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危机时刻的文学批评——以钱锺书、奥尔巴赫、巴赫金为对照的阐释
被引量:
15
1
作者
王德威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9-41,185,共14页
钱锺书抗战时期撰写的《谈艺录》,与奥尔巴赫的《摹仿论:西方文学中现实的再现》和巴赫金的《拉伯雷和他的世界》都是在民族的危机时刻写就的,三者可以被视为世界比较文学事件作对照性阅读。这三本书无论就体例、风格、方法学以及世界...
钱锺书抗战时期撰写的《谈艺录》,与奥尔巴赫的《摹仿论:西方文学中现实的再现》和巴赫金的《拉伯雷和他的世界》都是在民族的危机时刻写就的,三者可以被视为世界比较文学事件作对照性阅读。这三本书无论就体例、风格、方法学以及世界观而言都极为不同。但它们既成于战时,作者面对文明崩解以及个体生命的困顿,都有不能已于言者的反思,而他们所展现的宏大历史视野、浑厚的学术知识、锐利的批评洞见,俨然为“发愤著书”平添现代意涵。有关这三位学者及其论述的阐释所在多有,但最值得注意的,与其说是个别著作的深入解析,不如说是面对“危机时刻”,钱锺书、奥尔巴赫、巴赫金为何及如何从文学入手,寻求因应之道,他们在批评文字里所投注的情感以及赖以发挥的意象。由此可以考察除了历史因缘外,三部经典为我们带来的方法学启示和与此时此地的文化政治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锺书
《谈艺录》
《摹仿论》
《拉伯雷和他的世界》
忧患著书
旁通连类
喻象
众声喧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香港另類奇迹——董啟章的書寫/行動和《學習年代》
被引量:
2
2
作者
王德威
《岭南学报》
2017年第2期3-18,共16页
董啓章是當代香港最重要的小説家。本文介紹董啓章在新世紀的《自然史三部曲》,並以最後一部《學習年代》爲重點。《自然史三部曲》描述香港進入現代的發生史和發展時史;《學習年代》側重青年學生面對香港歷史變化的思與行。本文討論此...
董啓章是當代香港最重要的小説家。本文介紹董啓章在新世紀的《自然史三部曲》,並以最後一部《學習年代》爲重點。《自然史三部曲》描述香港進入現代的發生史和發展時史;《學習年代》側重青年學生面對香港歷史變化的思與行。本文討論此書的三項特色:董啓章對青春與香港在地啓蒙論述的思考;董與西方學者、作家從歌德到阿倫特的對話;教育成長小説與社會行動的關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史
學習
教育成長小説
虚構
香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还我少年,再造中华——百年来中华文学中的“少年中国叙事”鸟瞰
被引量:
4
3
作者
王德威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21-126,共6页
将笔触延伸到中国近现代史中,循着历史的踪迹,"少年中国"的由来以及"少年"与"中国"这两个词汇之间的内在精神、历史关联得以梳理出来。"少年"作为初入世事的生命群体,其在青春懵懂和爆发期中...
将笔触延伸到中国近现代史中,循着历史的踪迹,"少年中国"的由来以及"少年"与"中国"这两个词汇之间的内在精神、历史关联得以梳理出来。"少年"作为初入世事的生命群体,其在青春懵懂和爆发期中对理想、教育、婚恋、精神、心理诸多方面所做出的现实选择,其实负载着深厚的文明、革命、启蒙等深刻涵义,也暗合着"少年中国"的沉睡与觉醒、衰落或兴盛。从"五四"至当下,"少年"作为作家想象现代、叙述中国的叙述策略,铺展开了文学的精美图卷。从这一视角出发,读者能够以更加从容、开阔的视阈触摸《少年中国》系列丛书中十五位当代作家的文本,感知他们年少时代的书写,潜入中国少年的真实生活,期待、寻找蓬勃待发的少年"中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年中国”
现当代叙事文学
青春想象
梁启超
中华复兴
原文传递
题名
危机时刻的文学批评——以钱锺书、奥尔巴赫、巴赫金为对照的阐释
被引量:
15
1
作者
王德威
机构
哈佛大学东亚系暨比较文学系
出处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9-41,185,共14页
文摘
钱锺书抗战时期撰写的《谈艺录》,与奥尔巴赫的《摹仿论:西方文学中现实的再现》和巴赫金的《拉伯雷和他的世界》都是在民族的危机时刻写就的,三者可以被视为世界比较文学事件作对照性阅读。这三本书无论就体例、风格、方法学以及世界观而言都极为不同。但它们既成于战时,作者面对文明崩解以及个体生命的困顿,都有不能已于言者的反思,而他们所展现的宏大历史视野、浑厚的学术知识、锐利的批评洞见,俨然为“发愤著书”平添现代意涵。有关这三位学者及其论述的阐释所在多有,但最值得注意的,与其说是个别著作的深入解析,不如说是面对“危机时刻”,钱锺书、奥尔巴赫、巴赫金为何及如何从文学入手,寻求因应之道,他们在批评文字里所投注的情感以及赖以发挥的意象。由此可以考察除了历史因缘外,三部经典为我们带来的方法学启示和与此时此地的文化政治的关联。
关键词
钱锺书
《谈艺录》
《摹仿论》
《拉伯雷和他的世界》
忧患著书
旁通连类
喻象
众声喧哗
Keywords
time of crisis
writing in sufferings
analogy
metaphor
heteroglossia
“contemporaries as different generations
coexisting while diverging”
分类号
I106-03 [文学—世界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香港另類奇迹——董啟章的書寫/行動和《學習年代》
被引量:
2
2
作者
王德威
机构
哈佛
大學東亞系
暨
比較文學系
出处
《岭南学报》
2017年第2期3-18,共16页
文摘
董啓章是當代香港最重要的小説家。本文介紹董啓章在新世紀的《自然史三部曲》,並以最後一部《學習年代》爲重點。《自然史三部曲》描述香港進入現代的發生史和發展時史;《學習年代》側重青年學生面對香港歷史變化的思與行。本文討論此書的三項特色:董啓章對青春與香港在地啓蒙論述的思考;董與西方學者、作家從歌德到阿倫特的對話;教育成長小説與社會行動的關聯。
关键词
自然史
學習
教育成長小説
虚構
香港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还我少年,再造中华——百年来中华文学中的“少年中国叙事”鸟瞰
被引量:
4
3
作者
王德威
机构
美国
哈佛大学东亚系暨比较文学系
美国威斯康辛
大学
麦迪逊校区
比较
文学
出处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21-126,共6页
文摘
将笔触延伸到中国近现代史中,循着历史的踪迹,"少年中国"的由来以及"少年"与"中国"这两个词汇之间的内在精神、历史关联得以梳理出来。"少年"作为初入世事的生命群体,其在青春懵懂和爆发期中对理想、教育、婚恋、精神、心理诸多方面所做出的现实选择,其实负载着深厚的文明、革命、启蒙等深刻涵义,也暗合着"少年中国"的沉睡与觉醒、衰落或兴盛。从"五四"至当下,"少年"作为作家想象现代、叙述中国的叙述策略,铺展开了文学的精美图卷。从这一视角出发,读者能够以更加从容、开阔的视阈触摸《少年中国》系列丛书中十五位当代作家的文本,感知他们年少时代的书写,潜入中国少年的真实生活,期待、寻找蓬勃待发的少年"中国"。
关键词
“少年中国”
现当代叙事文学
青春想象
梁启超
中华复兴
Keywords
"the Youth and China"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
imagination of youth
LIANG Qi-chao
China's revitalization
分类号
I106.4 [文学—世界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危机时刻的文学批评——以钱锺书、奥尔巴赫、巴赫金为对照的阐释
王德威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1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香港另類奇迹——董啟章的書寫/行動和《學習年代》
王德威
《岭南学报》
2017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还我少年,再造中华——百年来中华文学中的“少年中国叙事”鸟瞰
王德威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4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