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泌尿外科专业学位研究生技能培养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2
1
作者 赵恩阳 王长林 +2 位作者 王万辉 耿波 张文福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1年第31期132-136,共5页
目前,在临床医学的各个分支领域内专科培养体系已经广泛的开展和普及,要应对不断变化的研究培养模式和教学理念,就要从本质上对泌尿外科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不断更新教学理念,通过引进其他学科的先进教学方法及教学理念,形成一套更加完... 目前,在临床医学的各个分支领域内专科培养体系已经广泛的开展和普及,要应对不断变化的研究培养模式和教学理念,就要从本质上对泌尿外科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不断更新教学理念,通过引进其他学科的先进教学方法及教学理念,形成一套更加完善的教学模式,使其更加有效的培养泌尿外科专业人才。本文从当前临床教学所面临的问题入手,以高水平完成泌尿外科临床教学任务教为目标,以当前泌尿外科专业硕士生为研究对象,参考国外先进手术模拟器教育的成熟经验并结合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拟建立一套通过泌尿外科内镜手术模拟器来培养适合我校专业学位研究生专科技能培养体系,以提高我校泌尿外科研究生的泌尿外科理论基础及临床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外科 虚拟手术 技能培养 临床教学 医学生 带教
下载PDF
泌尿系统肿瘤组织标本库的创建与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朱向伟 刘亮 +2 位作者 王璐 杨印辉 徐万海 《医学研究杂志》 2016年第10期42-47,共6页
目的依托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泌尿外科的肿瘤标本资源,建立一个规范化、信息化的肿瘤组织标本库,为泌尿系肿瘤的基础研究提供高质量的生物样本资源。方法收集笔者医院泌尿外科2013年10月~2016年1月行手术切除泌尿系统肿瘤患... 目的依托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泌尿外科的肿瘤标本资源,建立一个规范化、信息化的肿瘤组织标本库,为泌尿系肿瘤的基础研究提供高质量的生物样本资源。方法收集笔者医院泌尿外科2013年10月~2016年1月行手术切除泌尿系统肿瘤患者的肿瘤组织、血液样本及尿液样本。所获得的手术标本立即放置在加有RNA保存液的冻存管中,然后储存在-80℃冰箱冻存。随机抽取6例-80℃冻存的肿瘤组织进行HE染色以及RNA和蛋白质的DNA提取及分析。结果2013年10月~2016年1月,泌尿系肿瘤标本库共存储189例不同组织学类型的前列腺、膀胱、肾脏、阴茎和睾丸肿瘤的标本,200例尿液和240例血浆样本。抽样检查结果显示样本分子生物学指标稳定。结论肿瘤组织样本库可提供高质量的生物样本资源及患者完整的临床信息,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转化医学的发展,改进肿瘤诊断及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系统肿瘤 肿瘤样本 肿瘤组织标本库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门部肿瘤的体会(“大家泌尿网”观看手术视频)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宏磊 李津乔 +2 位作者 郭鹏宇 许涛 徐万海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22年第8期623-627,共5页
肾门部肿瘤由于毗邻肾门结构,其术前定位、术中切除困难。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RAPN)与传统开放式(OPN)、腹腔镜手术(LPN)相比优势明显、创伤更小,经多年发展已被广泛运用于肾门部肿瘤的治疗。3D打印、免阻断等新技术的应用更... 肾门部肿瘤由于毗邻肾门结构,其术前定位、术中切除困难。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RAPN)与传统开放式(OPN)、腹腔镜手术(LPN)相比优势明显、创伤更小,经多年发展已被广泛运用于肾门部肿瘤的治疗。3D打印、免阻断等新技术的应用更进一步降低了RAPN的难度和风险,同时能实现肾门部肿瘤手术“五连胜”。本文针对机器人应用于肾门部肿瘤的技术要点分享其在术前评估、手术技巧等方面的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门部肿瘤 机器人 肾部分切除术
下载PDF
经尿道治疗前列腺增生两种术式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高琳 王晓民 +3 位作者 林相国 李庆 徐万海 李际桐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7-49,共3页
目的比较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体双极汽化电切术(TUPKVP)与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并电切术(TUVP+TURP)治疗前列腺增生(BPH)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对366例行TUPKVP及287例行TUVP+TURP治疗的BPH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两种术式进行对照、比较... 目的比较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体双极汽化电切术(TUPKVP)与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并电切术(TUVP+TURP)治疗前列腺增生(BPH)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对366例行TUPKVP及287例行TUVP+TURP治疗的BPH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两种术式进行对照、比较。结果两种术式治疗BPH均获得满意疗效,两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方面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指标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残余尿量(RUV)和最大尿流率(Qmax)术前、术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两组间上述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TUPKVP组手术并发症出现的机率较TUVP+TURP组少。结论两种术式治疗BPH均有满意疗效。术式的选择可根据患者的病情、手术设备和术者的技术条件而定。TUPKVP较TUVP+TURP有明显的优势,更具有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体双极汽化电切术 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下载PDF
膀胱尿路上皮癌并发前列腺腺癌1例 被引量:2
5
作者 苏宇 王晓民 +1 位作者 杨德君 隋玉东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2468-2468,共1页
关键词 膀胱尿路上皮癌 前列腺腺癌 无痛性肉眼血尿 并发 静脉肾盂造影 膀胱镜检查 阳性体征 体格检查
下载PDF
腹腔镜联合等离子电切镜治疗上尿路肿瘤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6
作者 苏宇 王晓民 +2 位作者 高琳 徐万海 王科亮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78-480,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腹腔镜联合等离子电切镜治疗上尿路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于2007年1月至2011年6月间应用腹腔镜联合等离子电切镜对34例肾盂肿瘤患者及9例输尿管肿瘤患者进行了上尿路肿瘤根治性切除手术。结果 5例患者在处理下半部输尿管时... 目的探讨应用腹腔镜联合等离子电切镜治疗上尿路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于2007年1月至2011年6月间应用腹腔镜联合等离子电切镜对34例肾盂肿瘤患者及9例输尿管肿瘤患者进行了上尿路肿瘤根治性切除手术。结果 5例患者在处理下半部输尿管时因剥脱失败而需切口辅助手术,其余38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术后患者体表仅存有一约5 cm手术切口及两个穿刺孔。平均手术时间150min。平均出血量150 mL。平均住院时间7.8 d,围手术期无手术并发症。术后病理检查为低级别乳头状尿路上皮癌13例,高级别乳头状尿路上皮癌16例,浸润性尿路上皮癌14例。平均随访13个月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腹腔镜联合等离子电切镜治疗浅表性上尿路肿瘤手术方式安全可行,切除肿瘤彻底,创伤小,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等离子电切镜 上尿路肿瘤
下载PDF
后尿道假性憩室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2
7
作者 高军 李庆 +3 位作者 苏晖 娄斌 张智勇 黄伟 《医学综述》 2009年第16期2544-2545,共2页
目的探讨后尿道假性憩室病因、发病特点及有效诊治手段。方法对尿道膀胱镜与尿道造影检查确诊的9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经尿道进行手术切除,比较手术前后平均膀胱剩余尿及最大尿流率。结果本组患者经尿道手术切除后平均膀... 目的探讨后尿道假性憩室病因、发病特点及有效诊治手段。方法对尿道膀胱镜与尿道造影检查确诊的9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经尿道进行手术切除,比较手术前后平均膀胱剩余尿及最大尿流率。结果本组患者经尿道手术切除后平均膀胱剩余尿及最大尿流率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后尿道假性憩室致病因素与反复尿道扩张相关。膀胱尿道镜检查及尿道造影在诊断上具有实用价值。经尿道进行后尿道假性憩室切除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 尿道憩室 经尿道切除术
下载PDF
双膀胱镜尿道会师术在尿道损伤中的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许涛 王晓民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13期2039-2040,共2页
目的探讨双膀胱在尿道损伤中的应用价值及疗效。方法对尿道损伤21例患者采用软性膀胱镜联合硬性膀胱镜腔内尿道会师术。结果 12例球部尿道损伤会师成功;9例后尿道损伤患者5例成功,4例失败。随访1年,2例尿道狭窄,1例有性功能障碍。结论... 目的探讨双膀胱在尿道损伤中的应用价值及疗效。方法对尿道损伤21例患者采用软性膀胱镜联合硬性膀胱镜腔内尿道会师术。结果 12例球部尿道损伤会师成功;9例后尿道损伤患者5例成功,4例失败。随访1年,2例尿道狭窄,1例有性功能障碍。结论应用双膀胱镜治疗尿道损伤创伤小,疗效好,可作为首选的处置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损伤 双膀胱镜腔内尿道会师术
下载PDF
多维支持性心理干预在男科护理临床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
9
作者 李丽红 孙雅婷 +6 位作者 孔德玉 苏珊娜 张雪 张亮 项宏恩 罗璇 王旭强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3期229-232,共4页
目的:探讨多维支持性心理干预在男科护理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将多维支持性心理干预与传统技能训练相结合,为男科护理临床实践教学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的100名即将进入男科临床实... 目的:探讨多维支持性心理干预在男科护理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将多维支持性心理干预与传统技能训练相结合,为男科护理临床实践教学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的100名即将进入男科临床实习的护理专业实习生为研究对象,采用HAMD量表对护理实习生的心理进行评估,对其进行随机分组,试验组(50名)接受多维支持性心理干预,对照组(50名)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培训,不接受任何形式的心理支持干预。结果:试验组的HAMD得分从干预前的(12.4±2.1)分明显降低到干预后的(8.9±2.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的HAMD得分从干预前的(13.1±1.8)分增加到干预后的(14.7±1.9)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的技能得分从干预前的(82.6±4.7)分提高到干预后的(91.2±2.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的技能得分从(81.0±3.5)分略微降低到(80.4±2.7)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结论:该方法能够在短时间内显著提高护理实习生的学习积极性,减小其心理压力,并且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此外,采用这种结合心理和教学的方法还能加强护理实习生的心理韧性,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未来的职业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维度心理干预 临床实践教学 男科护理 HAMD量表
下载PDF
吉西他滨膀胱灌注化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许涛 李际桐 +2 位作者 杨德君 隋玉东 李京佳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6年第8期949-951,共3页
目的 探讨吉西他滨膀胱灌注预防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术后复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90例NMIBC患者,经尿道膀胱癌电切术(TUR-BT)后,随机分成3组,每组30例。G1组给予1 000 mg吉西他滨膀胱灌注,G2组给予2 000 mg吉西他滨膀... 目的 探讨吉西他滨膀胱灌注预防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术后复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90例NMIBC患者,经尿道膀胱癌电切术(TUR-BT)后,随机分成3组,每组30例。G1组给予1 000 mg吉西他滨膀胱灌注,G2组给予2 000 mg吉西他滨膀胱灌注,P组给予吡柔比星30 mg膀胱灌注。观察并比较三组的肿瘤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随访3~24个月,中位随访15个月。G1组、G2组、P组的2年肿瘤复发率分别为13.33%、16.67%、43.33%,G1组、G2组的肿瘤复发率低于P组(P〈0.05),但G1组、G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2);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3.33%、26.67%、33.33%(P〉0.05)。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经过对症治疗后缓解,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 吉西他滨膀胱灌注化疗在预防NMIBC术后复发方面疗效较好,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膀胱灌注 非肌层浸润性 吉西他滨
下载PDF
三氧化二砷对膀胱癌BIU-87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徐万海 王岩 +2 位作者 王晓民 高琳 安瑞华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43-343,共1页
有文献报道,三氧化二砷(Arsenic trioxide ,As2O3)不仅能用来治疗白血病,对胃癌、肺癌、恶性黑色素瘤等也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为此,作者以人膀胱癌BIU-87细胞为实验对象,
关键词 三氧化二砷 细胞 培养的 细胞凋亡
下载PDF
改良式阴茎背神经切断术治疗原发性早泄128例 被引量:49
12
作者 张春影 张海峰 +3 位作者 郭军 李庆 郭天君 邵魁卿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0期789-789,791,共2页
关键词 早泄 原发性 阴茎背神经切断术
下载PDF
三氧化二砷对肾癌GRC-1细胞凋亡及p53、Survivin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徐万海 王晓民 +4 位作者 高琳 王岩 任明华 张诚 安瑞华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20-522,共3页
目的观察三氧化二砷(As_2O_3)对人肾癌GRC-1细胞凋亡及p53、Survivin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肾癌GRC-1细胞分为对照组(N)和实验组,实验组根据加入As_2O_3浓度的不同分为A、B、C、D、E(2、4、6、8、10μmol/L... 目的观察三氧化二砷(As_2O_3)对人肾癌GRC-1细胞凋亡及p53、Survivin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肾癌GRC-1细胞分为对照组(N)和实验组,实验组根据加入As_2O_3浓度的不同分为A、B、C、D、E(2、4、6、8、10μmol/L)组。48h后,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变化.免疫细胞化学和RT-PCR方法测定p53和Survivin基因表达。结果As_2O_3可抑制GRC-1细胞的增殖.当As_2O_3由2μmol/L增加到10μmol/L时,细胞增殖率由88.3%降低到18.7%(F= 7546.587,P<0.01)。各实验组p53、Survivin基因表达均较对照组减少,且随着As_2O_3的增加表达呈递减改变(F=1120.741、F=6 296.535,P<0.01)。结论As_2O_3能够抑制GRC-1细胞增殖,并且具有浓度依赖性。能将细胞阻滞在G_2/M期,诱导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与p53和Survivin基因表达水平下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氧化二砷 肾癌 细胞凋亡 p53基因 SURVIVIN基因
下载PDF
联合检测CEA、CA15-3、CA19-9、β-HCG、TPA 5种肿瘤标志物对鉴别良恶性胸腔积液的价值 被引量:19
14
作者 李振雪 刘大敏 +1 位作者 刘宁 杨德君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9年第6期947-950,共4页
目的为了更好的指导临床鉴别胸腔积液性质,探讨联合检测胸腔积液中CEA、CA153、CA199、β-HCG、TPA5种肿瘤标志物在鉴别诊断良恶性胸腔积液中的价值。方法通过随机数字表的方法从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间在我院治疗的胸腔积液患者中选取... 目的为了更好的指导临床鉴别胸腔积液性质,探讨联合检测胸腔积液中CEA、CA153、CA199、β-HCG、TPA5种肿瘤标志物在鉴别诊断良恶性胸腔积液中的价值。方法通过随机数字表的方法从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间在我院治疗的胸腔积液患者中选取237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积液性质将其分为恶性组(106例)、结核组(69例)和良性组(62例),入组患者均进行胸腔积液肿瘤标志物(TM)含量检测,探讨5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价值和意义。结果本次研究中,和结核组、良性组相比,恶性组患者胸腔积液中CEA、CA153、CA199、β-HCG、TPA5种肿瘤标志物含量均明显增加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PA在三组胸腔积液的阳性检出率均为100.00%,与恶性组相比,结核组和良性组胸腔积液的CEA、CA153、CA199、β-HCG阳性检出率均显著降低且组间统计学差异比较有意义(P<0.05);与任一肿瘤标志物单独检测敏感性、特异性等相比,CEA、CA153、CA199、β-HCG、TPA5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敏感性降低而特异性则显著增加(P<0.05)。结论临床在鉴别诊断胸腔积液良恶性的过程中采取联合检测CEA、CA153、CA199、β-HCG、TPA5种肿瘤标志物的方法,不仅为临床治疗指明方向,还增加了检测的特异性和准确性,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积液 血清肿瘤标志物 CEA CA153 CA199 Β-HCG TPA 联合检测 意义
下载PDF
STUB1基因RNA干扰慢病毒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被引量:3
15
作者 赵虹 张惊宇 +2 位作者 徐万海 杨子超 赵庆杰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23-627,共5页
目的:构建人STUB1基因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慢病毒表达载体并进行鉴定。方法:针对筛选确定的人STUB1基因RNAi有效靶点序列,合成靶序列的Oligo DNA,退火形成双链DNA,与经AgeI和EcoRI酶切后的pMagic 4.0载体连接,产生短发卡RNA... 目的:构建人STUB1基因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慢病毒表达载体并进行鉴定。方法:针对筛选确定的人STUB1基因RNAi有效靶点序列,合成靶序列的Oligo DNA,退火形成双链DNA,与经AgeI和EcoRI酶切后的pMagic 4.0载体连接,产生短发卡RNA慢病毒载体。PCR筛选阳性克隆,测序鉴定,并包装成慢病毒颗粒。结果:PCR鉴定与DNA测序证实,合成的含STUB1 shRNA慢病毒载体寡核苷酸链插入正确。STUB1 shRNA慢病毒载体在293T细胞中成功包装成慢病毒颗粒。结论:成功构建人STUB1基因RNAi慢病毒载体以及包装成功慢病毒颗粒,为研究STUB1在胶质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相关信号通路的作用,提供了稳定感染细胞的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RNA干扰 慢病毒载体 构建与鉴定 RNA interference LENTIVIRAL vector 慢病毒颗粒 慢病毒表达载体 构建人 包装 RNAi 胶质瘤发生 寡核苷酸链 shRNA DNA测序 载体连接 阳性克隆 信号通路 筛选确定 合成
下载PDF
肾动脉栓塞3例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6
16
作者 苏宇 王晓民 +1 位作者 徐万海 王科亮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93-395,共3页
目的探讨肾动脉栓塞引发急腹症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方法总结我院收治的3例肾动脉栓塞患者临床资料。3例患者均以"突发性腹痛"为主要症状,均合并房颤或其余部位动脉血栓病史。患者均未能在第一时间做出正确诊断,2例诊... 目的探讨肾动脉栓塞引发急腹症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方法总结我院收治的3例肾动脉栓塞患者临床资料。3例患者均以"突发性腹痛"为主要症状,均合并房颤或其余部位动脉血栓病史。患者均未能在第一时间做出正确诊断,2例诊为"肾绞痛",1例考虑为"主动脉夹层"。结果3例患者均通过腹部CT血管造影做出确定诊断,2例患者为局限性肾段梗死,行抗凝治疗后症状好转;1例患者为肾动脉主干梗塞,且时间超过24 h,不适宜行介入治疗,最终行肾脏切除术。结论 CT血管造影可作为肾动脉栓塞确诊的首选方法,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挽救肾动脉栓塞患者肾脏功能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动脉栓塞 CT血管造影 急腹症
下载PDF
前列腺等离子体切除术后出血致休克的救治体会 被引量:2
17
作者 徐万海 高琳 +5 位作者 苏宇 王科亮 李庆 刘岩 李建章 王晓民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632-633,共2页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体切除术(TUPKVP)术后出血性休克的救治与预防。方法对TUPKVP患者术后继发出血导致休克的5例患者进行抗休克治疗,同时,针对原发病因综合分析,按不同情况,采取保守治疗、窥镜下止血和开放手术止血。结果5例行T...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体切除术(TUPKVP)术后出血性休克的救治与预防。方法对TUPKVP患者术后继发出血导致休克的5例患者进行抗休克治疗,同时,针对原发病因综合分析,按不同情况,采取保守治疗、窥镜下止血和开放手术止血。结果5例行TUPKVP术后失血性休克患者经抗休克治疗同时控制出血病灶,休克状态得以纠正。结论TUPKVP的止血效果较好,但术后出血仍是TUPKVP主要并发症。术前充分做好准备,术中止血确切,术后保持引流通畅,是预防TUPKVP术后出血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前列腺切除术 出血 休克 前列腺增生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在小鼠碱烧伤角膜内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8
18
作者 李建章 洪杉 +2 位作者 杨树才 陈明伟 马晶 《解剖科学进展》 CAS 2008年第2期137-140,共4页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在小鼠角膜碱烧伤后不同时间段角膜组织内的表达情况,探讨VEGF-C在小鼠角膜碱烧伤后新生淋巴管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制作小鼠角膜碱烧伤模型,分别于碱烧伤后1d、3d、5d、7d、12d和18d取材。采用免...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在小鼠角膜碱烧伤后不同时间段角膜组织内的表达情况,探讨VEGF-C在小鼠角膜碱烧伤后新生淋巴管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制作小鼠角膜碱烧伤模型,分别于碱烧伤后1d、3d、5d、7d、12d和18d取材。采用免疫组化法(SP),观察VEGF-C在正常角膜和碱烧伤后不同时间段角膜组织内的表达情况。应用淋巴管内皮透明质酸受体(LYVE-1)标记淋巴管,观察小鼠碱烧伤角膜内新生淋巴管的形成情况。结果在正常小鼠角膜组织内,VEGF-C表达于角膜上皮层和内皮层。在碱烧伤角膜内,VEGF-C主要表达于角膜基质内入侵的炎性细胞和角膜上皮层细胞,并且表达增高,于碱烧伤后3d,VEGF-C的表达达到高峰(P<0.01)。碱烧伤后7d,VEGF-C的表达下降至正常水平,可见阳性表达LYVE-1的处于开放状态的新生淋巴管。结论VEGF-C可能参与小鼠角膜碱烧伤后角膜新生淋巴管形成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碱烧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淋巴管
下载PDF
白藜芦醇对人前列腺癌PC-3细胞株VEGF的表达及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乔振奎 徐万海 +1 位作者 王晓民 苏宇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242-244,共3页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Resveratroi,Res)对前列腺癌细胞株PC-3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 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的抑制发挥抗肿瘤活性,并对相关作用机制进行研究。方法将培养的PC-3细胞分为四组:试验组(浓度分别...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Resveratroi,Res)对前列腺癌细胞株PC-3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 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的抑制发挥抗肿瘤活性,并对相关作用机制进行研究。方法将培养的PC-3细胞分为四组:试验组(浓度分别为10μmol/L、20μmol/L、40μmol/L)和对照组(0μmol/L),用MTT法测定Res对PC-3细胞的抑制作用,采用RT—PCR的方法检测四组中VEGF—C的表达。结果不同浓度的Res对PC-3细胞均有抑制作用,且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10μmol/LRes组VEGF—C/GAPDH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0μmol/L及40μmol/LRes组VEGF—C/GAPDH值分别为0.315±0.041、0.223±0.052,两组中上述两项指标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结论Res可显著抑制PC-3细胞增殖,Res可通过抑制前列腺癌细胞株PC-3中VEGF—C的表达发挥其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前列腺癌
下载PDF
γ-干扰素对前列腺癌细胞粘附和侵袭能力影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高琳 杨德君 +2 位作者 林相国 徐万海 王晓民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6期513-516,共4页
目的:探讨γ-干扰素对前列腺癌细胞粘附和侵袭行为的影响。方法:用纤维粘连蛋白和层粘连蛋白处理细胞培养板,检测γ-干扰素对前列腺癌细胞系LNCaP和PC-3粘附作用的影响;用Transwell小室,以Matrigel和纤维粘连蛋白构建基底膜,检测γ-干... 目的:探讨γ-干扰素对前列腺癌细胞粘附和侵袭行为的影响。方法:用纤维粘连蛋白和层粘连蛋白处理细胞培养板,检测γ-干扰素对前列腺癌细胞系LNCaP和PC-3粘附作用的影响;用Transwell小室,以Matrigel和纤维粘连蛋白构建基底膜,检测γ-干扰素对前列腺癌细胞侵袭人工基底膜能力的影响;应用Western-blot法检测γ-干扰素对前列腺癌细胞膜粘连蛋白-2(annexin-2)表达的影响。结果:γ-干扰素未处理的两种人前列腺癌细胞系细胞LNCaP、PC-3粘附率分别为46%和40%,γ-干扰素处理的两种细胞系细胞LNCaP、PC-3粘附率分别为21%和23%,同种细胞系γ-干扰素处理组与未处理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在相同细胞系γ-干扰素处理组较未处理组前列腺癌细胞24h侵袭能力明显降低(P均(0.05)。Western印迹结果表明γ-干扰素可显著抑制an-nexin-2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γ-干扰素可能通过下调annexin-2的表达来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的粘附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干扰素 前列腺癌 膜粘连蛋白-2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