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科学利用土壤资源 促进哈密农业持续发展
1
作者 倪克文 邢树香 石峥 《新疆农业科技》 2000年第3期36-37,共2页
关键词 土壤资源 开发利用 哈密地区 农业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新疆哈密地区麻黄资源的分布及利用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占武 曹艳芬 +1 位作者 王玉秀 冯国军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1年第3期4-6,共3页
通过分析哈密地区麻黄资源的种类、分布、开发利用现状以及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关键词 麻黄 资源 分布 开发利用 新疆
下载PDF
浅谈西部地区的农业结构调整与可持续发展
3
作者 曹艳芬 王玉秀 《农村科技》 2003年第7期39-39,共1页
一、调整及优化西部农村产业结构的原则农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就是由产量最大化调整为效益最大化,农业结构调整的原则,就是调优、调高、调活、调富。调优就是要有优质品种及其栽培技术;调高就是继续提高单产,特别有一部分农村粮食相对比较... 一、调整及优化西部农村产业结构的原则农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就是由产量最大化调整为效益最大化,农业结构调整的原则,就是调优、调高、调活、调富。调优就是要有优质品种及其栽培技术;调高就是继续提高单产,特别有一部分农村粮食相对比较富足,要压缩粮食面积,调高单产水平就很重要;调活农村经济;调富农民。农业产业结构是一个多层次的复合结构,主要由三个层次构成:一是种植业的耕作结构;二是农业中农、林、牧、渔等的结构;三是农村经济中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等的结构。对于广阔的西部地区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的原则就应是适应市场需求,因地制宜。二、农业结构调整要把握好几项工作1.市场建设和搞活流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西部地区 农业结构调整 可持续发展 市场导向 规划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下载PDF
长期施肥对石灰性土壤生物及养分因子影响的后效 被引量:7
4
作者 胡田田 石峥 汤代良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8-32,共5页
以连续 9a不同施肥停肥 2 a的土壤为材料 ,分析了 6种不同土壤微生物类群、4种土壤酶及 4种生化作用强度和 5项养分因子的变化。结果表明 ,石灰性土壤上 ,停肥 2 a后长期不同施肥对土壤硝化菌、氨化菌数量及硝化、氨化和纤维素分解作用... 以连续 9a不同施肥停肥 2 a的土壤为材料 ,分析了 6种不同土壤微生物类群、4种土壤酶及 4种生化作用强度和 5项养分因子的变化。结果表明 ,石灰性土壤上 ,停肥 2 a后长期不同施肥对土壤硝化菌、氨化菌数量及硝化、氨化和纤维素分解作用的影响后效较对土壤酶大 ;对土壤有机质及氮素养分影响不大 ,而对土壤磷素特别是速效磷有明显增加作用 ;对作物产量亦有显著后效 ,而且这种后效与对土壤硝化菌数量的影响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灰性土壤 生物因子 养分因子 施肥后效
下载PDF
神奇的天山黑块菌
5
作者 刘延安 依沙克 张林 《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3-13,共1页
在东西狭长300多km的东天山北坡天然林区,由于独特的自然气候和生态环境,生长着多种珍稀食用菌。笔者从事天山野生菌研究开发工作,多次深入东天山林区进行资源调查和标本采集,常听当地群众讲有一种长在林地松树下的如马铃薯般的块... 在东西狭长300多km的东天山北坡天然林区,由于独特的自然气候和生态环境,生长着多种珍稀食用菌。笔者从事天山野生菌研究开发工作,多次深入东天山林区进行资源调查和标本采集,常听当地群众讲有一种长在林地松树下的如马铃薯般的块状菌,采挖时会发出咝咝的响声,在阳光下还能看到一股白色的烟雾。笔者刚开始不相信,便带领考察组的同志到现场亲自采挖观察,确实验证了此事。发现刚出土的块菌,被风一吹,上面的表皮便很快破裂,露出乳白色的大理石状的菌脉和脑状髓层,并在阳光下可以看到子囊果表面开口处散发出一般带有独特清香味的薄薄的雾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北坡 块菌 天然林区 珍稀食用菌 生态环境 自然气候 研究开发 标本采集
下载PDF
神奇的天山黑块菌
6
作者 刘延安 依沙克 张林 《中国食用菌》 2006年第3期66-66,共1页
关键词 天山北坡 块菌 天然林区 珍稀食用菌 生态环境 自然气候 研究开发 标本采集 资源调查 野生菌
下载PDF
盆花培养土盐渍化的成因及克服对策
7
作者 袁存华 《新疆农业科技》 2003年第6期22-23,共2页
盆花养护过程中,人们常常发现盆土表层逐渐聚集大量白色或者黄褐色盐碱层,盆花长势越来越差,失去观赏价值甚至死亡.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盆花养护过程中,盆土内聚积了大量的盐、碱离子,使培养土溶液浓度不断升高而盐渍化.
关键词 盆花 培养土 盐渍化 无机肥 灌水 盐碱离子 托盘 培养土 花盆 有机肥 腐植酸类肥料 化学改良剂
下载PDF
小麦包衣试验
8
作者 郭伟娟 王金友 《农村科技》 1999年第5期15-15,共1页
为应用农业新技术,推进农作物增产增收,1998年我们试验、推广应用了小麦包衣剂的农业新技术,在小区试验的同时进行了大田示范,现将小区试验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供试品种:哈春1号、新春7号2.试验方法:种衣剂与小麦种子比为1:55,采... 为应用农业新技术,推进农作物增产增收,1998年我们试验、推广应用了小麦包衣剂的农业新技术,在小区试验的同时进行了大田示范,现将小区试验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供试品种:哈春1号、新春7号2.试验方法:种衣剂与小麦种子比为1:55,采用机械包衣,对照不进行处理。播种方式为15厘米行距条播,其它栽培措施与大田栽培相同。(二)试验结果1.恒温箱发芽试验结果恒温箱温度为26℃,培养皿以细砂做床,3天后检查发芽势,7天后检查发芽率。通过观察和记载结果发现,种衣剂对小麦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均有轻微影响,与对照比,发芽率较对照低1.1~1.8个百分点,发芽势较对照低0.6~0.93个百个点,并且当种衣剂与麦种比过大或超标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芽率 发芽势 小麦种子 种衣剂 农业新技术 材料与方法 试验总结 大田示范 包衣试验 试验结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