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原施工人群症状自评量表测试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3
1
作者 袁振才 张雪峰 +3 位作者 邓云青 谢远志 王振江 彭全升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05-207,共3页
目的探讨高原环境对施工人员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05年3—4月,采用个体测试法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77名青藏铁路参建人员(观察组)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项目包括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 目的探讨高原环境对施工人员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05年3—4月,采用个体测试法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77名青藏铁路参建人员(观察组)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项目包括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阳性项目、阳性均分、总分共12项,并以文献记载的平原人群参考数据作为对照组,并探索平原冬休时间、进驻高原时间、年龄、婚姻状况、进驻高原次数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结果高原施工人群(SCL-90)主观症状中总分、阳性项目、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7项均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平原冬休时间<90d组除阳性均分外,其余11项指标均分显著高于≥90d组(P<0.05或P<0.01);高原驻留时间≥60d组12项主观症状评分均高于<60d组(P<0.05或P<0.001);进驻高原次数与其中的8项指标呈正相关,高原驻留时间与12项主观症状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或P<0.001),平原冬休时间与11项主观症状评分呈负相关(P<0.05或P<0.001);除进驻高原次数≥3次者的阳性项目和阳性均分高于进驻高原次数≤2次者外(P<0.05),不同年龄、进驻高原次数及婚姻状况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高原环境对施工人员心理健康产生一定的负性影响,应尽可能缩短高原施工周期、适当延长平原冬休时间,这对提高再入高原人员的习服水平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学 高原 高原驻留时间 冬休时间
下载PDF
运动疗法对糖耐量减低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齐彬 任刚 张维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143-145,共3页
目的探讨运动疗法对糖耐量减低(IGT)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将60例糖耐量减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常规给予饮食控制治疗作为对照组,另一组在此基础上同时强化运动疗法,各组患者观察治疗,并随访至24W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 目的探讨运动疗法对糖耐量减低(IGT)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将60例糖耐量减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常规给予饮食控制治疗作为对照组,另一组在此基础上同时强化运动疗法,各组患者观察治疗,并随访至24W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w,24w末进行血糖(BG)、血浆胰岛素(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TG、TC)及体质量指数(BMI)的检测。结果将两组患者治疗前血糖、血浆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及体质量指数分别进行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12w,24w治疗组与对照组以上各种测评数值比较,经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耐量减低患者在饮食控制基础上结合持续运动疗法能有效改善患者胰岛素抵抗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的运动疗法 糖耐量减低 胰岛素抵抗
下载PDF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伴长R-R间期53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5
3
作者 贺学魁 赵英娟 +1 位作者 王秦安 贺兰萍 《疑难病杂志》 CAS 2011年第9期645-647,共3页
目的观察参松养心胶囊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伴长R-R间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各类缓慢型心律失常伴长R-R间期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各53例。2组患者除治疗原发病外,治疗组给予参松养心胶囊口服,对照组给予心宝丸口服,均治疗30d... 目的观察参松养心胶囊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伴长R-R间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各类缓慢型心律失常伴长R-R间期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各53例。2组患者除治疗原发病外,治疗组给予参松养心胶囊口服,对照组给予心宝丸口服,均治疗30d。疗程结束后观察临床疗效及24h动态心电图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7%)高于对照组(6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最慢心率、平均心率、24h总心率较治疗前升高,最快心率、早搏次数及长R-R间期频次下降(P<0.05),且较对照组改善显著(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无显著改善(P>0.05)。结论参松养心胶囊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伴长R-R间期,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缓慢型 长R-R间期 参松养心胶囊 动态心电图
下载PDF
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症81例原因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张丽兴 刘代娥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9年第10期43-43,共1页
目的:探讨低血糖症发生原因,明确低血糖症预防措施。方法:对2005年和2008年81例低血糖症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低血糖症发生原因中,胰岛素使用过量居首位,其次为口服磺脲类药过量、饮食不规律、肝肾功能差等。结论:低血... 目的:探讨低血糖症发生原因,明确低血糖症预防措施。方法:对2005年和2008年81例低血糖症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低血糖症发生原因中,胰岛素使用过量居首位,其次为口服磺脲类药过量、饮食不规律、肝肾功能差等。结论:低血糖症发生是可以预防的。预防措施:应转变低血糖症诊断标准,做好病人教育,放宽对老年人血糖控制标准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糖尿病 低血糖症 患者 临床分析
下载PDF
四维超声诊断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5
5
作者 丁淑红 《中国伤残医学》 2013年第5期273-274,共2页
目的:探讨四维超声在诊断胎儿畸形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820例中晚期胎儿进行产前二维及四维检查。选用仪器为GE Voluson 730,对胎儿分娩及引产结果进行对照。结果:实时四维超声本组共筛查出各类畸形胎儿12例,符合率92.3%,漏诊1例... 目的:探讨四维超声在诊断胎儿畸形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820例中晚期胎儿进行产前二维及四维检查。选用仪器为GE Voluson 730,对胎儿分娩及引产结果进行对照。结果:实时四维超声本组共筛查出各类畸形胎儿12例,符合率92.3%,漏诊1例,漏诊率7%。结论:四维超声不仅是对胎儿母体内的立体图像的实时观察,更能提高诊断大部分胎儿形态结构方面的畸形,对早期诊断和发现残疾儿,降低残疾儿出生率有临床应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维超声成像 胎儿 产前超声筛查 畸形
下载PDF
经阴道超声引导穿刺治疗卵巢囊肿 被引量:4
6
作者 丁淑红 《基层医学论坛》 2012年第20期2649-2650,共2页
目的 探讨经阴道B 超引导穿刺注射无水乙醇治疗单纯性卵巢囊肿的效果.方法 2008年4月-2011年9月在B 超引导下经阴道穿刺注入无水乙醇硬化治疗卵巢囊肿60 例,其中巧克力囊肿20 例.结果 60 例患者均穿刺成功,术后随访3 个月~2年,治愈率为... 目的 探讨经阴道B 超引导穿刺注射无水乙醇治疗单纯性卵巢囊肿的效果.方法 2008年4月-2011年9月在B 超引导下经阴道穿刺注入无水乙醇硬化治疗卵巢囊肿60 例,其中巧克力囊肿20 例.结果 60 例患者均穿刺成功,术后随访3 个月~2年,治愈率为90%,有效率为100%.结论 在B 超引导下经阴道穿刺注入无水乙醇硬化治疗卵巢囊肿,方法简单经济,疗效确切,可作为卵巢囊肿首选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囊肿 阴道超声引导下 穿刺 无水乙醇硬化
下载PDF
左上腹疼痛4小时——查房选录(280)
7
作者 严元贞 《新医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559-560,共2页
关键词 左上腹疼痛 查房选录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高血压病史 硝酸异山梨酯 2型糖尿病 无心肌梗死 病例摘要 夜间睡眠
下载PDF
国产封堵器经导管治疗室间隔缺损并发轻度主动脉瓣脱垂的临床研究
8
作者 马东江 张玉顺 +4 位作者 代政学 李寰 吴栋梁 刘平 和旭梅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内科版)》 2007年第2期17-19,25,共4页
目的评价室间隔缺损(VSD)并发轻度主动脉瓣脱垂经导管治疗的可行性,并对国产封堵器的疗效进行评价。方法47例VSD并发轻度主动脉瓣脱垂患者,均使用国产封堵器行介入治疗,同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追踪测量及随访。结果38例封堵成功。9... 目的评价室间隔缺损(VSD)并发轻度主动脉瓣脱垂经导管治疗的可行性,并对国产封堵器的疗效进行评价。方法47例VSD并发轻度主动脉瓣脱垂患者,均使用国产封堵器行介入治疗,同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追踪测量及随访。结果38例封堵成功。9例术中封堵后发生少~中量主动脉瓣返流而放弃封堵。VSD术前超声测量缺损直径为3.2—16.4mm,术中左心室造影测量缺损直径为33~17.1mm,植入的封堵器腰部直径为6.0—22.0mm。共植入国产封堵器38个,技术成功率为100.O%,手术成功率为80.9%。封堵器到位后即刻左心室和升主动脉造影显示:微一少量残余分流6例;微量主动脉瓣返流7例。1例嵴内型VSD术后1个月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封堵器移位。发生中量残余分流;其余37例术后3个月超声心动图复查3例微鼎主动脉瓣返流,均无残余分流。术后发生高度房室传导阻滞(AVB)2例,经植入临时起搏器及药物治疗后恢复。结论国产封堵器经导管治疗并发轻度主动脉瓣脱垂的VSD确实可行,近、中期临床疗效确切,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但其远期疗效尚需长期临床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 主动脉瓣脱垂 封堵器
下载PDF
CT引导下腰椎间盘突出臭氧髓核消融术88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周四清 明勃 +4 位作者 温生贵 徐钐 刘兰瓶 许振丰 曹先兵 《海南医学》 CAS 2011年第22期111-113,共3页
目的评价臭氧(O3)髓核消融术联合神经根周围注射O3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8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CT引导下,Ⅰ组(n=44)行椎间盘穿刺O3髓核消融术,盘内注射50μg/mlO310~20ml,盘内边缘注射混合液0.5ml,Ⅱ组... 目的评价臭氧(O3)髓核消融术联合神经根周围注射O3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8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CT引导下,Ⅰ组(n=44)行椎间盘穿刺O3髓核消融术,盘内注射50μg/mlO310~20ml,盘内边缘注射混合液0.5ml,Ⅱ组(n=44)行腰椎间盘穿刺O3消融术方法同Ⅰ组,同时神经根周围注射40μg/mlO310~15ml、混合液1.0ml。两组患者分别在术后1周、3个月、6个月采用双盲法用Oswestry Low Back Pain Disability量表评估疗效。结果术后第1周Ⅰ组和Ⅱ组有效率分别为75%和90.9%;3个月有效率分别为72.7%和93.2%;6个月时分别为70.5%和88.6%。Ⅱ组较Ⅰ组在术后1周、3个月、6个月疗效均显著增高(P〈0.05)。结论 O3髓核消融术联合神经根周围注射O3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突出 神经根 CT引导 臭氧
下载PDF
老年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24例误诊分析
10
作者 张丽兴 刘代娥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8年第1期106-106,共1页
关键词 误诊分析 老年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病例 症状
下载PDF
头针疗法治疗小儿脑瘫60例 被引量:12
11
作者 陶晓玲 马立显 《陕西中医》 2012年第1期88-89,共2页
目的:探讨头针疗法治疗小儿脑瘫的有效方法。方法:将60例患儿随机分为头针及药物联合治疗组与单纯药物对照组进行比较,分别使用临床观察治疗。结果:经过6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63.33%,经统计学处理,P<0.... 目的:探讨头针疗法治疗小儿脑瘫的有效方法。方法:将60例患儿随机分为头针及药物联合治疗组与单纯药物对照组进行比较,分别使用临床观察治疗。结果:经过6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63.33%,经统计学处理,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结论:头针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药物治疗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针灸疗法 头针 百会 四神聪
下载PDF
超声与血管造影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诊断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周利侠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4年第15期1687-1689,共3页
目的研究颈部血管超声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对颈动脉粥样斑块病变的诊断意义。方法对48例出现临床症状的脑血管病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和血管造影检查,计算诊断颈部血管狭窄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同时算出两检查对硬化斑块检出率的差异。结... 目的研究颈部血管超声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对颈动脉粥样斑块病变的诊断意义。方法对48例出现临床症状的脑血管病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和血管造影检查,计算诊断颈部血管狭窄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同时算出两检查对硬化斑块检出率的差异。结果超声检查与血管造影在诊断颈动脉狭窄尤其对重度狭窄及闭塞动脉的诊断,超声检查对硬化斑块的检出率明显高于血管造影,特别是在一些动脉分叉的血管处超声诊断更有意义。结论血管造影与超声检查具有高度一致性,但超声检查具有方便、快捷、经济的优点,提倡采用颈部超声来筛选和诊断颈部血管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颈动脉粥样硬化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对比分析
下载PDF
小儿软骨发育不全12例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陶晓玲 王秋艳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4期6019-6020,共2页
目的:探讨小儿软骨发育不全的临床特点和防治方法。方法:本文对小儿软骨发育不全12例确诊患者的临床表现及骨X线所见作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每例均有侏儒及身体比例失调。骨X线均有四肢骨粗短弯曲,干骺端增宽,骨皮质增厚,指趾短,管状... 目的:探讨小儿软骨发育不全的临床特点和防治方法。方法:本文对小儿软骨发育不全12例确诊患者的临床表现及骨X线所见作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每例均有侏儒及身体比例失调。骨X线均有四肢骨粗短弯曲,干骺端增宽,骨皮质增厚,指趾短,管状骨粗短,2/3病例有额骨隆起,颅底短,方形髂骨翼,腰椎椎弓根间距变窄,坐骨大切迹变短且狭小等特点。结论:本病可通过B超观察胎儿双顶径与股骨长度的比例,进行产前诊断,及时采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发育不全/诊断
下载PDF
他汀类药物辅助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维 吴海霞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2期241-242,共2页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辅助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颈动脉狭窄患者8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0例和治疗组4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与支架成形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辛伐他汀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前IMT和斑块面积对比差异...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辅助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颈动脉狭窄患者8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0例和治疗组4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与支架成形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辛伐他汀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前IMT和斑块面积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过治疗后都有显著下降,但是治疗组的下降幅度更大(P<0.05)。治疗组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LDL)的下降幅度都比对照组大(P<0.05)。对照组在随访期的病死率明显高于治疗组(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应用于颈动脉狭窄患者治疗中能有效减少狭窄程度,减少病死率,其作用的发挥可能与降脂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辛伐他汀 血脂 斑块面积
下载PDF
针灸治疗原发性遗尿症效果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陶晓玲 李瑞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10年第4期228-229,共2页
关键词 原发性遗尿症 针灸治疗 药物治疗原则 症效 临床问题 治疗方案 无意识 继发性
下载PDF
有效预防输液反应的静脉液体配制方法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杨丽霞 武文茹 樊芳芳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中旬版)》 2007年第9期64-65,共2页
静脉输注是临床常用的给药方式,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住院患者静脉输注给药方式的使用比例高达70%以上,高出国外20%~30%。虽然静脉输注给药法在输注用具及输注方法上有了较大进步与发展,但在供输注用液体配制方法上进展却不大。至... 静脉输注是临床常用的给药方式,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住院患者静脉输注给药方式的使用比例高达70%以上,高出国外20%~30%。虽然静脉输注给药法在输注用具及输注方法上有了较大进步与发展,但在供输注用液体配制方法上进展却不大。至今全国90%以上医疗单位仍沿用传统的静脉输注用液体配制方法:(1)按需临时配制;(2)在各种应用场所配制,不考虑配制场所洁净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输注给药法 液体配制 输液反应 预防 给药方式 住院患者 输注方法 临时配制
下载PDF
脑梗塞后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与血Hcy和hs-CRP浓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石瑞 张维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2年第08X期39-40,共2页
目的:探讨脑梗塞后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与血Hcy、hs-CRP浓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2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分为两组,A组:伴有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48例;B组:无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72例;另选择健康健康体检人120例为C组。在入... 目的:探讨脑梗塞后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与血Hcy、hs-CRP浓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2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分为两组,A组:伴有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48例;B组:无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72例;另选择健康健康体检人120例为C组。在入院后第2天对3组患者进行血Hcy和hs-CRP检测,同时应用MoCA量表进行认知功能损害评定。结果:A组与B组的Hcy和hs-CRP浓度明显高于C组(P<0.05),同时A组也高于B组(P<0.05)。A组患者血Hcy和hs-CRP浓度与MoCA评分呈负相关,血hs-CRP浓度与MoCA评分呈负相关(P<0.05)。血Hcy和hs-CRP浓度升高与认知功能损害密切相关(P<0.05)。结论:脑梗塞后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为老年人群的高发疾病,血Hcy和hs-CRP浓度在脑梗塞后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患者中明显增高,是独立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 HCY hs—CRP 相关性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前应用替罗非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5
18
作者 黎军德 左梅 赵娟 《中国医药导刊》 2011年第11期1914-1915,共2页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前静脉泵入替罗非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13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8例,对照组69例,均为无条件行急诊PCI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组在术前持续静脉泵入替罗非班24~72小时,术前、术...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前静脉泵入替罗非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13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8例,对照组69例,均为无条件行急诊PCI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组在术前持续静脉泵入替罗非班24~72小时,术前、术后应用阿司匹林300mg/天,氯吡格雷75mg/天、术前总量≥600mg,低分子肝素钙5 000U皮下注射1次/12小时,ACEI、β受体阻断剂、他汀类调脂药物,对照组除不用替罗非班外,余治疗同治疗组。观察PCI术中、术后TIMI血流,术中无复流现象发生率,术后30天内出现出血和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替罗非班能够有效改善心肌再灌注,改善TIMI血流,减少术后无复流现象发生,不增加出血和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疗效优于常规治疗,术后30天出血和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无显著差异。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术前应用替罗非班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介入治疗 替罗非班
下载PDF
经乳晕切口手术治疗乳腺纤维瘤效果探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代海鹏 《吉林医学》 CAS 2013年第9期1726-1726,共1页
目的:探讨乳晕切口手术治疗乳腺纤维瘤效果。方法:选择医治的乳腺纤维瘤患者80例,认真分析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随访工作的结果做一个整理。结果:这80例患者只有2例患者应伤口血肿后有所感染,其他的获得成功。在随访的68例患者中,... 目的:探讨乳晕切口手术治疗乳腺纤维瘤效果。方法:选择医治的乳腺纤维瘤患者80例,认真分析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随访工作的结果做一个整理。结果:这80例患者只有2例患者应伤口血肿后有所感染,其他的获得成功。在随访的68例患者中,这些患者的手术切口愈合的比较正常的有67例,双侧乳房的对称有60例,乳头乳晕的外观变现正常的为58例,其切口上有明显的裂痕为3例。结论:使用经乳晕切口手术来医治乳腺纤维瘤可以取得不错的效果,乳房的外观也比较美观,并且操作上比较简易,非常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乳晕切口手术 乳腺纤维瘤 效果探究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对胸部损伤的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甲杰 杨林 《吉林医学》 CAS 2010年第24期4033-4034,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CT检查诊断胸部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行CT检查诊断胸部损伤的影像学资料。结果:经CT检查发现例胸部损伤患者中气胸4例,占8.00%;血胸20例,占40.00%;血气胸26例,占52.00%。其中肺挫伤25例,占50.00%;肺撕裂伤2... 目的:探讨应用CT检查诊断胸部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行CT检查诊断胸部损伤的影像学资料。结果:经CT检查发现例胸部损伤患者中气胸4例,占8.00%;血胸20例,占40.00%;血气胸26例,占52.00%。其中肺挫伤25例,占50.00%;肺撕裂伤23例,占46.00%;支气管断裂2例,占4.00%。经CT诊断的50例胸部损伤患者全部经手术证实,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CT检查是诊断胸部损伤首选检查方法之一,可以弥补X线检查的不足之处,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损伤 CT 诊断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