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中国文学史中物质性的思考 被引量:4
1
作者 W.伊维德 丁涵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9-106,共8页
近年诞生的两部重要的英语中国文学史之不同结构,让人们有理由重新思索中国文学史的分期问题。大量中国文学史遵循基于朝代的分期模式,而作者认为,对文学生产和消费均产生影响的文学系统中的最根本性变迁,并非缘于政权更迭,而是因为技... 近年诞生的两部重要的英语中国文学史之不同结构,让人们有理由重新思索中国文学史的分期问题。大量中国文学史遵循基于朝代的分期模式,而作者认为,对文学生产和消费均产生影响的文学系统中的最根本性变迁,并非缘于政权更迭,而是因为技术变革:例如纸的发明,印刷术的传播,近现代印刷技术的引进,以及当代的数字化革命。对于其中每次技术改革的一些最重要影响,文章做了简要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学史分期 物质技术 机械印刷 平版印刷 纸张
下载PDF
缺乏机械化的现代性:鸦片战争前夕小说形态的改变 被引量:5
2
作者 魏爱莲 赵颖之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15,共11页
在19世纪晚期技术革命发生前,中国出版业的类型出现了重大变化,时间上主要是乾隆晚期、嘉庆和道光年间(1796—1850),即19世纪上半叶。在19世纪晚期"古腾堡式的机械印刷"传入上海时,机械化出现了,而在此之前正发生四种变化,它... 在19世纪晚期技术革命发生前,中国出版业的类型出现了重大变化,时间上主要是乾隆晚期、嘉庆和道光年间(1796—1850),即19世纪上半叶。在19世纪晚期"古腾堡式的机械印刷"传入上海时,机械化出现了,而在此之前正发生四种变化,它们导向的正是所谓文学现代性的后期标志。这四种变化包括小说的产量、发行方式、小说中表现的国际意识以及小说预期的读者构成。这些趋势的出现早于19世纪晚期印刷技术革命,也早于20世纪初期教育和文学生活中的变化。这表明在试图定义文学现代性时,必须既关注突然的外部影响或内部革命造成的因果变化的力量,也要关注连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世纪上半叶 小说形态 变革 现代性
下载PDF
为学与为师 被引量:1
3
作者 伊维德 刘涛 《西湖》 2009年第11期99-105,共7页
刘涛:伊维德教授您好。有机会和您交流一次,非常高兴。您对中国戏曲与小说的研究与翻译,在中国国内亦很有名气,您的学术著作已有不少中文译本。但是,我们对您的精神世界相对了解较少。今天,我可否就此向您提一些问题。
关键词 中国文学史 翻译 话本小说 荷兰 文学作品 五四运动 西厢记 中国古代哲学 中文系 中国古典文学
原文传递
缺乏机械化的现代性:鸦片战争前夕小说形态的改变
4
作者 魏爱莲 赵颖之 《江南(诗)》 2010年第2期51-61,共11页
在19世纪晚期技术革命发生前,中国出版业的类型出现了重大变化,时间上主要是乾隆晚期、嘉庆和道光年间(1796—1850),即19世纪上半叶。在19世纪晚期"古腾堡式的机械印刷"传入上海时,机械化出现了,而在此之前正发生四种变化,它... 在19世纪晚期技术革命发生前,中国出版业的类型出现了重大变化,时间上主要是乾隆晚期、嘉庆和道光年间(1796—1850),即19世纪上半叶。在19世纪晚期"古腾堡式的机械印刷"传入上海时,机械化出现了,而在此之前正发生四种变化,它们导向的正是所谓文学现代性的后期标志。这四种变化包括小说的产量、发行方式、小说中表现的国际意识以及小说预期的读者构成。这些趋势的出现早于19世纪晚期印刷技术革命,也早于20世纪初期教育和文学生活中的变化。这表明在试图定义文学现代性时,必须既关注突然的外部影响或内部革命造成的因果变化的力量,也要关注连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世纪上半叶 小说形态 变革 现代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