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腰肌劳损的修正诊断和对因治疗 被引量:21
1
作者 陈仲 靳安民 +2 位作者 张积利 刘玉林 陈科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2416-2418,共3页
目的比较慢性腰肌劳损进一步细分诊断、对因治疗与传统保守治疗方法的效果。方法对初步诊断为慢性腰肌劳损的患者分为两组,分别进行两种不同的治疗。A组87例,重新细分诊断为脊神经后支综合征、盘源性腰痛、髂嵴综合征、峡部裂,分别予以... 目的比较慢性腰肌劳损进一步细分诊断、对因治疗与传统保守治疗方法的效果。方法对初步诊断为慢性腰肌劳损的患者分为两组,分别进行两种不同的治疗。A组87例,重新细分诊断为脊神经后支综合征、盘源性腰痛、髂嵴综合征、峡部裂,分别予以小针刀、臭氧、射频热凝、后路融合手术治疗。B组82例,予以传统推拿按摩、理疗、针灸。两组病例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1周及1、6个月、3年进行视觉疼痛评分(VAS)和罗兰-摩理斯功能障碍问卷评估。结果两组在治疗前VAS评分及罗兰-摩理斯功能障碍问卷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治疗后4个时间点A组两项评分均优与B组(P<0.01)。结论慢性腰肌劳损多数可以进一步作出更加特异的诊断,对因治疗效果优于传统的保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腰肌劳损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全髋关节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的对比观察 被引量:15
2
作者 杨志广 曲波 《中国现代医生》 2012年第23期154-155,共2页
目的比较全髋关节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行手术治疗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总... 目的比较全髋关节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行手术治疗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4.76%,对照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1.43%,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髋关节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各有其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术 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老年股骨颈骨折
下载PDF
经肩峰下前外侧小切口入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效果 被引量:9
3
作者 马根成 《实用骨科杂志》 2017年第1期55-58,共4页
目的探讨经肩峰下前外侧小切口入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73例肱骨近端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肩前内侧组36例和肩峰下前外侧组37例,肩前内侧组采取三角肌胸大肌间隙手术入路,肩峰下前外侧组采... 目的探讨经肩峰下前外侧小切口入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73例肱骨近端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肩前内侧组36例和肩峰下前外侧组37例,肩前内侧组采取三角肌胸大肌间隙手术入路,肩峰下前外侧组采用经肩峰下前外侧小切口入路,根据术中手术情况和术后相应的关节功能评估判断手术效果。结果肩峰下前外侧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切口长度均显著低于肩前内侧组(P<0.05),术后Neer评分和Constant-Werley评分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肩峰下前外侧小切口入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具有术中损伤小、功能恢复时间短等优点,术后关节功能恢复较好,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骨折 肩峰下前外侧 手术入路
下载PDF
经皮球囊撑开椎体成形术治疗非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马根成 《创伤外科杂志》 2015年第6期557-558,共2页
对32例非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采取经皮球囊撑开椎体成形术(PKP),术后随访采用功能障碍指数(ODI)和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AS)对患者功能和疼痛进行评定,并对椎体高度、并发症、后凸畸形角度(Cobb)情况进行评价。PKP具有方法简单、安全可... 对32例非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采取经皮球囊撑开椎体成形术(PKP),术后随访采用功能障碍指数(ODI)和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AS)对患者功能和疼痛进行评定,并对椎体高度、并发症、后凸畸形角度(Cobb)情况进行评价。PKP具有方法简单、安全可靠、创伤小等特点,能够很好缓解患者疼痛、纠正Cobb角、恢复椎体高度,临床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骨折 成形术 皮球囊
下载PDF
微创入路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曲波 杨志广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18期141-142,共2页
目的探讨微创入路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经微创入路进行手术,对照组经传统入路进行手术,比较效果。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术后引流量、使用杜冷丁支... 目的探讨微创入路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经微创入路进行手术,对照组经传统入路进行手术,比较效果。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术后引流量、使用杜冷丁支数和下地行走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第3个月,观察组HSS评分为(86.43±9.64)分,对照组HSS评分为(78.74±12.6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入路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疼痛轻、美观、恢复快、预后优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入路 传统入路 全膝关节置换术
下载PDF
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 被引量:1
6
作者 曲波 唐斌 《中国医学工程》 2012年第5期79-79,81,共2页
目的评价解剖型锁定钢板(L P HP)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18例。根据Neer分型,Ⅱ型骨折10例,Ⅲ型骨折7例,Ⅳ型骨折1例。采用Constant-Murley绝对值评分法进行疗效评定。结果随访时间5~18个月... 目的评价解剖型锁定钢板(L P HP)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18例。根据Neer分型,Ⅱ型骨折10例,Ⅲ型骨折7例,Ⅳ型骨折1例。采用Constant-Murley绝对值评分法进行疗效评定。结果随访时间5~18个月,平均12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总优良率为83.33%。结论锁定钢板对老年肱骨近端骨折固定稳定可靠,并发症少,可早期功能锻炼,且具有防止复位丢失、对血运干扰小和骨折愈合快等优点,特别适用于骨折疏松的老年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定钢板 肱骨近端骨折 内固定 骨质疏松 SINGH指数
下载PDF
胸腰椎转移肿瘤的手术切除和稳定性重建
7
作者 唐斌 克依木 +2 位作者 张积利 史振涛 姜孝成 《中国医学工程》 2010年第3期37-38,共2页
目的探讨胸腰椎转移肿瘤的手术切除方式和脊柱稳定性重建方法的选择。方法对12例胸腰椎转移肿瘤分别采用前路,后路及前后路联合肿瘤病灶切除加人工椎体替代物辅助器械内固定稳定手术,术后配合相应放、化疗。结果无手术相关死亡病例。随... 目的探讨胸腰椎转移肿瘤的手术切除方式和脊柱稳定性重建方法的选择。方法对12例胸腰椎转移肿瘤分别采用前路,后路及前后路联合肿瘤病灶切除加人工椎体替代物辅助器械内固定稳定手术,术后配合相应放、化疗。结果无手术相关死亡病例。随访6个月-3年,近期疗效均较满意,局部疼痛或神经根痛缓解,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改善,生存质量明显改善。结论手术治疗胸腰椎转移肿瘤是可行的,积极的肿瘤切除与可靠的脊柱重建能为病人解除临床症状并能获得稳定的脊柱。胸腰椎转移肿瘤的手术治疗,要根据各方面情况选择最佳的入路、肿瘤切除和重建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转移瘤 手术切除 脊柱重建 内固定
下载PDF
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
8
作者 姜孝成 唐斌 赵玉华 《中华临床医学杂志》 2006年第11期68-68,共1页
我院自2004~2006年用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2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肩锁关节脱位 锁骨钩钢板 内固定治疗 钢板治疗 疗效满意
下载PDF
带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
9
作者 史振涛 张积利 曲波 《农垦医学》 2005年第5期340-341,共2页
目的:回顾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并评价其疗效及并发症的处理。方法:本组共268例,男157例,女111例,年龄:19~69岁。均采取胫骨骨折切开复位带锁髓内钉固定,打入主钉远近端加锁后,根据病情辅以胫骨骨折断端周围植骨及附加固定... 目的:回顾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并评价其疗效及并发症的处理。方法:本组共268例,男157例,女111例,年龄:19~69岁。均采取胫骨骨折切开复位带锁髓内钉固定,打入主钉远近端加锁后,根据病情辅以胫骨骨折断端周围植骨及附加固定或腓骨骨折切开内固定治疗。结果:268例手术顺利,术后骨折对位对线良好,265例骨折愈合,3例骨折延迟愈合,其中2例髓内钉断裂。此3例骨折均经二次手术更换髓内钉断端清理及植骨固定后达到愈合。术后随访6个月~4年,按Johner-Wruh评分标准,优229例,良36例,差3例。结论:胫骨带锁髓内钉固定是治疗胫腓骨骨折的有效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腓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髓内钉
下载PDF
可调式颈椎牵引器复位颈椎脱位的效果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仲 陈科 +4 位作者 靳安民 周初松 陈银海 张积利 宋德勇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93-697,共5页
目的观察可调式颈椎牵引器复位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9月至2011年11月治疗47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资料,男36例,女11例;年龄7-62岁,平均35岁。伤后到就诊时间0.5-72h,平均8.6h。脱位节段:寰枕关节2例,C1.... 目的观察可调式颈椎牵引器复位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9月至2011年11月治疗47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资料,男36例,女11例;年龄7-62岁,平均35岁。伤后到就诊时间0.5-72h,平均8.6h。脱位节段:寰枕关节2例,C1.2 2例,C2.3 5例,C3.4 2例,C4.5 9例,C5.6 13例,C6,7 14例;其中30例伴骨折。16例无关节突绞锁,10例为单侧关节突绞锁,21例为双侧关节突绞锁。根据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分级标准,术前A级4例,B级10例,C级18例,D级10例,E级5例。根据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标准,术前JOA评分为2-14分,平均9分。采用可调式颈椎牵引器复位,复位后行支具或内固定治疗。结果47例患者均成功复位,无一例发生神经损伤加重。牵引重量为7-60kg,平均25.6kg;牵引时间为3-10min,平均8min。术后随访时间为6-48个月,平均38个月。所有椎体排列、椎间高度均恢复正常;椎体间植骨全部融合,融合时间3-6个月,平均3.3个月;1例椎弓骨折患者术后1年仍未愈合,但无特殊不适,未再处理。末次随访时ASIA分级:A级3例,B级1例,C级4例,D级8例,E级31例;JOA评分为2-17分,平均12分。结论可调式颈椎牵引器使用简便、安全,可实现即时复位,且复位成功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脱位 骨折 牵引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