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抢抓西部大开发历史机遇 促进咸阳市文物事业跨世纪发展
1
作者 辛加龙 《陕西省人民政府公报》 2000年第20期39-41,共3页
咸阳市是全省文物资源较为集中的地区之一,现有各类文物点近5000处,其中被列为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475处,馆藏文物4万多件。这种分布广,密度大,品位高,数量多的文物资源状况在全国是十分罕见的。独特的文物资源优势,奠定了成阳在全... 咸阳市是全省文物资源较为集中的地区之一,现有各类文物点近5000处,其中被列为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475处,馆藏文物4万多件。这种分布广,密度大,品位高,数量多的文物资源状况在全国是十分罕见的。独特的文物资源优势,奠定了成阳在全国、全省文物工作中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下,我市文物事业健康快速发展,在文物的保护、利用和管理上取得了突出成绩,整个文物工作在全市两个文明建设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我们认真贯彻落实《文物保护法》,坚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物事业 西部大开发 历史机遇 跨世纪发展 文物保护法 文物旅游 文物工作 咸阳市 文物资源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下载PDF
关于开发咸阳文物资源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考
2
作者 辛加龙 《西部高新科技》 1998年第5期70-73,共4页
关键词 文物资源 开发利用 旅游业发展 可持续发展战略
下载PDF
秦咸阳城排水设施初探
3
作者 张娟妮 解芳芳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3年第10期90-94,共5页
秦咸阳城地下排水设施形式多样,有排水管道、排水沟、排水池、地漏、渗井、散水、壕沟等几种类型。地下排水系统应用的普遍性和使用的科学性,是秦文化不断继承、借鉴、创新的体现,代表了当时最新成果和最高水准,在中国古代排水设施发展... 秦咸阳城地下排水设施形式多样,有排水管道、排水沟、排水池、地漏、渗井、散水、壕沟等几种类型。地下排水系统应用的普遍性和使用的科学性,是秦文化不断继承、借鉴、创新的体现,代表了当时最新成果和最高水准,在中国古代排水设施发展创新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咸阳城 排水 设施类型 规划特点 意义
下载PDF
去博物馆化:大型文物遗址类旅游资源开发的一种新思路——以陕西乾陵为例 被引量:10
4
作者 杨军 樊琳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66-70,共5页
文物遗址类旅游资源的博物馆式开发运营模式存在许多局限性,制约着文物遗址资源自身旅游经济价值的实现。去博物馆化,也就是打破传统的博物馆式开发模式和运营管理模式,将文物遗址类旅游资源开发建设成为一种以文物遗址所承载并衍生的... 文物遗址类旅游资源的博物馆式开发运营模式存在许多局限性,制约着文物遗址资源自身旅游经济价值的实现。去博物馆化,也就是打破传统的博物馆式开发模式和运营管理模式,将文物遗址类旅游资源开发建设成为一种以文物遗址所承载并衍生的历史文化为核心,具备参与、体验、休闲等现代旅游功能和多元赢利能力的综合性旅游景区,成为大型文物遗址类旅游资源开发的一种新的思路。文章以陕西乾陵为例,具体论证了去博物馆化的原则与思路,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资源 文物遗址 去博物馆化 开发利用
下载PDF
秦咸阳发现的楚国陈爰金版试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时瑞宝 白刚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9-11,共3页
秦咸阳遗址附近发现的8枚楚国陈爰金版钤印清晰,形体基本完整,地层也比较明确。这些金币可能是楚国贵族或豪富带来的,也可能是秦楚战争中掠夺来的。它的出现,对秦史及货币史研究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关键词 秦咸阳 路家坡 陈爰金版 秦楚关系
下载PDF
八世纪早期的唐墓壁画 被引量:1
6
作者 Mary H.Fong 张娟妮 《文博》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28-33,共6页
近几十年来最为杰出的考古发现之一就是唐墓壁,它们为研究唐代人物绘画提供了大量的资料.
关键词 唐墓壁画 人物绘画 复制品 原作 装饰 明暗 技法 画家 美术家 章怀太子墓 绘画大师
下载PDF
古战车退役始末及其原因 被引量:1
7
作者 史宇阔 刘晓华 《文博》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27-30,共4页
关键词 兵马俑 发掘 秦始皇 资料 独立 骑兵 反映
下载PDF
铜镜里的几何纹饰——以几何学的视角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娟妮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1年第7期61-65,共5页
几何名词出自明徐光启《几何原本》译本,但在此之前,中国的几何学早已产生并独立发展着,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很多成果成为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铜镜是古代留传下来沿用时间最长、使用范围最广的器物。尽管和仰韶文化的陶器相比... 几何名词出自明徐光启《几何原本》译本,但在此之前,中国的几何学早已产生并独立发展着,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很多成果成为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铜镜是古代留传下来沿用时间最长、使用范围最广的器物。尽管和仰韶文化的陶器相比,出现的时间要晚得多,发展演变的轨迹也不同步,但使用和延续的时间是任何古遗物不可比拟的。文章依据出土铜镜资料,以几何学的视角,结合铜镜形制、背部纹饰及其构图的变化特征,观察出几何基本元素在不同时代铜镜中所展示出的相互关系,进而昭示我国古代几何发展的时代脉络以及几何赋予铜镜的独特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镜 几何 纹饰 点缀 构图
下载PDF
从模印佛像窥探南北朝时期文化的传承和交流
9
作者 张娟妮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1年第13期70-73,共4页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动乱分裂的时期,也是一个民族大融合的时期,随着佛教在中原的进一步传播,不仅各少数民族与中原文化大融合,中外东西文化的互动和交流也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文章以咸阳博物院收藏的模印佛像为研究对象,从模印技...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动乱分裂的时期,也是一个民族大融合的时期,随着佛教在中原的进一步传播,不仅各少数民族与中原文化大融合,中外东西文化的互动和交流也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文章以咸阳博物院收藏的模印佛像为研究对象,从模印技术特点、佛像造型汉化特征等几个方面,对南北朝时期不同民族和文化的传承和交流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印佛像 模印技术 汉化 文化融合
下载PDF
殷墟卜用甲骨等级问题探微
10
作者 张娟妮 解峰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21年第5期48-50,共3页
占卜在殷商时期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大事,龟甲和兽骨是占卜所需的物质材料,是显示卜兆及契刻文辞的载体。殷商晚期,龟卜代替骨卜成了主流,但只有在龟甲和兽骨上刻上解释性文字,才是完整意义上的卜用甲骨。对于这个变化,从历次殷墟考古发... 占卜在殷商时期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大事,龟甲和兽骨是占卜所需的物质材料,是显示卜兆及契刻文辞的载体。殷商晚期,龟卜代替骨卜成了主流,但只有在龟甲和兽骨上刻上解释性文字,才是完整意义上的卜用甲骨。对于这个变化,从历次殷墟考古发掘的资料观察,卜甲和卜骨在选择、来源、存积形态等方面存在种种不同,这些不同之处是受灵龟思想支配,和使用等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卜甲卜骨 等级 灵龟思想
下载PDF
解读西汉羽人奔马玉雕
11
作者 张娟妮 张昕 解芳芳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2年第10期17-20,共4页
汉代羽人奔马玉雕是咸阳市博物馆馆藏文物珍品,工艺精美,造型雅致,色泽润丽,构思奇巧,内涵丰富,传承了周秦传统的玉德思想,又融合了楚的羽化登仙的浪漫主义理念。它折射出汉代玉雕的高超成就,堪称中国古代玉雕艺术精品之一。
关键词 羽人奔马 玉德论 浪漫主义
下载PDF
民国初年昭陵六骏的离散
12
作者 天福 庞联昌 《大众考古》 2014年第8期64-67,共4页
唐贞观十年(636)的11月,李世民把和自己朝夕相伴的长孙皇后埋葬在九嵕山上(今陕西礼泉),一想到自己将来也要在这里安身,他的心情就变得复杂起来。虽然长孙皇后对身后的事情有过详细而由衷的交代,可依照李世民的心性,他对钟爱的人怎... 唐贞观十年(636)的11月,李世民把和自己朝夕相伴的长孙皇后埋葬在九嵕山上(今陕西礼泉),一想到自己将来也要在这里安身,他的心情就变得复杂起来。虽然长孙皇后对身后的事情有过详细而由衷的交代,可依照李世民的心性,他对钟爱的人怎么能敷衍和潦草呢。他开始筹划着怎样把昭陵建设得更有大唐威势。他详尽地构思了昭陵的规划和布局,选择很有才气的阎立德作为昭陵的总建造师并主持昭陵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昭陵六骏 民国初年 离散 长孙皇后 李世民 建造师
下载PDF
秦墓仿铜陶礼器的出现及意义
13
作者 张娟妮 《中国民族博览》 2021年第14期190-192,共3页
仿铜陶礼器不仅仅是陶器对铜器形制、纹饰简单地模仿,而是为了发挥礼器之用,才作为青铜礼器的替代物的;关中秦墓里的仿铜陶礼器和殷墟的仿铜陶礼器有族缘关系,是对周礼的继承和发展,已成为是秦墓重要的特征之一,体现了秦文化的特色和秦... 仿铜陶礼器不仅仅是陶器对铜器形制、纹饰简单地模仿,而是为了发挥礼器之用,才作为青铜礼器的替代物的;关中秦墓里的仿铜陶礼器和殷墟的仿铜陶礼器有族缘关系,是对周礼的继承和发展,已成为是秦墓重要的特征之一,体现了秦文化的特色和秦人的价值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墓 仿铜陶礼器 族属 周礼
下载PDF
从美术的角度看宋镜的突出成就
14
作者 张娟妮 《中国民族博览》 2021年第17期151-153,共3页
本文通过铜镜背部纹饰的题材、构图及艺术表现手法的分析,揭示宋代绘画艺术和铜镜的密切关系,同时,结合考古发现的风景镜、人物故事镜的美学鉴赏,从美术学的角度,展现宋代铜镜突出的艺术成就。
关键词 绘画 美术 铜镜 成就
下载PDF
关中唐陵石刻的政治寓意 被引量:2
15
作者 孙彬荣 高波 《乾陵文化研究》 2010年第1期96-103,共8页
900多年前,金朝吏部尚书赵秉文途经已不再是'车粼粼,马萧萧'的咸阳桥时,看到咸阳原上'夕阳残照,汉家陵阙'的苍凉沉寂景象,发出了'渭水桥边不见人,摩挲高冢卧麒麟。千秋万古功名骨,化作咸阳原上尘'的慨叹。诗人... 900多年前,金朝吏部尚书赵秉文途经已不再是'车粼粼,马萧萧'的咸阳桥时,看到咸阳原上'夕阳残照,汉家陵阙'的苍凉沉寂景象,发出了'渭水桥边不见人,摩挲高冢卧麒麟。千秋万古功名骨,化作咸阳原上尘'的慨叹。诗人笔下描述的卧有麒麟的摩挲高冢除了'汉家陵阙'外,应该还包括关中平原北部巍峨壮观的唐代陵墓群。唐代陵墓群分布在关中平原北部高原的山梁上,大多依自然山势而建,东西连绵150多公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名 陵墓 麒麟 咸阳 咸阳桥 化作 关中平原
原文传递
谈关中唐墓壁画中的内侍形象
16
作者 高波 《乾陵文化研究》 2006年第1期242-246,共5页
自20世纪中期以来,考古工作者对陕西关中地区的部分唐代葬墓进行了清理发掘,在其中一些墓葬的壁画中发现了一类中国古代社会极为独特而又不可或缺的人物形象,这便是一组初唐至盛唐时期形形色色的内侍形象。这些得以面世的内侍图发现于... 自20世纪中期以来,考古工作者对陕西关中地区的部分唐代葬墓进行了清理发掘,在其中一些墓葬的壁画中发现了一类中国古代社会极为独特而又不可或缺的人物形象,这便是一组初唐至盛唐时期形形色色的内侍形象。这些得以面世的内侍图发现于不同的墓葬,墓主人的身份地位高低不同,绘制的时代和社会环境各不相同,图中内侍可划分为不同的年龄段,表情神态各异,着装颜色有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工作者 社会 壁画 形象 神态 墓葬 内侍 时代
原文传递
试论文化遗产保护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
17
作者 樊延平 《乾陵文化研究》 2010年第1期284-285,共2页
咸阳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大帝国——秦帝国的首都,因其在历史上长期处于中国古代盛世王朝的政治中心区域,因此遗存下来的历史文化遗产极为丰富,其中以秦、汉、唐的都城、宫殿遗址和帝王陵墓等最具有代表性,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 咸阳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大帝国——秦帝国的首都,因其在历史上长期处于中国古代盛世王朝的政治中心区域,因此遗存下来的历史文化遗产极为丰富,其中以秦、汉、唐的都城、宫殿遗址和帝王陵墓等最具有代表性,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咸阳经济迅猛发展,给文化遗产的保护带来了不可避免的压力和挑战。作为陕西省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如何处理好文化遗产保护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是咸阳市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几年来,咸阳市以国家法律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 咸阳 关系 历史 文化遗产 地方 咸阳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