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在CT肺动脉血管成像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
作者 王鸿振 王雪红 +2 位作者 肖喜刚 唐亮 贾玉琳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859-863,共5页
目的:研究256层螺旋CT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在肺动脉血管成像(CTP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连续选取本院使用Philips 256层螺旋CT行CTPA检查的患者资料90例,利用完全随机设计每组30例分为3组:①非心电门控螺旋扫描组(简称非门控组);... 目的:研究256层螺旋CT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在肺动脉血管成像(CTP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连续选取本院使用Philips 256层螺旋CT行CTPA检查的患者资料90例,利用完全随机设计每组30例分为3组:①非心电门控螺旋扫描组(简称非门控组);②前瞻性心电门控组(简称前瞻组);③回顾性心电门控组(简称回顾组)。记录各组患者年龄、性别、心率、扫描时间、扫描范围、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根据公式计算出有效放射剂量(ED)。由3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生以双盲法对肺动脉图像质量进行评分,并评价在扫描范围内的冠状动脉运动伪影。结果:三组95.6%(86/90)的病例评分≥3分。图像质量评分、冠状动脉运动伪影出现率、扫描时间、辐射剂量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图像评分:前瞻组明显优于非门控组,与回顾组相近;冠状动脉运动伪影出现率:三组分别为88.1%、21.5%和15.9%,前瞻组和回顾组明显低于非门控组;辐射剂量:前瞻组和非门控组的辐射剂量分别为(7.59±0.87)和(7.49±0.80)mSv,两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明显低于回顾组辐射剂量[(18.96±1.60)mSv];扫描时间:前瞻组平均扫描时间为(8.66±0.86)s,比回顾组和非门控组分别增加1.0s和5.5s。不同心率患者前瞻性心电门控CTPA的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应用256层螺旋CT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行CTPA检查是一种可行方法,在不增加患者辐射剂量的前提下,明显改善肺动脉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肺动脉 血管造影术 心电描记术
下载PDF
肺癌分期及其在CT、MRI中的应用
2
作者 魏庆堂 《伤残医学杂志》 1995年第3期61-64,共4页
肺癌分期及其在CT、MRI中的应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一院CT室魏庆堂译肺癌是世界上最常见可致命的恶性肿瘤。大约90%的肺癌患者短期内死亡。在其它恶性肿瘤发病率下降或保持稳定的同时,支气管肺癌的发病率却一直在上升,特别... 肺癌分期及其在CT、MRI中的应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一院CT室魏庆堂译肺癌是世界上最常见可致命的恶性肿瘤。大约90%的肺癌患者短期内死亡。在其它恶性肿瘤发病率下降或保持稳定的同时,支气管肺癌的发病率却一直在上升,特别是妇女,肺癌患者中80%~90%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分期 CT MRI 细胞类型 病理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脑动脉瘤临床应用价值的研究
3
作者 袁艳 韩雪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9年第13期44-45,共2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对脑动脉瘤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对36例疑诊脑动脉瘤病例(其中2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行MSCTA检查,其中35例先后行DSA检查,35例经外科手术证实,1例基底动脉瘤未手术.原始数据由Toshiba Aquilion4层螺...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对脑动脉瘤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对36例疑诊脑动脉瘤病例(其中2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行MSCTA检查,其中35例先后行DSA检查,35例经外科手术证实,1例基底动脉瘤未手术.原始数据由Toshiba Aquilion4层螺旋CT采集后经ALato-view1.42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后处理技术包括四种:遮盖容积重建(SVR),最大密度投影(MIP),CT仿真内窥镜,曲面重建.所得图像由3位高级职称医师共同阅片。结果MSCTA检出动脉瘤35例38个,单发30例,多发4例,合并动静脉畸形1例.发生于Willims环34例,椎-基底动脉系1例,瘤体直径小于2mm1个,小于5mm11个,5mm以上20个,15mm以上5个.瘤体最大直径4cm,最小直径1.8mm。4例直径1cm以上者伴瘤栓形成。MSCTA漏诊3例,误诊1例。DSA检出35例38个,漏诊2例,手术共发现动脉瘤40个。MSCTA重建图像清晰/准确显示瘤体、瘤颈、载瘤动脉和与周围血管及颅骨的关系,术中所见与MSCTA图像显示一致。结论MSCTA对动脉瘤的敏感性,特异性高,其无创、快速、经济、准确,可作为脑动脉瘤术前首选的检查方法和用于术后复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血管造影 脑动脉瘤 多层螺旋CT
下载PDF
肺内局灶性磨玻璃密度的高分辨CT诊断
4
作者 袁艳 韩雪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09年第6期124-124,共1页
目的:探讨局灶性磨玻璃密度的高分辨CT(HRCT)表现及病理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局限性直径≤2 cm磨玻璃病灶,均经临床或病理证实。所有病例采用全肺CT扫描或加靶扫描,由二位资深医师评价CT表现,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35例中非侵袭性... 目的:探讨局灶性磨玻璃密度的高分辨CT(HRCT)表现及病理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局限性直径≤2 cm磨玻璃病灶,均经临床或病理证实。所有病例采用全肺CT扫描或加靶扫描,由二位资深医师评价CT表现,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35例中非侵袭性肺泡细胞癌(BAC)17例,支气管肺泡为主型腺癌10例,非典型腺样增生(AAH)6例,局灶性肺炎2例(其中机化性肺炎1例)。非典型腺样增生1例,局灶性肺炎1例;直径>1.5 cm的病灶中BAC3例,腺癌2例,机化性肺炎1例。边缘清楚33例,边缘模糊2例。均匀磨玻璃密度23例,混杂磨玻璃密度12例。毛刺征7例(其中BAC3例,腺癌4例)。分叶征5例。胸膜凹陷征1例。血管集束征5例。结论:HRCT是显示磨玻璃密度灶十分有效的方法,但对鉴别诊断缺乏特异性,定性诊断需结合临床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CT 弥漫性磨玻璃密度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