诊断冠心病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咸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16例疑似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MSCT检查,以冠脉造影(CAG)诊断为金标准,对冠状动脉各段显像进行评估,并分析MSCT冠脉显像的诊断结果与冠脉造影的一致性。结果116例患者经MSCT检出直径≥1.5 mm冠脉节段1712个,其中49个节段无法进行评估,可评估率为97.14%,其中有1608个节段与金标准CAG一致。MSCT与CAG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分级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SCT和CAG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6.22%,24.71%,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SC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4.50%、95.52%、95.25%、88.22%、97.99%。MSCT诊断结果与金标准CAG具有高度一致性(Kappa>0.75)。结论心电门控双源CT冠脉显像评估冠心病狭窄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诊断结果与金标准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 冠状动脉 冠心病 心电门控
下载PDF
肝脏海绵状血管瘤的介入治疗2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陈波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4年第1期62-64,共3页
肝脏海绵状血管瘤(CHL)尚无确切病因,近年研究认为是先天性血管发育异常,导致肿瘤样畸形增生而形成血管瘤,是临床上常见的肝内良性肿瘤,少数病人有家族遗传史。B超、动脉造影、CT/MRI等影像学是CHL的有效检查、诊断方法。随着医... 肝脏海绵状血管瘤(CHL)尚无确切病因,近年研究认为是先天性血管发育异常,导致肿瘤样畸形增生而形成血管瘤,是临床上常见的肝内良性肿瘤,少数病人有家族遗传史。B超、动脉造影、CT/MRI等影像学是CHL的有效检查、诊断方法。随着医学水平的发展与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海绵状血管瘤 临床分析 介入治疗 血管发育异常 CT MRI 家族遗传史 良性肿瘤 动脉造影
下载PDF
16例颅骨嗜酸性肉芽肿的影像学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陈波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3年第4期330-332,共3页
颅骨嗜酸性肉芽肿(skull eosinophilic granuloma,SEG)是指病因不明的良性骨病变,病理学表现为嗜酸性中性粒细胞等组织细胞非肿瘤性增多症,该病好发于颅骨,呈现特有的影像学形态。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16例病例,综合相关文献、报... 颅骨嗜酸性肉芽肿(skull eosinophilic granuloma,SEG)是指病因不明的良性骨病变,病理学表现为嗜酸性中性粒细胞等组织细胞非肿瘤性增多症,该病好发于颅骨,呈现特有的影像学形态。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16例病例,综合相关文献、报道,分析其X线以及CT和MRI表现,目的在于进一步增强其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骨嗜酸性肉芽肿 影像学分析 诊断能力 中性粒细胞 病理学表现 MRI表现 病因不明 非肿瘤性
下载PDF
局限性肺磨玻璃密度影的高分辨CT表现及病理(附32例报告)
8
作者 栾杰 《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1年第5期437-439,共3页
局限性肺磨玻璃密度影(ground-glass opacity,GGO)表现为肺密度轻度增高,但低于肺血管和支气管壁,是一种非特异性CT征象[1]。笔者回顾分析2002年至2010年我院行CT检查,32例表现为局限性GGO的患者在高分辨率CT(HRCT)上的表现,以探讨... 局限性肺磨玻璃密度影(ground-glass opacity,GGO)表现为肺密度轻度增高,但低于肺血管和支气管壁,是一种非特异性CT征象[1]。笔者回顾分析2002年至2010年我院行CT检查,32例表现为局限性GGO的患者在高分辨率CT(HRCT)上的表现,以探讨此征象的病理基础,提高临床对局限性GGO的认识,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玻璃密度影 高分辨率 病理基础 肺密度 CT表现 CT征象 支气管壁 非特异性
下载PDF
胆管癌术前影像学评估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栾杰 张吉权 赵睿依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 2021年第5期455-457,共3页
对于胆管癌患者,手术切除是实现治愈的唯一途径。由于手术切除胆管癌在技术上是有要求的,指出可切除性和准确的术前分期至关重要。本文综述了胆管癌影像学技术的最新进展,提出影像学评估的潜在缺陷,以及术前放射学评估这些患者可切除性... 对于胆管癌患者,手术切除是实现治愈的唯一途径。由于手术切除胆管癌在技术上是有要求的,指出可切除性和准确的术前分期至关重要。本文综述了胆管癌影像学技术的最新进展,提出影像学评估的潜在缺陷,以及术前放射学评估这些患者可切除性的清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癌 影像学 评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