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布比卡因脂质体注射与腹横肌平面阻滞治疗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妇科肿瘤手术后疼痛比较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晓龙 龙敏洁 +1 位作者 张姣 赵晓娟 《机器人外科学杂志(中英文)》 2024年第3期355-359,共5页
目的:探讨布比卡因脂质体注射与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治疗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妇科肿瘤手术后疼痛。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妇科肿瘤手术的80例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TAPB)和... 目的:探讨布比卡因脂质体注射与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治疗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妇科肿瘤手术后疼痛。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妇科肿瘤手术的80例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TAPB)和研究组(40例,布比卡因脂质体注射),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术后疼痛及舒芬太尼用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额外镇痛率和恶心呕吐率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术后4 h、8 h、12 h、24 h静息和咳嗽状态VAS评分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术后4 h、8 h舒芬太尼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12 h、24 h舒芬太尼用量更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TAPB,布比卡因脂质体应用于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妇科肿瘤手术可有效减轻术后疼痛,减少舒芬太尼用量,降低额外镇痛率和恶心、呕吐率,有利于患者快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肿瘤 布比卡因脂质体 腹横肌平面阻滞 机器人辅助手术 腹腔镜 疼痛
下载PDF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STAT3 ADAMTS19的表达及与病理参数和预后的关系
2
作者 高隽 赵晓娟 靳新星 《河北医学》 CAS 2024年第7期1165-1171,共7页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EC)组织中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STAT3)、A解聚素和金属蛋白酶及血小板反应蛋白基序19(ADAMTS19)的表达及与病理参数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接受手术切除的EC患者82例,采用免疫组织...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EC)组织中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STAT3)、A解聚素和金属蛋白酶及血小板反应蛋白基序19(ADAMTS19)的表达及与病理参数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接受手术切除的EC患者82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EC组织及癌旁组织STAT3、ADAMTS19表达。采用Phi相关系数分析EC组织中STAT3、ADAMTS19表达的相关性。根据EC组织STAT3、ADAMTS19表达分为STAT3、ADAMTS19阳性/阴性表达组,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STAT3、ADAMTS19阳性/阴性表达EC患者生存曲线,并通过Cox回归分析影响EC患者预后的因素;绘制ROC曲线评价癌组织STAT3、ADAMTS19表达对EC患者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与癌旁组织比较,EC组织STAT3阳性表达率升高,ADAMTS19阳性表达率降低(P<0.05)。EC组织中STAT3与ADAMTS19表达呈负相关(φ=-0.443,P<0.001)。STAT3、ADAMTS19表达与EC患者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肌层浸润深度、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82例EC患者3年总生存率为69.51%(57/82)。STAT3阳性表达组3年总生存率60.71%低于STAT3阴性表达组88.46%,ADAMTS19阳性表达组3年总生存率88.89%高于ADAMTS19阴性表达组64.06%(P<0.05)。FIGO分期Ⅲ期、肌层浸润深度≥1/2、低分化、淋巴结转移、STAT3阳性为EC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ADAMTS19阳性为独立保护因素(P<0.05)。癌组织STAT3、ADAMTS19表达联合预测EC患者死亡的曲线下面积为0.860,大于癌组织STAT3、ADAMTS19表达单独预测的0.758、0.750(P<0.05)。结论:EC组织STAT3高表达、ADAMTS19低表达,二者表达呈负相关,与FIGO分期、肌层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预后有明显的相关性,且STAT3、ADAMTS19表达联合对EC患者预后有较高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 A解聚素和金属蛋白酶及血小板反应蛋白基序19 病理参数 预后
下载PDF
不同术后镇痛方式对机器人辅助胸外科手术患者的镇痛效果比较
3
作者 龙敏洁 张姣 +1 位作者 赵晓娟 李晓龙 《机器人外科学杂志(中英文)》 2024年第5期859-863,共5页
目的:比较胸段硬膜外镇痛(TEA)联合静脉自控镇痛(PCA)与肋间神经阻滞(INB)联合PCA在机器人辅助胸外科手术(RATS)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9月于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行RATS 8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TEA+PCA... 目的:比较胸段硬膜外镇痛(TEA)联合静脉自控镇痛(PCA)与肋间神经阻滞(INB)联合PCA在机器人辅助胸外科手术(RATS)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9月于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行RATS 8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TEA+PCA组(40例,TEA联合PCA)和INB+PCA组(40例,INB联合PCA),比较两组镇痛效果、疼痛介质、认知功能、生活质量和不良反应。结果:与INB+PCA组比较,TEA+PCA组术后6 h、24 h、48 h、72 h静息时、咳嗽时数字分级评分法(NRS)评分更低(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72 h的β内啡肽(β-EP)降低(P<0.05),P物质(SP)、前列腺素E2(PGE2)升高(P<0.05),但与INB+PCA组比较,TEA+PCA组术后72 h的β-EP更高(P<0.05),SP、PGE2更低(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72 h的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升高(P<0.05),恢复质量量表(QoR-15)评分无变化(P>0.05),但与INB+PCA组比较,TEA+PCA组术后72 h的MMSE评分更高(P<0.05),QoR-15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INB+PCA组的皮肤瘙痒率5.00%比较,TEA+PCA组的32.50%更高(P<0.05)。结论:与INB联合PCA相比较,TEA联合PCA应用于RATS患者,可有效减轻疼痛,改善认知功能,但皮肤瘙痒发生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辅助手术 胸外科手术 胸段硬膜外镇痛 肋间神经阻滞 静脉自控镇痛
下载PDF
8693例育龄期女性胚胎停育发生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赵晓娟 魏珂 +3 位作者 董菲 张蕾 刘美鹏 康萍 《海南医学》 CAS 2023年第14期2075-2078,共4页
目的调查育龄期女性胚胎停育发生率及影响因素。方法于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对在咸阳市三家医院妇产科就诊的8693例育龄期孕妇进行前瞻性研究调查,了解胚胎停育发生情况,并采用多因素Logisitic回归分析胚胎停育的危险因素。结果2... 目的调查育龄期女性胚胎停育发生率及影响因素。方法于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对在咸阳市三家医院妇产科就诊的8693例育龄期孕妇进行前瞻性研究调查,了解胚胎停育发生情况,并采用多因素Logisitic回归分析胚胎停育的危险因素。结果2020年胚胎停育发生率为2.71%(77/2845),明显高于2018年的1.85%(51/27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岁、服用紧急避孕药、经常吸烟、使用手机/电脑时间>8 h、孕前3个月/孕期烫染发、喝酒、合并焦虑孕妇胚胎停育发生率分别为2.65%、3.50%、3.65%、2.58%、3.94%、2.76%、4.45%,明显高于<30岁、未服用紧急避孕药、偶尔或无吸烟或/动吸烟、使用手机/电脑时间4~8 h或<4 h、孕前3个月/孕期未烫染发、无喝酒、无焦虑者胚胎停育的发生率(分别为1.82%、2.12%、1.95%、1.82%、1.99%、1.90%、2.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孕前3个月/孕期烫染发、吸烟/被动吸烟、合并焦虑是胚胎停育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育龄期女性妇女胚胎停育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孕前3个月/孕期烫染发、吸烟/被动吸烟、合并焦虑是疾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龄期 孕妇 胚胎停止发育 问卷调查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安宫黄体酮联合桂枝伏芩胶囊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内膜血供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高隽 孙红艳 《贵州医药》 CAS 2023年第6期869-871,共3页
目的研究安宫黄体酮联合桂枝伏芩胶囊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内膜血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仅服用安宫黄体酮,观察组服用安宫黄体酮以及桂枝伏芩胶囊。比较两组疗效... 目的研究安宫黄体酮联合桂枝伏芩胶囊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内膜血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仅服用安宫黄体酮,观察组服用安宫黄体酮以及桂枝伏芩胶囊。比较两组疗效标准、血清白介素-2(IL-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白介素-8(IL-8)水平、内膜血供及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的子宫动脉阻力指数和搏动指数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子宫动脉阻力指数和搏动指数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的血清IL-2、VEGF和IL-8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血清IL-2、VEGF和IL-8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血清IL-2、VEGF和IL-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安宫黄体酮联合桂枝伏芩胶囊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有显著的疗效,能明显改善其内膜血供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宫黄体酮 桂枝伏芩胶囊 内膜血供 生活质量 子宫内膜异位症
下载PDF
新辅助化疗对晚期卵巢癌患者带瘤状态、手术效果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孙红艳 胡兴焕 《贵州医药》 CAS 2023年第7期1055-1056,共2页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对晚期卵巢癌患者带瘤状态、手术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82例晚期卵巢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新辅助化疗+常规减瘤术)和对照组(常规减瘤术)各41例。对比两组治疗前后CA125、VEGF水平变化情况,评估带瘤状态、手术效果...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对晚期卵巢癌患者带瘤状态、手术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82例晚期卵巢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新辅助化疗+常规减瘤术)和对照组(常规减瘤术)各41例。对比两组治疗前后CA125、VEGF水平变化情况,评估带瘤状态、手术效果,随访患者生存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CA125、VEG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残余肿瘤直径≤1 cm占比高于对照组,≥2 cm占比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腹腔积液量、转移灶数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1、2年生存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3年,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晚期卵巢癌患者应用新辅助化疗,在改善肿瘤标志物水平方面效果突出,有利于改善带瘤状态,提高手术效果及患者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辅助化疗 晚期卵巢癌 带瘤状态 生存率 CA125水平 残余肿瘤直径
下载PDF
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血清外泌体miR-200c与组织NRP1表达、辅助化疗反应及预后的关系
7
作者 赵晓娟 魏珂 +2 位作者 高隽 靳新星 董菲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3年第5期649-657,共9页
目的:探讨上皮性卵巢癌(EOC)患者血清外泌体微小RNA(miR)-200c与组织神经纤毛蛋白1(NRP1)表达、化疗反应及预后的关系。方法:纳入2018年2月至2022年10月期间在本院接受初级减瘤手术和辅助化疗的135例EOC患者,另外纳入30例良性肿瘤患者... 目的:探讨上皮性卵巢癌(EOC)患者血清外泌体微小RNA(miR)-200c与组织神经纤毛蛋白1(NRP1)表达、化疗反应及预后的关系。方法:纳入2018年2月至2022年10月期间在本院接受初级减瘤手术和辅助化疗的135例EOC患者,另外纳入30例良性肿瘤患者作为对照。术前3 d采集患者血清样本,提取并纯化血清外泌体,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外泌体miR-200c表达水平。术中收集135例EOC癌组织、48例癌旁正常组织和30例良性肿瘤组织样本,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评估组织NRP1蛋白表达。118例患者术后完成至少6个疗程的标准化疗方案,化疗完成后>6个月无复发视为化疗敏感。化疗耐药定义为原发性化疗难治性患者或化疗完成后≤6个月复发。结果:EOC组织中NRP1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正常卵巢组织和良性肿瘤组织(P<0.001)。与良性肿瘤患者相比,EOC患者血清外泌体miR-200c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01)。血清外泌体miR-200c水平可良好地区分EOC患者和良性肿瘤患者,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55(95%CI 0.921~0.989)。EOC患者血清外泌体miR-200c水平与组织NRP1表达呈负相关(P<0.001)。血清外泌体miR-200c表达水平在化疗耐药组患者中更低(P<0.001),其预测EOC患者化疗反应的AUC为0.846(95%CI 0.769~0.924)。Cox回归和Kaplan-Meier预后分析显示,血清外泌体miR-200c低表达是导致EOC患者更短总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清外泌体miR-200c低表达与组织NRP1高表达、化疗耐药及预后不良有关,有希望作为术前预测EOC化疗反应和预后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性卵巢癌 血清外泌体miR-200c 神经纤毛蛋白1 化疗反应 预后
下载PDF
下生殖道性传播病原体分布特点及其与高级别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的关系
8
作者 高隽 张蕾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2年第7期32-34,共3页
目的探讨女性下生殖道性传播病原体的分布特点及其与高级别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的关系。方法选取246名进行宫颈癌筛查的女性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下生殖道涂片病理学检查。筛查出82例下生殖道性传播病原体阳性患者,并对其进行宫... 目的探讨女性下生殖道性传播病原体的分布特点及其与高级别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的关系。方法选取246名进行宫颈癌筛查的女性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下生殖道涂片病理学检查。筛查出82例下生殖道性传播病原体阳性患者,并对其进行宫颈组织细胞学检查。共有38例患者被诊断为HSIL阳性,将此部分双阳性患者设为阳性组,HSIL阴性但性传播病原体阳性的41例患者设为阴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下生殖道性传播病原体分布情况,并探讨女性下生殖道性传播病原体与HSIL的相关性。结果82例(33.33%)下生殖道性传播病原体阳性患者中检出的病原体主要为淋病奈瑟菌(NG)、解脲脲原体(UU)、微小脲原体1型(UP1)、微小脲原体3型(UP3)、微小脲原体6型(UP6)、沙眼衣原体(CT)、人型支原体(MH),占比分别为4.70%、9.40%、8.05%、18.12%、22.82%、10.07%、26.85%;单一感染率为47.56%,双重感染率为31.71%,多重感染率为20.73%。两组患者的NG、UP1、UP3、UP6、CT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组感染UU、MH的患者例数多于阴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感染UU及MH均是下生殖道性传播病原体感染患者发生HSIL的独立危险因素(OR=3.364,95%CI=1.478~7.651;OR=2.751,95%CI=1.209~6.258,P<0.05)。结论下生殖道性传播病原体中的部分致病性病原体感染与HSIL的发生具有相关性,临床上要重视生殖道感染的预防与治疗,降低在其影响下发生CIN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生殖道 性传播 病原体 高级别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 宫颈癌
下载PDF
血清miR-205-5p、miR-219-5p诊断子宫内膜癌及预判淋巴结转移的价值分析
9
作者 孙红艳 高隽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7期691-695,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微小RNA-205-5p(miR-205-5p)、miR-219-5p诊断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EC)及预判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2月到2022年2月收治的12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女性100例为... 目的:探讨血清微小RNA-205-5p(miR-205-5p)、miR-219-5p诊断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EC)及预判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2月到2022年2月收治的12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女性100例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纳入对象血清miR-205-5p、miR-219-5p水平,比较两组血清miR-205-5p、miR-219-5p水平,同时分析血清miR-205-5p、miR-219-5p水平与EC患者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miR-205-5p和miR-219-5p水平对EC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结果:观察组血清miR-205-5p水平高于对照组,miR-219-5p低于对照组(P<0.05);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miR-205-5p、miR-219-5p水平与病理类型、FIGO分期、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血清miR-205-5p、miR-219-5p诊断子宫内膜癌的AUC为0.732、0.746,预判淋巴结转移的AUC为0.753、0.787。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血清miR-205-5p高表达(OR=2.44,95%CI:1.62~3.67)、miR-219-5p低表达(OR=4.89,95%CI:2.55~9.39)均为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清miR-205-5p在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中呈高表达,miR-219-5p呈低表达,二者均与患者肌层浸润、淋巴结转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微小RNA-205-5p 微小RNA-219-5p 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RB1和HR-HPV RISH预测子宫颈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预后不良的研究
10
作者 赵晓娟 魏珂 +2 位作者 董菲 樊雅芝 张蕾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24年第9期1856-1861,共6页
目的评估视网膜母细胞瘤基因1(RB1)和高危人乳头瘤病毒E6/E7 mRNA原位杂交(HR-HPV RNA in situ hybridization,RISH)预测子宫颈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SCNEC)预后不良的作用。方法选择了83例SCNEC的肿瘤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分析RB1和HR-HPV... 目的评估视网膜母细胞瘤基因1(RB1)和高危人乳头瘤病毒E6/E7 mRNA原位杂交(HR-HPV RNA in situ hybridization,RISH)预测子宫颈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SCNEC)预后不良的作用。方法选择了83例SCNEC的肿瘤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分析RB1和HR-HPV的表达情况,并使用COX模型和乘积极限法分析RB1与HR-HPV对SCNEC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SCNEC肿瘤中有26例(31.33%)患者HR-HPV表达阳性,RB1阳性率为55.42%(46/83)。HR-HPV、RB1表达与肿瘤复发以及随访期间死亡相关(P<0.05)。在随访(4.70~68.27个月,中位数25.03个月)期间有45例(54.22%)患者病情进展,39例(46.99%)患者死亡。经COX单变量和多变量模型分析,HR-HPV阳性是患者疾病进展和死亡的临床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RB1阳性是患者疾病进展和死亡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经Kaplan-Meier曲线分析,HR-HPV阳性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Log Rank=11.551,P=0.001)、总生存期(OS)(Log Rank=24.128,P<0.001)显著短于HR-HPV阴性的患者;RB1阳性的患者PFS(Log Rank=19.315,P<0.001)、OS(Log Rank=9.474,P=0.002)显著短于RB1阴性的患者;此外,在HR-HPV阳性和RB1阴性的患者中PFS(Log Rank=30.444,P<0.001)和OS(Log Rank=24.663,P<0.001)显著更低。结论在SCNEC患者中检测RB1以及HR-HPV RISH都是必要的,HR-HPV和RB1状态可以用于预测SCNEC患者的预后,特别是HR-HPV阳性和RB1阴性的患者预后最糟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母细胞瘤基因1 高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宫颈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 预后
原文传递
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良性肿瘤中的临床护理路径实施 被引量:11
11
作者 张睿 王美艳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5年第6期760-762,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良性肿瘤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方法及效果。方法120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诊疗护理,治疗组患者由主管护士...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良性肿瘤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方法及效果。方法120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诊疗护理,治疗组患者由主管护士按照临床路径护理计划进行相关的护理措施。结果全组患者均手术成功。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术后的肠梗阻、脂肪液化、切口愈合不良、发热等并发症的总体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并发症经对症处理后均好转。随访3个月时,治疗组患者的心理健康、情绪角色、躯体功能、躯体角色、疼痛和社会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良性肿瘤中的临床护理路径实施能促进患者的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腹腔镜手术 临床护理路径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