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预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心耳血栓形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
作者 魏泽人 张天磊 +1 位作者 杨宁 韩薇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0年第3期219-222,共4页
心房颤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血栓栓塞事件是其主要的并发症。有研究表明,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在心源性栓塞方面有一定的预测价值,现对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预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心耳血栓形成的价值进行综述。
关键词 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 左心耳血栓 左心房功能 左心耳功能
下载PDF
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和可溶性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张瑞英 贾焯文 +2 位作者 赵发利 沈景霞 敖文杰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0年第3期320-323,共4页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HF)时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和可溶性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sRAGE)的变化及二者与心脏功能和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关联。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1月期间就诊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7...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HF)时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和可溶性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sRAGE)的变化及二者与心脏功能和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关联。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1月期间就诊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73例左室射血分数(LVEF)小于45%的HF患者为实验组,体检人群中选择年龄、性别匹配的22例作为对照组。根据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将HF患者分组:Ⅱ级患者为A组(18例),Ⅲ级患者为B组(22例),Ⅳ级患者为C组(33例)。测定各组血清HMGB1及sRAGE浓度。HF患者行心脏彩超检查并测定NT-proBNP浓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HF患者各组的血清HMGB1和sRAGE浓度显著升高(P<0.05)。且随着心功能恶化血清HMGB1和sRAGE浓度均显著升高(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HMGB1和sRAGE与LVEF均呈负相关(HMGB1 r=-0.4783,P<0.05;sRAGE r=-0.4071,P<0.05),与NT-proBNP浓度均呈正相关(HMGB1 r=0.4850,P<0.05;sRAGE r=0.4947,P<0.05)。结论HF患者血清HMGB1和sRAGE浓度显著升高,二者与心功能的严重程度及NT-proBNP水平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可溶性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 心力衰竭
下载PDF
左房容积与功能在预测心血管事件中的作用 被引量:9
3
作者 吕航 邢雪柯 +3 位作者 练春燕 许玲 藤世超 刘慧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8年第1期115-117,共3页
在一个完整的心动周期中,左房的机械功能被分成三个部分:储存功能、管道功能以及辅助泵功能.首先,在左室收缩和等容舒张期,左房作为储存器,接受来自肺静脉血液并以压力形式储存[1];其次,左室舒张早期,左房功能起管道作用,血液通过压力... 在一个完整的心动周期中,左房的机械功能被分成三个部分:储存功能、管道功能以及辅助泵功能.首先,在左室收缩和等容舒张期,左房作为储存器,接受来自肺静脉血液并以压力形式储存[1];其次,左室舒张早期,左房功能起管道作用,血液通过压力梯度从左心房流入左心室[2];最后,在左室舒张晚期,左房充当辅助泵,将左房中的血液泵入左室.正常人群中,左房收缩可增加大约20%-30%左室的每搏输出量.左房通过它的储存、管道及辅助泵功能来调节左室充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房容积 心血管事件 左室收缩 预测 静脉血液 压力梯度 等容舒张期 每搏输出量
下载PDF
5-羟色胺2A受体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血管舒张功能的关联 被引量:2
4
作者 杜馥曼 刘晓民 +2 位作者 范春艳 马丽芳 吴长君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469-470,共2页
用PCR-RFLP方法检测79例T2DM患者与84例健康正常人的5-HT2AR基因1438A/G多态性,用彩色多谱勒超声测定肱动脉反应性充血后以及含服硝酸甘油后血管内径的变化。T2DM组GG型者血清5-HT水平显著升高(P<0.01),NO水平显著降低(P<0.05),... 用PCR-RFLP方法检测79例T2DM患者与84例健康正常人的5-HT2AR基因1438A/G多态性,用彩色多谱勒超声测定肱动脉反应性充血后以及含服硝酸甘油后血管内径的变化。T2DM组GG型者血清5-HT水平显著升高(P<0.01),NO水平显著降低(P<0.05),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减弱(P<0.05)。结果说明5-HT2AR基因1438位碱基纯合突变可能与T2DM血管舒张功能减弱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羟色胺2A受体 糖尿病 2型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超声诊断先天性双孔二尖瓣畸形合并室间隔缺损1例
5
作者 陈小雅 邱前义 +1 位作者 吴长君 李舒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3期216-216,共1页
患儿女,5岁,发现心脏杂音4年余。体征:胸骨左缘3~4肋间可闻及Ⅲ级收缩期杂音。超声检查:心尖二腔观显示二尖瓣呈多叶回声,瓣膜呈“V”型双开口,即“海鸥征”(图1);心底短轴二尖瓣水平观显示二尖瓣呈两个分离的空口,呈左右并... 患儿女,5岁,发现心脏杂音4年余。体征:胸骨左缘3~4肋间可闻及Ⅲ级收缩期杂音。超声检查:心尖二腔观显示二尖瓣呈多叶回声,瓣膜呈“V”型双开口,即“海鸥征”(图1);心底短轴二尖瓣水平观显示二尖瓣呈两个分离的空口,呈左右并列位,瓣口大小不等,外侧口面积约0.725cm^2。内侧口向积约0.435cm^2(图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孔二尖瓣 室间隔缺损 超声诊断 先天性 形合 收缩期杂音 心脏杂音 超声检查
原文传递
胰腺癌内分泌功能改变的诊断
6
作者 徐晓红 张亿卓 《医师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6-26,共1页
关键词 胰腺癌 内分泌功能改变 诊断 胰岛素释放试验 葡萄糖耐量试验
下载PDF
心脏声学造影在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马姗 修春红 甘润韬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7年第4期459-463,共5页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由于缺乏特异的检查手段,容易造成漏诊、误诊,导致治疗延误,甚至引起患者死亡。因此开发有效的鉴别诊断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心脏声学造影是一种可以在急诊室和胸痛中心快速施行的无创影像检查技术,该技术...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由于缺乏特异的检查手段,容易造成漏诊、误诊,导致治疗延误,甚至引起患者死亡。因此开发有效的鉴别诊断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心脏声学造影是一种可以在急诊室和胸痛中心快速施行的无创影像检查技术,该技术可在床旁同时评价心脏室壁运动和心肌灌注情况而用于各类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现就心脏声学造影在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应用情况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心脏声学造影 微泡造影剂
下载PDF
组织多普勒联合Tei指数评价右室梗死患者右心功能 被引量:22
8
作者 樊瑛 沈景霞 +4 位作者 杨树森 修春红 王岚峰 薛凤华 黄永麟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80-183,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多普勒组织成像(DTI)技术及Tei指数评价右室梗死患者的右心功能。方法急性下壁心肌梗死51例,于心尖四腔观切面以DTI速度模式录取三尖瓣游离壁侧瓣环、室间隔侧瓣环和游离壁中段收缩期、舒张早、晚期峰值运动速度(Sm、Em、Am... 目的探讨应用多普勒组织成像(DTI)技术及Tei指数评价右室梗死患者的右心功能。方法急性下壁心肌梗死51例,于心尖四腔观切面以DTI速度模式录取三尖瓣游离壁侧瓣环、室间隔侧瓣环和游离壁中段收缩期、舒张早、晚期峰值运动速度(Sm、Em、Am)及Em/Am;以脉冲多普勒记录三尖瓣关闭至再次开放间期,并于胸骨旁短轴切面记录射血时间,计算右心Tei指数。结果右室心肌梗死组于三尖瓣游离壁侧瓣环及右室游离壁中部Sm、Em较无右室心肌梗死及正常对照组明显减低[游离壁侧瓣环Sm(70±20)cm/s比(87±19)cm/s和(106±21)cm/s,P<001;游离壁侧瓣环Em(63±19)cm/s比(79±18)cm/s和(96±19)cm/s;P<001;游离壁中段Sm(64±19)cm/s比(80±19)cm/s和(94±20)cm/s,P<005;游离壁中段Em(61±20)cm/s比(76±20)cm/s和(92±23)cm/s;P<005];右心Tei指数亦较其他两组普遍增高(065±019比040±015和026±010;P<001)。结论DTI技术检测三尖瓣游离壁侧瓣环及右室游离壁中段运动速度及右心Tei指数可无创、迅速评价右室心肌梗死患者右心室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I指数 三尖瓣 游离 患者 右心功能 右室心肌梗死 右室梗死 录取 结论 运动速度
原文传递
应用RNA干扰治疗前列腺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戚云峰 王坤坤 +1 位作者 赵维明 修有成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1年第23期7070-7072,共3页
前列腺癌是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已跃居男性泌尿系恶性肿瘤的第二位[1]。和许多癌症一样。
关键词 RNA干扰 泌尿系恶性肿瘤 基因沉默 血管发生 细胞凋亡 沉默基因 多步骤过程 肿瘤预防 致癌基因 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负荷心肌造影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心肌微循环的评价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畅 修春红 +5 位作者 肖喜刚 朱凯 徐磊 马丽园 盂维鑫 刘宏宇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2016年第3期155-158,共4页
目的应用负荷心肌造影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术后近期心肌微循环的评价预测远期心肌供血情况。方法2011年1月至2013年2月选取同一术者完成的CABG患者110例。术后2周行冠状动脉CTA及负荷心肌造影检查,记录患者负荷心肌造影时心肌... 目的应用负荷心肌造影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术后近期心肌微循环的评价预测远期心肌供血情况。方法2011年1月至2013年2月选取同一术者完成的CABG患者110例。术后2周行冠状动脉CTA及负荷心肌造影检查,记录患者负荷心肌造影时心肌缺血的发生情况。术后1年复查冠状动脉CTA及超声心动图,记录患者心绞痛的发生情况。排除旁路移植血管闭塞及重度狭窄患者。评价以术后2周负荷心肌造影预测术后1年患者心绞痛发生的准确性。结果以CABG术后2周多巴酚丁胺负荷心肌造影预测术后1年患者心绞痛的发生的准确性为92.22%(83/90),敏感性为81.82%(9/11),特异性为93.67%(74/79)。结论CABG术后近期负荷心肌造影可以对远期心肌供血情况进行很好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心肌微循环 负荷心肌造影
原文传递
5-羟色胺与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程度的关联 被引量:1
11
作者 杜馥曼 刘晓民 +1 位作者 马丽芳 吴长君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15-616,共2页
应用彩色多普勒检查98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下肢动脉硬化程度,高效液相色谱-紫外光检测法测定血清5-羟色胺水平。结果提示病变组5-羟色胺显著高于无病变组(P〈0.01),重度病变组5-羟色胺显著高于轻、中度病变组(P〈0.01)。
关键词 糖尿病 2犁 5-羟色胺 动脉硬化
原文传递
维生素C与三磷酸腺苷拮抗大鼠心肌纤维化效果初步观察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敏 陈凤 +2 位作者 李君钒 刘畅 孙树秋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51-356,共6页
目的初步观察维生素C(Vit C)和三磷酸腺苷(ATP)对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雄性SD大鼠40只,体重为125~140 g,按大鼠体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8组:对照组(4只)、模型组(3只)、Vit C早期组(6只)、ATP早期组(6只)、Vit C + ATP... 目的初步观察维生素C(Vit C)和三磷酸腺苷(ATP)对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雄性SD大鼠40只,体重为125~140 g,按大鼠体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8组:对照组(4只)、模型组(3只)、Vit C早期组(6只)、ATP早期组(6只)、Vit C + ATP早期组(6只)、Vit C晚期组(5只)、ATP晚期组(5只)、Vit C + ATP晚期组(5只)。模型组和各干预组大鼠腹腔均注射阿霉素(每周2 mg/kg),持续6周,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各早期组于第4周用Vit C(200 mg·kg^-1·d^-1)、ATP(45 mg·kg^-1·d^-1)和Vit C + ATP(200 mg·kg^-1·d^-1 + 45 mg·kg^-1·d^-1)灌胃,各晚期组于第6周按同等剂量灌胃,各组连续灌胃21 d。末次干预结束3 d,对所有存活大鼠行心脏超声检查,记录左室舒张末径(LVEDD)、左室收缩末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处死大鼠后取心脏,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改变,并计算胶原容积分数(CVF);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和I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INP)水平。结果与对照组[(3.65 ± 0.25)mm、(80.63 ± 3.03)%、(43.57 ± 2.54)%]比较,模型组和各干预组LVESD[(5.07 ± 0.58)、(4.06 ± 0.68)、(4.71 ± 0.43)、(4.87 ± 0.44)、(4.79 ± 0.59)、(5.07 ± 0.62)、(4.97 ± 0.29)mm]增加,LVEF[(62.17 ± 4.92)%、(71.28 ± 3.54)%、(65.03 ± 3.35)%、(59.81 ± 2.45)%、(60.42 ± 9.22)%、(60.15 ± 3.06)%、(60.65 ± 2.05)%]、LVFS[(30.05 ± 2.95)%、(36.44 ± 2.90)%、(31.63 ± 2.15)%、(26.95 ± 1.05)%、(28.35 ± 6.84)%、(27.79 ± 2.41)%、(28.38 ± 1.42)%]减少(P均< 0.05);与模型组比较,Vit C早期组LVESD减少,LVEF、LVFS增加(P均< 0.05)。HE染色显示,各早期组心肌病理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改善,如心肌细胞变性、坏死及纤维化程度减轻,炎性细胞浸润、间质水肿程度减轻,Vit C早期组和Vit C + ATP早期组改善更为明显。Masson染色显示,Vit C早期组和Vit C + ATP早期组纤维化改善显著,胶原纤维明显减少。与对照组[(0.52 ± 0.14)%]比较,模型组和各干预组心肌组织CVF[(27.11 ± 5.05)%、(9.80 ± 1.84)%、(16.55 ± 2.21)%、(5.06 ± 1.45)%、(12.11 ± 2.12)%、(15.71 ± 1.56)%、(16.93 ± 2.76)%]明显增加(P均< 0.05)。各组大鼠CTn-I、PINP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结论Vit C在早期可减轻心肌纤维化,改善心功能。而ATP单独干预改善纤维化效果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C 三磷酸腺苷 心肌纤维化
原文传递
不同心脏成像评价心房颤动患者左心耳功能的意义
13
作者 郑丽丽 吕航 +1 位作者 刘慧 韩薇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04-707,共4页
左心耳(LAA)是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形成的最主要的位置。目前认为超声心动图,特别是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是评估LAA自发显影和血栓形成的金标准。心脏CT是一种精确的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心脏磁共振具有非侵入性、无辐射以及无需碘化的优势。心... 左心耳(LAA)是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形成的最主要的位置。目前认为超声心动图,特别是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是评估LAA自发显影和血栓形成的金标准。心脏CT是一种精确的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心脏磁共振具有非侵入性、无辐射以及无需碘化的优势。心脏CT和磁共振最大的特点就是在操作过程中不会给患者带来不适感,或许在未来可以替代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评估LAA内自发显影和血栓形成。本文主要阐述LAA血流淤滞和血栓形成的临床意义、各种心脏成像对其功能的评估以及对心脏CT和磁共振未来发展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耳 自发显影 血栓 超声心动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