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我们读到的是“元”杂剧吗——杂剧在明代宫廷的嬗变
被引量:45
- 1
-
-
作者
伊维德
宋耕
-
机构
美国哈佛大学东亚语言文化系
-
出处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97-106,共10页
-
文摘
尽管《元曲选》是目前流传最广的元杂剧本子,它同时也是最晚近和改动最大的本子。元代的杂剧是一种比较简单的戏剧形式,以正旦或正末的演唱为主。而唱词有时十分直露和粗俗。杂剧一旦被明代统治者改编为一种宫廷娱乐,就发生了许多本质上的变化,意识形态的压力迫使许多剧本要重写,严格的审查制度使剧本的全部内容必须都以书面形式写出来,而戏剧演出环境的变化加强了杂剧的戏剧性。在万历年间出现的元杂剧版本正是这些改编和压力的结果。其后,《元曲选》的编者又将这些宫廷演出本改编为江南文人书斋中阅读的案头剧本。因此,可以说这些剧本从商业性的城市舞台,经过宫廷官宦机构,最终流入学者书斋。而只有在进入书斋之后,戏剧才成为固定的供阅读和阐释的文本。因此,我们今天所读到的“元”杂剧文本实际上与元代的演出脚本已经相去甚远。
-
关键词
元杂剧
<元曲选>
演出脚本
案头剧
审查制度
-
分类号
I207.3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汉语书面语体庄雅度的自动测量
被引量:45
- 2
-
-
作者
冯胜利
王洁
黄梅
-
机构
哈佛大学东亚语言及文化系
北京语言大学
-
出处
《语言科学》
CSSCI
2008年第2期113-126,共14页
-
文摘
文章以汉语书面语体理论"韵律语法"为基础,首先介绍了汉语书面语体的庄雅特征,如嵌偶词、合偶词、书面语句型等;其次给出了庄雅特征的量化方法及庄雅度自动测量的方法;再次通过HSK(高等)考试作文的语料验证了庄雅度计算结果的可靠性;最后讨论了庄雅度自动测量技术的应用领域并指出其现实及潜在意义之所在。
-
关键词
书面正式语体
韵律语法
庄雅特征
庄雅度测量
-
Keywords
formal written Language prosodic grammar formal features formality measuring
-
分类号
H087
[语言文字—语言学]
-
-
题名现代性下的抒情传统
被引量:19
- 3
-
-
作者
王德威
-
机构
哈佛大学东亚语言文化系
-
出处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13,共12页
-
文摘
本文的讨论以沈从文(1902年-1988年)、陈世骧(1912年-1971年),以及捷克汉学家普实克(Jaroslav Pru。ek,1906年-1980年)为坐标。这三人的立场、国籍不同,发言的位置有异,但他们不约而同,都企图在现代语境里重新认识抒情传统。他们的洞见让我们理解中国文学的现代性问题不能由革命、启蒙的话语一以蔽之;而他们的不足也显示抒情"传统"与现代性交会下,有待继续思辩厘清的盲点。而本文建议陈、沈、普的论述为我们示范了三项课题:"兴与怨"、"情与物"、"诗与史"。
-
关键词
抒情传统
现代性
主体性
“兴与怨”
“情与物”
“诗与史”
-
Keywords
lyrical tradition
modernity
subjectivity
romanticism
-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补做遗剧:论现代梁祝杂剧
- 4
-
-
作者
伊维德
潘培忠
孙笛庐
-
机构
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化系
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
出处
《文化遗产》
CSSCI
2017年第4期7-13,共7页
-
文摘
1920至1930年代,多位学者延续元代的风格创作杂剧。同时梁祝传说受到广泛讨论,因此此阶段出现两部反映这个爱情故事的杂剧,不会让我们感到意外。常任侠在1931年创作了第一部,而第二部由顾随于1936年完成。常任侠的剧作风格较为简洁,反之顾随的曲词则极为繁复。两位剧作家均出生于中国北方,他们对于此故事的改编,与更为著名的江南版本有所不同——祝英台的女扮男装在这两部作品中都是由于父母的坚持。不仅常任侠借鉴了河南籍学者冯沅君关于此传说的短文,顾随或许也受到这篇文章的影响,而他的作品还展现出一些西方因素。
-
关键词
现代杂剧
常任侠
顾随
梁山伯与祝英台
冯沅君
-
分类号
I207.3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声调对比法与北京话双音组的重音类型
被引量:52
- 5
-
-
作者
王志洁
冯胜利
-
机构
美国海军学院外语系
哈佛大学东亚语言及文化系
-
出处
《语言科学》
2006年第1期3-22,共20页
-
基金
香港城市大学1996
1999年战略研究经费
+1 种基金
美国海军学院2002年校内科研经费
堪萨斯大学科研经费的资助
-
文摘
北京话词重音的有无及其分布的规律是汉语音系中长期以来争议最多、挑战性最强的问题。本文试图从双音组这一重音的最小单位入手,一方面探讨重音的表现及其与声调的关系,一方面探讨重音的辨别方法及其类型的界定。我们认为:声调语言的轻重音必然表现为调值实现的充分度,而这种充分度既可以通过语音设备来测量,又可以通过对比法用说活人的内在语感来鉴别,二者均不失为当代音系研究的手段。本文提供了作者自1996年以来共同探讨用对比方法测试北京人对北京话带调双音节词语重音的内在语感所得到的初步认识,并对今后的词重音研究提出一些设想和建议。
-
关键词
重音
声调
轻声词
带调双音组
带调左重组
最小差别对
-
Keywords
stress tone neutral tone words tonal disyllabic tonal trochee minimal pair
-
分类号
H116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新序两篇
- 6
-
-
作者
李欧梵
-
机构
香港中文大学
美国哈佛大学东亚语言文化系
-
出处
《南方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1-87,共7页
-
文摘
我研究鲁迅的心路历程——《铁屋中的呐喊》新版序言浙江大学决定重新出版我的部分著作,包括这本研究鲁迅的小书,我不胜汗颜。这本书原是英文著作,出版于1987年,由尹慧珉女士翻译成中文,最初大繁体字版1991年由香港三联书店出版,至今已有二十五年了。我回顾自己的这一段漫长的学术心路历程,颇有所感,现在也趁这个机会,略疏己怀。
-
关键词
序言
心路历程
浙江大学
三联书店
出版
繁体字
鲁迅
著作
-
分类号
I106
[文学—世界文学]
-
-
题名《楚辞》的启示:略述李贺诗歌创作的“巫”心态
被引量:1
- 7
-
-
作者
罗秉恕
-
机构
哈佛大学东亚语言文化系
-
出处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96-104,88,共10页
-
文摘
杜牧《李长吉歌诗序》是现存李贺诗歌评论中最早的一段文字。《序》中概括李贺的诗风说: 盖《骚》之苗裔。理虽不及,辞或过之。《骚》有感怨刺怼,言及群臣理乱,时有以激发人意。乃贺所为,得无有是?贺能探寻前事。
-
关键词
李贺
诗歌创作
楚辞
诗歌评论
创作模式
语言技巧
屈原
九歌
杜牧
启示
-
分类号
I06
[文学—文学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