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16基因甲基化与垂体腺瘤及其临床特征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顾强 张宇 +7 位作者 崔国栋 孙晓阳 巴一旭 杨光 陶宇 郑宏山 王宁 程玉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130-134,共5页
目的探讨P16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在垂体腺瘤形成中的作用,以及P16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垂体腺瘤临床特征之间关系。方法分别提取64例垂体腺瘤患者(垂体瘤组)和32例非垂体瘤患者(对照组)外周静脉血的P16基因,用亚硫酸修饰、PCR扩增、基因克隆... 目的探讨P16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在垂体腺瘤形成中的作用,以及P16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垂体腺瘤临床特征之间关系。方法分别提取64例垂体腺瘤患者(垂体瘤组)和32例非垂体瘤患者(对照组)外周静脉血的P16基因,用亚硫酸修饰、PCR扩增、基因克隆及平板克隆测序等技术检测P16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比例。同时对两组患者的P16基因甲基化比例,以及对垂体瘤组中不同肿瘤大小、内分泌功能、复发、瘤卒中、侵袭性、年龄及性别临床特征患者的P16基因的甲基化比例进行比较。结果(1)垂体瘤组甲基化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巨腺瘤组甲基化比例明显高于大腺瘤组和微腺瘤组(均P<0.05),大腺瘤组与微腺瘤组的甲基化比例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3)无功能组甲基化比例明显高于激素分泌组(P<0.05);(4)侵袭组甲基化比例明显高于非侵袭组(P<0.05);(5)≥41岁组甲基化比例明显高于30~35岁组和36~40岁组(均P<0.05),30~35岁组与36~40岁组的甲基化比例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6)复发组甲基化比例明显高于初发组(P<0.05);(7)伴瘤卒中组与无瘤卒中组的甲基化比例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8)男性组与女性组的甲基化比例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P16基因甲基化与垂体腺瘤的形成、大小、内分泌功能、侵袭性、是否复发以及患者年龄密切相关,而与是否伴有瘤卒中及患者性别无明显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腺瘤 P16基因 甲基化 临床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